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4564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docx

泉州市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及答案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选择题

1.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受地形影响,河流是(   )

A. 自北向南流向海洋         B. 自东向西流向海洋         C. 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D. 自南向北流向海洋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这种题目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充足,比较简单,提醒学生一定要有地理眼光来观察世界。

2.读亚欧大陆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B. 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

C. ①是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D. 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长度最长的山脉

【答案】B

【解析】【分析】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①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故ACD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

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3.读亚洲地理位置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部位于北半球

B. 全部位于东半球

C. 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热带

D. 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列对“世界第一大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C. 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广的大洲

D. 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

【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

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2)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主要表现有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跨经度第二的大洲,东西距离最大,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南极洲也是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广的大洲是非洲.

故答案为:

B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4.下图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和东经80度地形剖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亚洲的地势特点为(   )

A.中间高四周低

B.东西低中间高

C.东西高中间低

D.西高东低

(2)亚洲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为(   )

A.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B.自北向南流入海洋

C.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D.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3)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条件优越,以下适宜在中南半岛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天然橡胶

B.水稻

C.油棕

D.椰子

【答案】

(1)A

(2)D

(3)B

【解析】【分析】

(1)观察亚洲地形剖面图可知,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周围低。

(2)河流受地势影响,从高处流向低处,由于亚洲地势中不高,四周低,所以亚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条件优越,降水丰富,适合水稻的生长,所以水稻是该地区主要的两式作物。

天然橡胶、油棕和椰子是经济作物。

故答案为:

(1)A;

(2)D;(3)B;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5.对亚洲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 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说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

C. 亚洲地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大部分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D. 亚洲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都分布在亚洲中部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ABC选项全都正确,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都分布在亚洲东部,而非中部,选项D错误D。

故答案为:

D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6.(阜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有很多大江大河,如长江、叶尼塞河、印度河等,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由此判断亚洲地势特点是(  )

A. 西高东低                        

B. 南高北低                        

C. 中间高,四周低                        

D. 北高南低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故选:

C

【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本题考查亚洲的地势特点,属于基础题。

7.(梧州)在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中,不属于亚洲的是(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答案】A

【解析】【分析】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

在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中,不属于亚洲的是尼罗河流域。

故选:

A

【点评】尼罗河流域位于非洲,两河流域位于西亚,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黄河流域位于东亚。

8.(昭通)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说明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A. 东西高,中部低                    

B. 地势低平                    

C. 中部高,四周低                    

D. 南高北低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致使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根据题意。

故选:

C

【点评】该题考查亚洲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9.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B.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C. 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D. 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

【答案】D

【解析】【解答】亚洲的气候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

A、B、C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D

【分析】亚洲地形特点:

1.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2.平均海拔高,居世界大洲中第二位; 

3.大陆中间多为高山,四周多平原(中高四低);

4.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也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发展。

亚洲气候特点:

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影响的特点。

 

10.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西高东低                 

B. 东南高,西北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东西高,中部低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故答案为:

C。

【点评】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

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

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11.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关于亚洲的叙述,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故答案为:

C。

【点评】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是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

12.下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

这种民居一般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

(   )

A. 秋雨绵绵的地区           

B. 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C. 气候湿、热的地区           

D. 台风频繁的地区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由图可知,在亚洲中纬度地区,有一种别具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墙体是由土坯砌成,这是为了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这些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

故答案为:

B。

【点评】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东亚东部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13.亚洲纬度位置约在11°S—81°N之间,据此不能判断出(   )

A. 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          

B. 亚洲跨东西半球          

C. 亚洲跨南北半球          

D. 赤道穿过亚洲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亚洲纬度位置约在11°S—81°N之间,可以判断出亚洲地跨了热带、温带和寒带;也可以判断出亚洲是一个地跨南北两个半球的大洲,赤道穿过亚洲,从纬度位置不能看出亚洲的东西半球位置。

故答案为:

B。

【点评】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是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

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14.下列示意图符合亚洲的河流流向特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读图可知,图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亚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亚洲地域辽阔,许多河流源远而流长。

向东流入太平洋的有:

黄河、长江、湄公河;向南流入印度洋的有:

恒河、印度河;向北流入北冰洋的有: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

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其中最大的河流是长江,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

15.读某大洲沿30°N的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位于(   )

A. 大洋洲                                  

B. 北美洲                                  

C. 亚洲                                  

D. 非洲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

A. 中间高,南北低           

B. 中间高,东西低           

C.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D. 中部低,四周高

(3)图示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 阿拉伯高原                      B. 印度河平原                      C. 青藏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1)C

(2)B

(3)C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图示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可判定该大洲是亚洲。

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2)根据图示地理信息可以判知,该大洲为亚洲;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从亚洲沿30°N的地理事物分布图可以看出,亚欧大陆中部高、东西低。

故选:

B。

(3)读图分析可知,佛教发源于亚洲南部,现如今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图中青藏高原位于东亚,人们主要信仰佛教,属于藏传佛教的分布区。

故选:

C。

【点评】

(1)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2)  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

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

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3)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

藏族人民大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位于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的塔尔寺,都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16.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达到了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目的。

如图为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分布示意图。

图中三大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征是(   )

A.   地处湿润气候区                

B. 有大河流过                

C. 以游牧业为主                

D. 处于中高纬度带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由图可以看出,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都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因为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农业发达,经济发展较快。

故答案为:

B

【点评】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

中国(黄河流域)、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古埃及(尼罗河下段)和古印度(恒河流域)。

人类古代四大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典型的大河文明。

这些地方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土地肥沃,阳光充沛,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

并且气温适中,有利于早期人类的生活。

17.读亚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亚洲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从亚洲河流流向看地势西高东低

B. 由于面积广大,海洋性气候显著

C. 跨纬度广,面积大,气候复杂多样

D.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落差小

(2)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B. 地跨热、温、寒三带

C. 地跨高、中、低纬度地区

D. 四面环海,气候湿润

【答案】

(1)C

(2)D

【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有热、温、寒三带的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故选C。

(2)亚洲地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热、温、寒三带和高、中、低纬度地区。

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故选D。

【点评】

(1)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东亚东部和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南亚和南亚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由于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样,导致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8.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亚

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

C. 地势起伏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最低洼地里海

D.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缺少内流河

【答案】B

【解析】【分析】A.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A不符合题意;

B.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B符合题意;

C.亚洲地势起伏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最低洼的地点﹣﹣死海,C符合题意;

D.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中部多内流河,内流区面积广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

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集中于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因此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因此气候复杂多样;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因此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大陆性特征显著。

 

19.亚洲文明大会于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

今天的亚洲,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在一起,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

读亚洲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跨寒、温、热三带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③从发展水平看,全部是发展中国家

④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均发源于亚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关于亚洲各地人文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日本民族构成复杂,多元文化并存

B. 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C. 阿拉伯半岛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语

D. 北亚的亚库特人住木屋,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纬度跨约80°,经度跨约150°,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故①正确;亚洲地形特点: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地势中高周低,地面起伏较大,故②正确;从发展水平看,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例如日本是发达国家,故③错;基督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的沙特阿拉伯,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均发源于亚洲,故④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

C。

(2)根据所的知识可知,日本民族构成单一,是单一的大和族,故A错;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故B正确;阿拉伯半岛居民多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故C正确;北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北亚的亚库特人住木屋,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故D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日本古代受中国文化影响大,现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大;传统服装为和服,传统食品是寿司.日本文化具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古代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文化特色浓郁;近现代,又受到欧美科技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广泛影响,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20.欧洲和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分别是(   )

A. 尼罗河、密西西比河            

B. 莱茵河、长江            

C. 阿姆河、锡尔河            

D. 多瑙河、湄公河

【答案】D

【解析】【分析】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发源于德国,最终注入黑海;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注入太平洋。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河流,结合亚欧大陆河流分布图记忆较好,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经常使用地图和规范使用地图的习惯,并注重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