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7358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8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docx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导学案

设计人:

王辉华审核人:

刘玉铭时间:

6.16

【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

1.自然灾害的概述

①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②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2.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①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②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③虫灾和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3.自然灾害与环境

①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②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

①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②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核心要点突破】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发生条件:

要有作为诱因;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影响: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二)主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

(1)台风:

形成:

带或带温度在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强烈发展的。

结构:

外围大风区---漩涡风雨区-台风眼区(北逆南顺)

时空分布:

空间上,亚洲部沿海及部,北美洲海岸

时间上,季节;

成灾原因及影响: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减轻措施:

监测和预报

【技巧点拨】1、台风的影响

不利影响:

强风:

12级或12级以上的强风,具有可怕的摧毁力。

可掀翻万吨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讯设施遭受严重损失。

特大暴雨:

一天中降雨量达500~1000毫米,会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

风暴潮:

严重时潮位可高出海平面5~6米,能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有利影响:

缓解旱情,降温消暑

2、台风(飓风)致灾程度的分析模式

①台风强度:

(如风力大小、降水强度等)

②下垫面状况:

(如地形,通常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而且摩擦力小,风力强;山区地势起伏大,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强,但暴雨集中,易引起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并发灾害)

③受灾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如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密集则损失越大)

④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的完善程度:

(如灾害预报、应急撤退、救援的反应力等)

⑤人们的防灾意识:

(如国土规划、城市建设、防灾工程等渗入的抗灾准备)

3、常见的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和雷达,加强监测与预报;兴建防风林和防海林;制定相应撤离计划,加强灾后重建和救援工作等

4、个人防范台风

(1)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

警惕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

(2)台风来的时候应该关紧门窗防雨,搬移窗台或阳台上的花盆以防砸落等。

台风袭来时,切勿靠近窗户,以免被强风吹破的窗玻璃片弄伤。

(3)台风可能造成停水和停电,要及时做好日常生活用品的储备工作。

检查线路,准备手电、蜡烛,储存饮水,以防断电、停水;多备一两天的食物和蔬菜.

(4)台风光临的时候,容易发生一些大型广告牌掉落、树木被刮倒、电线杆倒地的事情,台风来时最好尽量避免外出。

(5)不得已需外出作业的人员在避风避雨时要选择安全地带,小心“飞”来横祸。

在野外主要小心公路塌方、树倒枝折等危险。

探究一(2012全国新课标卷43)

(2)干旱

成因:

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气候现象。

(干旱是不是就是旱灾呢?

(旱灾:

在某些地区,即使降水丰富,但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引起水分极度缺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生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就会酿成旱灾。

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防御措施:

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

选择耐旱植物,改变农业结构

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营造防护林

时空分布:

春夏季节较普遍;主要出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探究二(2012年天津卷)

 

(3)寒潮

概念: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强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天气。

寒潮的形成及危害:

时空分布:

冬半年;主要出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青藏地区滇南台湾,海南影响小

(4)沙尘暴

概念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发生时间

 

形成的基本条件

 

形成的基本原因(答题用)

主要分布地区

 

危害

明显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和人本健康。

防御措施

保护森林草地,退耕还林、还草、还牧,严禁滥垦、滥伐、过度放牧,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2.水文灾害

(1)洪涝:

形成条件:

源源不断的供应、

强烈的空气运动、

持续时间长

时空分布:

季节为主;我国东部、南部

危害:

冲毁农田和公共设施

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如水利建设

非工程措施,如土地管理等

【技巧点拨】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原因:

自然原因:

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梅雨天气);夏季风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或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段);厄尔尼诺现象等。

人为原因:

滥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能力减弱;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

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

恢复植被,即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

工程措施:

修水利工程;裁弯取直;修建分洪、池洪区;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

防御措施:

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

 

探究三(2012年山东文综33)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4分)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6分)

 

(2)风暴潮

(1)概念: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2)两种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地区和特点

 

发生季节

发生地区

特点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

 

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

 

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3、地质灾害

(1)地震:

类型及成因:

构造地震:

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火山地震:

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

塌陷地震、诱发地震

震级:

表示地震的大小

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烈度:

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B一般来说: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分布:

世界:

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

我国地震多发地区:

•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西南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拓展】个人如何应对地震:

地震具有_____特征,临震时几秒钟内的反应非常重要。

假如你正好身处地震发生区,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当你处在教室内、建筑物附近和山坡地带时,你该怎么做?

教室内:

迅速钻入课桌椅下;或用书包护住头部,迅速逃往墙角或靠近承重墙,避开吊灯及风扇;

建筑物附近:

护住头部,逃往较开阔地带,然后蹲下或趴倒;避开高大建筑,特别是有广告牌、玻璃幕墙的建筑;

山坡地带:

避开山脚、陡峭的山坡;寻找并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如遇到崩塌或滑坡等情况,要向垂直于滚石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往山下跑。

(2)滑坡:

①成因:

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②发生条件:

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③危害: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3)泥石流

①概念:

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②发生条件: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③危害:

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总结】中国的地质灾害

分布特点:

灾情特点:

地质灾害多发区——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探究四(2012年福建文综40)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珍珠岩等岩层,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

图16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9分)

(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6分)

 

4、生物灾害

(1)病害

类型:

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

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

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

病害发生的原因:

A.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B.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危害:

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2)虫害和鼠害

虫害的常见类型

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

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

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

鼠害及危害

①重灾区:

农田、牧场及森林。

②危害:

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

虫、鼠害的特点:

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

1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2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

防御措施:

可以生物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等方面分析

二、我国的自然灾害

1、特点:

灾害种类多样

且灾次频发

成灾人口多,

农业灾情严重

2、减灾防灾

(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概念: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作用:

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

(2)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通过电视屏幕上的大气云图可以看到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利用遥感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人眼难以观察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以展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

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检测。

(3)全球定位系统:

主要用于交通导航、火灾跟踪、人员救生、地震检测等方面。

(4)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信息集成与分析:

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灾害评估与预报: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自我检测】

1.(2012安徽卷34)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些年,“干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

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10分)

2。

(.2012年湖南卷37)

 

3.(2011·河南省五市3月联考)2010年3月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渤海海域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温带风暴潮过程,下图为2010年3月4日潮水水位增长预报图。

(1)比较山东省与辽宁省沿海受本次风暴潮影响的差异及原因。

 

(2)分析本次风暴潮可能产生的危害。

 

4(2011·南昌市二模)读堰塞湖形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图中堰塞湖形成的可能直接原因。

 

(2)堰塞湖形成后,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应该采取怎样的应急措施?

 

5.(2011·淄博市三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示区域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原因。

 

(2)针对易发地质灾害,图示观光长廊采取了哪一类措施及其意义?

 

6.(2011·商丘市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1年2月22日当地时间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多座大楼倒塌,公路出现多处裂缝。

损失约111亿美元,死亡人数超过200人。

2010年9月4日该市曾发生过7.1级地震,自1980年以来,新西兰发生5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约有35次。

材料二 据美国相关方面测定此次震源深度只有5公里,由于震源深度较浅,因此破坏力非常大。

这次地震震中位于克莱斯特彻奇西南方向10公里处。

经历去年9月那场地震及此后数百次余震后,克莱斯特彻奇不少建筑已不堪一击。

就在22日地震发生前,一些建筑仍在重建。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及相关知识说明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新西兰此次地震震级小、灾情重的原因有哪些?

7.(2011·新疆建设兵团教育集团5月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山东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黄河水文站不同时段径流量(亿m3)。

(1)根据材料,分析山东干旱加剧的主要原因。

 

(2)为了应对山东干旱加剧的状况、减轻旱灾,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