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4451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docx

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中卷1含答案

期中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物理期中)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冷却C.冬天,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D.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难度】易

【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据此分析.

【解答】解:

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不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不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不符合题意;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是将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故与比热容无关,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2.(物理期中)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

A.C甲最大B.C乙最大C.C丙最大D.C甲=C乙=C丙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

【难度】中

【分析】由冰块从上表面平整到如图所示的形状可知,甲、乙、丙三块金属从相同的温度到冰的熔点,降低的温度相同,

但放出的热量:

Q甲<Q乙<Q丙,又知道三金属块的质量相同,根据Q放=cm△t判断c甲、c乙、c丙大小关系.

【解答】解:

三金属块末温(为冰的熔点)相同,初温相同,即三金属块降低相同的温度,由图可知放出的热量:

Q甲<Q乙<Q丙,三金属块的质量相同,△t相同,则由Q放=cm△t可知三金属块的比热容关系为:

c甲<c乙<c丙.

故选:

C.

【点评】

3.(物理期中)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

【难度】中

【分析】

(1)已知不同液体质量、升高温度大小关系,用公式c=

来比较比热的大小;

(2)已知热源一定,也就是相同时间给两种液体提供的热量相同,所以从加热时间长短比较吸收的热量多少;

(3)加热时间相同,也就是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变化从两种液体纵轴温度是否重合比较.

【解答】解:

A、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相同热源加热说明相同时间提供的热量相等.由图象可以看出:

在吸收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更大,由公式c=

知,甲液体比热较小.此选项错误;

B、由图象可以看出:

升高相同温度时,甲需要的时间较短,也就是甲需要的热量少.此选项错误;

C、加热时间相同,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此选项错误;

D、由图象知: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程度大于乙液体.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4.(物理期中)在下列各实例中,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双手用力向上抛篮球B.鞭炮里火药的燃气使鞭炮上升C.用锯条锯木头,锯条和木头都发热D.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考点】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难度】易

【分析】

(1)自然界的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生活中存在很多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的现象.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等等.

【解答】解:

A、双手用力上抛篮球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不符合题意;

B、鞭炮里火药的燃气使鞭炮上升,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C、用锯条锯木头,锯条和木头互相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符合题意;

D、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5.(物理期中)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如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A.

B.

C.

D.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难度】中

【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解答】解:

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不再上升;D图象与事实相符合.

故选D.

【点评】

6.(物理期中)物理老师在讲授“摩擦起电”一节时,请同学们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试试能否吸引碎纸片,结果塑料梳子能够吸引碎纸片.如果以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作类比,这个现象说明(  )

A.摩擦时,只发生了正电荷的转移,使塑料梳子带了正B.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向塑料梳子转移,使塑料梳子带了负电C.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负电,塑料梳子带正电D.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正电,塑料梳子带负电

【考点】摩擦起电.

【难度】易

【分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解:

当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使橡胶棒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同理,当用塑料梳子与头皮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也转移到塑料梳子上,使塑料梳子带负电.

故选B.

【点评】

7.(物理期中)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会张开,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玻璃棒、金属箔,金属球都带正电,摩擦起电创造了电B.两个金属箔都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金属球都是导体D.玻璃棒带正电是绝缘体,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是导体

【考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难度】易

【分析】

(1)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

A、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带正电,故玻璃棒、金属箔,金属球都带正电,但该过程没有创造电荷,是电荷的转移,故A错误;

B、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玻璃棒由于缺少电子,会从金属球上夺得电子,使金属球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金属球通过金属杆和两片金属箔相连接,故两片金属箔也带正电,由于同种电荷相斥,而使得两个金属箔片张开,故B正确;

CD、上述过程中,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也带正电,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

8.(物理期中)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难度】中

【分析】由题意可知,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根据串联电路电路中各元件相互影响和并联电路中各元件互不影响进行判断.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当两个副裁判对应的按钮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响,而主裁判的按钮与副裁判的按钮工作时相互影响,因此两个副裁判对应的开关并联连接后与主裁判对应的开关串联连接,即乙、丙并联后与甲串联.

故选B.

【点评】

9.(物理期中)如图所示,当有电流通过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两个灯泡L1、L2都正常发光;若开关S2断开,则(  )

A.灯泡L1熄灭,灯泡L2亮度增加,电流表示数变大B.灯泡L1熄灭,灯泡L2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C.灯泡L2熄灭,灯泡L1亮度增加,电流表示数变大D.灯泡L2熄灭,灯泡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电路的动态分析.

【难度】中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S2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开关S2断开后,L2被断路,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L1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L1电流和实际功率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S2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开关S2断开后,L2被断路,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L1支路的电流,则灯泡L2熄灭,故A、B错误;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通过L1电流和实际功率均不变,灯泡L1亮度不变,故C错误;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10.(物理期中)(多选)图中所受电路要使L1、L2两盏灯都发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S1,断开S2和S3B.闭合S1和S2,断开S3C.闭合S2和S3,断开S1D.闭合S1和S3,断开S2

【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难度】中

【分析】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首尾相接;另一种是并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并列连接.

【解答】解:

A、闭合S1,断开S2和S3,则灯泡L1、L2和电源应首尾相连形成通路,所以L1、L2两盏灯都发光,故A正确;

B、闭合S1和S2,断开S3,对L2短路,只有L1流入电路,所以L1灯亮;L2灯不亮,故B错误.

C、闭合S2和S3,断开S1,则灯泡L1、L2并联连接在电源两端构成通路,所以L1、L2两盏灯都发光,故C正确;

D、闭合S1和S3,断开S2,由于S1和S3闭合会造成电源短路,L1、L2两盏灯都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物理期中)用无烟煤来做饭时,热量大部分是通过  方式传递给锅;若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完全燃烧0.5kg无烟煤能放出    J热量;饭菜做好时,厨房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说明         .

【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扩散现象.

【专题】填空题.

【难度】中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求解完全燃烧无烟煤可以释放的热量可利用公式Q=qm进行求解,知道分子永不停息的在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

用无烟煤来做饭时,热量大部分是通过热传递方式传递给锅;

完全燃烧0.5kg无烟煤能放出热量Q=qm=3.4×107J/kg×0.5kg=1.7×107J;

因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可以闻到厨房弥漫着饭菜的香味;

故答案为:

热传递,1.7×107,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点评】

12.(物理期中)如图所示,迅速下压活塞,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被压燃,下压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  能;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这一能量转化过程的是  冲程.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填空题.

【难度】易

【分析】

(1)结合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角度分析解答问题.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解答】解: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会看到棉花燃烧,该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得棉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燃烧起来,这个现象说明了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的是压缩冲程.

故答案为:

内;压缩.

【点评】 

13.(物理期中)小明在做“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时,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  (相等/不相等).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画出它们升高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T=kt,温度升高△T1过程中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小于/等于/大于)水;用m表示水的质量,c1和c2分别表示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则两条直线k的比值k水:

k食用油等于   .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

【专题】填空题.

【难度】难

【分析】①相同的加热设备,相同的加热时间给不同液体提供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

【解答】解:

已知用同一酒精灯给水和食用油加热,所以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由图象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更长,说明水吸收的热量更多;

两种液体的温度变化与加热时间图象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T=kt,

由△t=

知,温度变化与物质比热容成反比,所以

=

故答案为:

相等;小于;c2:

c1.

【点评】

14.(物理期中)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如图(a)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b)所示,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    A.

【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专题】填空题.

【难度】中

【分析】由图a可知两电流表分别测量的是干路和支路电流,由图b可读数,则通过L1电流,可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求得.

【解答】解:

由图a、b可知两电流表分别测量的是干路和支路电流,即I=1.6A,I2=0.32A

所以,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I=I1+I2得I1=I﹣I2=1.6A﹣0.32A=1.28A

故答案为:

0.32,1.28.

【点评】

15.(物理期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百姓家庭,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工作时   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通常在发动机外装有水套,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的主要原因是   .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填空题.

【难度】中

【分析】汽油机在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水的比热容比其他物质大,常常用来做冷却剂.

【解答】解:

(1)在压缩冲程中,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使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因为水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较大,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相同质量升高的温度相对较小,常用来作为冷却剂使用.

故答案为:

(1)压缩;

(2)水的比热容大.

【点评】

16.(物理期中)如图所示,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   ,转向杆相当干电路中的    .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专题】填空题.

【难度】中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通路,各支路互不影响.

【解答】解:

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转向灯可以单独工作,所以它们是并联的.

司机拨动的这根横杆,转向灯才会工作,所以这根杆子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故答案为:

并联;开关.

【点评】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17.(物理期中)自动售票公交车后门两侧的扶手上各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甲所示.想要下车的乘客只要按下其中任何一个按钮,装在车内的电铃就会响起,以提醒司机停车并打开车门.请你再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

【考点】电路图设计.

【专题】作图题.

【难度】易

【分析】根据“乘客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电铃就会响起”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

【解答】解:

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电铃就会响起,说明这两个开关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如图所示:

【点评】

18.(物理期中)请根据电路图(图1),在实物图(图2)上连线.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专题】作图题.

【难度】中

【分析】由图可知:

L1和L2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根据分析按照电流的方向(或者电流的反方向)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解答】解:

先从电源正极开始,使电流分别进入两只灯泡,将L1和L2并联,最后汇合,经开关S与负极相连.如图所示:

【点评】

四、实验题(每题8分,共16分)

19.(物理期中)

(1)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

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

②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   .根据图乙可判断出b吸热能力较   (选填“强”或“弱”).

(2)如图丙所示,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用两只同规格的烧杯装相等质量的水,取质量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分别给烧杯加热,直到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完,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确定酒精和碎纸片热值的大小.

【考点】探究比热容的实验;燃料的热值.

【专题】实验题.

【难度】中

【分析】

(1)①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值有关,实验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采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为了使两烧杯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②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时,物质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的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多的物质,其吸热能力强;

(2)由Q放=mq可知,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既与燃料的质量多少有关,又与燃料的热值大小有关,所以在设计实验时应控制质量相同;由于燃料的热值不能直接测量,所以通过水温升高的度数大小来体现燃料的热值大小.

【解答】解:

(1)①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

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②图甲中可知:

Va<Vb,

ρ水>ρ煤油,

根据ρ=

可知:

质量相同时,V水<V煤油,

可判断出a物质是水.

根据图乙可知:

在质量、升高相同的温度时,a物质的加热时间长,说明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乙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物质a的吸热能力强,物质b的吸热能力较弱;

(2)因燃料的热值不能直接测量,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被水吸收,从而使水温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燃料热值的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

(1)①吸收的热量相同;②水;弱;

(2)升高的温度.

【点评】

20.(物理期中)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1所示:

(1)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1和L2的发光情况是:

      .

(2)针对上述现象,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

(3)请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要求:

在需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

(4)在虚线框图2中画出改正后的电路图.

【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电流表的使用.

【专题】实验题.

【难度】中

【分析】

(1)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从实物图可知:

导线直接接到了灯泡L1的两端,则导致L1短路;据此分析即可;

(2)从电路的连接以及电流表的接线柱选择方面来分析即可;

(3)根据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电流,就要求一个电流表在干路,一个在支路,对电路进行改动;

(4)两个灯泡并联,开关S和电流表A1位于干路,电流表A2与灯泡L1串联,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解答】解:

(1)从实物图可知:

导线直接接到了灯泡L1的两端,则导致L1短路,所以,灯泡L2发光,L1不发光;

(2)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①L1被短路,②电流表A2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使L1不亮的原因是L1被短路;

(3)根据一个电流表在干路,一个在支路,将A2的“3”接线柱改到开关的右侧接线柱即可,如下图所示:

(4)从电源正极开始,经过开关后进行分支,一支经过灯泡L2,另一支经过电流表A2和灯泡L1,然后两支汇合共同经电流表A1回到电源负极,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1)灯泡L2发光,L1不发光;

(2)L1被短路;

(3)实物电路图如上图所示;

(4)电路图如上图所示.

【点评】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21.(物理期中)完全燃烧200g焦炭所放出的热量有60%被质量为10kg的水吸收[q焦炭=3.0×107J/kg]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若水的初温是20℃,那么,吸收了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多少?

(1标准大气压)

【考点】燃料的热值;能量利用效率;热量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难度】难

【分析】

(1)知道焦炭的质量和焦炭的热值,利用公式Q放=mq可计算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然后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根据Q放=Q吸=cm△t可计算水升高的温度,再计算水的末温(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解答】解:

(1)焦炭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mq=0.2kg×3.0×107J/kg=6×106J;

水吸收的热量:

Q吸=Q放η=6×106J×60%=3.6×106J;

(2)根据Q吸=cm△t可知,

水升高的温度:

△t=

=

≈85.7℃;

水的末温t=t0+△t=20℃+85.7℃=105.7℃,

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吸收了热量后,水的温度将升高到100℃.

答:

(1)水吸收的热量是3.6×106J;

(2)吸收了热量后,水的温度将升高到100℃.

【点评】

22.(物理期中)如图所示,甲图是质量是200g固体的熔化实验装置,乙图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曲线图.

(1)根据图象和相关知识,该物质从第6min至第8min共吸收热量多少J(该物质的液态比热容为3×103J/(kg•℃))?

(2)如果第6min开始到第8min,完全燃烧了热值为3.0×107J/kg的酒精1.25g.可估算出此过程中,热转化效率是多少?

【考点】热量的计算;能量利用效率.

【专题】计算题.

【难度】难

【分析】

(1)从图象上可知,该物质从第6分钟至第8分钟,温度由50℃升高到90℃,根据Q吸=cm(t﹣t0)求出该物质吸收的热量;

(2)利用Q放=mq求出1.25g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利用效率公式求此过程中热转化效率.

【解答】解:

(1)由图象可知,该物质从第6分钟至第8分钟,温度从t0=50℃升高到t=90℃,

则该物质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3×103J/(kg•℃)×0.2kg×(90℃﹣50℃)=2.4×104J;

(2)1.25g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mq=0.00125kg×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