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2856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docx

放射治疗设备参数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治疗设备采购项目技术参数

一、货物需求一览表

品目号

货物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一)

医用直线加速器

见规格和要求

1套

(二)

放射治疗质控设备

1

剂量仪UNIDOSE

见规格和要求

1套

2

二维矩阵

见规格和要求

1套

3

机械&影像质控系统

见规格和要求

1套

4

固体水

见规格和要求

1套

5

晨检仪

见规格和要求

1套

6

等中心校准仪

见规格和要求

1套

7

移动激光定位灯

见规格和要求

1套

(三)

定位设备及耗材

1

头架

见规格和要求

2套

2

头颈肩架

见规格和要求

2套

3

体板

见规格和要求

2套

4

高级腹板

见规格和要求

1套

5

CT用平板床

见规格和要求

1套

(四)

模室设备及耗材

见规格和要求

1套

(五)

放射防护设备

1

个人剂量仪

见规格和要求

6个

2

巡测仪

见规格和要求

1台

3

固定监测仪

见规格和要求

1台

4

防护铅衣、眼镜、手套等

见规格和要求

2套

〔六〕

设备安装和机房办公区装修

见下表

二、技术规格招标要求及技术规格

〔一〕

医用直线加速器

一套

1

核心结构

1.1

加速管类型

驻波或行波。

1.2

电子枪

数字化电子枪。

1.3

电子枪的维修更换

电子枪的结构设计,可以单独从加速管拆卸下来,便于更换,使机器的停机时间缩短到最小。

1.4

加速管磁偏转系统

270度磁偏转系统或滑雪式偏转系统

1.5

偏转引导控制系统对射线的对称性控制能力

该系统提供对射线束偏转引导的控制,确保在所有运行模式下,以及机架旋转时维持射线束的准直特性,维持射线的对称性的变化在任何运行状态下始终≤2%。

1.6

微波功放大装置

速调管或磁控管。

1.7

微波输出峰值功率

1.8

加速器工作模式

应具有临床应用模式;特殊治疗应用模式;摄片模式;物理模式和维修模式。

1.9

室内数据显示器

治疗时显示所有治疗参数〔包括所有机械位置数据、射线设置参数〕;在维修时可实时显示所有机械和电气数据。

1.10

遥控手柄

≥两个,能同时控制所有机械运动。

具有速度可调功能。

1.11

激光灯

LAP红色4个

2

X线射线束特性

2.1

X线能量

6MV和10MV

2.2

6MV的X线最大剂量建成深度

TSD=100cm,10×10cm射野:

1.6±0.15cm

2.3

10MV的X线最大剂量建成深度

TSD=100cm,10×10cm射野:

2.4±

2.4

6MV的X线百分深度剂量

水下10cm,TSD=100cm,10×10cm射野:

67.0%±%

2.5

10MV的X线百分深度剂量

水下10cm,TSD=100cm,10×10cm射野:

74.0%±%

2.6

最大射野尺寸(TSD=100cm)

40×40cm

2.7

所有能量的X线平坦度〔100cmTSD下,10cm深处,10×10cm2到40×40cm2〕

≤±2.5%

2.8

所有能量的X线对称性〔100cmTSD下,10cm深处,10×10cm2到40×40cm2〕

≤2%

2.9

准直器的射线透射剂量

≤0.5%

2.10

波束半影

TSD=100cm,10×10cm照射野,10cm水深处,沿射线中轴,20%至80%等剂量线之间的距离≤9mm

2.11

X线泄漏

在垂直于射野中心轴并通过等中心的平面内,最大射野外,半径两米内辐射≤0.1%

在其它所有的方向上,距离电子加速路径〔电子枪与靶之间或电子枪与散射片之间〕1m处的X线吸收剂量,将不超过等中心处吸收剂量的0.1%

2.12

中子污染

中子泄漏辐射的等效剂量(sievert)不超过等中心处X线吸收剂量(Gray)的0.2%

3

电子线射线束特性

 

3.1

电子线能量

6至22MeV,可选6档。

最高能量大于或等于22MeV。

3.2

电子线平坦度〔100cmTSD,10×10cm2到25×25cm2〕

≤±4.5%(6MeV-22MeV)

3.3

电子线对称性〔100cmTSD,10×10cm2到25×25cm2〕

≤2%

3.4

电子线的X线污染

≤10MeV时,≤2%

>10MeV时,≤5%

3.5

电子线限光筒一套

提供限光筒规格:

6×6、10×10、15×15、20×20、25×25

3.6

铅挡模具

提供一套电子线照射时用于安装铅挡到限光筒上的铅挡模具或工具。

在限光筒上应具有锁定该铅挡的机制,使铅挡不会在任意机架角度时跌落。

3.7

使用限光筒时的准直器准直特性

当使用限光筒时,加速器的上下两对准直器能自动移动到相应限光筒的尺寸,最大程度地限制无用射线的辐射。

4

剂量率

4.1

6MV能量常规X线的最大剂量率(等中心)

≥600MU/min。

4.2

10MV能量X线的最大剂量率

≥600MU/min。

4.3

所有X线能量的剂量率可调范围

所有X线能量的剂量率可调范围≥6档,并在货物配置说明中予以描述。

4.4

X线剂量率的稳定性

在两分钟内变化≤+/-3%

4.5

常规电子线剂量率多档可调范围

常规电子线剂量率可调范围≥6档,并在货物配置说明中予以描述。

4.6

常规电子线最大剂量率

1000MU/min

4.7

电子线剂量率的稳定性

在两分钟内变化≤+/-3%

5

剂量监测系统

5.1

电离室结构

多通道平面型电离室。

有多对完全独立的监测电极,分别用于监测剂量、能量、束流准直特性和照射野的对称性。

5.2

电离室构造特点

真空密封型或开放型

5.3

设备安全连锁系统

具有完善的安全联锁自动装置。

5.4

射线对称度的安全连锁

射线的纵向和横向对称度参数超过下述数值,则启动连锁:

纵向对称性不小于2%

横向对称性不小于2%

5.5

剂量率伺服连锁

X线和电子线的剂量率均具有反馈伺服控制机制,使该设备能对X线和电子线的剂量率进行连锁控制

6

机械运动系统

6.1

机架旋转角度

≥±185度,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6.2

机架结构

机架结构为中心轴承式或滚筒式

6.3

TAD距离

100±0.2cm

6.4

机架旋转等中心精度

≤1mm半径球体

6.5

等中心高度

≥128cm

6.6

准直器系统

具有上下共两对可独立移动准直器,可用于偏野照射和相邻野的衔接应用

6.7

准直器旋转精度

≤1mm半径球体

6.8

上独立准直器移动范围

–10cm~+20cm

6.9

下独立准直器移动范围

–2cm~+20cm

6.10

上准直器厚度

上准直器厚度≥7cm

6.11

下准直器厚度

下准直器厚度≥7cm

6.12

独立准直器的自动复位

当选择使用对称模式时,上下两对独立准直器系统能自动复位成对称位置

6.13

光野与射野的一致性

≤2mm

6.14

光野的光源安装位置

光源应由光导纤维导入,便于更换灯泡

7

治疗床

7.1

治疗床

治疗床的床面板要求是全碳纤维材料,治疗床能够在控制室遥控。

7.2

运动控制

调速电机控制,可调速运动

7.3

手动控制

除了由电机控制运动之外,治疗床运动能由手动方式控制。

7.4

负载能力

≥200公斤

7.5

床面地面距离

床面能降低至距离地面≤70cm。

7.6

垂直移动范围

移动范围≥100cm。

床面能升高至距离等中心至少30cm:

在病人仰卧平躺时,机架转至180度时,可进行全脊椎照射,要求SSD照射时在等中心处的照射野的长轴长度≥50cm。

7.7

前后移动范围

≥140cm

7.8

左右移动范围

≥50cm

7.9

治疗床的等中心旋转

≥+/-95度

7.10

治疗床面板材料

采用全碳素纤维的材料。

7.11

加速器机械系统的多自由度同步运动控制

≥4个自由度可同时运动。

7.12

遥控手柄

微处理器控制的遥控手柄,共两个。

7.13

床两边控制面板

治疗床两边控制面板

8

多叶准直器系统

8.1

控制数据传输介质

加速器内部已安装有光缆线,不受加速器内部的电磁干扰

8.2

多叶准直器与常规放疗实施的兼容性

应保留机头内原有的限束装置,即上下独立准直器系统,从而保证在不使用多叶准直器时的常规治疗不受影响,以及仍旧可进行不对称野的照射。

8.3*

物理叶片在等中心处的最小投影宽度

8.4

叶片数量(射野≥40×40cm)

≥60对。

8.5

叶片过中心线最大距离

20cm

8.6

叶片等中心处半影

≤5mm

8.7

叶片运行速度

≥2cm/s

8.8

多叶准直器的照射野

能一次形成两个照射野;形成对侧叶片相互交叉

的“指插野”

请投标方出示的照片

8.9

“动态剂量调强”软件

多叶准直器的控制系统中应具有进行“动态剂量调强”的应用软件。

8.10

多叶准直器的调强应用

可进行常规调强Step&shoot的应用。

8.11

多叶准直器的调强应用

可进行动态调强SlidingWindows的应用。

9

MV图像引导系统

9.1

硬件系统要求

9.1.1

成像方式

采用“非晶态硅”的平板型直接数字化成像检测器

9.1.2

探测器规格

动态整体板,非拼接平板

9.1.3

运动方式

由马达驱动,可在X,Y,Z三轴方向运动。

病人进行摆位验证后可完全收回到安全位置,防止射线照射。

9.1.4*

操作方式

可在控制室完成平板的所有运动操作,将平板收回至安全位置,无需进入治疗室

9.1.5

成像探测器的有效图像感应面积

≥40cm×30cm

9.1.6

空间分辨率

≥1024×768像素

9.1.7

像素灰度分辨率

≥14bit/pixel

9.1.8

动态图像采集速度

≥15帧/秒

9.1.9

垂直移动范围

距离射线原点范围,100cm~180cm,以满足等中心平面测量需要。

9.1.10*

探测器等中心处最大成像面积

≥40cm×30cm

9.1.11

操作

9.1.12

纵向运动范围

≥30cm

9.1.13

横向运动范围

≥30cm

9.2

软件系统的要求

9.2.1

可与放疗专用网络系统实现联网,并集成和共享数据,从网络获取参考图像,并可将采集的实时图像存储在网络中,供其他工作站访问使用

9.2.2

可在实时影像系统的用户界面上同时观察实时成像和比照参考图像〔模拟定位图像,或DRR图像〕,以及其他图像;即使在采集图像时,也能显示参考图像

9.2.3

具有DICOM-3,DICOM-RT和DICOM-3Print网络功能

10

KV级机载影像系统

10.1

硬件系统要求

10.1.1

平板探测器,x线球管

具备全自动可折叠、收缩的机械臂,配备图像探测器和KV级X线球管

10.1.2

操作方式

图像探测器和X线球管的操作均可在控制室进行,操作人员无需进入机房进行操作

10.1.3

探测器的有效图像感应面积

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图象尺寸为30×40cm;具备防碰撞探测器

10.1.4

探测器规格

动态整体板,非拼接平板

10.1.5*

图像分辨率

探测器最大分辨率≥2048×1536

10.1.6*

空间分辨率

探测器最大空间分辨率≥25lp/cm

10.1.7

运动方式

机械臂可在X、Y、Z轴上移动;同时,平板探测器可以在纵向平面和正交平面及垂直和平面内作直线运动。

10.1.8

动态图像采集速率

图象采集速率≥15帧/秒

10.1.9*

射野面积

照射野面积可由电机驱动调节

²,最大50x50cm²

10.2

软件系统要求

10.2.1

具备拍片模式,通过网络系统可以自动、半自动图像匹配病人摆位复核功能。

10.2.2

图像匹配复核工具,应包括叠加图像、窗口分割、运动窗口、彩色叠加。

10.2.3

具备ConebeamCT〔锥形束CT〕功能,在三维方向上调整摆位的误差,可自动给出治疗床的调整参数。

可将治疗床摆位修正矢量传送到治疗床,并可以在控制台自动控制床位置。

10.2.4

图像处理功能――支持多平面图像重建,有图像显示工具,窗宽/窗位调节,放大/缩小等。

11

治疗计划系统

11.1

放射治疗计划与虚拟模拟系统

放射治疗计划和虚拟模拟系统,应支持整个放疗科的病人数据集成。

它应提供精确有效的剂量计算和高分辨率的虚拟模拟。

11.2

临床与管理数据库

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

11.3

一般要求

11.3.1

数据库应是真正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Sybase,Informix。

应建立在符合ANSII规定标准的SQL语言上

11.3.2

治疗计划系统为全中文应用平台,所有应用菜单均为中文界面。

11.3.3

系统应基于一个综合数据库,以消除在不同的应用程序间多余的数据输入

11.3.4

系统应工作在当前版本的Windows系统

11.3.5

支持HL-7接口协议

11.3.6

工作站数量要求

物理师工作站:

1台;医生工作站:

2台

11.4

应用要求

TPS系统应在通用用户界面中提供如下功能和应用,用户不必再向其它应用软件或平台导入/导出数据

11.4.1

轮廓勾画功能

11.4.2

图像融合套准功能

11.4.3

灵活的交互设野功能

11.4.4

虚拟模拟功能

11.4.5

计划比较功能

11.4.6

射线数据输入、分析、配置功能

11.5

计划要求

11.5.1

治疗技术的支持

11.5.1.1

支持多厂家加速器治疗计划设计

11.5.1.2

支持楔形板、一楔多用、电动楔形、动态楔形的剂量计算

11.5.1.3

支持不对称偏野的剂量计算

11.5.1.4

支持多靶心照射技术的剂量计算

11.5.1.5

支持光子线和电子线的联合应用的计算

11.5.1.6

档铅剂量的计算

11.5.1.7

支持DMLC适形拉弧计划

11.5.1.8

不规则照射野的计算

11.5.1.9

共面、非共面的计算

11.5.1.10

组织补偿和等效填充物的计算

11.5.1.11

不均匀体逐点密度剂量修正校正〔不均匀介质密度校正〕

11.5.1.12

MU的计算

11.5.1.13

任意断层的DRR重建

11.5.1.14

可于DRR断层图像上显示平面剂量的分布

11.5.2

轮廓工具

11.5.2.1

系统软件应提供对体表、肺、骨和其它高密度差器官的轮廓勾画工具

11.5.2.2

系统软件应提供自动产生至少6个方向上边界的工具

11.5.2.3

可通过手工勾画、编辑和输入轮廓,改变密度和色彩

11.5.2.4

系统应提供预设的基本结构模板以标准化部分类型的计划

11.5.2.5

系统应提供逻辑操作以便对已有的器官或部分器官进行加减来获得感兴趣的区域

11.5.2.6

在轮廓界面中应有3维显示以实时观察所有被分器官

11.5.3

匹配融合模式

11.5.3.1

软件应提供≥4个解剖参考点来匹配MRI、PET、PET-CT和CT模式图像

11.5.3.2

提供利用Mutual匹配算法来自动匹配融合不同模式的图像

11.5.3.3

系统应提供图像复核来可视化观察匹配结果

11.5.3.4

系统不仅可能从一种图像模式向另一种图像模式复制区域,而且应可以在所有模式上显示计算后的剂量

11.5.4

射野设置要求

11.5.4.1

系统应允许在标准计划库,不同的病人中自动地提示等中心,MLC特性和挡铅设置

11.5.4.2

软件用允许计划状态确认和追踪

11.5.4.3

应提供复制包括镜像翻转MLC、挡铅和楔形滤过板片的对称野

11.5.4.4

所有射野设置功能应由键盘鼠标操作。

通过鼠标在交互BEV中编辑射野

11.5.4.5

能通过下拉式功能方便地编辑已存储的计划和射野

11.5.5

计划评估能力

11.5.5.1

软件应提供计划剂量加减功能的工具

11.5.5.2

允许逐层比较计划

11.5.5.3

提供通过DHV比较计划的工具

11.5.5.4

具有计划电子确认和安全功能

11.5.6

平面补偿

11.5.6.1

软件应提供在用户选定平面上计算均匀剂量的工具

11.5.6.2

计算出的补偿器形状能通过DICOM-RT接口输出三维铣切机

11.5.7

电子补偿

11.5.7.1

提供使用动态MLC在用户选定平面上计算均匀剂量的工具

11.5.7.2

提供动态和静态叶片运动的计算程序

11.6

剂量计算和显示

11.6.1

支持多种算法

系统提供多种算法

11.6.2

射野剂量矩阵

系统提供根据系统运行而调整计算范围和格点大小的工具

11.6.3

等剂量线显示要求

系统提供运行显示等剂量线或色彩的工具

系统能以绝对和相对的方式显示等剂量线

11.6.4

3维剂量可视

在计划环境中具有3维剂量显示

软件提供在任何器官的3维描绘上显示外表剂量

11.6.5

点剂量计算

系统应提供在没有CT图像或病人外轮廓的病人数据下计算任何深度点剂量的可能性。

11.7

虚拟模拟

11.7.1

数字重建影像指标

系统提供编辑如灰阶或CT值等DRR特性的工具

DRR应能对射野的运动实时获取并实时更新

11.7.2

图像增强

系统提供DCR增强显示功能

系统提供图像增强滤过工具

系统提供缺损CT层面的内插工具

11.7.3

交互式射野观视

系统能交互地改变射野改变设置如MLC、挡铅、所有的机架光栏设置以满足虚拟模拟的需要

能同时显示BEV、勾画的器官、射野边界线和增强的DRR

11.8

调强放疗的逆向计划软件

11.8.1

与正向计划系统共用射线数据库〔BeamData〕和剂量计算模型

11.8.2

支持Step&Shoot、SlidingWindows调强技术的应用

11.8.3

可设定靶区和其他解剖结构的最大最小耐受剂量、权重,以及所有解剖结构的DVH分布

11.8.4

对每一个解剖结构的DVH曲线形状的设定数量没有限制

11.8.5

在优化计算过程中,可实时修改预设的剂量和DVH曲线形状

11.8.6

采用Step&Shoot调强技术时,可修改计算分辨率,以便调节所需的“照射子野—subfield”的数量和照射精度

11.8.7

可显示和打印IMRT强度地形图〔IntensityMap〕

11.9

联网和接口

11.9.1

综合验证和记录

系统提供与验证记录系统的联网接口

11.9.2

数据输出

系统提供通过DICOMRT输出功能

11.9.3

原始图像导入导出

系统必须提供DICOM3接口以导入/导出CT,MRI,PET、PET-CT图像

11.9.4

射野数据导入

支持Wellhofer,Scanditronix,PTW水箱扫描数据的自动转换输入

11.10

射线数据处理功能

11.10.1

系统必须有综合的测量数据回忆工具

11.10.2

系统能光滑、编辑和修改测量点数据

11.10.3

测量/计算数据比较

系统能比较测量和计算射线数据

11.10.4

射线数据确认

系统提供用批准和锁定非QA数据的工具

11.11

硬件要求

提供最新型硬件配置

11.11.1

IntelPentiumXeonCPU,主频≥2GHz

11.11.2

多任务多线程操作系统UNIX或Windows

11.11.3

≥32GB内存

11.11.4

SCSI硬盘,容量≥1TB

11.11.5

≥20英寸高分辨率LCD彩色显示器

11.11.6

Open-GL图像处理系统

11.11.7

56K调制解调器

11.11.8

A3/A4彩色激光打印机

11.11.9

1000Mbs网络物理接口

11.12

治疗计划系统医生工作站

11.12.1

功能描述

作为一个图形化计划和三维可视化处理的工作站,能进行高分辨率的数字化重建放射影像〔DRR〕,多平面重建、二维和三维的剂量显示,和三维剂量渲染显示

11.12.2

硬件要求

11.12.2.1

高档PC图形工作站;

11.12.2.2

Intel奔腾处理器〔最高配置〕;

11.12.2.3

≥16G内存;

11.12.2.4

≥500G硬盘;

11.12.2.5

高性能专业图形处理系统,包括≥256MB显示内存,和Open-GL兼容能力;

11.12.2.6

≥20英寸液晶彩色显示器;

11.12.2.7

键盘和鼠标;

11.12.2.8

DVD-ROM驱动器;

11.12.2.9

100/1000TX网络适配器;

11.12.2.10

微软视窗操作系统软件;

11.12.3

软件要求

11.12.3.1

三维外照射图形化射野设计软件包;

11.12.3.2

实时数字化重建放射影像的交互式三维方向观察;

11.12.3.3

由TPS计算三维剂量矩阵;

11.12.3.4

交互式三维剂量可视化显示;

11.12.3.5

归一化处理;

11.12.3.6

射线束权重;

11.12.3.7

剂量容积直方图〔DVH〕;

11.12.3.8

三维剂量外表绘制;

11.12.3.9

虚拟模拟定位激光标记功能;

11.12.3.10

支持分割放疗的应用;

11.12.3.11

病人体表显示多叶光栅照射野的形状;

11.12.3.12

三维视图中实时调节射野位置;

11.12.3.13

与TPS的网络联网。

12

放疗专用网络系统

网络构造

12.1.1

网络拓扑结构

以太网结构

12.1.2

网络数据传输速度

≥1000Mbps

12.1.3

网络物理连线材料

带屏蔽五类双绞线

12.1.4

网络协议

TCP/IP

12.1.5

网络终端接口数量

16个

12.1.6

集线器

带Switch功能的集线器,100base-TX

12.1.7

联网要求

通过网络,可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