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4568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docx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

XX地区中心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综述

附图:

1、××广场公园总体规划总平面图(1:

1000)

2、××广场公园总体规划总平面图(1:

500)

3、××广场公园效果图

4、××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竖向设计图

5、××广场公园总体规划施工放样方格图

6、××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种植工程施工图

7、××广场公园总体规划广场铺地平面图

8、××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给排水平面图

9、××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电气平面图

10、××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种植工程详图

11、××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电气施工图

12、××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给排水、灌溉施工详图

13、××广场公园总体规划路面施工放样图1

14、××广场公园总体规划路面施工放样图2

15、××广场公园总体规划路面施工放样图3

16、××广场公园总体规划树池施工放样图

17、××广场公园总体规划浅水渠水池施工放样图

18、××广场公园总体规划人工湖施工放样图

19、××广场公园总体规划花架及座椅施工图

1设计思想

××广场公园位于××中心区的东部,××办公大楼东侧,南侧为××养老院,北侧为职工住宅区。

规划广场的修建旨在为周围生活群众提供一个业余休闲娱乐的场所。

广场内规划有喷泉广场、人工湖、花卉观赏区及榕树园和竹园两个具有本土特色的专题园区,将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于方寸之间,成为××的景观亮点;加之健身运动区和儿童活动区可提供锻炼活动之用,休闲区和林荫广场又成为休闲养身的好去处。

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广场总用地面积

m2

10744.9

绿化与铺装重复处重复计算

1

建筑面积

m2

90.3

2

铺装面积

m2

6844.8

3

水体面积

m2

426.1

4

绿化面积

m2

6792.0

3总体布局

××广场公园规划以西南——东北方向为中心轴,中心轴上修建水系作为标志。

广场规划布局分为11个区:

喷泉中心广场、棋盘式林荫广场、嵌草停车场、人工湖区、草坪区、花卉观赏区、健身运动区、儿童活动区、榕树园、竹园和管理房区。

1、广场前端主景为旱地程控声光喷泉中心广场,中心广场中心设置旱地喷泉,为大面积广场活动中心和喷泉景观中心。

2、广场中部主景区为棋盘式林荫广场,设置石桌和石凳,每个石桌设为一枚象棋棋子,采用著名的象棋古谱“雷震八荒”棋局。

林荫广场内各种植8棵大树,取“发”之谐音,粉花山扁豆花开时与小叶榕红绿相间,既有大树的雄姿,又有片林的风貌。

林荫广场中间修筑浅水渠,渠宽3.6m,渠中设9个趵突泉,取“三六九”大顺之意。

3、广场中后侧为植物景观和休闲活动区,中间以人工湖相隔,人工湖与前方旱地喷泉及浅水渠同处于广场的中心线上,一脉相承。

人工湖西北侧为草坪区和休闲区,草坪区布置景石和大树,形成疏林草地景观;休闲区布置廊架,为主要休憩场所。

人工湖东南侧为两片花卉观赏区和健身运动区,花卉观赏区种植本土特色的花卉树木,乔灌草相结合,为主要的植物景观区;健身运动区布置运动器械,为主要的锻炼场所。

4、广场后侧方为两个专类植物园:

榕树园和竹园,也是重要的植物观赏区。

5、林荫广场后侧设置停车场、管理房和儿童活动区。

停车场为开车游园的车主提供停车场所。

管理房兼做公厕,也是广场内水电等的控制中心。

儿童活动区主要设置儿童活动器械,为儿童活动提供场所。

4绿化配置

4.1植物选择

广场种植植物主要选用当地乡土植物,既能够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植物景观,又能够节省养护管理成本。

广场内共设计种植植物24种,其中常绿乔木7种,包括黄兰(白兰)、樟树、竹柏、小叶榕、羊蹄甲、大王棕和短穗鱼尾葵。

落叶乔木3种,包括木棉、粉花山扁豆和凤凰木。

常绿灌木5种,包括含笑、叶子花、九里香、悬铃花和大叶黄杨。

竹类3种,包括麻竹、甜龙竹和龙竹。

藤本植物1种,为西番莲。

草坪草5种,包括地毯草、假俭草、结缕草、狗牙根和红花酢酱草。

4.2植物布局

广场植物布局划分为12个部分。

1、旱地喷泉广场

旱地喷泉广场植物主景为常绿乔木。

两侧列植樟树,樟树高达20~30m,树叶为浓郁的深绿色,突显广场雄伟之姿。

樟树后侧种植黄兰,黄兰树高低于樟树,种植于樟树后,既形成成片的乔木景观,又有层次感,加之黄兰花开时的颜色点缀与芳香散播,更增添了广场上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效果。

樟树和黄兰均种植于树池种,树池内播种地毯草覆土。

2、棋盘式林荫广场

棋盘式林荫广场植物主景是规则栽植的两种高大乔木,粉花山扁豆和小叶榕。

棋盘每侧8株大树,为取“发”之谐音,其中内侧4株为小叶榕,外侧4株为粉花山扁豆。

粉花山扁豆和小叶榕树冠高大,形成伞形,游人漫步于林荫广场,或于石凳上休憩娱乐,抬头就是红花绿叶的植物大伞,实是一处休闲的好地。

林荫广场树池内播种红花酢酱草覆土,棋格线留5cm种植槽,内播种地毯草,既分隔了地面铺装,形成棋盘格局,又与平整的地面铺装相映成趣。

3、嵌草铺装停车场

停车场内侧正对停车为边界列植小叶榕,每个停车场5株,可为停放的车辆遮荫,也可阻挡广场内游人的视线,分隔广场与停车场。

铺装砖孔内播种耐践踏的结缕草,为铺装地面增添一抹绿色的生机。

4、榕树园

榕树园为小叶榕专园,除保留的4株现有大树,均栽植小叶榕,共14株,形成具有浓郁当地特色的小榕树园,游人在此可欣赏到成片榕树的风貌。

地面播种地毯草覆土。

5、草坪区

草坪区主景为假俭草、结缕草、狗牙根混播草坪,三者均为暖地型草种,适宜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勐养生长。

三者不同的生长习性能够互补以常年保持的草坪景观。

草坪区边缘种植凤凰木、羊蹄甲、大王棕、白兰、竹柏、樟树,形成疏林草地景观。

6、花卉观赏区

共两个区域,栽植各类本土特色的植物,是主要的植物观赏区。

乔木主要种植羊蹄甲,羊蹄甲树冠开展,叶形特异,是优良的观赏树种。

广场边界处的花卉观赏区列植白兰9株,与外界道路隔离。

灌木种植叶子花、悬铃花和九里香,以丛为单位,每丛栽植数株。

林下播种结缕草,形成乔灌草结合的花卉观赏区景观。

草地间布置步石,形成观赏小道。

7、健身运动区

以栽植乔木为主,包括羊蹄甲、小叶榕、粉花山扁豆和大王棕。

乔木均匀分布于整个片区内,以达到庇荫的效果。

8、休闲区

主要在廊架周围种植藤本植物西番莲,西番莲缠绕廊架生长,形成棚顶,为廊架下座椅遮荫。

休闲区辅栽常绿乔木樟树和常绿灌木含笑,丰富休闲区植物景观。

9、竹园

共种植三种竹类植物,麻竹、甜龙竹和龙竹。

以丛为单位种植,单丛形成丛植景观,整个竹园又形成竹林景观。

竹园位于广场的最后端,又起到隔离外界的作用。

竹林间点缀种植黄兰和小叶榕,地面播种地毯草共同形成景观。

10、管理房周围

保留管理房右后侧现有大树2株,左后侧栽植阴性树种竹柏3株。

右侧栽植小叶榕2株,与榕树园相呼应。

左侧沿墙栽植短穗鱼尾葵3丛,每丛3株。

另在前侧方栽植乔木羊蹄甲2株。

11、儿童活动区

左侧对植落叶大乔木木棉,木棉是热带独特的艳花大乔木,树形高耸挺拔,树冠整齐壮丽,花时满树火红,如喷如倾,壮观艳丽;花后绿荫如盖,郁郁葱葱;冬季又展现出色叶,金黄亮丽。

与道路交界处列植羊蹄甲3株,与道路分隔。

12、广场四周

除西南侧广场正面外,周围种植大叶黄杨绿篱作为边界线。

4.3种植要求

4.3.1种植穴

乔灌木苗木栽植前,以栽植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种植穴,种植穴直径为球径加30~40cm,裸根苗树穴直径是根系宽度加20cm。

种植深度要求裸根乔木种植深度应较原根颈土痕深5~10cm;带土球苗木比土球顶部深2~3cm;灌木应与原土痕齐。

4.3.2支撑

乔木栽植后,须立支撑。

支撑用三角形。

支撑下埋深度为植株高度1/2以上处。

在支撑绑扎点应用麻布或橡皮块包住。

然后均匀布置支撑杆位置,着地点再用石块垫住,支撑点上用麻绳或尼龙绳绑好。

4.3.3草种播种量

草坪区混播草坪:

假俭草0.4~0.8g/m2,结缕草5~6g/m2,狗牙根6~7g/m2。

树池、林下草坪:

地毯草3.5~4.5g/m2,结缕草15~18g/m2,红花酢酱草:

10~15g/m2。

4.3.4其它

人工湖区可种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种植于花盆中,花盆放入湖中即可形成景观。

花盆宜湖岸成数片或成带状放置。

草坪区种植乔木处地势应高于四周,以利于雨水的排放,避免植树处积水。

4.4苗木名录表

表2.2~1苗木名录表

编号

名称

规格

数量(株)

(草种为kg)

干径/cm

高度/m

1

黄兰

白兰

5.0~6.0

5.0~6.0

12

10

2

樟树

8.0~10.0

10

3

竹柏

4.0~5.0

5

4

含笑

3.0~4.0

3

5

叶子花

1.0

30

6

九里香

1.0

40

7

悬铃花

1.0

64

8

麻竹

27

9

甜龙竹

27

10

龙竹

24

11

木棉

6.0~8.0

2

12

粉花山扁豆

10.0~12.0

9

表2.2~1苗木名录表

编号

名称

规格

数量(株)

(草种为kg)

干径/cm

高度/m

13

小叶榕

10.0~12.0

5.0~6.0

8

32

14

凤凰木

5.0~6.0

4

15

羊蹄甲

15.0~20.0

4.0~5.0

1

17

16

大王棕

6.0~8.0

3

17

短穗鱼尾葵

1.5

9

18

西番莲

24

19

大叶黄杨

0.3~0.5

2000

20

地毯草(草种)

3.5kg

21

假俭草(草种)

1.0kg

22

结缕草(草种)

12.0kg

23

狗牙根(草种)

2.0kg

24

红花酢酱草(草种)

0.5kg

5广场园林设计说明

本着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本设计利用原有地形,达到了较好的园林景观。

地形处理结合原来状况进行填挖土和平整地形。

尽量做到土方基本就地平衡,节约造价,并适当的进行微地形处理。

绿地地势情况与两边园路的路面标高相一致,草坪中部略有抬高,在景观的布局时,植物群落的布置结合地形,高低错落,形成变化丰富的林缘线和林冠线。

此外,广场设计的总体氛围要求塑造开阔的、多层次的、内容丰富的效果,其中中心广场和儿童活动区以及健身运动区为三个热闹的区域,气氛要求活泼、热闹、多彩;其他区域则要求突出重点、明暗有序、动静结合,总体营造出一个绿色、健康的广场。

广场中硬质地总面积有5845.7m2,占总规划面积的54.40%。

既是供游人休憩和娱乐的主要场所,也是广场动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可采用硬质地的不同设计和表达形式来达到丰富内容、划分区域和引导游览的目的。

按照此理念并根据不同片区的功能要求和附属设施将广场公园的硬质地分为不同片区。

具体是中心广场区(1号片区);儿童活动区(3号片区);健身运动区(4号片区);休闲区(7号片区);棋盘式林荫广场网格区(9号片区);棋盘式林荫广场外围区(10号片区)。

总体方案以自然为依托,以休闲、健康为宗旨,以现代城市休闲生活为主线,在巧妙利用场地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活活力的现代广场绿色空间。

5.1中心广场区设计说明

中心广场区(1号片区)位于规划广场的最左侧,占地面积2749.9m2,其左面是街道主道路,并正对××办公大楼,是广场的主入口及人流的主要集散地。

地形上在现状地形空旷的竖向基础上形成水平线层次上的变化,在入口地段将中心广场向西、南侧抬高,抬高坡度为1%,从而在主入口方向实现并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坡度变化,丰富了单调的视线空间。

中心广场主要是人流的集散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场地。

因此,地面铺装选用灰白色花岗石地砖(800mm×800mm,30mm厚),以此达到广场设计的开阔性和简洁的要求。

并且花岗石地砖颜色均匀,质地细腻、纹路也较为大方,还可提高广场的视觉效果和档次。

考虑防滑因素,表面作磨毛处理。

地下垫层共有4层,分别是:

1:

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

具体厚度及做法见路面施工放样图1。

中心广场及其他片区(停车场除外)均为步行区,严禁车辆通行,因此未作垫层的车辆承重考虑,不作加厚处理。

5.2儿童活动区设计说明

儿童活动区(3号片区)位于广场的下方,占地面积192.1m2。

左侧是嵌草铺装停车场,前方是棋盘式林荫广场,右侧是花卉观赏区。

主要功能是作为儿童休闲、娱乐的场所,内部配有儿童游乐设施一套。

周围绿树环绕,外界干扰较小,形成了一个半围合的小空间。

为了丰富色彩,吸引儿童前来游玩,铺装材料选用淡红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广场转,而且铺地图案也采用有变化的图案,用两种颜色组合成方形图案。

地下垫层共有4层,分别是:

1:

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

具体厚度及做法见路面施工放样图1图。

5.3健身运动区设计说明

健身运动区(4号片)区位于广场的右侧,占地面积394.6m2。

左侧和下方是花卉观赏区,上方是人工湖区,右侧是竹园区。

区内配有健身运动器械四套。

运动场周围大片绿地和湖水相间,而运动场所又在树林之间,形成良好的空间围合感,降低了活动噪音及外界影响,并在活动场所内布置不同的健身器械,进行了必要的功能分区,既满足周围居民健身活动的需要,又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居民行为需求。

出于健身运动区的主要功能考虑,地面铺装材料采用砖面粗糙的灰色(800mm×800mm,30mm厚)和白色(600mm×600mm,30mm厚)的广场砖,既可以保证居民运动时的安全性,而且选用两种颜色进行组合铺地,使地面形式有一定的变化性,也可以缓解运动、健身时的枯燥和乏味,缓和单调性。

区内还布置有一圆形水泥廊架,用于运动之余的休憩地。

地下垫层的处理共有4层,分别为1:

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具体厚度及做法检路面施工放样图1。

5.4休闲区设计说明

休闲区(7号片区)位于广场的右侧,占地面积为254.1m2。

上方和右侧为竹园绿化区,左侧是草坪区,下方为自然形状人工湖区。

该片区位于远离中心广场和主要道路的广场内侧,外界影响最小。

而且绿树成荫,青草萋萋,还有溪流潺潺,形成宁静氛围比较浓厚的静区,并为欣赏水景提供了良好的角度和平台。

可供游人作长时间的停留、休息。

为配合休闲片区静的主题,地面铺装材料用米黄色大理石砖(800mm×600mm,30mm厚),并省去了繁杂的图案处理,以大理石自然的纹路和风格,达到休闲片区整体感觉简洁、清爽的效果。

地下垫层的处理共有4层,分别为1:

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具体做法见路面施工放样图2。

5.5棋盘式林荫广场网格区设计说明

棋盘式林荫广场网格区(9号片区)位于广场的中部,共有上下两片,共占地1605m2,外形为象棋棋盘。

其左侧是中心广场,右侧为绿化区,上方是嵌草铺装停车场和管理用房,下方是儿童活动区和停车场,两个棋盘广场被浅水渠所分隔。

广场中轴线方向动静节奏变化为:

西南方向入口广场(动)—棋盘式林荫广场(动、静)—湖面、密林绿化过渡区(静)—健身运动区(动)—休闲区(静)-竹园区(静)。

 从设计构思上来看,棋盘式林荫广场既是广场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广场动静节奏的转折区,承接了左侧的中心广场的动态区域和右侧的绿化、水体和休憩的静态区域。

另外从铺装形式的节奏变化上看,也顺应了行为活动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铺装变化。

西南入口广场,是外向性空间,材质用花岗岩简洁铺装。

而棋盘式林荫广场区,是居民经常聚集接触的地方,具有内向性,而且片区内种有乔木和草坪,因此采用铺设简便,价格低廉的混凝土预制砖块(400mm×400mm,30mm厚)。

留50mm宽的砖缝,回填种植土,播草种,以草坪条作为棋盘线。

地下垫层共有4层。

分别是黄沙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

5.6棋盘式林荫广场外围区片区设计说明

棋盘式林荫广场外围区(10号片区)位于9号片区的外围,即棋盘外框,面积650m2。

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上与9号片区相一致,铺地材料也选用混凝土预制砖块(800mm×600mm,30mm厚)。

地下垫层共有4层,分别是1:

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

具体做法见路面施工放样图3。

5.7道路设计说明

方案中用步行通道连接了左侧和右侧的片区,中心线上形成人流比较集中的活动广场,符合游览者的步行需求。

这些东步行通道与左侧的广场路面联系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步行系统,同时,也成为一个道路网络,这个网络依托在广场片区及绿化片区之间,提高了绿地利用率。

5.7.1卵石健身步道(5号片区)设计说明

卵石健身步道(5号片区)位于广场右侧中心部分,面积25.4m2。

具体位于人工湖区与健身运动区之间。

路面宽1.2米,铺地的材料选用直径20~50mm的杂色磨圆卵石,既可以满足游人的健身要求也可丰富广场的内容和色彩。

地下垫层共有4层,分别是1:

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

具体做法见路面施工放样图2。

5.7.2园路(8号片区)设计说明

广场右侧的绿化区园路(8号片区)共有458.4m2,为丰富路面形式,并考虑实用和建设费用。

选用冰裂纹水泥路面嵌卵石的做法。

路宽1.2m,中心为1m宽的冰裂纹水泥路面,表面纹路可以现浇混凝土或者压模处理,两侧为0.1m宽的卵石(直径30~50mm)拼花嵌铺。

在人工湖区高差较大的两侧共有4处踏步。

地下垫层共有4层,分别是1:

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

具体做法见路面施工放样图2。

5.8水体设计说明

广场水系节奏变化从西南中心广场的旱地声光喷泉到中部的趵突泉浅水渠,再到右侧的大面积人工湖区模拟的自然流水。

水系景观变化多样,节奏变化由急骤到缓变再到平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节奏步调变化。

5.8.1旱地声光喷泉

旱地声光喷泉位于中心广场中央,面积139.2m2,是广场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广场水体景观系统的起首部分,具体做法及外形由喷泉公司提供。

5.8.2浅水渠水池设计说明

浅水渠水池位于整个广场的中心线上,面积171.8m2,是广场水体景观系统的中间部分。

外形为规则的长方形,长28.6m,宽6m,深0.45m,常水位为0.4m。

池内共设有9个豹突涌泉,寓意长久之意。

池底铺装采用蓝色地砖(100mm×300mm,10mm厚),池壁用白色地砖(100mm×300mm,10mm厚)。

池底垫层处理共有9层,池壁垫层处理共有8层,水渠防水设计主要采用满铺麻布片和三度防水材料的方法。

结合水池长度,在池底作伸缩缝1处,地下垫层中心处共有5层,两侧共有7层,伸缩缝防水垫层设计采用沥青玻璃布油毡层和沥青卷材防水层的做法。

池底、池壁及伸缩缝地下垫层具体做法见浅水渠水池施工放样图。

5.8.3人工湖设计说明(6号片区)

人工湖区位于广场中心线的右侧,面积351.1m2。

是广场水体景观系统的末端部分。

为丰富水面形式、满足游人的亲水性以及湖区设计的自然风味。

采用混凝土圆柱将湖区分为3个小湖区,利用高差形成了两个跌水,湖区水深0.45米。

湖底采用粒径20~80mm的净色卵石嵌铺,营造自然形式的湖底。

地下垫层共有7层,分别是1:

3水泥砂浆层;C20细石混凝土层;1:

3防水砂浆层;C25S6抗渗混凝土层(内配φ8@200双层双向钢筋网);C15垫层层;碎石垫层层和土夯实层。

湖底防水处理采用C25S6抗渗混凝土(内配φ8@200双层双向钢筋网)和1:

3防水砂浆。

地下垫层具体做法见人工湖施工放样图。

湖区驳岸同样用自然石垒砌,底宽0.5m,高0.45m,坡度为20%。

具体用C20的细石混凝土砌块石,另外用1:

2.5水泥砂浆+3%的防水粉进行表面勾缝,顶部用C25混凝土压顶(内配DN4@12,DN6@200钢筋),最顶层用R200mm~400mm的卵石加C20细石混凝土座砌。

驳岸与地面连接处地块先素土夯实,上铺120后级配碎石垫层,垫层上铺80mm厚C20素混凝土,混凝土上铺1:

3干硬性水泥沙将,最后用卵石铺路。

地下垫层具体做法见人工湖施工放样图。

5.9园林小品设计说明

5.9.1树池及园凳设计说明

广场中共有两种规格的树池,一种高树池,可供游人休息,布置与中心广场的上下侧,另一种较为低矮,布置在棋盘式林荫广场内。

具体规格为:

高树池为边长1.5m的正方形,主要采用花岗石材料,由4根条柱和4条坐凳组成。

树池条柱边长0.15m,高0.635m。

坐凳长0.7m,宽0.21,厚0.05m。

另一种低矮树池结构较为简单,树池为边长1m的正方形,材料为灰色花岗岩,规格:

长0.1m,宽1m,高1.1m。

施工时埋入地下0.6m,地上留0.5m。

广场中的园桌和园凳外形为鼓形,类似象棋。

园桌高0.75m,桌面半径为0.6m,园凳高0.45m,凳面半径为0.2m。

圆桌和园凳主要布置于棋盘式林荫广场中作为棋局的棋子和花架下面供休息使用,共有21套。

5.9.2花架设计说明

圆形花架共有6个,布置于休闲区(5个)和健身运动区(1个)。

圆形花架半径1.6m,高2.5m,面积10.24m2。

主要材料及构件有钢筋混凝土基础、支撑柱、廊条以及木座椅。

花架公设支撑柱6根,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柱直径300mm。

花架顶部廊条选用60*60混凝土条,以150*100钢筋混凝土梁连接。

花架下设座椅,座椅材料选用樟木,做成条状图纹。

6附属设施设计说明

6.1停车场设计说明

停车场位于中心广场的上下两侧,面积220.4m2,地面采用混凝土预制的嵌草铺装块(400mm×450mm,110mm厚),砖块的缝隙内回填土并播草籽。

铺装时,先素土夯实,素土上铺150mm厚碎石垫层,垫层上浇100mm厚C20混凝土,混凝土上铺30mm厚黄沙,最后铺上嵌草铺装块。

6.2公厕兼管理用房设计说明

公厕兼管理用房位于广场的顶上方,左侧为停车场,下方是棋盘式林荫广场,右侧为绿化区,底层面积94m2,共有两层。

为方便广场相关设施的管理,底层用房分为管理用房和公共厕所两部分,二楼全部用作公厕。

7电气设计说明

7.1设计范围

××广场公园主要用电分为三部分:

广场园路照明用电、喷泉系统用电(包括人工湖的潜水泵用电)以及管理房用电。

本工程设计为××广场公园供电设计和广场园路照明设计。

喷泉系统用电由生产厂家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原理图、盘面布置图、设备材料表。

管理房室内用电由下一步设计完成。

7.2供电设计

本工程从附近市政变电所引来1路0.40KV电源,引至管理房一层,预埋一根直径为50mm钢管作为电源进线管。

电源引入处应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本工程估算负荷为100KW,其中:

广场园路照明用电10KW,室内照明用电10KW,喷泉系统用电80KW。

在管理房设置配电箱、控制开关。

配电箱3个:

广场园路照明配电箱、喷泉系统配电箱和室内用电配电箱。

配电箱安装高度为1.4m。

广场园路照明控制开关3个,喷泉、室内用电开关由下一步设计。

广场园路照明由配电箱引3条供电照明回路N1、N2、N3和1条备用电路。

其中N1为旱地喷泉广场灯回路,N2为棋盘式广场灯及其周围园路灯,N3为园路灯。

7.3广场园路照明配电系统

旱地喷泉广场两侧广场灯选用高压钠灯,每盏灯功率400W,灯柱高10m。

水池两侧广场灯选用金属卤钨灯,每盏灯功率100~200W,灯柱高5m。

园路灯选用荧光灯,每盏灯功率60~100W,灯柱高3m。

广场及园路灯埋深不小于1m,截面500×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