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439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docx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1)

摘要

目前的全球发展格局已经摆脱了原来的两极对立的冷战阶段,形成了多极鼎立多元存在的态势,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发展在全球力量对比中所占的比重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尽快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实现经济力量的快速崛起和腾飞是目前每个国家面临的第一问题,同时在经济实力大幅增强的同时要防止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和平演变和颠覆,国际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在这种情况下,重视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群众的警惕性,提升国民的爱国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时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的凝聚力,这对于我国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和平演变和颠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对于列宁同志的灌输论,笔者认为目前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从开始党的干部不具备国家管理尤其是经济管理的能力,对于革命的前途和方向认识不深不透,到后来党的干部迅速成长,成为国家管理的栋梁和支柱,全面掌握国家的命脉以后,对于干部作风以及党风政风的引导,培养健康向上的干部作风,同时对全社会进行引导和教育,培育国民和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和作风,引导社会向文明发展,这是列宁当年创建灌输论的初衷所在。

坚持科学的灌输论,丰富和发展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于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坚持列宁同志的灌输论,丰富和发展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内容和理论,开展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先进性教育,建立和主导健康高效务实的党风政风,保持党员干部和行政机关的先进性,不断增强我们的执政能力;同时不断完善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在全社会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的同步协调,不断完善和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最终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公民素质的双发展。

关键词: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目录

绪论4

一、选题的目的及依据4

二、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5

三、选题意义7

第一章列宁思政教育思想的形成8

一、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8

1、干部素质不具备承担驾驭国家机关的能力8

2、党的干部缺乏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教育9

3、干部普遍缺乏管理经济的能力9

4、官僚主义泛滥给党的管理造成很大的束缚10

二、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11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1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12

3、教育本身具有的社会属性12

4、教育具有阶级性13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3

第二章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核心理论15

一、灌输论的理论渊源15

二、灌输论的初步形成15

三、灌输论的发展和完善16

第三章列宁思政教育思想的实质、原则及现代社会的认识误区18

一、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实质和目的18

二、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原则与方法19

1、要与时俱进紧贴灌输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特色19

2、要因材施教并注重灌输客体的主动性和层次性19

3、要不断创新并注重灌输内容的现代性和多样性19

4、要在和谐的基础上注重灌输结果的有效性20

三、现代社会对灌输论的认识误区20

1、认为灌输论教育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法20

2、认为灌输论是一种过时性的教育方法20

3、认为灌输论是一种外在性的教育方法21

第四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22

一、苏共亡党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分析22

1、停止理论创新,思想僵化停滞22

2、理论研究的停滞导致党的指导思想处于真空状态23

3、停止发展经济,武力干预别国内政23

4、政治信念崩溃,迷恋资本主义24

5、干部思政教育不力导致党的凝聚力涣散25

二、我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经验总结26

1、理论创新不停滞26

2、党员干部和群众思想教育工作不停滞27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不断翻新28

第五章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实践路径29

一、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29

1、坚持科学的灌输论可丰富思政教育理论体系29

2、坚持科学的灌输论可保证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30

3、坚持科学的灌输论可提升社会公德水平31

4、坚持科学的灌输论可对抗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袭31

二、继承和实践列宁思政教育思想应该注意的问题32

1、实践列宁思政教育思想应坚持的原则性32

2、开展灌输论教育应研究被灌输主体的特点33

3、灌输论教育应注意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34

4、灌输论教育过程应注意的方法论要求34

参考文献36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依据

本课题试图在学术界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化的研究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思想政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如果无产阶级执政党不能将思想政治政治教育作为党的立党根本,忽略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员的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和普通群众毫无二致,共产党也就失去了其先进性和领导力,尤其是目前对于我国而言,处于社会结构改革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升级调整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党员干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可能就会在这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丧失党的领导能力,而且就目前来看我们很多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在人民群众造成很坏的影响和破坏力,已经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志早在近100年前就已经认识到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在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通过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并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社会结构新纪元,这是充满历史意义的,列宁同志在指导和领导俄国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利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展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的解决了在农奴制和资本主义发展相交替的旧俄国取得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双丰收的新时代,成功的解决了一系列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并且在马克思逝世以后有力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形成了列宁主义的新学说。

在列宁的新学说中,列宁将党员干部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列宁主义理论的系列组成部分,并且将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保障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成功的树立了保尔·柯察金的典型形象,并且在思政教育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摸索,现在看来,列宁关于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和谐社会都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理论借鉴意义。

虽然,我们目前时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如果我们对照列宁时期尤其是苏联发展的前期,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很多文化和社会结构上的共同点,尤其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方面,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列宁遇到的问题,我们现在同样也在面临,因此研究当时列宁在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积极进行干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二、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为止我们对于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及党员干部的教育方面,对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在国内方面已经十分的详尽,而目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经典作家的研究和探析则比较少,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主要从党员的干部教育,而且主要是从思政教育入手对列宁主义的党员教育尤其是干部先进性教育进行探究。

关于列宁的干部教育思想的研究目前在我国已经十分普遍,而对于干部教育中进行思政教育的部分则比较少,而且我们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目前对于列宁的干部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干部教育与社会存在和社会制约的思想,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干部教育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干部教育在沙皇统治原有基础之上必须经过批判式的改革和继承,这是其一;列宁同时结合俄国革命以及当时的俄国实际情况,认为干部教育必须和劳动结合起来,只有当所以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劳动人民结合起来,在劳动中接受人民群众的改造并且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彻底的融入到劳动人民之中,无产阶级执政党才能作为真正的革命政党对人民群众服务。

关于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干部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是很明显的,延安时期,中国工农干部普遍接受劳动在教育,完成了由社会各阶层向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转变,而且这个思想在建国之后,对于知识青年的改造,同样因为和劳动的结合产生了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活动。

这些都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干部教育思想的证明。

另外关于列宁的思政教育的思想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间关于俄罗斯民族的特质,因为俄罗斯地域广阔,面积巨大,同时地广人稀,因此在列宁的思政教育体系中关于集体主义的教育就不可避免的被重点强调,这一点适合俄国的地域特征以及人口特征紧密相关的。

就目前我们现有的文献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列宁同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对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并且在党员干部的思政教育工作中采取“灌输论”的方式作为党员干部思政教育的主要原则,并且配合诸如实地考察、参观以及实践等方式方法保证党员干部思政教育的效果,并且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发挥实事求是和民主的作风,要考干部群众开展思政教育,并且用完善的法规进行约束。

就列宁干部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来看,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列宁的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做出了历史的评价。

胡茂材认为,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于重视加强对干部的法制教育,无论是在激烈的国内战争年代,还是在艰苦的国民经济时期,联共(布)和苏维埃的广大党员和干部,以列宁为榜样,以苏维埃俄国的法制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工作,带头守法,养成了无产阶级的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保证了国内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胜利。

资料来源【1】

孟立军认为,列宁对社会主义时期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成功地解决了社会主义时期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观点,是社会主义时期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的主要支点,起着为社会主义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奠基的作用。

一些学者在探究毛泽东、张闻天等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干部教育思想渊源的过程中,高度评价了列宁主义干部教育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干部教育学说上的里程碑地位。

如李庚靖认为,在众多的思想理论中,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首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而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列宁主义理论又是他最感兴趣、接触最多、体会最深的。

资料来源【2】

客观上讲是因为列宁的理论解决了当时社会所处的帝国主义时代的革命问题,并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不仅为各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因此,对于一个正在领导中国进行伟大革命的共产党领袖来说,学习研究列宁的思想理论实践比起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更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因此,当列宁主义干部教育理论与他自身的干部教育体验发生交互作用,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就从胚胎里孕育产生了。

王庆辉在探究张闻天干部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中,认为除了马克思的干部教育学说的以外,张闻天获益最多的,当属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多数论文都是在研究列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涉及到列宁干部教育思想的内容,对列宁干部教育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较少,而且研究也不够深入。

资料来源【3】

三、选题意义

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分成两方面,首先是通过对列宁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对系统完善的列宁思政教育思想进行学习和提炼,通过分析材料掌握列宁思政教育思想的体系、理论、方法和原则,力求通过研究比较系统完善的掌握列宁思政教育的相关知识框架。

其次是通过分析和提炼,并且和中国国际相结合,通过学习和阐述列宁思政教育的理论和体系,结合中国目前党员干部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从理论角度提出提升和改善我国党员群众思政教育的举措和管理路径。

第一章列宁思政教育思想的形成

如果从哲学认识论的视角来看,历史上任何学说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规律,并且新理论和新学说的形成和已有的理论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因此当我们研究列宁思政教育思想形成的渊源时,就必然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中关于干部教育的思想以及俄国革命的具体情况为代表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一、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关于列宁思政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研究,我们必须要回顾一下十月革命前后的俄国具体现状,并且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研究和思考列宁思政教育思想的时代渊源。

1、干部素质不具备承担驾驭国家机关的能力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对于取得国家政权的俄共而言,其实只是革命成功了一半,取得国家政权的俄共在管理国家方面,相比较沙俄时期的旧官僚而言,其掌握国家的业务能力严重不足,刚刚取得政权的年轻的共产党人并不熟悉国家管理的技术,包括各种行政事务办理的程序以及决策的程序,而刚刚推出历史舞台的就国家机器及其工作人员恰恰利用这个权力交接的真空期,通过故意刁难、隐瞒等手段给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出难题。

面对这种情况,给新生国家政权的管理者迅速普及政治教育,大力提升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就成为摆在俄共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于当时的情况,列宁曾经有过一段很经典的描述“在莫斯科,负责的不是新生政权,4700党员并没有在领导国家,而恰恰是被领导”。

而当时夺取国家政权的共产党人却没有意识到摆在面前的危险,而是想当然的认为已经夺取了国家政权。

针对于此,大力而且是快速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进行思想教育,继续使用战时的紧急政策管理国家就成为继续进行的事情。

对于刚刚取得国家政权的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毛泽东主席曾经有过一段很深刻的话,政治教育是纲,纲举目张,尤其是在国家的新生时期,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局面,当时摆在俄共面前就是如此的紧迫,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同志结合马列主义的经典思想对不掌握国家政权管理技能的党员干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同根本上端正了党员干部的麻痹情绪,认清了当时的紧张情绪,并且通过政治管理的方式对旧官僚进行了改造,是国家机器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快速运转起来。

正是因为在革命胜利初期及时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给获得胜利的俄共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思想纠正以及政治素质的普及提升,才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党的干部缺乏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教育

仔细分析获取国家政权的俄共组成成分,我们不难发现在俄共党员中除了工农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共产党员是小资产阶级,因为备受资产阶级和沙皇力量的剥削和压榨,在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能和工农保持一致,坚决革命,而一旦革命胜利以后,就不难发现小资产阶级在革命夺取国家政权以及国家管理中,原有的比如眼光局限、关注个人利益和小集体利益、对新生事物不感兴趣以及孤陋寡闻孤芳自赏等小资产阶级固有的劣根性就充分表现出来,这部分人其实在革命立场方面本不是十分的坚决,对于利益的追逐使其投身革命事业,革命成功以后急迫的想兑现革命带来的收益。

因此这个时候对全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是强迫式的教育,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以适应新国家建立给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改变以往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尤其是对世界的看法和工作的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列宁在敏锐的发现革命队伍中存在的作风问题之后就及时的对党进行了思政教育,这紧密的迎合了国家建立初期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给其他阶层做出表率的问题。

3、干部普遍缺乏管理经济的能力

经过战争的洗礼和创伤,俄国在革命成功以后,整个国家经济基础被战争几乎破坏殆尽,面对这战争的创伤以及国内外破坏势力的干扰,内有白俄反动力量的破坏,外有英法等国外势力的封锁,另外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西部边境战乱不断,在废墟的基础之上重建国家经济基础,为国家注入强进的发展动力就成为当时的重中之重。

俄共在及时推出新经济政策的同时,俄共加强了党员干部了解国家经济运行、掌握国家经济管理的技术能力,在这个时期,列宁同志很敏锐地指出此时国家的重任已经从战争转成和平假设,掌握国家经济基础才是巩固俄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因此通过党员的思政教育对全党掌握经济开展国家经济建设进行了动员,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此刻俄共迅速在战争创伤之后愈合并且建成俄国西部城市尤其是伏尔加河和顿河上游工业基地,高加索地区的石油开采工业等,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所有的这一切都和非常时期俄共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统一党内思想认清发展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4、官僚主义泛滥给党的管理造成很大的束缚

官僚主义是任何一个执政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且是不可避免。

当时的俄共在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党员结构是由工、农、士兵和小资产阶级组成,因此在党取得了国家政权之后,工农及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干部在国家管理中很容易就暴露出固有的特性,这种特性甚至被成为奥波罗莫夫风气,自以为是、但又迂腐散漫,保守呆板却又不求上进,同时当时的工农成分的党员文盲比例比较高,因此其在国家管理中很容易就形成和保留官僚风气和官老爷的做派,这对于新生的苏维埃国家而言,已经构成了国家政权的威胁。

具体表现就是热衷于开会、发文件、讨论,处在没完没了的开会,成立委员会,制定计划的状态中,而不愿意到下层中去检查、监督,做艰苦细致的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的具体工作,这些现象在当时的苏维埃国家机关中已成为“常态”。

虽然,官僚主义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是产生的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现象,是剥削阶级的产物。

十月革命自上而下的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废除了官僚制度,在沙皇专制的俄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

但是官僚主义却没有彻底的根除。

资料来源【4】

列宁曾经对这种表现进行了形象的比喻,:

“沙皇时代的官僚习气已经渐渐转入苏维埃机关,实行官僚主义,装成共产主义者,并且为了更便于爬而设法取得俄国共产党的党证,结果,把他们赶出门外,他们又从窗口飞进来。

”因此,列宁下决心对整个干部队伍进行教育,力图改变干部队伍的现状,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

资料来源【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