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4451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docx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

《看不见的大力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科技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能抓住知识要点,了解压缩空气的几种用途。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压缩、承受”等20个词语的意思。

 

3、能区分反问句和设问句,了解这两种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

 

4、认识小标题,初步了解它们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学习科普文的方法阅读课文,抓住知识要点,体会写法。

 

难点:

理解压缩空气在风镐、弓形支柱、神奇飞毯上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初读课文。

 

2、了解什么是压缩空气以及课文介绍的压缩空气的三种用途。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今天我们学习《看不见的大力士》,请同学们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带点字的意思:

覆盖启发

 

(3)“看不见的大力士”是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1人1小节),注意正音。

 

(2)将下列生字用小黑板写出,注意不写错字。

 

揿铆

 

(3)说说“覆”、“启”的意思,说说“压缩”、“复杂”的反义词,“承受、启发、构造、喷射”的近义词。

 

(4)“看不见的大力士”是指什么?

(压缩空气)

 

3、再读课文,填表。

 

段落小标题压缩空气的用途原理

 

2

 

3

 

4

 

4、讨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你觉得这篇课文在文章结构上与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认识小标题)

 

(2)各段课文各写了什么内容?

 

二、讲读第一段。

 

1、讨论:

这一段是用什么例子来向我们介绍压缩空气的?

这样介绍有什么用处?

 

2、填空:

压缩空气不但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

上面这个句子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课堂作业。

 

《语文课堂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详细了解课文介绍压缩空气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2、体会行文的严密生动,运用总分段式介绍压缩空气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过渡。

 

第一段告诉我们,压缩空气有许多奇妙的用处,那么有哪些用处呢?

请默读第二段。

 

二、精读第二段。

 

1、区分小标题与段意的不同之处。

 

(1)这段讲了什么?

(压缩空气是生产帮手)

 

(2)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可见,小标题不一定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可以是一个词组,在表达上更灵活。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这一段讲了哪几个例子?

 

(1)风镐。

(2)铆钉枪。

 

3、讨论风镐、铆钉枪的原理。

 

我们已经知道压缩空气有一个特点是:

能随巨大的重量,风镐、铆钉枪又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呢?

请在书中找出答案。

 

3、出示:

被压紧的空气,总是想胀开来。

 

压缩空气会膨胀

 

这里告诉我们压缩空气的另一个特点:

压缩空气会膨胀,风镐、铆钉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三、精读第三段。

 

1、从这个小标题,你知道这一段文章写什么?

 

2、出示第2自然段,读一读,然后删去“把半圆内胎的两头封住”和“如果把很多这样的支柱排起一排”,在读一读,比较为什么要像树上那样写,从中体会写说明文要写清楚细节,重要细节不能漏。

 

3、把“当这个半圆形的橡皮管子挺起来后,不就变成一根弓形的支柱了吗?

”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从而理解这个句子。

 

4、找出第4自然段中的总起句,并说说分述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总起句的。

 

5、认识原理:

压缩空气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四、课堂作业:

《语文作业本》第4题的

(1)、

(2)。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阅读第四段。

 

2、正确区分一般的反问句和设问句,了解他们的作用,学习初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第四段。

 

这一段将告诉我们压缩空气更奇妙的用处。

 

1、默读第四段,思考:

压缩空气增样使汽车不挨着地面走?

(默读后用挂图帮助学生理解,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压缩空气怎样使汽车不挨着地面前进。

 

2、说说“飞毯”为什么加引号的?

 

3、找出这一段中的两个问句。

比一比,他们跟第三段中的反问句有什么不同。

如果一用这两个设问句,文章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认识设问句,了解他们的作用。

 

三、朗读全文,小结。

 

四、课堂作业:

《语文作业本》第4踏(3),第5—6题。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风镐    会膨胀 生产的帮手

 

铆钉枪  能承受巨大的重量——搭房子——灵巧的建筑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