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785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

25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昨天请同学们回家预习了第十课,都预习好了吗?

谁来读读课题?

2、你读得很流利!

通过预习,你知道“大作家”在文中指的是谁吗?

你了解萧伯纳吗?

课题中的“小老师”指的又是谁呢?

3、了解了课文中的人物后,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大作家”的“大”是什么意思?

圈出“大”(名气大、才气大、成就大、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小老师”的“小”是什么意思?

圈“小”。

4、大作家萧伯纳把与你们差不多大的这个小姑娘当作了老师,说到这儿,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

1、学贵有疑,能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更了不起。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

2、读好了?

老师来考考你。

出示生字词。

(1)带拼音开火车读。

(2)去拼音开火车读。

(3)齐读。

3、指名开火车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

2、一起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出示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可爱、天真、漂亮、聪明……)

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个……的小姑娘的?

(2)指名读,齐读。

3、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这个外表可爱的小姑娘为小老师呢?

指名说。

读读萧伯纳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一段话。

4、出示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萧伯纳会怎么说呢?

(2)出示填空:

……萧伯纳对小姑娘说……

a、指名填空。

(自豪、神秘、摸了摸小姑娘的头……)

b、你怎么想到填这个词的?

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5、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的大文豪,你会有什么反应?

小姑娘是什么反应呢?

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出示第三自然段。

(1)“预料”是什么意思?

“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

(2)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告诉了我们根本没有想到?

(竟)

指名读读这段话。

(3)从小姑娘这种出乎预料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天真可爱、勇敢无畏、有礼貌、聪明机智……)

6、一个是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苏联小姑娘;一个心中暗自得意,一个可爱又聪明!

多么有趣的一段对话!

谁愿意分角色读一读?

出示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扮演萧伯纳和小姑娘,读一读这二三自然段。

(2)男生扮演萧伯纳,女生扮演小姑娘,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7、出示第四自然段。

(1)“为之一震”是什么意思?

(2)听了小姑娘的话,萧伯纳为什么会“为之一震”呢?

(3)指名读好这一自然段。

8、这次在莫斯科与一个苏联小姑娘的偶遇,给萧伯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有了这样一段感触,出示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引导学生抓住“不论……都……任何人……平等相待,永远谦虚……”等重点词句读好萧伯纳深有感触说的这段话。

(3)最后萧伯纳说道:

“她是我的老师。

”现在,你能说说看“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了吗?

小姑娘让萧伯纳明白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呢?

平等待人,永远谦虚就是小姑娘带给萧伯纳的启示,所以萧伯纳把小姑娘称为老师。

齐读萧伯纳深有感触说的这段话。

(4)“她是我的老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萧伯纳对小姑娘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佩服、感激、尊重……)

(5)瞧,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胸怀,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气度!

一点点缺失就让他有了如此的反思,让他把一个小姑娘尊称为自己的老师。

四、升华、拓展。

1、同学们,现在我们再一起回过头来看看课题,你觉得大作家的“大”仅仅指的是写了几部伟大的作品、名气大吗?

--是呀,萧伯纳不仅仅有着出众的才华,写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而且能够严于律己、知错就改,有着宽广的胸怀,真不愧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作家、大文豪!

2、不要忘记这位大作家还有一个小老师呢!

再来看看这个“小”字,除了表示年龄小外,它还包含着一种什么情感啊?

--是呀,小姑娘虽然年龄小,但还真是可爱,真是聪明,令人佩服呢!

3、学了课文,我们对课题的理解更深了。

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五、作业:

上网或到家里的书柜上找找还有什么类似的名人轶事,下节课我们一并交流。

板书: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读文

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解词

读懂

 

25 大作家的小老师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自学生字词,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由题设疑,引发思考

  自读课文,思考:

  1、作家是什么意思?

大作家呢?

  2、这篇课文中的大作家指的是谁?

是哪一国的人?

  3、小老师是谁?

是哪国人?

  4、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小姑娘”怎么会成了大作家的老师的?

  二、读文解疑,弄清事情

  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思考、答问:

  萧伯纳在莫斯科与一个小姑娘相遇后,为什么会和这个小姑娘“玩了好久”?

  (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萧伯纳童心未泯。

  这个孩子为什么让萧伯纳这么喜欢?

  (“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

  2、小结:

  萧伯纳与小姑娘相遇,一起玩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部分(第二到四自然段)

  1、思考、答问:

  

(1)临别时,萧伯纳对这个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

  (“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

  

(2)萧伯纳称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反映了萧伯纳怎样的思想?

  要点:

得意。

  自以为了不起。

  有点瞧不起别人的意思。

  希望别人崇敬他。

  (3)你是从课文哪里的描写中看出来的?

  (“他暗想:

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

  (4)小姑娘听了萧伯纳的话后,是怎样的反应?

她是怎么说的?

  (“出乎预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

‘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

  “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

  出于谁的意料之外?

萧伯纳意料之中的应是什么?

  小姑娘有没有“惊喜万分”?

小姑娘答话中用了一个“请”字,这个字你觉得用得好在什么地方?

  小姑娘的话表现了她的什么意思?

为什么?

  (自己是人,萧伯纳也是人,同样是人,“大作家”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小姑娘在自己的名字前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加上“苏联小姑娘”?

  (一种爱国之情。

在她看来,你萧伯纳为自己是世界闻名的英国名作家而自豪,我也为自己是苏联小姑娘而自豪)

  (5)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后有什么反应?

  (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

“)

  “震”是什么意思?

“为之一震”究竟是为什么而“震”?

  “意识”是什么意思?

他意识到了什么?

(“刚才太自夸了“)

  3、小结:

  正因为这件事情使萧伯纳产生了震动,意识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反思,才会认识到小姑娘娜塔莎是他的老师。

  二、抓住“感触”,明白由来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感触”是什么意思?

“深有感触”呢?

  (小姑娘的话使萧伯纳深受刺激,使他的思想感情久久难以平静)

  

(2)具体说说萧伯纳究竟有哪些“感触”?

  要点:

  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

  对任何人,包括对小孩子,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小姑娘娜塔莎让自己明白了这些深刻的道理,应该成为自己的老师。

  萧伯纳“感触”中最后一点“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

她是我的老师。

”除了给上文所写的事情作结外,在全文中还起了什么作用?

  (点题。

点出课题之由来)

  板书设计: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读文

  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解词

  读懂

 

26 菩萨兵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

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

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

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学情分析:

    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读讲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提问:

什么是“菩萨兵”?

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出示:

    菩萨 糟蹋 藏族 一段 同胞 反动 朱德 翻译 糊涂

    不饶人 怨不得 春耕 挨饿 播种 干干净净

   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讲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读讲课文,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讲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课文讲了什么?

   2、讨论、交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3、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4、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5、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深知藏民疾苦的感情和对藏胞的一片爱心。

   6、分角色朗读。

  三、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交流所画词语。

   4、出示“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引导理解含义:

表面讲春耕,实质是要让红军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5、说说这两段讲了什么。

  四、读讲第八、九自然段。

   1、自由读。

   2、默读思考:

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

为什么会说出“几时见过这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3、感情朗读。

  五、总结全文。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们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小结:

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信任和感激的事。

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六、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写话:

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

  板书:

             26、菩萨兵

              朱德  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尽心尽力

              藏民  躲跑   返回     流泪

 

26 菩萨兵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红军被成为菩萨的原因。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读题。

2、学生读读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充分质疑。

3、学生相互介绍,使学生了解“菩萨”和“兵”的意思,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课题叫‘菩萨兵’”这个疑问去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引导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读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遇到不理解的语句可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

(3)在弄懂每一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大致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尝试自己解决预习中有疑惑的地方,如还不明白,打上问号。

3、学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适时作个别指导。

4、检查自读效果时,教师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帮助学生正音。

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专注地听读,发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正音,特别要注意翘舌音。

6、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藏民春耕热火朝天干干净净

同胞糊涂尽心尽力平平展展

学生练读增强记忆。

7、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节朗读。

8、分组朗读全文。

9、学生说一说,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引导学生抓住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藏胞们为什么要躲红军呢?

(害怕)他们害怕到“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引读)你怎么读这句话。

3、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

朱德急到什么程度?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急坏)藏民的躲藏并没有影响红军的休整,为什么朱总司令却急坏了?

(担心藏民在深山受苦)试试把朱德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4、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朗读情况。

(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读一读、再抽读)

2、引导学生把本课的生字分成两类,一类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左紧右松才好看;另一类是上下结构的字,抓典型,按比例书写。

3、重点指导书写难写字。

继续指导学生写字规范、入体。

4、学生描红、临写。

教师巡回指导。

六、习字册上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师提问:

藏胞们为什么离开家园躲红军?

2.生读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3.体会藏族同胞对反动军队的恐惧和对红军的误解。

(藏族同胞们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说也不敢露面)

(1)藏胞们其实躲得是谁?

(反动军队)

(2)藏胞们对反动军队害怕到什么程度?

(一听说……早就……)

(3)一起读这句话

4.师提问:

看到这一切,朱德司令可着急了,他急道什么程度呢?

(急坏)

5.齐读

6.过渡:

朱德司令为什么这么着急,他在急些什么?

读第2-5小节,找一找司令着急的事情,用笔画一画。

二、精读二-四自然段

1.小黑板出示:

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1)怎么受得了是什么意思?

(受不了)

(2)为什么藏胞在山里会受不了呢?

(想一想藏胞们在山里会有哪些困难?

)(生活环境不好,不好吃,不好睡……)

(3)从朱德司令说的这句话你能感受到他这时的心情如何?

(4)感情读(指名读)

(5)把原句换成“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表达效果一样嘛,不一样的话,哪里不一样?

(6)再指名读这句话

(7)“动员”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这一句话后面要用上感叹号?

(十分着急)

(8)指名读再齐读

2.师过渡:

于是朱德派人去找藏胞们,想动员他们回来,结果怎么样了呢?

3.生回答:

翻译回来了,没能把他们动员回来。

4.小黑板出示:

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1)师:

这是哪位翻译回来后对朱总司令说的话,想一想他为什么叹着气,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为什么说藏胞们真糊涂哇?

(他们把谁糊涂的当作了谁?

(3)所以他说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里的乌云真的是指天上的乌云吗?

指什么呢?

(4)指名读翻译的话

(5)再齐读

5.过渡:

听到这样的话,朱德司令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更加着急起来,他又再着急什么?

三、精读五-七小节

1.小黑板出示:

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呐,得赶紧帮助藏胞们把地抢种上。

2.指名读

3.提问:

从朱总司令这句话中你能听出什么?

(朱总司令担心藏胞们的春耕节气不饶人哪)

4.师:

什么是节气不饶人?

5.师:

于是朱总司令作出了一个决定:

抓紧时间,帮助藏胞们把地抢种上。

6.指名读齐读

7.师总结,情升华

(1)师:

面对糊涂的藏胞,朱德司令没有生气,没有埋怨,有的只是着急,担心他们的食宿,春耕。

我们的小朋友可不是糊涂的藏民,朱总司令的所说所行,我们都看在眼里,遇到这样的司令,你们一定有话对他说,大胆的说出来吧!

(2)举手说一说

过渡:

为了搞好春耕,朱总司令还开了一个春耕动员会,对战士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他是怎么要求的呢?

8.小黑板出示:

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1)师:

朱总司令要求战士们如何种藏胞们的地?

(尽心尽力像种自己的地一样)

(2)“尽心尽力”是什么意思?

(3)“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

可比可以把这句话去掉?

(4)默读朱德说的第二句话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师:

朱德司令让战士们如此认真地帮助藏胞们春耕,目的是什么?

(解除误会,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们心中留下)这一颗种子是谁种下的?

(红军)所以朱总司令的这句话还可以怎么理解呢?

(6)为什么这句话后面要用省略号?

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

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到了第二年呢?

第三年呢……)

(7)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过渡:

开完会后,朱德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的干起来。

四、精读八-九小节

1.读第八小节,想象朱德同志带领大家热火朝天春耕的情景,想一想他们都帮藏胞们做了那些事?

(打扫院子整治土地)

2.当那些悄悄返回家乡的藏胞们一进家园,他们会看到什么?

(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

3.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表情吧!

他们的脸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

(感激惊讶惭愧……)

4.但最后都汇作一句话,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呀!

5.藏胞们为什么把红军比作菩萨呢?

回顾全文。

  板书

              担心食宿

        藏胞误解  派人劝回   误会终解

              担心春耕   称作菩萨

              全力春耕

 

27孙中山破陋习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学会默读,讲述故事。

   ⒊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

    孙中山挂图、插图、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吗?

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从小就反对封建势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他的这方面的故事的。

  二、揭示课题:

   ⒈板书课题:

27孙中山破陋习

   ⒉解释课题:

    ⑴出示孙中山先生像。

    ⑵简介孙中山。

    ⑶陋习:

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

  三、初读指导

   ⒈学习生字词。

    ⑴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读生字。

    ⑶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闲 废除 缠足 痛苦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

     孙中山 挑柴 罪 缠足 空闲

    ⑵指名读词语。

要求:

读准字音。

    ⑶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缠足 废除

    ⑷读生字词。

  四、写字指导:

   ⒈指导要点:

     挑:

偏旁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宗:

“宀”下面的“示”上面一横比下面短一些。

     废:

不能少写里面的一"点"。

   ⒉各人用钢笔描红。

  五、布置作业:

   ⒈读、抄词语。

   ⒉练读课文。

   ⒊思考:

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用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

试着从事前、事件经过、事后这三方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

   ⒈指名读课文。

   ⒉指名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⒊分部分讲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主要讲了什么?

     你们看,孙中山的姐姐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儿?

(能干、活泼的女孩子)

    ⑶小结:

     第一部分主要讲孙中山有一个能干、活泼的姐姐。

    ⑷齐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2~8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七个自然段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讲的是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事)

    ⑶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齐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

痛苦、流泪)想象一下当时的境界。

     为什么姐姐这么痛苦、流泪?

请比较下面两句话。

     出示:

妈妈正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

     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

     比较:

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

哪一句好,为什么?

    ⑷出示投影片,指导看图。

     ①分析图片。

      画面上哪两个人?

屋子里坐着的是什么人?

她正在干什么?

屋子外面站着的是什么人?

他的神情态度怎么样?

为什么会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