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9835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矿床学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床学复习题.docx

《矿床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床学复习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床学复习题.docx

矿床学复习题

矿床学基本概念(★★★★★)

矿床:

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它是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矿产:

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的矿物资源,是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的总称。

它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原材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矿体:

组成矿床的基本单位,是矿石在三维空间的堆积体。

矿体占有一定空间,具一定的形态、产状和规模。

矿点:

广义的矿点是指所有被发现的,并显示矿产存在标志的地点。

一般只经过初步了解,是否有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工作,可作为进一步找矿的线索。

区域地质调查编制的矿产图中,矿点是指经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或普查勘探工作所确定而规模小于小型矿床的含矿地点,或未进行过详细工作、规模尚未查明的含矿地点。

(矿点:

有用组分百分含量达到工业要求,但储量规模很小,难以大规模开发,一般为民采。

矿化点:

有用组分有一定富集,其含量超过地壳平均值,但储量和品位达不到工业要求。

矿石:

是矿体的组成部分,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能从中提出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的品级(或称技术品级):

是矿石工业品级的简称,是矿产工业(指标)要求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在一个工业类型的矿石中,根据矿石的有用组分、有害组分的含量,物理性能质量的差异以及不同用途的要求等,对矿石(矿物)所划分的不同等级。

矿石矿物:

是指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

是指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脉石:

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夹石:

是指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其厚度大于夹石剔除厚度时,必须从矿体中剔除。

矿石贫化:

矿体中围岩碎块和夹石的含量过多,相对降低了矿石的品位。

品位:

矿石中有用组份的百分含量。

矿石品位(Tenor):

矿石中有用组份的单位含量;是衡量矿石质量的重要标志。

围岩:

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侵入体周围的岩石,二是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矿床学中主要指后者,即围岩是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矿体周围(包括顶底板)无实际开采利用价值的岩石。

母岩:

在成矿过程中供给成矿物质或与成矿作用直接有关的岩石,指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成矿物质的岩石。

矿石的构造:

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反映出来的形态特征。

矿石的结构:

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显示的形态特征。

(P14)

同生矿床:

是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形成(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

是指矿体和围岩分别由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矿体的形成明显地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

叠生矿床:

是指由先期地质作用形成的矿床(体)、又叠加了后期发生的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双重(或多重)成因的矿床。

侧伏角:

(∠abc)指矿体的最大延伸方向(即矿体轴)与走向线之间的夹角。

倾伏角:

(∠dbc)指矿体的最大延伸方向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矿产的种类:

按其产出状态可分为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和气体矿产。

按矿产的性质及工业用途,又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类。

矿床成因类型:

岩浆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热液矿床等。

矿床工业类型:

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海相沉积型、岩浆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等。

常见的矿体形态类型:

(P11)

常见的矿石构造类型及其成因指示意义:

P16

常见的矿石结构类型及其成因指示意义:

P16

野外观察矿体产状包括那些内容:

1、矿体的空间位置(走向、倾向、倾角、倾伏角和侧伏角);2、矿体埋藏情况(露天矿体和隐伏矿体);3、矿体与地层层理的空间关系;4、矿体与构造的空间关系;5、矿体与岩体的空间关系。

成矿期:

是指在一个具有相同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和物理化学条件的较长地质作用中,形成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

它代表一种地质作用和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

成矿阶段:

是指在成矿期内较短的成矿作用过程,表示一组或一组以上的矿物在相同或相似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过程。

矿物的生成顺序:

在同一成矿阶段中不同矿物结晶的先后顺序叫做矿物的生成顺序。

划分成矿期、成矿阶段和矿物生成顺序的地质依据依此是什么?

成矿期划分:

(P21)

成矿阶段的划分依据:

1、矿体构造标志;2、矿石构造标志;3、矿物共生组合标志。

(P22、P23)

矿物生成顺序的划分依据:

1、矿物先后生成的标志:

穿插、交代、包围、粒间位置、假象、构造;2矿物同时生成的标志:

固溶体分解结构、矿物颗粒呈共结边接触、再结晶作用形成的变晶。

(P24)

矿床学研究的工作阶段与主要工作方法:

野外地质研究=室内各种分析测试=综合研究。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有那些:

1、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2、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的需求及市场价格;3、矿床开采条件及环境因素。

成矿作用总论(★★★★★)

克拉克值:

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其丰度值,也称克拉克值。

戈尔德施密特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

亲铁元素、亲石元素、亲硫元素、亲生物元素。

(P33)

浓度克拉克值:

是某一地质体(矿床、岩体或矿物等)中某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也叫富集系数。

浓集系数:

矿床工业品位与该矿种的元素克拉克值之比值。

元素聚合成矿的方式:

主要有结晶作用、化学作用、交代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及类质同象置换作用等。

交代作用:

是溶液与岩石在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分上的带入和另一些组分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因此也称为置换作用。

导矿构造:

热液自深部地段进入矿田范围的通道,深断裂是常见的导矿构造。

配矿构造:

矿液从导矿构造出来后,向成矿地段方向运移的构造。

容矿构造:

使矿体定位,并决定其形态、产状、大小,有时决定其内部结构的构造。

运矿构造:

与导矿构造连接的断裂或透水性岩层,常是将矿液运入矿田范围的配矿构造。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控矿构造是多级别的和互相交错的,因而在某些成矿地带不易区别导矿构造和配矿构造。

在这种情况下,可将二者统称为运矿构造

导矿构造-气水热液由深部进入矿田的通道(不含矿,可有矿化痕迹)

配矿构造-热液有导矿构造进入容矿构造的通道(导矿构造上盘)

容(储)矿构造-使矿体定位,决定矿体的形态、产状和规模

充填成矿作用:

指热液在围岩(多为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围岩)内流动时,若与围岩间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的相互交换,主要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含矿热液中的成矿物质直接沉淀在围岩的孔洞或裂隙中,这种成矿作用叫做充填作用。

交代成矿作用:

系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矿液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或置换作用,而矿质的聚集的作用。

——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交代矿床。

※表现为由一个原生的矿物集合体,向一组更稳定的新矿物的转变。

扩散交代作用:

交代作用中组份的移动系通过停滞的粒间溶液,以分子或离子扩散方式缓慢地进行的作用。

引起原因:

组份的浓度差(浓度梯度),扩散作用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

一般扩散交代作用的效应半径为数十米。

渗滤交代作用:

交代作用中组份的移动是靠溶液流动进行的。

引起原因:

借助于流经岩石裂隙中的溶液进行的,溶液流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压力差;一般波及范围较大。

元素富集成矿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元素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能发生分散或富集。

元素富集成矿的主要方式:

结晶作用、化学作用、交代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及类质同象置换作用。

成矿流体的来源及主要特征:

1、大气降水;2、海水;3、建造水;4、岩浆热水。

(P38、39、40)

矿质在成矿流体中迁移、沉淀的主要方式有那些?

迁移形式:

1、以硫化物的形式迁移;2、以卤化物的形式迁移;3、以易溶络合物的形式迁移;4、以胶体溶液形式迁移。

沉积形式:

1、温度降低;2、压力降低;3、pH值得变化;4、氧化-还原反应;5、离子交换反应;6、不同性质溶液的混合。

成矿作用:

1、内生成矿作用;2、外生成矿作用;3、变质成矿作用;4、叠加成矿作用。

(P49、50)

矿床成因分类:

(P53)

岩浆矿床(★★★★)

岩浆矿床:

是由各类岩浆在其生成、运移或就位过程中,主要通过分异作用和结晶作用,使岩浆中分散的有用物质聚集,或者在特殊条件下固结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地质体所形成的矿床。

岩浆矿床的成矿作用:

1、岩浆结晶分异作用;2、岩浆熔离作用;3、岩浆爆发成矿作用;4、岩浆凝结成矿作用。

结晶分异作用:

岩浆中矿物的顺序晶出,并在重力和动力作用下发生分异过程,叫做岩浆结晶分异作用。

早期岩浆矿床:

是指有用矿物在主要含矿岩浆结晶的早期结晶,并在重力或动力作用下聚集所形成的矿床。

(特点P60)

晚期岩浆矿床:

是指含矿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造岩矿物先结晶,使成矿物质向残余岩浆中聚集,在岩浆即将固结时矿石矿物集中结晶所形成的矿床。

岩浆熔离作用也叫岩浆液态分离作用,或称岩浆不混熔作用,是指在较高温度下一种成分均匀的岩浆熔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互不相融的熔融体的作用。

岩浆矿床成矿专属性的表现有那些?

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是指一定类型的岩浆建造形成一定类型的矿床,两者存在着专属性的内在联系。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的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

1)岩浆岩类型和岩石化学特征研究

2)岩浆岩挥发份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岩浆岩的矿物标型特征

岩浆成矿作用主要有那些类型,各自形成那些矿种,代表性矿床案例。

1、岩浆结晶分异作用与岩浆分结矿床(P59)

2、岩浆熔离作用与岩浆熔离矿床(P61)

3、岩浆爆发成矿作用(P63)

4、岩浆凝结成矿作用及岩浆凝结矿床(P64)

演讲矿床主要类型及实例:

1、镁质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铂)矿床:

布什维尔铂族元素矿床、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

2、与铁质超基性岩—基性岩有关的钒--钛—铁矿床:

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

3、与镁铁质超基性岩—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

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肖德贝里同镍硫化物矿床

4、与碱性岩—超基性岩—碳酸岩有关的磷灰石—磁铁矿—稀有稀土元素矿床:

希宾磷灰石—霞石矿床

5、与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有关的金刚石矿床:

莱索托卡奥金刚石矿床中国金伯利岩中金刚石矿床

6、花岗石矿床

伟晶岩矿床(★★)

简述伟晶岩矿床的带状构造地质特征?

在伟晶岩矿床中,由伟晶岩的不同结构类型组成的条带,沿伟晶岩体的走向和倾斜,呈有规律的分布而形成.发育完好的伟晶岩体一般可分为四个带:

1、边缘带:

与围岩接触,带内矿物结晶不好,细粒结构(<1㎝),断续出现。

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可见少量的石榴石、电气石、绿柱石、偶见稀有元素矿物。

2、外侧带:

矿物组成与边缘带基本相同。

矿物主要呈粗粒和文象结构;带内绿柱石(Be),白云母常具工业价值。

主要由文象花岗岩和由斜长石、钾微斜长石、石英、白云母等矿物组成。

3、中间带:

该带位于外侧带和内核带之间,呈粗粒结构、似文象结构和块状结构。

矿物成分复杂,除主要矿物之外,还含有大量金属矿物等有用组分,如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物、绿柱石、锂辉石等,具较大的工业价值。

4、内核带:

于伟晶岩体的中心部位,常由结晶粗大的石英和长石组成,或仅由石英以及电气石、锂辉石等组成致密块状内核。

有时亦可构成晶洞,可有质量较好的水晶产出。

简述伟晶岩矿床的成矿条件?

1、物理化学条件:

温度:

变化范围较大,最早结晶温度可能700~800度,外带温度大,内部石英核的结晶温度可低至200~300度。

压力:

开始时可能达到500~800MPa,结束时降到100~200MPa。

1.5~3km——较小深度(水晶);

3.5~7km——中等深度(稀有金属);

7~11km——较大深度(云母)

超过11km——极深的(陶瓷原料)

2、岩浆条件

3、地质构造条件:

伟晶岩主要分布在褶皱带内的区域断裂带附近、古陆边缘或内部基底出露区、不同构造单元的交界地段等部位。

简述伟晶岩矿床的成因假说观点?

1、岩浆结晶成因观点:

浆结晶作用的末期形成富含挥发分的“残余岩浆”或“伟晶岩熔体”,在相对封闭和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通过缓慢的冷却结晶和分异而形成具有完好带状构造的伟晶岩

2、热液交代成因

3、岩浆结晶与热液交代综合成因观点

伟晶岩矿床的成矿作用:

伟晶岩矿床是一种多期多阶段形成的产物,总的说来,伟晶岩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以结晶作用为主的早期结晶作用阶段和以交代作用为主的晚期交代作用阶段。

挥发份在伟晶岩矿床形成的整个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挥发份的作用:

降低熔浆结晶温度,粒度变小,有利于分异作用的进行;可增加伟晶岩浆的内应力,使其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侵入到围岩中去。

挥发组份能与成矿元素构成易溶的络合物,增强成矿元素的搬运和集中能力。

伟晶岩矿床形成的后期,由于挥发组份的聚集,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了气水热液,对早期晶出的矿物发生强烈的交代作用。

伟晶岩矿床的交代作用,主要发生在伟晶岩主体形成的后期。

早先形成的岩石或矿物(长石、石英、云母)与残存的气液流体发生化学反应。

早期形成的矿物分解,释放出稀有或稀散金属元素,有利于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形成。

6接触交代作用及矿床(夕卡岩矿床)(★★★★★)

矽卡岩:

由石榴子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及其他钙、镁、铁、铝的硅酸盐矿物组合而成的岩石。

接触交代矿床:

是指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由于含矿气水热液进行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矽卡岩矿物组合及与其时空相关的矿床,称为接触交代矿床,又称为矽卡岩矿床。

接触渗滤交代作用:

含矿气水溶液沿着被交代岩石的裂隙系统渗滤,并与之交代反应的作用。

接触扩散交代(双交代作用):

常发生于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岩石接触带。

作用过程:

1、石灰岩CaO饱和,岩浆岩SiO2和Al2O3饱和,相互扩散,达到新的平衡,形成矽卡岩;2、由浓度梯度(浓度差)所驱动;3、交代带不可能很厚

镁矽卡岩和钙矽卡岩中矿物组合类型的区别

简述矽卡岩矿床的成矿期和成矿阶段:

分为两个成矿期和五个成矿阶段:

矽卡岩期、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石英硫化物期、早期硫化物阶段、晚期硫化物阶段。

不同矿床中矿化期及矿化阶段的发育程度有别。

简述矽卡岩矿床的成矿条件?

1、岩浆岩成因:

为来自上地幔的深熔型或上地幔-下地壳同熔型花岗岩类,形成Fe、Cu、Mo、Au矿床;另一类来自地壳中、上部与改造型花岗岩有关,形成W、Sn、Be、Bi、Pb、Zn矿床。

2、物理化学条件:

温度:

矽卡岩矿物形成温度:

800-300℃,金属矿物形成温度:

500-200℃,流体包裹体测温资料显示:

金属氧化物(如磁铁矿):

600-350℃(集中在500-400℃);金属硫化物(如黄铁矿等):

450-100℃(集中300℃左右)。

深度和压力:

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深度约1~4.5km,其压力可达3×107~3×108Pa,属于浅成-中深条件。

较浅环境:

P=3107~1108Pa、t=575~240℃,较深环境:

P=1108Pa~3108Pa、t=800-300℃。

深度和压力过大的条件不利于矽卡岩矿物形成,如:

CaCO3+SiO2=CaSiO3↓+CO2↑

3、地层围岩条件:

(1)最有利的岩性是各种碳酸盐岩石,包括:

灰岩或大理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和钙质页岩以及膏岩层等,

(2)其次是火山岩,包括:

安山岩、英安岩和凝灰岩等;(3)一般讲,薄层、含有杂质的地层或岩层/石,在物理化学性质上有明显差异的火山岩或页岩呈互层时,有利于矿化。

4、构造条件:

(1)区域构造环境:

在大洋岛弧区、大陆边缘造山带以及大陆内部断裂凹陷带和裂谷环境下,均能产生矽卡岩矿床。

控制岩体的构造:

经常是大断裂、不同方向的断裂交汇部位、大型褶皱的转折端及倾伏端。

(2)控制矿床矿体的构造:

控制矿床分布、控制矿体的产状、形状。

主要是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构造以及接触带上的捕虏体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和层间构造等。

1)接触带构造:

接触带构造形态;平直的、波状的、港湾状的,锯齿状的等。

按接触面与围岩的关系;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按接触面上下岩性关系;平盖接触和超覆接触。

简述矽卡岩矿床中有利的成矿构造类型有那些?

简述矽卡岩矿床可形成哪些矿种,典型的矿床案例。

铁:

湖北大冶铁矿、河北邯邢铁矿;

铜:

安徽铜官山铜矿床;湖北铜录山铜矿床;

钨:

湖南瑶岗仙白钨矿床;湖南彬州东坡柿竹园多金属矿床

钼:

辽宁杨家杖子钼矿;河北寿王坟钼(铜)矿床;

锡:

云南个旧锡石硫化物矿床;广西大厂锡石硫化物矿床;

铅锌:

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床;辽宁八家子铅锌矿床。

矽卡岩矿床的主要特点:

1、在时间上:

矿体与矽卡岩在形成时间上,大致有三种:

(a)同时矿化型,矿体与矽卡岩体空间一致。

(b)继承矿化型:

有用矿物形成紧接矽卡岩之后,矿体分布于矽卡岩体的局部地段

(c)叠加矿化型:

有用矿物形成明显晚于矽卡岩,矿体可以分布在矽卡岩中,也可分布在围岩中

2、矿床分带性岩浆岩→矽卡岩化岩浆岩→矽卡岩→矽卡岩化碳酸盐岩→碳酸盐岩

内矽卡岩———外矽卡岩;内接触带———外接触带

钙矽卡岩分带;蚀变岩体——内矽卡岩(钙铝榴石+方柱石,晚期绿帘石)——外矽卡岩(透辉石+石榴石,晚期绿泥石、阳起石)——硅灰石大理岩

镁矽卡岩分带:

蚀变岩体——内矽卡岩(透辉石+斜长石+尖晶石)——外矽卡岩(镁橄榄石+透辉石,晚期硅镁石、金云母、蛇纹石)——透辉石(蛇纹石)化大理岩

热液矿床(★★★★★)

蚀变作用:

岩石在气水热液作用下,发生一系列旧矿物被新的更稳定的矿物所代替的交代作用。

围岩蚀变:

气液流体使围岩发生各种变化的地质作用(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大理岩、角岩均不是围岩蚀变)。

蚀变围岩:

遭受了蚀变作用的围岩

扩散交代作用:

交代作用中组份的移动通过停滞的粒间溶液,以分子或离子扩散的方式缓慢地进行。

由浓度差引起,有效半径为数十米。

渗滤交代作用:

交代作用过程中组份带入带出借助于流经岩石裂隙中的溶液流动进行。

溶液流动的原因主要是压力差。

热液蚀变类型:

①矽卡岩型:

矽卡岩化、方柱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黝帘石化、石榴石化、闪石化。

②气成高温热液蚀变:

云英岩化、电气石化、黄玉化、黑云母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萤石化、钠闪石、霞石化、霓石化。

③中-低温热液蚀变:

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矿化、青盘石化、高岭石化、明矾石化、重晶石化、蛇纹石化、叶腊石化、碳酸盐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

主要蚀变类型与矿化的关系:

矽卡岩化—钨、锡、钼、铁、铜、铅-锌、硅灰石

云英岩化—钨、锡、钼、铋、铌、钽、铍、锂

钾长石化—铌、钽、铍、锂、钨、锡、钼及稀土

钠长石化—铌、钽、铍、稀土元素及钨、锡、金、铁、铜、磷、黄铁矿

青盘岩化—铜、钼、铅、锌、金、银、黄铁矿

绢云母化、绢英岩化—金、铜、铅、锌、钼、铋、萤石、红柱石、刚玉

绿泥石化—铜、铅、锌、金、银、锡、黄铁矿

粘土(泥)化—金、银、铜、铅、锌、高岭土、叶腊石等

硅化—铜、钼、铅、锌、金、银、汞、锑、黄铁矿、明矾石、重晶石等

碳酸盐化—铜、铅、锌、汞、菱铁矿、菱镁矿及碱性岩中的铌、钽、锆、稀土元素

明矾石化—金、银多金属、明矾石、叶腊石、高岭土等

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中的蛇纹岩、滑石、菱镁矿、石棉。

接触带中的铁、铜、石棉

云英岩化:

是一种重要的高温气水热液的蚀变作用,主要产生在花岗岩类及硅铝质围岩中。

蚀变后的云英岩呈浅灰、灰、灰绿及灰黄色,中--粗粒结构,粒径以1-5mm最为常见。

具花岗变晶、花岗-鳞片变晶及鳞片变晶结构。

青磐岩化:

(亦称变安山岩化)是指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及部分流纹岩,在中低温热液作用下,主要是在热液中二氧化碳、硫和水等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蚀变作用。

热液矿床:

是指含矿热水溶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在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由充填、交代及沉积等成矿方式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造山型金矿:

SEDEX型矿床:

泛指不同成因的(含矿)热水流体在喷溢至地表或近地表的过程中,在喷口以下的热液通道中通过充填、交代作用,在喷口以上的盆地则通过与冷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热水中所携带的物质组分沉淀下来的过程。

由此作用使热水溶液中的矿质富集并形成的矿床,称之为喷流矿床。

MVT型矿床:

是指赋存于前陆盆地边缘的碳酸盐岩中(或因与岩浆活动无关的浅成后生层状铅锌矿体),是在50-250℃条件下从稠密的盆地卤水中沉淀形成的。

因其代表地区位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域而得名。

(P158)

卡林型Au矿:

是指产于渗透性良好的角砾薄层碳质粉砂岩中,呈微细浸染状的金矿床。

成因主要由:

1、与岩浆有关(由于岩浆活动而产生的岩浆流体或由岩浆热驱动外部流体循环);2、变质成因;3、非岩浆原因(区域拉张时非岩浆流体的循环);4、盆地流体;5、综合原因。

构造环境:

1、裂陷槽拉张环境;2、裂陷槽封闭造山挤压环境。

主要矿床类型:

1、微细浸染型金矿;2、碳酸盐岩中金矿床;3、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砂页岩型铜矿:

是以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层状铜矿床。

(P168)海相砂页岩型铜矿产于被动大陆边缘及边缘凹陷;陆相砂岩型铜矿产于大陆板块内部的裂谷、(断陷)山间盆地.

砂岩型铀矿:

是以砂岩为主岩(储岩)的铀矿床。

(P173)

黑色页岩型多金属矿床:

P177

复成热液矿床:

是由不同期次、不同成因的含矿热液复合而成的矿床。

(P185)

7热液矿床(★★★★★)

气水热液矿床的原生带状分布

原生分带概念:

是指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矿石结构、矿石构造、围岩蚀变等在矿床、矿体范围内做规律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呈带状,这种规律性变化称为带状分布现象.

分类1.按范围大小——区域分带、矿田分带、矿床分带、矿体分带;2.按物理化学和矿物组合——水平分带与垂向分带;

区域分带——指在较大范围的构造岩浆活动带或构造单元中,成因上有联系的矿床或矿床类型在空间上分布的规律性。

主要受成矿区域构造背景(构造-岩浆-地层和岩相古地理)的控制,是区域成矿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矿田分带——指在由成因上有联系的矿床组成的矿田中,具有不同矿化特征的矿床在空间上分布的规律性。

简述高、中、低温热液矿床划分依据及主要特征:

1、高温热液矿床

  a、成矿温度:

>300ºC

  b、矿石的矿物组合:

常为黑钨矿、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镜铁矿、绿柱石、锂云母、黄玉、铌(钽)铁矿、萤石等矿物某些矿物。

  c、围岩蚀变:

常见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硅(石英)化等。

2、中温热液矿床

  a、成矿温度:

200—300ºC。

  b、矿石的矿物组合:

常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

  c、围岩蚀变:

常见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硅(石英)化等。

3、低温热液矿床

  a、成矿温度:

<200ºC。

  b、矿石的矿物组合:

常为辉锑矿、辉铜矿、辰砂、雄黄、雌黄、金银的硒化物及碲化物等。

  c、围岩蚀变:

常见高岭石化、白云石化、明矾石化、玉髓化及蛋白石化。

简述高、中、低温热液蚀变的主要类型,及相关的矿产类型

高温热液形成温度约在500-350℃之间,W-Sn-Mo-Bi-Be-Fe的矿物组合及相应的矿床.金属矿物:

黑钨矿、辉钼矿、辉铋矿、磁黄铁矿、毒砂;非金属矿物:

石英、云母、黄玉、电气石、绿柱石。

(岩浆期后热液)

中温热液形成温度在350-200℃之间,Cu-Pb-Zn的矿物组合和相应的矿床。

金属矿物:

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自然金等;

非金属矿物:

石英、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重晶石等(变质热液)

低温热液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