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3353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docx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四)

能源安全主题

  

(一)给定材料

  1.我国是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004年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分别达到18.46亿吨标准煤和19.7亿吨标准煤。

电力装机总量居世界第二位,2004年达到4.4亿千瓦。

尽管如此,由于能源需求增长过快,能源供应仍满足不了需求,能源供应紧张。

缺电带来煤电建设高涨,电力建设规模过大将带来生产能力过剩,但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

石油需求迅速增长,国内生产增长缓慢,进口依存度迅速提高,对外依存度达45%。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程度低、规模小,核电发展缓慢。

  2.国家发改委宣布09年7月30日下调油价,平均每吨降低220元,相当于汽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16元和0.19元。

针对本轮发改委下调油价的时间点,业内认为符合新定价机制标准,但随着国际油价上涨的大趋势,预期下半年调价还会更加频繁。

  “调价幅度可能受到近期油价反弹影响而小于预期。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预计本轮降价幅度在400元/吨以上,鉴于目前国际油价出现阶段性反弹,业内对油价近期走势产生分歧。

不过主要经济出现明显复苏信号,预计下半年油价会持续上涨。

  国际油价目前总体趋势向好,国内油价利润空间亦非常可观。

中石化系统人士表示,今年以来中石化的内部统计汽油销量大幅上涨。

  国内另两大石油巨头中石油和中海油今年以来不断加强加油站布局,这些加油站进入零售市场,都会给中石化带来压力,中石油和中海油价格上都是比较弹性的。

  3.贷款换石油、海外收购、到资源国竞标,中国油企频频“出海”,打造着中国全新的石油之路。

  “对于很多职员来说,2009年的春天是他们加入中石油以来最为忙碌的一个春天……人人行色匆匆,却无法掩饰兴奋和成就感……在这半年中,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开会,隔几天就有一场谈判”。

这是媒体对于中石油集团国际事务部员工的一段描述。

  事实上,这应该是今年以来中国油企负责国际事务员工的共同写照。

  非洲、中东、南美、中亚……似乎就在不经意间,中国石油企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海外扩张。

  这些或大或小的收购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中国崭新的石油之路也在世界版图上隐现。

  7月27日,中石油宣布与厄瓜多尔国有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将在两年内向其购买原油,并预先支付10亿美元,中国的“贷款换石油”模式再下一城。

  “贷款换石油”更多体现的是政府的力量,而中石油、中石化员工行色匆匆的忙碌并非局限于此。

  “在今年二季度全球大型油气企业并购中,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国家拔得头筹。

其中,在全球最大的10宗石油并购交易中,中国以3宗名列榜首。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海外并购还表现出补足企业短板的强烈意向。

中石油购买新加坡石油公司和大阪炼厂股权,正因其炼化能力不足。

而中石化购买安哥拉石油区块,则为了补足其在上游原油勘探开发方面的实力。

  “中国油企海外并购,其实是多赢的局面。

”韩晓平给记者解读,像购买安哥拉石油区块,安哥拉获得了石油美元,可以进行建设,改善当地人的生活。

中国公司还可以协助当地进行建设。

  一家美国媒体认为,目前国际能源并购热主要是各国都意识到了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重要性,纷纷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

  目前,美国对本国石油资源的态度是“只探不采”,全部依赖进口。

而日本和韩国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定民间石油企业有义务进行石油储备。

  4.能源占有和碳排放空间是21世纪国际竞争的新热点,这两个热点被集中体现在:

西方国家既要吸引发展中国家参与气候变化治理,又要主导全球新能源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和环境容量进行约束。

经过巴厘岛和波兹南两次气候变化会议,气候变化已经越来越大家所认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意愿越来越强烈,而低碳未来也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气候谈判的表面层次是如何实现对世界各国温室气体排放额度的谈判,更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到各国竞争能源创新和发展空间,与能源创新和经济竞争力有关是国际体系权力转移的基础。

欧美发达国家气候谈判的实质就是试图控制新兴大国的能源和碳排放,试图占有未来新能源技术和市场,最终实现对未来全球能源和低碳经济的控制。

  金融危机的寒风吹遍了世界各个角落,但仍然没有改变对绿色能源、绿色技术大规模投资的大趋势。

此外,由于“巴厘岛路线图”明确指出,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缔约方都要有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更加剧了各国对绿色投资的关注度。

  发达国家把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和服务转移到新兴发展中大国,而新兴发展中大国普遍处于能源密集型工业化的特殊时期,这给他们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带来了相当的压力。

  在后京都时代,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内外压力。

从国内能源消费来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能源需求迅速攀升,重、化工业比重急剧增加,能源消费总体上呈现出了迅速增长态势。

而巨大的贸易顺差也相当程度上以源消费为代价。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肯定会继续增加,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外部压力来看,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将会约束中国的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奥巴马政府将会和欧盟联合向中国施压减排。

鉴于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低碳经济革命将继信息技术革命之后成为人类经济社会的标志和引擎,中国必须迎头赶上,争取改变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后发劣势。

经济危机已推动主要发达国家寄希望于低碳革命来复兴巩固西方的经济领导地位,以此为核心的低碳发展将成为全球新一轮竞争高地。

届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将会面临巨大压力。

  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地位取决于其能否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掌控低碳经济转型。

面对发达国家划分全球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的图谋、面对低碳经济和新能源能源的国际激烈角逐,面对国内节能减排的严峻态势,中国在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需要掌握先机,改变过分重视能源安全、相对忽略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政策取向,将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纳入国家能源安全与长期发展战略的框架中去。

  5.一则《中石油联手中海油1500亿收购阿根廷YPF》的消息在各大网站引发了网友热议。

部分网友表达了对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的支持,而更多的网友则认为,中石油等大型石油企业一方面表示亏损严重,另一方面却拿巨额资金去进行海外扩张,言行的前后矛盾令人质疑。

  一位中国经济网的网友就在跟帖中表示:

“随时都听见他们说亏损亏损,还花1500亿收购阿根廷YPF,匪夷所思。

  更多的网友将近期国内油价上调与这则新闻联系起来进行评论,例如一位中经网友留言道:

“拿那么多钱去收购一种污染的、不可持续的资源,涨价了还要从我们每一个纳税人口袋里掏钱,去为那些有车的人支付补贴。

你那么多钱还不如成立个新能源研发机构。

一会儿说自己没钱,一会又收购国外公司,还不是为你们自己长远利益着想。

  类似的看法还有很多,比如“石油界不是很穷的吗,中国油价疯涨,国家还要补贴,他们日子很难过,一会儿却突然有钱去收购外国公司了,倒底是差钱不?

  一位新浪网友表示:

“中石油、中石化规模大了,好收购海外资源,这是为了国家能源安全,但这是拿着老百姓的钱积累的资本,请国家有关部门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6.第六届东盟和中国、日本和韩国(10+3)能源部长会议和第三届东亚峰会能源部长会议2009年7月29日在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举行,出席会议的各国部长同意进一步加强本地区能源领域的合作。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会议上发言强调,作为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政府十分重视10+3和东亚峰会框架下的能源合作,将积极参与和推进在能源安全、石油市场、石油储备、节能与能效、能源市场一体化等领域的合作,为亚洲地区和世界能源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能源合作是东盟10+3机制下的一个重要领域,东盟10+3能源部长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由东盟成员国轮流主办。

能源合作的具体运作机构是能源高官会,在高官会下设有能源安全、石油市场、石油储备、天然气、可再生能源与能效5个论坛,每年召开若干次会议就相关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东亚峰会能源合作始于2007年第二次东亚峰会,会议通过了《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

根据宣言,在东亚峰会框架下建立了能源部长会议机制,并成立了能源合作工作组。

目前,能源工作组确定的3个研究领域包括能效与节能、能源市场一体化、在交通及其他领域应用的生物燃料。

 7.《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文章称,公众往往将石油储备等同于能源安全,其实石油储备只是狭义的能源安全。

为了让公众能进一步理解能源安全,有必要澄清国家能源安全的基本含义。

  能源安全问题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始为人们认识,因石油价格而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石油短缺和油价暴涨,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国际能源机构(IEA)1974年成立,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以稳定原油供应和价格为中心的“国家能源安全”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和价格快速增长以及对环境问题的担忧与日俱增,国家能源安全已不能简单地仅考虑能源供应,它还包括了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的关注。

新的国家能源安全的关注点正日益成为各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了能源安全的概念。

  文章指出,中国能源安全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中国的能源安全可以定义为,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能源供给稳定性,以及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不构成威胁的能源使用安全性。

  相对应的中国能源安全框架应当从总体上反映能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能源安全,以及管理决策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能源资源储量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将持续大幅增加。

国际上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影响能源稳定供应的因素复杂多变,给保障中国能源供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中国不提高能源开采利用效率,持续降低的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存量必将影响自身的发展与后代人的福利。

  文章认为,中国能源安全内涵的转变,要求在能源开发利用上针对不可再生资源问题向多元能源结构转变。

在能源品种上逐渐改变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增加天然气、水电、核电以及其它新能源,形成多元化的消费结构。

根据科技进步及环保要求,提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中国能源安全不仅要考虑“数量”,还必须注重“质量”,即针对能源稀缺和环境污染来提高能源开采和使用效率。

日益突出的能源资源稀缺和环境问题说明,国家能源安全不能仅是维持能源供需的数量平衡。

经济增长需要能源,然而,一旦总需求量达一定水平,需求快速增长导致能源稀缺预期加大,推动能源价格上涨,单纯维持能源供需平衡不能保证合理的能源价格和环境污染。

因此,能源安全要求提高能源开采利用效率和尽可能保护环境,包含了节能减排的含义。

  新的能源安全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概念使能源安全成为更为复杂而又涉及领域广的系统问题。

新概念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与此相关的研究迅速扩展。

一个比较全面的能源安全评价模式是科学能源安全观的前提和基础。

  文章最后说,目前,中国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对能源安全研究和管理决策提出了挑战。

首先,要对能源环境状况和能源资源开发潜力、能源供求态势、能源政策、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等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和评价。

然后,依照客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实现能源最优配置和兼顾代际公平、国际公平的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

最终,还要对能源安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对能源政策执行效果实施跟踪,以便适时调整能源管理政策,确保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8.近些年来,我国在渤海、南黄海、东海和南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先后发现了6个含油气盆地,总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

海上油气生产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国的海洋安全环境却不容乐观,并直接影响了海上能源的开发安全。

  我国正面海区战略纵深短浅,南北长、东西短,呈现出半封闭海区的特征,与太平洋及相邻海区之间的联系皆为岛链、海峡所遮断。

而美、俄、日、东盟等国的海上力量则在我正面海区呈环状展开,形成了对我国的战略包围之势。

同时,我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着诸多岛屿归属及海洋划界纠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海上能源开发的安全。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海上能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海洋地理位置对我国能源开发安全的制约效应将会越来越突出。

因此,我国应充分考虑海洋地理位置对能源开发的影响,制定科学的能源安全战略,确保能源开发的安全与稳定。

对一个国家而言,实现能源安全的最可靠保证就是拥有自己的能源产地。

随着陆上资源的急剧减少以及人类开发海底能力的不断增强,各国开始将能源开发的目光转向海洋。

1960年,在海上寻找油气资源的国家只有20个左右,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达100多个,其勘探范围已遍及所有大陆边缘海区,发现了1600多个油气田,其中有200多个已经投入商业开采。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各国对大陆架的争夺更是日趋激烈。

目前,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都制定了自己的大陆架开发计划并将其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4年进口石油达到8000万吨,2005年预计石油进口将超过1亿吨。

根据世界能源机构预测,我国2010年将进口石油1.5亿吨,2020年将会达到2.5亿吨。

与此同时,我国的陆上石油探明储量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今后几年国内原油产量将基本维持在1.65亿吨左右。

根据国际标准,如果一个国家的能源进口依存度超过50%,那么,该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将会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

事实上,即便是我国的进口石油来源也并不稳定,“安大线”一波三折、西亚石油管道危机四伏、中东石油航线又险象环生。

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理应成为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发展重心。

  我国是一个宽大陆架国家,在东海、黄海、南海都拥有丰富的大陆架资源。

据专家预测,我国黄海和东海大陆架的石油资源达77亿吨,很可能成为继“里海”之后又一个重要的石油产区。

而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吨~300亿吨之间,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波斯湾”之称。

目前,我国在黄、渤海及东海大陆架的油气开发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在浙江省以东海域的东海陆架盆地中部的西湖凹陷,发现了平湖、春晓、天外天等8个油气田。

此外,还发现了玉泉等若干个含油气构造。

  但是,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看,仅仅在大陆架上开发少数几个油气田,还不足以在短期内改变我国的能源安全状况。

大陆架资源的充分开发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国家整体安全利益、发展利益的要求建立长期的海洋战略发展规划,以最终实现国家能源开发与供应的安全,保证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9.新能源是指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以外,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或地球内部所产生热能的各种能源形式。

一般认为,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能。

从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趋势看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最快,产业前景最好。

  中国能源供应前景堪忧,主要表现在:

能源资源总量少,人均占有量低,中国能源资源总量约为世界的10%,但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的40%。

优质资源少,保证程度低,煤炭剩余储量的保证程度不足100年。

石油剩余储量的保证程度不足15年。

天然气剩余储量的保证程度不足30年。

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230年、45年和61年。

必须指出的是,能源资源保证程度是以中国目前能源消费量计算的,若按照202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预测量估算的话,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保证程度,则分别下降到30年、5年和10年。

在这种传统能源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寻找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就成了必然选择。

  从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趋势看,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最快,产业前景最好。

风力发电技术成本最接近于常规能源,因而也成为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技术。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风电是近几年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增长率达27%。

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也已接近或达到大规模商业生产的要求,为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推广利用奠定了基础。

  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称,金融危机对中国能源行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调整机遇。

中国将利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时机,增加油气资源的进口,还要加强石油、天然铀等战略物资储备。

  张国宝在文章中称,中国将扩大海外油气资源合作开发,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同有关国家的能源资源合作力度,扩大油气领域投资规模。

  文章还透露,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已“基本建成”,要积极推进石油储备二期基地建设,库容将达到2680万立方M(合1.7亿桶)。

中国也将推进商业石油储备,鼓励企业利用闲置的商业库容,增加石油储备,还要建立其他战略能源物资的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

  中国前两个原油储备基地——镇海和舟山原油战略储备基地已在一年多前投入使用,而第四个大连原油储备基地则将于年底前完工。

  11.当今世界,没有能源,一切现代文明都将消失。

而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飙升,能源安全问题也已经跨越国界,成为各国不得不共同面临的挑战。

  当前,世界能源资源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现象。

石油和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比其在能源资源结构中所占比例高出一倍以上。

世界能源消费与能源资源储量在空间上也存在不均衡问题。

从全世界范围看,石油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多数是石油资源较少或石油资源极为贫乏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从国家能源战略研究的高度考虑能源资源储量的国际分布,可将世界各国按不同情况划分为以下5类:

一是具有充足国内能源资源的发达国家或经济大国,如俄罗斯、加拿大等。

二是拥有丰富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较发达的国家,如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国家等。

三是具有一定国内能源资源的发达国家或经济大国,如美国、中国等。

四是缺乏能源资源的发达国家或经济大国,如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韩国等。

五是缺少足够石油资源的不发达国家,如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

  能源消费水平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之一。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时,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将呈现上升趋势。

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社会经济系统内的技术进步,以及由于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和依赖高能耗产品积累形成的社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将随着经济发展而动态地呈现下降趋势。

这一能源经济基本规律已经被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发展历史所证实。

  根据上述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按GDP总量相当于2000年分别翻一番和翻两番计算,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在2010年约为17.6至18.2亿吨,2020年约为23.7到25.5亿顿标准煤。

取上述两个时间断面预测结果的中间值,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幅度分别为38%和89%。

就我国资源情况而言,国内煤炭资源可以满足未来的煤炭需求特别是电力发展的需求。

我国能源供求矛盾将主要体现为以原油为代表的国内优质能源资源储量不足。

(二)申论要求

  一、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

请结合给定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写一篇文章。

  要求:

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三)参考答案及思路点拨

  一、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

请结合给定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写一篇文章。

 参考范文一(920字)

  向海外进军打造能源安全新格局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日益凸显。

由于国内能源供给不足,我国能源对外依赖程度提高,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逐年加大,且进口渠道单一。

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为了化解国家的能源安全风险,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的能源发展应从依赖国内资源的“自我平衡”转变到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能源企业必须积极走出国门,在国外占有更多的权益能源,实现与国外政府和能源公司的多种方式的合作。

  思路点拨:

  本段开门见山,指出了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背景和现状,进而提出了能源安全问题解决的一般性对策思路,也是本文的核心论点,即能源企业走出去,向海外进军,打造能源安全的新格局。

  从长远和全球的观点来看,所谓“能源问题”,确切地说就是石油问题。

石油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全球政治格局、经济秩序和军事活动的最重要的一种商品。

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石油安全置于能源战略的核心位置。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未来我国能源供求矛盾将主要体现为以原油为代表的国内优质能源资源储量不足。

国内的原油储量不足,就需要跨越国界,积极开拓和利用国外的能源资源。

以企业为主导向海外进军,可以避免政府主导在国际政治上的敏感性,减少阻力。

  思路点拨:

  本段进一步阐述了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关键问题,分析了解决石油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一步步因势利导,比较了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的优劣后,得出了以企业为主导,打造能源安全格局这一正确选择,为下文提出具体对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目前,我国的能源企业走出去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境外的成功上市,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国际化经营战略创造了条件。

在向海外进军的过程中,应该向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努力。

  首先,积极参与国外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

在加强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的同时,积极参与国外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多样化的海外能源供应基地和渠道。

在国外的能源勘探开发工程要注意风险的化解。

  其次,逐步进入海洋勘探开发领域。

目前,海洋的勘探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深海区和极地海域的勘探程度更低。

海上剩余油气储量和产量的增长速度都比较快。

海上勘探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呈现,中国各石油公司应该争取进入。

  最后,企业自身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在向海外进军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完善内部管理,争取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思路点拨:

  本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了油企向海外进军的具体策略,三者之间是并列结构,分别从参与海外勘探开发,进入海洋勘探开发领域,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提出措施,措施全面,针对性强。

  保障能源安全,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我国应该借油企向海外进军的东风,提早谋划,科学统筹,打造能源安全的新战略格局。

  思路点拨:

  文章结尾不超过100字的篇幅总结全文,与文章开头呼应,再次申明论点。

  整体点评:

  本文立意与材料联系紧密,观点明确,从油企向海外进军角度切入,论述集中深入,分析部分逻辑严密,层层推进,对策部分措施具体可行。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部分结构清晰,对论证文章主题也起了重要作用,本文语言流畅,内容充实,是一篇申论文章的优秀之作。

  参考范文二(1139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经济持续发展,重、化工业比重急剧增加,能源需求迅速攀升,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能源需求增长过快,能源供应不能满足需求,造成能源紧张。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必须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掘已有能源潜力,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思路点拨:

  文章第一段主要用于写出对问题的总体认识,是全文观点的概括、精华的浓缩,也可以是对问题的简要分析。

本文开篇的方式是浓缩全文主要论点,首先点明问题“能源紧缺”,提出对这一问题的总体认识,简要分析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证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