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3557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4 故宫博物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docx

14故宫博物院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案

14 故宫博物院

知识与技能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以及具体说明。

过程与方法

1.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总分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的突出重点,有详有略说明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重点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把握文中说明事物时清晰准确的语言。

难点

体会本文选择组织材料的特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图示法、延伸拓展法。

有关故宫博物院的鸟瞰图,关于“前朝”、“内廷”的图片资料。

2课时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34年生。

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文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

现在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

1.《故宫博物院》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

播出以后,不少听众要求重播,并且建议将稿件交报刊发表。

正好这时候《地理知识》杂志准备开辟“旅游地理”专栏,要去了这篇稿件,在1979年1l期上刊载了,题目就叫《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

课文《故宫博物院》就是根据这篇文章删改的。

2.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

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现称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它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思考:

(1)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

故宫有什么特点?

(2)本文主要是按什么顺序做介绍的?

提示:

(1)故宫的概况(位置、历史、价值)、全貌及其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等等;故宫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本文主要按空间顺序介绍。

2.说明建筑物,使用空间顺序是最合理的。

因为,它要告诉读者的是建筑物的方位。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两位同学用简短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作者参观故宫的路线。

(提示:

根据文章的行文顺序和所述内容进行概括)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做如下归纳:

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

细观太和殿,略观中和殿→出保和殿一走向内廷,略看后三宫: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出后三宫→进御花园,观赏景色→走出顺贞门、神武门→最后登景山鸟瞰故宫全景。

1.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本文的顺序,既是作者的参观路线,又是故宫的建筑顺序。

本文按照空间关系,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由前到后,又由内到外来安排说明顺序。

文章先简介故宫的总体布局,赞美建筑艺术,然后分述,最后对具体分述作综合概括。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与说明的目的。

故宫的建筑顺序和作者的参观路线也是如此,因而,本文的说明顺序也应以此为序来安排。

2.阅读课文,画出游览示意图。

先在文中找出作者参观的立足点,再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要求学生按照作者的参观线路去游览故宫,弄清几个城门、大殿和后宫的方位、特点,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和这一节课所学知识,具体画出一张本文作者参观故宫的线路图。

教师巡回辅导,这样,让学生对故宫有个总的了解,为下面的分段学习做准备。

3.细读第1、2自然段,弄清故宫的位置、历史和在古代建筑中的地位。

重点把握故宫的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4.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

作者游览故宫的起点是从哪里开始的?

这段文字中,有哪些是表示游踪的词语?

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

归纳:

起点——天安门,“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体现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5.过五带桥向北,故宫的主要建筑就是前朝(三大殿、武英殿、文华殿)和内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御花园)。

下一节课,我们就请同学做导游,大显身手,带大家去领略三大殿的庄严威武。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已了解了故宫的总体布局,请同学们一起回答:

文中具体写故宫的总体布局的句子是哪几句话?

1.学生研读第4~10自然段三大殿部分。

(1)为什么重点介绍太和殿?

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以什么为立足点?

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所以要重点介绍;按空间方位顺序介绍的,方位词:

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仰望殿顶;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

(2)作者为什么要围绕“雕龙宝座”描写姿态各异的龙?

有什么作用?

故宫的建筑突出龙,因而对故宫的说明也应突出龙。

封建时代,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尊严。

(3)三大殿为什么会建筑在中轴线上?

这样安排,可以突出皇帝的宝座就是这条线上的中心点,借以象征皇权。

一切都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这样可以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4)文中太和殿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雄伟的大殿,精心的仪仗安排,神秘的色彩→显示皇帝的威严。

(5)读第9~10自然段,回答:

这两个自然段各写什么?

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三大殿时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9自然段写中和殿的外形和用途。

第10自然段写保和殿的用途。

这两段都是略写。

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作者略写后两殿而详写太和殿,就是因为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位置重要。

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地,是举行重大典礼时皇帝受朝贺的地方。

同时,太和殿又是故宫建筑群中的代表。

突出太和殿诸方面的特色也就体现了整个故宫的特色,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貌,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2.研读“内廷”部分。

(1)内廷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

后三宫在气氛和图饰上与三大殿相比有什么变化?

主要介绍后三宫和御花园;介绍了建筑物的功用、布局、特点、历史,图案的变化少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图饰中又加入了凤饰。

(2)假如你由神武门出发要到天安门与另一队同学汇合,要穿过哪些门、哪些大殿?

(对照示意图,进一步熟悉路程,了解故宫的布局)

(3)小结学习本文后在写作说明文方面得到的启示。

①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故宫——宏大壮丽、布局统一、建筑精美。

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参观建筑物——以空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③突出重点:

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重点介绍三大殿的中心——太和殿。

故宫,这个被人们称为“不到故宫,不算去过北京”的地方,不仅是皇帝们的宫殿,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才智,使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1.顺序合理。

本文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说明,即纵贯故宫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故宫的建筑物。

这既符合故宫的建筑顺序,又与作者的参观路线一致:

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后三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

作者在沿着由南到北的中轴线说明的同时,还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

这样写来井然有序。

2.重点突出。

全文以写宫殿的建筑结构布局为主,历史变革为辅;其中详写了宫殿等,略写了宫中的文物和其他宫殿,这样既使读者对故宫的全貌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又能对它重要的部分和主要特征有深刻的印象。

3.多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

文章在介绍故宫的建筑特点时,适当地借助于描写。

对金銮殿的外貌和内部布置都做了生动的描绘。

全文以参观故宫博物院为线索,记下了所见所闻,“从天安门往里走……”“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等。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进描写和说明中。

如在写故宫的建筑结构时,流露出赞叹的感情: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

   故宫博物院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篇幅较多,阅读难度不是很大,可作为阅读训练文章,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课件比较简洁,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同时又不过分突出该手段的替代和渲染作用。

成功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并能在教师有效指导下主动学习,基本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和支持者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师生双方都能在自己明确的工作坐标中实现双边互动。

在课后作业部分,让学生当一回小导游介绍故宫博物院,这样的课外练笔设计可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补足课堂上没有讲解的景点内容,另外又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27 短文两篇

知识与技能

1.注重整体感知。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

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

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

整体感知作品内容。

难点

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

1.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了解《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

2课时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

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

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

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好神仙之术,爱山水。

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

消散。

夕日欲颓:

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

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

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

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描写讴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烟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样短小简约、字精意达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应学习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

全文分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

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

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

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

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

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

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

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

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

“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

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

“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

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

一是山水相映之美。

山的峻峭,水的明丽。

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二是色彩配合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三是晨昏变化之美。

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四是动静相衬之美。

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

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

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学著称,而他的成就最大。

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领袖。

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即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

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

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

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

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

山水有清音。

”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

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答谢中书书》全文分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

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

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

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记承天寺夜游》

1.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

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如竹柏。

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2.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

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

前半部分写景,中间部分抒情,最后三句叙事(即写人)。

这样,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3.词语的巧妙运用。

《记承天寺夜游》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

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

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抒情)

记承天寺夜游

本堂课我仍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诵读为主要方式来让学生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同时用比较阅读的形式来让学生区分这两篇短文在叙事写景方面的异同,从而加深了对这两篇文章的理解。

整个过程无不体现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了师生互动空间,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在作者所营建的人、事、物、情、境中去感悟,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