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7079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docx

内蒙呼市六中初一地理上学期湘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练习题

七年级1.1

副标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观察地球仪完成1—3题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图中各点中最后从视线中消失的是(   )

A.A点B.B点

C.C点D.A,B,C三点同时消失

2.图中各点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   )

A.A点B.B点

C.C点D.A,B,C三点都可以

3.对图中各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B,C三点都位于低纬度B. A,B,C三点都位于东半球

C. A,B,C三点都位于海洋中D. 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

4.学完“地图上的比例尺”之后,小丽、小华、小明、小玲四位同学,针对“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内容详略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下面是他们四人的发言,你认为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小丽:

从表示范围来看,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

B.小华:

从表示范围来看,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小

C.小明:

从表示内容来看,比例尺大则表示的内容详细些

D.小玲:

从表示内容来看,比例尺小则表示的内容粗略些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②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A.60°N,170°EB.60°N,170°WC.60°S,170°ED.60°S,170°W

6.图中③地位于②地的()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正南方向D.正北方向

7.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位于南寒带B.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

C.③地位于南半球D.④地西半球

8.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打车软件中使用的是地图的(  )

A.地形图B.电子地图C.人口分布图D.气候分布图

9.下列四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的是()

A.

B.1:

10000000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D.

10.下列有关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红色表示平原

B.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通常有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三种

C.无论什么类型的地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表示方向

D.国庆“黄金周”小明一家人从广安自驾到西藏拉萨,选择了《中国铁路分布图》

11.下列哪个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

A.比例尺B.等高线C.方向D.图例

12.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应是(  )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山东省地图D.德州市地图

13.读图,小明昨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如图(黑体)所示.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  )

A.正北→东北→西北

B.东北→正东→正北

C.正北→正东→西北

D.东北→正东→西

14.玩游戏时,小明对小莉说:

“我在你的东北方.”此刻,小莉在小明的(  )

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

15.某人驾驶汽车从图中a向b、c方向行驶,其行驶方向是

A.先向东,后向东北B.先向东北,后向北

C.一直向北D.先西南,后向南

16.当你到某一城市乘坐公共汽车旅游时,你应该选择该市的(  )

A.交通图B.地形图C.政区图D.气候图

17.读图,回答下题.

甲图与乙图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较大B.甲图表示的范围较大

C.乙图表示的内容简略D.乙图中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

18.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

19.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A.北极点上B.南极点上

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20.如下图,小河的流向为()

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2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村的经纬度____________。

从五带上看,丙村位于_____________带,甲村每年有____________次正午太阳直射现象。

(2)图中煤矿和温泉的相对高度约______米。

(3)甲乙两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____________千米。

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__方向。

(4)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_________,海拔最低的是___________。

(5)图中最高海拔不超过_____________米。

(6)流过乙村附近后,小河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

A:

经度_________,纬度_________B:

经度_________,纬度_________C:

经度_________,纬度_____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B地和_______地,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地,位于南半球的是C地,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地,

(3)C地位于A地的__________方向,B地位于C地的__________方向。

(4)B点位于低、中、高哪个纬度带:

________。

(5)赤道的周长为_________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现象,可能发生在图中_________点所在的纬线。

23.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D点位于C点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3)各点中位于温带的是_______点;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点,该点出现极昼现象时,B点是_________(季节)。

(4)A、B、C三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有_______点;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__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高纬度的有_________点。

24.读下图中经纬网并完成问题

(1)写出A、B两地的地理坐标:

A__________,B__________.

(2)B地位于A地的_____方向.

(3)B地属于温度带中的_____带,A地位于纬度带中的    (低\中\高)纬度.

(4)A地位于_____(东或西)半球;B地位于    (北、南)半球.

(5)A、B两地都有太阳光直射现象吗?

_____.

(6)A、B两地哪个大气温度较高?

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随着地球自转最早消失的是最靠东的点,最后消失的是靠西的点。

从图上看A、B、C、三点A点最靠西,所以最后消失的是A点。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赤道的长度,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纬线的长度和地球自转的周期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周长是4万千米,即八万里;从地球仪可以看出,C点在赤道上,所以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点C。

故选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高中低纬度的h划分、半球的划分,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经纬网上坐标位置的判读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0°—30°是低纬度,A、B、C三点都位于低纬度,A项正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 A、B、C三点都位于东半球,B项正确;从图可以看出,A、B、C三点都位于海洋中,C项正确;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从图可以看出,C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A位于北半球,B位于南半球,D项错误。

根据题意,故选D。

4.【答案】B

【解析】

解: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越简略.

故选:

B.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5.【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定位。

在经纬网图上,经线度数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逐渐减小为西经;以赤道为界,纬线度数自南向北逐渐增大为北纬,逐渐减小为南纬。

读经纬网图可知,上端S是南极点,纬度范围从50°S—90°S;下方是北向左是东,向右是西,所以经线180°右侧是东经,经线180°西侧是西经,图中②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60°S,170°W。

D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图判别方向。

读经纬网图可知,图中②和③都在170°W经线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且②在60°S纬线上,③在80°S纬线上,图中③地应位于②地的正南方向。

C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考查五带划分、中高纬度的划分、半球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人们把20°W—160°E之间为东半球,160°E—20°W之间为西半球。

把南北纬0°—30°之间称为低纬度,​南北纬30°—60°之间称为中纬度,南北纬60°—90°之间称为高纬度。

把23.5°N—23.5°S之间称为热带,23.5°N—66.5°N称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称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称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称为南寒带。

读经纬网图可知,①地位于南寒带,A项叙述正确;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B项叙述正确;③地位于南半球,C项叙述正确;④地东半球,D项叙述错误。

D项符合题意,故选D。

8.【答案】B

【解析】

解: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有些地图是借助现代遥感技术,根据航空照片与卫星影像资料编制而成的,能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反映各种地理变化.此外,像生活中手机打车软件使用的电子地图等地图家族新成员,也已经开始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广应用.

故选:

B.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9.【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比例尺就是个分数,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

把选项C中的文字式比例尺转化为数字式比例尺为

,选项D中的线段式比例尺转化为数字式比例尺为

,从四个选项中看出,A的分母最小,因此比例尺最大。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

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绿色表示平原,故A不正确;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通常有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三种,故B正确;

地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方向表达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利用指向标来判定方向,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依靠经纬线判定方向,故C不正确;

国庆“黄金周”小明一家人从广安自驾到西藏拉萨,选择了《中国公路分布图》,故D不正确;依据题意.

故选:

B.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有些地图是借助现代遥感技术,根据航空照片与卫星影像资料编制而成的,能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反映各种地理变化.此外,像电子地图等地图家族新成员,也已经开始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广应用.

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地图的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1.【答案】B

【解析】

解:

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根据题意,选项B符合.

故选:

B.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属于基础题.

12.【答案】D

【解析】

解:

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德州市地图的范围最小,其比例尺最大.

故选:

D.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范围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A

【解析】

解: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指向北方.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读图可知:

小明行走的线路是正北→东北→西北.根据题意.

故选:

A.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D

【解析】

解:

据分析可知:

当小明位于小莉的东北方时,则小莉位于小明的西南方.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

D.

依据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可知,东北与西南相对,据此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方位的辨别,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15.【答案】B

【解析】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二种是根据指向标定向,即箭头所指的方向为正北方向;第三种是根据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本题的地图适合根据指向标来判定方向。

读图,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的指向,驾驶汽车从图中a向b行驶是向东北方向,再向c是向正北方向行驶。

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答案】A

【解析】

解: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当你到某一城市乘坐公共汽车旅游时,应该选择该市的交通图.

故选:

A.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17.【答案】B

【解析】

解:

读图可得,甲图的范围大,乙图的范围小,甲比例尺小,乙图所示的是内容详细,乙图中的数字式比例尺转化为文字式是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km,故B正确.

故选:

B.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的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8.【答案】A

【解析】

解:

题干中的图例表示的意义:

A是铁路线;B是公路;C是长城;D是首都.结合题意,选项A符合.

故选:

A.

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中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图例一般附在地图上.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图例,属于基础题.

19.【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

因为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点,四周都是南,故A错;南极点是地球上最南点,四周都是北,所以,要想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这样的房子应该建在南极点,B正确;C、D选项的两点,东南西北方是分明的,故CD错。

故选B。

20.【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向的判读。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为北。

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读图可知,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D对,ABC错。

故选D。

21.【答案】

(1)(33°22´N,118°12´E) 北温 0 

(2)150 

(3)4 西北

(4)丙 甲 

(5)550  

(6)自东北向西南(东北—西南)

【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度、方向、五带、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比例尺的运用,综合性较强。

(1)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

读图分析可知,甲村的经纬度是 (33°22´N,118°12´E)  。

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

读图可知,丙村的纬度是33°21´N,因此位于北温带。

只有南北回归线之间有正午太阳直射现象。

读图可知,甲村的纬度是 33°22´N,因此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0米,煤矿的海拔为250米,温泉的海拔为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高度差:

400-250=150米。

(3)已知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为4厘米,比例尺为1:

100000,根据比例尺=图示距离/实际距离,得出实地距离=4×100000=400000厘米=4千米。

在经纬网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定:

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北方向。

(4)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丙。

甲地海拔在100-150米之间,乙地海拔在200-250米之间,丙地海拔在250-300米之间,因此海拔最低的是甲。

(5)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0米。

因此图中最高海拔在500-550米之间。

(6)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分析可知,小河流过乙村附近后,大致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

22.【答案】

(1)(60°W,60°N) (0°,0°) (40°S,40°E)

(2)A C B A

(3)东南 西北

(4)低纬度

(5)4万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上坐标位置的判定、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方向的识别、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赤道的周长。

(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A地坐标为(60°W,60°N),B地坐标为(0°,0°),C地坐标为(40°S,40°E)。

(2)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A地坐标为(60°W,60°N),B地坐标为(0°,0°),C地坐标为(40°S,40°E)。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所以三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A,位于东半球的是BC,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B,位于北半球的是A。

(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图中A地坐标为(60°W,60°N),B地坐标为(0°,0°),C低坐标为(40°S,40°E)。

图中AC两地,一个位于东经度,一个位于西经度(两者度数和小于180°),东经度位置偏东,所以C地位于A地的东部,一个位于北纬度,一个位于南纬度,北纬度位置偏北,所以C地位于A地的南部,综合可知,C地位于A地的东南方。

图中BC两地,B地位于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上,C地位于东经度和南纬度,所以B地位于C地的西北方向。

(4)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A地坐标为(60°W,60°N),B地坐标为(0°,0°),C地坐标为(40°S,40°E)。

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所以B地位于低纬度。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5)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八万里是指四万千米”,所以该现象可能发生在B地附近。

23.【答案】

(1)(110°W,70°N ) (30°E,30°S )。

(2)西北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3)B A 冬季   

(4)B  A A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上坐标位置的判定、方向的识别、五带的划分、极昼极夜现象、东西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四季变化、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A点坐标为(110°W,70°N),B点坐标为(30°W,30°S),C点坐标为(0°,0°),D点坐标为(60°W,20°N)。

(2)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C点坐标为(0°,0°),D点坐标为(60°W,20°N)。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C点位于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上,D点位于西经度和北纬度,所以D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向。

(3)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