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8249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新东北风

2、听赏喜丰年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东北风》,感受东北人过上好日子那热闹、洒脱、

喜悦的情景。

2、乐意听赏钢琴独奏曲《喜丰年》,感知东北农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和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教学重点

通过《东北风》的学习,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表演,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的学习和掌握。

?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二、感知部分

1、欣赏:

《家在东北》

提问:

(1)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东北地区)

(2)你对东北有哪些了解?

(学生们一起话东北,谈到东北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四季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视听的结合,火爆的音乐场景,让学生体会感受东北农村的风情,及东北音乐、歌舞具有的热情奔放的风格特点。

在话东北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东北。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东北三省不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还有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观,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了一方的艺术形式:

幽默的东北小品、火爆的东北二人转,都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东北民歌《新东北风》。

2、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范唱。

并提出问题:

A、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B、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C、师小结东北民歌的特点。

3、学唱歌曲。

(1)读歌词,体会歌曲内容。

(2)出示歌谱,讲解曲谱节奏:

强拍弱起

4、猜一猜:

有一种乐器,只要一吹响它,喜庆的气氛就油然而生?

(唢呐)

5、模仿唢呐的声音模唱旋律。

6、学生尝试着随琴填唱第一段歌词。

7、用自学、生生互教等方式自己学习歌曲第二段。

师:

“你觉得这首歌哪最不好唱?

你哪里唱不好?

8、启发、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热烈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四、听赏《喜丰年》

1、初听音乐。

听后说说乐曲的演奏乐器,乐曲共分为几个部分。

2、分段赏析。

重点引导学生比较乐曲的每一部分在情绪、节奏、旋律、速度等方面的不同。

3、熟悉主旋律。

随乐哼唱。

4、复听音乐。

了解乐曲的趋势结构、曲作者及相关知识。

(乐曲是复二部曲式,以东北民歌《上茨山》和《丢戒指》为基调变奏而成,主要表现中国东北农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和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领略了东北民歌的风采,我们爱东北音乐,我们更爱东北,祝愿我们东北的明天更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嗯嗨呀

2、听赏阿里郎

3、练一练合唱练习

教学目标

1、能用愉快、风趣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认识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并能为歌曲伴奏。

2、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阿里郎》,体验朝鲜族人民的思乡之情,并能与管弦乐曲《阿里郎》进行对比听赏,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3、能与同学一起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合唱小品《小鸟在歌唱》,逐步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和协调、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用高亢、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表现歌曲愉快、热闹的劳动场面。

2、认识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感受朝鲜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1、导入: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段少数民族的舞蹈,仔细听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

(欣赏长鼓舞片段)

A、谁来说说?

(朝鲜族)

B、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服饰图片)(他们穿的衣服很有特点,是短衣长裙,以白色为主,这是朝鲜族人民在节日或民族集会时喜欢穿的素白衣服,这个民族有“白衣民族”的美称。

C、他们的舞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时而优美典雅,时而热情奔放,很有活力。

)这就是朝鲜族着名的长鼓舞。

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很多民歌的音调和节奏常常和轻盈飘逸的舞蹈动作紧密结合,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朝鲜族,感受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播放朝鲜族音乐特点介绍)

2、(出示长鼓图片)朝鲜族的姑娘在跳舞时,胸前常常挂着一面鼓,这就是朝鲜族独特的乐器——长鼓。

想不想跟老师来学几个长鼓舞的动作?

在跳长鼓舞时通常右手拿鼓棒,左手拍打鼓面,身体和肩膀随着音乐有节奏的摆动。

A、我们可以这样表演(老师示范)

B、我们也来试试,在大腿上轻轻拍一拍

C、看看老师是怎么拍的?

对了,要拍出强弱,跟老师来模仿(用身势动作拍击,并突出强弱。

这种节奏在朝鲜族音乐中叫“安旦长短”。

三、学唱歌曲《嗯嗨呀》

1、导入:

朝鲜人民喜欢用欢乐的歌舞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即使是在劳动当中也充满着歌声,朝鲜民歌《嗯嗨呀》就是其中一首韵味儿十足的劳动歌曲。

(出示歌谱)大家仔细听,在这首歌中有没有出现这种节奏?

(在“嗯嗨呀”的地方)

其实,这种节奏也叫“嗯嗨呀长短”。

大家来猜猜这个“嗯嗨呀”会是什么意思呢?

(它是一种说话的语气,在民歌里叫衬词,衬托歌曲中的气氛)

2、跟着歌曲表演

下面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在“嗯嗨呀”的地方加上刚才的节奏表演。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愉快、喜悦、热烈)

唱了些什么内容?

(农民获得丰收的热闹场面)

3、学唱衬词“嗯嗨呀”

A、歌曲中哪一句词儿最能表现劳动的干劲儿?

(嗯嗨呀)

B、听老师唱唱(老师范唱第一段)

C、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唱“嗯嗨呀”部分,其余歌词由老师唱。

在接唱时要注意紧凑,中间不能停。

D、这些“嗯嗨呀”的唱法一样吗?

(旋律不一样:

有的往上扬,有的向下行。

节奏不一样,最后两处要延长)大家可以用手指在空中画画旋律线,一起来唱唱。

E、觉得“嗯嘿呀”象是在模仿人们干什么?

(劳动时嘴里哼的一种号子,能让人消除疲劳、精神振奋。

)唱“嗯嘿呀”时声音要怎么样?

(整齐有力,能表现劳动的韵律)

F、你们觉得哪句“嗯嗨呀”比较难唱?

(出示:

倒数第二个“嗯嗨呀”节奏)老师教你们一个好办法,这样拍。

我们试试看。

(老师范唱)一起试着唱唱。

(指名唱)

G、还有哪些地方不太好唱?

(延长的音)(出示:

延长音)弯弯的眉毛下有只圆圆的眼睛,这个符号叫延长音记号。

这个音大约要延长两拍。

这儿加个延长音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延长音记号是为了农民在广阔的田野上,相互打招呼,高声呼唤而应用的。

“嘿”字要有号召力,声音要平稳、悠长,仿佛能传得很远。

H、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来唱一唱

I、连起来唱唱

我们边唱边把欢快的节奏加到“嗯嗨呀”处,动作要刚柔相济,幅度大些,一起来表演唱。

4、学唱歌词。

A、请同学们听琴声默唱第一段歌词。

B、一起唱唱,注意每小节要衔接紧凑。

(唱两遍,针对具体要求进行指导)可以指名唱,了解学习情况

C、怎样唱才能把农民的劳动热情调动起来呢?

(讨论小结:

前几个“嗯嗨呀”要唱得再兴奋些,后两处“嗯嗨呀”要唱得平稳,抒发人们美好的情感)

D、让我们带着喜悦、高兴的心情唱第一段歌词。

E、(出示第二、三段歌词)10跟琴唱唱第二、三段歌词。

(可指名唱)

F、完整演唱歌曲,在“嗯嗨呀”处加上动作表演。

(歌词音乐)

四、表现歌曲。

1、我们学过哪些演唱形式?

(独唱、齐唱、合唱等)

2、听听这首歌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领唱、齐唱)

3、老师来领唱,同学们齐唱,听听歌声有什么变化?

指挥(有一呼百应的效果,表现了大家齐心协力,鼓足干劲,愉快劳动的场面。

它在我们的民歌演唱中常称“一领众和”。

这种唱法在民歌演唱中叫一领众和,众和的部分要唱得整齐、有力。

4、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余同学齐唱。

5、让我们带着饱满的精神跟音乐边唱边表演。

五、学唱歌谱

(出示唱名谱)我们一起来看看《嗯嗨呀》这首歌的旋律主要是围绕哪几个音进行的呢?

主要有1、3、6这三个音组成的,听老师来唱唱谱,大家在心里默唱。

我们一起用慢速唱一唱。

六、欣赏《阿里郎》

1、初听歌曲,感受朝鲜族民歌独特的节奏韵律,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朝鲜族民歌独特的韵律。

2、复听歌曲,了解阿里郎的故事。

3、跟唱歌曲。

4、对比欣赏。

5、听赏表现。

七、感受合唱的美

练一练,合唱练习。

1、在聆听中熟悉高声部旋律,能用干净、轻快的声音演唱歌词,能背唱出来。

2、学生唱,老师加入低声部。

3、生生合唱,感受团结协作的美。

八、课堂小节

第二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唱支最美的歌

2、音乐知识八三拍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三拍子符号,能说出拍子的强弱规律。

在歌唱或律动活动中准确、稳定地把握节拍感觉。

2、能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

认知两段体(AB)歌曲的基本结构,能为歌曲的乐段划分乐句。

教学重点

能用明朗、甜美的声音学会合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体验和感受军民鱼水情。

教学难点

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观看有关人民子弟兵的视频,并提问学生看完有什么感受

二、学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

教师:

解放军叔叔那绿色的军装就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了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日夜保家卫国,守护着祖国的大门。

边防线上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他们要为解放军叔叔《唱支最美的歌》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唱支最美的歌》,请同学们听录音范唱。

听的时候,请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二是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子的?

(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聆听并回答)

1、聆听歌曲,整体感受

教师: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欢快、活泼)

2、划分结构

如果将歌曲分成A、B两个乐段的话,应该怎么分段?

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

3、节奏练习,掌握节拍

教师:

是几几拍子的?

(八三拍)

教师:

我们以前学过四三拍,谁知道四三拍表示什么意思?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教师:

那么,八三拍表示什么意思?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教师:

强弱规律呢?

(强、弱、弱)

教师: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四分音符是几拍呢?

(两拍)

3

认识并掌握不同的音符需要唱的时值,如:

附点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4、学唱歌曲。

A、教师:

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并随音乐打拍子。

(师范唱歌曲旋律)

B、师弹一句,生唱一句歌谱

C、完整演唱歌谱。

D、将男女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句歌谱,一组学生填唱歌词。

E、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歌曲情感处理)

有感情的合唱歌曲。

男女生分组并且以比赛的形式评出优胜组

师:

解放军叔叔为了让千千万万的人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有的驻守在边疆,有的驻守在雪山,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让我们为他们唱一支最美的歌,感谢他们为祖国做出的贡献。

四、结束语

师:

其实解放军叔叔无时不在我们的周围,危险时刻,也是解放军战士冲在最前线,保卫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解放军与我们老百姓就像一家人,永远心连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现代京剧《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二胡与乐队《军队和老百姓》

教学目标

1、愿意听赏京剧《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尝试跟着老师模唱其中的几句唱腔,感受京剧唱腔的韵味。

2、听赏乐曲《军队和老百姓》,感受主题A和主题B在速度、力度及音调方面的差异,及对情绪表达的作用,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合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

三、听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军队和老百姓》

(一)导入

解放军叔叔无时不在我们的周围,危险时刻,也是解放军战士冲在最前线,保卫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解放军与我们老百姓就像一家人,永远心连心。

歌唱军人的歌曲也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

(二)听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故事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京剧韵味。

3、跟唱第一句。

4、再听歌曲。

(三)听赏乐曲《军队和老百姓》

1、听一听、唱一唱同名歌曲。

2、初听乐曲,感受情绪。

3、复听乐曲,划分乐段,说说不同乐段的感受。

A段欢快、热烈,表现了人民和子弟兵一起生产劳动的欢乐场景。

B段抒情温暖,抒发了人民和子弟兵之间的鱼水情深。

最后一段则是A乐段的再现。

4、再听乐曲。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我可爱的家乡》

2、旋律听辨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的声音,富有激情地演唱歌曲《我可爱的家乡》。

表达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能认真的聆听老师弹奏的旋律,找出旋律的不同之处并区分。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明亮的声音,富有激情地演唱歌曲《我可爱的家乡》,掌握歌曲中的大跳音程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旋律听辨

听辨老师弹奏的是哪一条?

1、1=D2/4

61216∣666∣11213∣653∣

61216∣66·6∣11213∣6·53∣

2、1=D2/4

661153∣2·3∣1656∣

661135∣2·3∣656∣

A先认真看看,不同之处在哪里?

B听一听、唱一唱。

C听辨老师弹的是哪一条?

三、学习歌曲《我可爱的家乡》

1、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制造悬疑:

这里有着独特的地形地貌,被称为神秘的峡谷;这里是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处处鲜花开放;这里居住着古老封闭的民族——独龙族,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吗?

让我们在歌曲《我可爱的家乡》中寻找答案吧!

(1)听范唱。

(2)再次听,并欣赏图片。

2、学习旋律。

(1)音程练习。

∣36、66、63、13

(2)节奏练习。

(3)跟唱旋律

3、学唱歌词。

(1)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清晰。

(2)听唱法轻声跟唱歌曲。

(3)完整唱。

4、歌曲表现。

通过多次聆听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速度,然后用明亮的声音富有激情地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三部轮唱欧美童谣《家乡》

2、歌表演《凉山之最》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歌曲《凉山之最》欢快热烈的情绪,初步了解凉山彝族的相关风俗文化。

正确地歌曲划分乐句;能愉快地和他人合作。

较好的设计歌曲表演形式,并共同进行表演。

2、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进行欧美童谣《家乡》的三部轮唱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表演。

教学难点

用歌声和动作投入地表演《凉山之最》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练一练,三部轮唱

1、学唱《家乡》,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以及三拍子轻快的特点。

2、加声势动作演唱歌曲。

3、轮唱。

先二部轮唱,再三部轮唱。

要求速度一致、声音和谐统一。

二、赏图

赏图---介绍大凉山

三、跳舞---感受大凉山音乐

1、听一听

聆听歌曲《凉山之最》,让学生感受,教师进行及时的补充。

2、动一动

(1)教师示范舞蹈

(2)学生学习基本舞步

“达体舞”基本舞步:

双脚分左右走恒拍,双手划圈,在乐句结束处撩脚,多人舞蹈可以手牵手。

(3)师生一起随音乐走基本舞步

四、唱歌---表达大凉山的三“最”

1、说一说:

三个之最

2、画一画:

根据旋律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特点。

用“lu”模唱旋律,一边唱一边用手画着旋律线。

3、唱一唱。

分段跟唱歌曲,及时指导学生演唱方法和歌曲的表现,唱出强弱和舞蹈的感觉。

五、歌表演---喜爱大凉山

1、想一想

想一想可以编创什么节目?

人数、形式等方面的表演动作设计。

2、议一议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3、排一排

学生排,老师到各组适当的指导。

4、演一演

五、拓展

聆听《留客歌》

六、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管弦乐曲《小河淌水》

2、认识乐器英国管

3、音乐活动节奏接龙活动

教学目标

1、乐意欣赏管弦乐曲《小河淌水》,在欣赏活动中,能初步感受乐器的大气、婉约和秀美;能用柔美的声音哼唱音乐主题曲。

2、认识英国管,能辨别其音色,辨听不同乐器或乐器组演奏的音乐主题。

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初步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技法,并愉快地和同学进行节奏咬尾接龙游戏。

教学重点

能够乐意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音乐活动——节奏咬尾接龙

1、通过图谱的形式,形象地向学生介绍节奏咬尾的游戏规则。

2、师生共同游戏,节奏由易到难、节奏型不宜太长,慢节奏进行游戏。

例:

XXX┃XXX┃XXX┃XXXX┃XXXX┃XX┃XX┃……

师生1生2生3

3、教师关注学生活动,及时调控、及时评价。

三、听赏《小河淌水》

1、主题欣赏。

听音乐版的与管弦乐曲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从容舒展、比较自由的节奏和回环起伏、清新优美的旋律。

了解作品背景,熟悉主题。

2、全曲欣赏。

带问题欣赏:

乐曲的整体感受?

听到了哪些管弦乐器演奏?

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等等

3、重点欣赏。

通过再听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号、中提琴、大提琴、贝司提琴等管弦乐器,重点认识英国管。

英国管是双簧管的一种,双簧管音色柔和、清悠,富有歌唱性的特点,而英国管比双簧管大,音色饱满、富有田园风味、鼻音更重、特色更强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祖国印象》

2、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3、练一练唱旋律,标出强拍和次强拍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并在熟练的过程中能边唱边用固定的节奏进行律动。

2、认识八六拍子含义、读法及强弱规律。

并能给旋律标上强拍与次强拍。

教学重点

学会唱歌曲《祖国印象》,并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祖国印象》中的附点八分音符和附点十六分音符组成的旋律。

教学过程

一、认识八六拍子

1、演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复习八三拍子的含义,强弱规律。

2、认识八六拍子的含义、读法及强弱规律。

3、跺脚拍手律动,进一步掌握八六拍子的节奏特点。

6/8

①XXXXXXX┃②XXXXXXXX┃

脚拍手脚拍手脚拍腿脚拍腿

4、练一练,唱唱下面的旋律,标出强拍与次强拍。

6/8

53655┃5·4·┃57265┃3·30┃

5、对比已学过的拍子,并归纳。

二、学唱歌曲《祖国印象》

(一)导入新歌教学

1、展示中国地图,请学生谈谈对祖国的印象。

2、引出歌词,师生齐声吟诵歌词。

(二)学唱新歌

1、听范唱,感受旋律走向。

2、师弹旋律,学生随琴声用手势划一划旋律的走向。

3、观察旋律,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那几个乐句比较相同。

4、学生用“la”模唱旋律。

5、跟唱旋律,突破难点,把握时值。

6、听范唱,小声哼唱歌词,反复唱。

(三)歌曲处理

演唱时要唱稳节拍,唱足时值。

在高音区的“啊”字声音不能散,要集中、通透,且不能弱下来,情绪饱满。

结束句速度可以放慢,最后的“里”字停留在高音区,力度为渐弱,感觉把祖国印在我们心里的这种歌声送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合唱曲《我和我的祖国》

2、练一练节奏听记、读谱唱歌

教学目标

1、乐意听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并在唱一唱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八六拍子的节拍感,享受合唱的乐趣。

2、能积极参与“练一练”活动,练习中逐步掌握本课呈现的读谱唱歌和节奏听记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

乐意听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听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1、听(出示课件,有歌曲的歌词)

同学们,我们祖国名字叫——中国,祖国日日夜夜与我们在一起,就像身边的父母陪伴我们成长,我们和父母的亲情能割舍和忘记吗?

那我们和祖国的情感能割舍吗?

听完《我和我的祖国》你就明白了。

歌曲带给我们太多的情感的撞击,它有着怎样的情绪和情感呢?

歌曲的旋律优美、热情奔放。

歌词表达了歌者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

观察歌曲的拍号,是6/8和9/8拍的混合拍。

三拍子的歌曲具有很强抒情性,特别是到了旋律的后半部分,对祖国的这一份炽热的情感更为浓烈。

教师总结:

能有今天的安定、美好的生活,是靠千千万万的英雄先烈付出献血甚至生命得来的。

所以祖国的定义不应该只是这一片广袤的土地,更应该包括中华民族无数的子孙。

2、跟唱

播放歌曲的第一段,学生哼唱。

二、练一练

(一)节奏听记填空。

1、2/4XXX┃XX┃┃┃

2、2/4XXXX┃XXX┃┃┃

3、3/4XXX┃XXXX┃┃┃

4、3/4XXXX┃X—X┃┃┃

每条节奏先拍三遍后再填写。

(二)读谱唱歌。

陕北民歌《崖畔上开花》

1、听歌曲,感受旋律线。

2、师范唱两遍,让学生有了初步印象。

3、随琴读谱唱歌。

三、课堂小结

第五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仔细的聆听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活泼、明快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2、欣赏有关迪斯尼的图片及故事,感受迪斯尼故事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并激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重点

用活泼、明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欢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

准确唱好二声部合唱,品味合唱的韵律。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了解迪斯尼

1、情境导入。

2、观看迪斯尼图片简介,感受迪斯尼故事中的真善美。

①介绍迪斯尼乐园。

②了解白雪公主的故事,感受真善美。

二、新歌教学

1、听范唱(出示歌谱课件),谈感受。

2、介绍弱起小节。

3、节奏来读歌词。

①师示范。

②学生齐读。

③突破难点句的节奏。

④完整的读。

4、“啦”哼唱。

5、跟着琴声演唱歌词。

①再次进行难点句的重点训练。

②教师范唱(启发有感情的演唱)。

③全班齐唱。

④分组唱或个别演唱。

三、教师小结

师:

同学们,不知不觉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就要说再见了,你们在迪斯尼乐园里过得开心吗?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迪士尼的神奇魅力,感受了真善美的小世界,还参加了一回巡游表演,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但老师相信这神奇的魅力依然可以延续,祝愿同学们梦想成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表演《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喜悦的心情,热情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学生能了解印度尼西亚一些相关的文化及“叫卖歌”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1、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2、尝试用歌曲典型节奏型编创歌词并进行歌曲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在教室中卖报纸,(你们思考,我用什么形式来卖会更吸引人呢?

)唱歌,那么你所知道的卖东西的歌曲还有哪些?

卖汤圆***,对,这是在我们国家的商贩们的叫卖歌,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一种歌曲体裁──叫卖歌,这三首歌都属于叫卖歌。

叫卖歌曲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也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

有的沿街叫卖,有的摆摊坐卖,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听到。

有谁能模仿一下各种各样的叫卖声呢?

例如:

卖汤圆,冰糖葫芦,磨剪子来,锵菜刀;)我们来听听,各种各样的叫卖声.那么你知道国外的商贩是怎样叫卖的么?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印度尼西亚,学习那个国家的一首叫卖歌曲<<木瓜恰恰恰>>。

2、小结:

印度尼西亚不仅风景秀美,并且特产也相当多,尤其是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可真是琳琅满目,市场上到处都有叫卖水果的吆喝声。

大家看到这些水果了吗?

印尼的人民在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