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9103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docx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使用及观察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放大镜,各种物体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观察放大镜的特点。

实验过程: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

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以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3.对比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科学课本的照片。

4.观察放大镜的特点。

实验结论:

放大镜在使用时要调整好物体,镜面和人眼的距离。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晶体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放大镜,精盐,味精,碱面。

实验目的:

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实验过程:

1.用肉眼和放大镜对比观察食盐,碱面,味精,糖颗粒有什么不同。

2.在纸上画出观察结果

实验结论:

放大镜下晶体的形状相对比较固定,并且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各具特点。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怎样放得更大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凸度不同的放大镜,硬纸。

实验目的:

研究怎么样用不同凸度的放大镜组成放大倍数更大的仪器。

实验过程:

1.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直到看清楚为止。

2.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4.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

5.用制作的一起观察教科书上的图片和字。

6.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与一个放大镜比较,观察放大倍数是否增加了。

实验结论:

两个放大镜调整好距离后才能起到加倍放大的作用。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类型:

演示

实验器具及材料:

教师用显微镜

实验目的:

让学生们知道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实验过程:

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6.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实验结论:

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去操作,并注意爱护显微镜,防止损坏。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实验目的: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实验过程:

1.将洋葱表皮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好观察清晰度。

2.观察洋葱表皮切片的结构。

实验结论:

洋葱表皮细胞如一个一个挨着的小房间,里面还有圆点,气泡。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观察叶孔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显微镜,叶孔切片。

实验目的:

观察叶孔

实验过程:

1.将叶孔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好观察清晰度。

2.观察叶孔切片的特点。

实验结论:

能清晰的看到叶子上的气孔。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

实验名称: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显微镜,滴管,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池塘水,烧杯。

实验目的:

学习制作装片,观察池塘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过程:

1.取一些池塘水。

2.用滴管吸取一些池塘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并用吸水纸将溢出的水分吸出。

3.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好清晰度。

4.在显微镜下观察池塘水里的微生物。

实验结论:

野外水中在显微镜下观察,能看到活动的小生物。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物质在变化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细铁丝,没用的纸,火柴,蜡烛,烧杯,热水。

实验目的:

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变化。

实验过程:

1.将细铁丝用力掰弯,将纸折叠。

观察并思考,它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观察一杯热水,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3.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过一段时间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4.比较上面几种物质的变化。

实验结论:

铁丝,水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产生了光、热、烟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观察白糖的变化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蜡烛,火柴,钢勺,白糖,线手套。

实验目的:

让学生观察白糖加热后的变化。

实验过程:

1.将白糖放入燃烧匙内。

2.点燃酒精灯。

3.带好手套加热燃烧匙,观察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的变化。

实验结论:

白糖在开始加热时变成液体,然后慢慢变黄,产生气味,最后变黑。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用碘酒检验食物中的淀粉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碘酒,滴管,各种蔬菜,培养皿,大米饭粒。

实验目的:

观察碘酒遇淀粉的变化。

实验过程:

1.在培养皿里的大米饭粒上,用滴管滴上几滴碘酒,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

2.用碘酒检验试验用的蔬菜中,哪些蔬菜里含有的淀粉多。

实验结论:

碘酒与淀粉变蓝。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小苏打,白醋,玻璃杯,蜡烛,火柴,玻璃片。

实验目的: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检验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

实验过程: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勺醋,然后小心的倒入一勺小苏打,观察现象。

2.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说说有什么感觉。

3.将燃烧的火柴伸进玻璃杯中,观察现象。

4.在桌子上,固定好蜡烛并点燃。

5.将玻璃杯中的气体向下倒在蜡烛上,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混合时产生气泡,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能让燃烧的火柴熄灭。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玻璃杯,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

实验目的: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置换反应。

实验过程:

1.将硫酸铜溶液倒入玻璃杯中。

2.用镊子夹起铁钉,慢慢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放置一会。

3.取出铁钉,观察铁钉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钉子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在上面产生红褐色沉淀物,时间越长,沉淀物越多。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模拟月相变化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两个圆纸片。

实验目的:

模拟月相变化。

实验过程:

1.在教师或一块空地的一端墙上贴上太阳,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

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圆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

2.让“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当“月球”分别运行到1~8的位置时,画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

实验结论:

有时太阳能全部照射到月亮朝向地球的一面,有时照到一半,有时照到一点,有时照不到。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建一个“星座”模型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正方形纸板,细线,橡皮泥。

实验目的:

观察北斗七星在天空中构成的图形

实验过程:

1.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上(P57)打上7个小孔。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

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记录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实验结论:

北斗七星相对位置不变,形状像个勺子。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

制作活动观星图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

星象图

实验目的:

观察星象

实验过程:

1.将一个印有全天星座的圆形硬纸片剪下做成活动圆盘。

2.将两张连在一起的纸片中的一张按要求剪下一个椭圆,并把它们与星座图组合起来。

3.在夜观星象时,将活动观星图举过头顶,并转动星座图,让图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我们就可以根据图中的星座来认识其他星座了。

实验结论:

夜晚观察星空很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