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8401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docx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按实物找相应数量的数。

  2、复习7以内的数字,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3、培养幼儿学数的兴趣,发展思维力。

  活动准备:

  教具:

果园背景图一幅,水果七盆,1—7数字卡七张,1—7的大数字棒七个,小狗、小羊、小熊、小老鼠、小鸡、小兔、小猫图片各一只。

  学具:

1—7不同的实物卡片人手一张;1—7数字小卡片、实物卡、数字杯人手一份;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觉引导、激发兴趣请小耳朵帮忙一起玩游戏:

教师敲铃铛,幼儿说出铃声响了几下。

  二、参观果园

  1、俞老师上次去动物园玩的时候,看到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俞老师看到小猴的果园很漂亮,于是就把它画了下来,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小猴的果园呀?

(想)

  2、那我们来看一看它的果园里有些什么呀?

  小朋友你们看桃树上有几个桃子?

石榴树上有几个石榴?

桔子树上有几个桔子?

葡萄树上有几串葡萄?

梨树上有几只梨?

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

樱桃树上有几颗樱桃?

  幼:

桃子树上有1个桃子,石榴树上有2个石榴,桔子树上有3个桔子?

葡萄树上有4串葡萄,梨树上有5只梨,苹果树上有6只苹果?

樱桃树上有7颗樱桃。

  三、感知数量7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七盆水果。

  师:

第一盆是什么水果?

第二盆是什么水果?

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第七盆是什么水果?

  (幼:

第一盆是桃子,第二盆是石榴,第三盆是桔子,第四盆是葡萄,第五盆是梨,第六盆是苹果,第七盆是樱桃。

)师:

第一盆有几个桃子?

一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

第一盆有1个桃子,一个桃子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师:

第七盆有几颗樱桃?

七颗樱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

第七盆有七颗樱桃,七颗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四、分水果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1、看!

小猴先来到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

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狗?

  (幼:

有1只小狗。

)师:

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给小狗,不多也不少呢?

  (幼:

小猴把桃子分给小狗吃。

)师:

为什么把桃子分给小狗呢?

  幼:

因为正好桃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1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很高兴。

  2、看!

小猴来到小羊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羊吃。

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羊?

  (幼:

有2只小羊。

)师:

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羊,才是正好每只小羊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

小猴把石榴分给小羊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羊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

为什么把石榴分给小羊?

  幼:

因为石榴正好和小羊一样多,都是2。

  师: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羊和小猴真高兴。

  3、逐一给小熊、小老鼠、小鸡、小兔、小猫分水果(方法同上)(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

  五、游戏:

找朋友(配音乐)现在俞老师还想请小朋友玩一个游戏,叫做找好朋友。

等一下每个小朋友拿一张卡片,先数数你的卡片上有几样东西,如果是1,那等等听着音乐走,音乐一停,赶紧跑到1前面站好,如果是2,音乐一停就赶紧跑到2前面站好……但不能挤,要站在对应数字的线上。

(和好朋友交换卡片,再次进行游戏一次)

  六、小组活动第一次,给实物卡送数字卡;第二次,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点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和准确认读10以内的数字。

  2.能将物体的数量和相应的数字进行配对。

  教学准备:

  1、五颜六色的花朵许多。

  2、贴有数字的筐子人手一个。

  3、磁带《多愉快》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师:

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蜜蜂要过生日了,它想邀请我们去参加生日晚会,你们想去吗?

(幼儿回答)

  师:

那我们送小蜜蜂什么生日礼物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

  师:

我们大家一起去采花,送给小蜜蜂好不好?

(幼儿回答)

  二、认读数字。

  1.师: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小筐子,大家仔细看一看,小筐子有什么不一样?

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给于肯定。

  2.幼儿读自己筐子上的数字。

  3.互读朋友筐子上的数字。

  提问:

你看到了哪些数字,都是什么?

  三、幼儿开始游戏(采花)

  导语:

小朋友们看,花园里开了这么多的花,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花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自由说)

  提出要求:

在采花时小朋友们要让花的数量与筐子的数字一样。

  1.第一次采花。

采花结束后,让幼儿说一说:

"你采了几朵花?

和筐子上的数字一样吗?

自己数一数。

"

  2.幼儿互相检查一下看是否正确。

  3.幼儿互换筐子再次采花并验证。

  四、游戏:

找朋友

  1.我们采了这么多的花,小蜜蜂一定非常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但在跳舞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

音乐停了之后,你们要听老师的口令,按照老师说出的数字找朋友。

  2.幼儿再次游戏。

  3.先找朋友(人数够可邀请老师)再跳舞离开教室。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3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参加小组活动,学习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难点:

  认识数字1--3,学习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匹配。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分别为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数字卡1--3。

  2、幼儿人手1份动物卡(分别为1只鸭子,2只大鹅,3只小狗),数字1--3,小筐,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数量。

  

(1)师:

黑板上有什么?

出示动物卡,引导幼儿观察。

  

(2)师: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

带领幼儿感知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并点数。

  2、幼儿按序排卡片。

  

(1)师:

请小朋友按数量多少的顺序给小动物们排排队,想一想谁排在最前面?

引导幼儿给实物卡排序。

  

(2)师:

他是怎么排的?

请一位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察排的过程。

  (3)师:

他排得对吗?

(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师生共同检查并带领幼儿从前往后地读一读小动物排队的顺序。

  3、认识数字。

  

(1)师:

今天动物卡片想找数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这就是数字1,1是什么样的?

(教师依次小结:

1像棍子、2像鸭子、3像耳朵)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3,及其代表量。

  

(2)师:

1除了可以表示1只大象,还可以表示1个什么?

(1还可以表示1只鸭子、1个苹果……教师再依次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数字2、3的实际意义)。

  4、幼儿个别操作。

  

(1)师:

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动物卡,数数每种动物有几只,给它们排排队,然后分别把它们的数字朋友放在它们的下面。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个别指导幼儿。

  (3)师:

做好后,请你把动物卡按刚刚排队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数字卡也按同样的顺序收齐放在小筐里面。

  5、完成幼儿用书。

  

(1)幼儿用书完成后,教师展示个别幼儿"圈数字"的操作卡,请其他幼儿共同看看他圈出的数字是对是错。

  

(2)师生共同检查各种操作材料是否已收放整齐(用过的材料摆成了原来的样子),表扬会自己整理操作材料的幼儿。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4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并学习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学到的几何图形拼接成一幅画。

  3.体验游戏中的快乐,激发幼儿对几何图形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不同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加以区分。

  难点:

用认识的几何图形作画。

  三、活动准备:

  认知经验:

中班幼儿已有的对图形的认知经验。

  物质材料:

几何图形卡片(配配卡)以及有关图形的实物;几何图形拼接成的拼接画;水彩笔,卡纸,小纸箱。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情境导入

  今天啊是个特别的日子——国庆节。

每年十月一号。

它可是祖国母亲的生日。

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我先不告诉大家里面装了什么东西。

那我们一起来摸摸看它里面有什么?

(可以激起幼儿学习探索兴趣)

  2.基本部分

  

(1)出示神秘盒

  现在我请几位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小椅子上举手的小朋友来前面摸一下这个盒子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宝贝?

请大家仔细地摸摸看。

  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小手指真灵敏,都摸出来它的形状并且说出来了它们的名字。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哪位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呢?

(西瓜、苹果、魔方、窗户、桌子)

  小朋友都回答得特别棒,老师根据图形特征,编了几个顺口溜,我说你们听并思考老师说的对不对,好不好?

现在,张开自己的小耳朵,开始喽!

圆形宝宝:

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

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象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

四条边四个角,方方正正本领好。

  

(2)放拼接画,帮助幼儿理解图形

  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这些画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宝贝们,今天老师说了是祖国母亲的生日了,那老师给各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白纸,请小朋友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用今天已经学到的图形拼接成一幅作品作为礼物送给自己想要感恩的人,好吗?

老师黑板上的拼接画也可以做参考。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动手完成感恩节礼物)

  3.结束部分:

  请部分有创意作品的小朋友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简单描述自己的制作过程。

将做好的拼接画进行最后的装饰,送给自己的最想感恩的人,并且拥抱他们。

  五、活动延伸:

  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或者周六日跟着自己爸爸妈妈出去的时候看见的建筑物都有什么形状的,周一来学校时候跟其他的小朋友一块分享交流。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5

  活动目标:

  能仔细观察并按人物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初步感知分类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分类标记

  活动过程:

  一、试一试(初步观察,尝试按人物的特征分类)

  ●引出主题

  ------操场上来了许多小朋友,看看他们是怎样的小朋友?

  ----他们要找好朋友,可以怎么找呢?

我们试一试。

  ----介绍操作材料

  ●幼儿第一次操作

  ●交流分享:

说说他们找到怎样的好朋友?

(根据幼儿讲述进行演示)

  :

穿红衣服的小朋友都找红衣服的小朋友站在一起,他们成了好朋友;

  穿蓝衣服的小朋友都找蓝衣服的小朋友站在一起,他们成了好朋友。

  只要找到和小朋友身上有一样特征的就可以站在一起成为好朋友。

  ●仔细观察小朋友,他们还可以怎样找朋友呢?

  二、分一分(学习按人物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幼儿第二次操作

  ●展示并交流

  ------你能发现站在一起的好朋友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

(贴分类标记)

  ------展示未出现的分类标记,让个别幼儿分一分。

  :

原来有一样特征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就是好朋友了。

我们已经有好多种找朋

  友的方法,有的按衣服颜色找,有的按男女性别找,有的按玩具找,

  还有的帽子大小找。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6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让幼儿喜欢识数,并对身边的数字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2、认知目标:

引导幼儿加深对数字1、2、3的识别。

  3、能力目标:

通过点数或心数判断物体的个数(1、2、3个)并能将实物或图片与等值的数字连线做朋友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认识数字1、2、3;听懂别人谈话的内容。

  教具准备:

皮球1个,红花3朵,口杯3个,图片若干张,挂钩,数字卡,手机,录音等。

  活动过程:

  一、齐唱歌曲《找朋友》

  并让小朋友说说你的朋友是谁?

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识数兴趣。

  1、教师接听电话,要求小朋友们安静听一听,是谁给老师打电话来了("喂,你好!

请问你是谁?

""什么?

你是数字妈妈呀,找我有什么事?

""数字宝宝要到我们幼儿园和小朋友玩,怎么玩呀?

""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们找朋友,可以呀!

""那他们什么时候来?

""现在就来了,在我们教室门口,还带了一些玩具,""好的,我现在就去迎接他们。

")

  2、提问小朋友:

刚才谁给来老师打电话了?

谁要到我们教师来?

他们要来干什么?

那小朋友们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哇?

(鼓励幼儿)

  3、迎接数字娃娃的到来。

  

(1)数字"1"娃娃进教室,放录音听他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

我是数字娃娃'1',很高兴见到各位,今天我想请中班的小朋友帮我找朋友,因为我是'1',所以我只和表示'1个'的东东做朋友,记住了哟。

"

  

(2)迎接数字娃娃"2",听录音: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将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大家喜欢吗?

你们帮我找朋友好不?

凡是表示有'2个'物体都可以和我做朋友,知道了吗?

"

  (3)数字娃娃"3"来了。

听录音(不耐烦的语气)"真倒霉,数字1和数字2硬是拉我来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找朋友的游戏,他们那么小,谁会帮我数字3找朋友啊!

不该来,真是不该来!

"

  4、鼓励幼儿,听数字3说我们小,不能帮他找到朋友,小朋友们你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

那你知道数字1要找什么样的朋友?

数字2呢?

数字3呢?

(再次明确目标)

  三、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

  1、通过出示数字娃娃带的玩具(一些实物),比如:

2个口杯、3朵红花、1个皮球等让数字娃娃在其中找朋友,要引导幼儿把找朋友的结果说下来,如:

1和1个皮球做朋友,2和2个口杯做朋友,3和3朵红花做朋友等。

以此激发幼儿:

看,刚才数字3小看我们说我们不能帮他找到朋友,这不,现在我们不是帮他找到朋友了嘛,看来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2、用图片帮数字娃娃找朋友。

(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的机会)

  3、连线找朋友。

  

(1)在黑板上摆三张图片,分别表示1、2、3,在图片的下面摆上与之不对应的数字娃娃,引导幼儿观察:

现在数字娃娃能不能和他上面的这一幅图片做朋友?

为什么?

那他们的朋友分别在哪里?

这是我们可以用一条线线把数字娃娃和他的朋友连起来,表示他们手拉手做朋友。

(教师做示范)

  

(2)将图片换一换,指名幼儿尝试给他们数字娃娃找朋友。

  4、夸奖表现好的幼儿,今天大家真了不起,帮数字娃娃找了这么多的朋友,我代数字娃娃给你们说一声:

谢谢小朋友!

  四、拓展练习出示图片

  (上面画有4条小鱼)让小朋友们帮他找朋友,说一说为什么1、2、3都不是他的朋友呢?

那谁会是他的朋友呢?

今天数字4没来,说不定明天我们还要给数字4找朋友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

今天就再见啦!

拜拜!

  活动反思:

  学条件的限制这节课我们没能使用电子课件,但是孩子们通过多多的实物及图片能将他们各自表示的数字与数字娃娃1、2、3对上号,整个找朋友游戏的过程从实物开始,到图片,再到连线找朋友,难度在层层递进。

用数字娃娃对中班小朋友的不信任做为小朋友们勇气与动力的源泉,到小朋友们为数字娃娃找到朋友的胜利结果,鼓舞孩子产生自信,挑战困难。

所以我感觉这节课,不仅有数学知识,更深透了社会知识、健康知识,既有孩子说话听话能力的培养,更有孩子识数、对应等数学知识。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7

  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爱护和关心朋友。

  3、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会多种分类方法并学以致用

  活动准备

  1、教具:

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

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

(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

)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

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

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基本环节:

  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

“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

(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

找找好朋友。

师:

“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

”(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

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

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

“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

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

教师分别出示:

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三、结束环节:

  教师小结:

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四、延伸环节: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