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0219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docx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

现代中职学校教育体系改革及运营模式研究

[摘要]:

2000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随着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突出表现为: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机制支撑,决策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社会保障机制相对欠缺。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硬件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相关要求;师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数量短缺,专业教师职业素养和实操技能亟待提升;教育行业与产业相对独立,职业学校与生产企业信息沟通不畅、专业教学不能满足岗位的技能要求,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不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

中等职业学校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的服务水平,就必须从学校教育体系和运营模式入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重点、整体规划,不断推进推进事业发展,挺高社会效益。

本文将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在现行体制下的运行模式入手,从微观的角度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体系和运营模式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体系运营模式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沿袭苏联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20世纪末,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不论在生源质量、在校生规模以及毕业生就业率都出现了严重的下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跌入低谷,同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不断崛起、服务业快速发展,企业对基层高素质员工需求的陡然上升。

于是在2000年以后,国家不断的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职比以提高国民的受教育水平,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的,就业质量和教学质量也不断下降。

扩大招生规模成为各个教育职能部门和职业学校的首要目标,甚至出现了在只有教职员工一两百,在校学生一两万的万人学校。

近年来,很多学校开始重视教育质量,控制招生规模,提升生源质量和提高教育水准,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已经是我国国民受教育水平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

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以改变学校的硬件设备,扩大实习实训场所,如何不断对教育体系和运营模式进行变革,使中等职业学校能够确实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更好的加快事业发展,满足国家经济和教育公平发展的需要成为各个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展开研究的。

二、研究意义

近几年来,职业教育的研究多着重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尤其在借鉴德国模式的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体系研究取得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职业教育的运营模式和管理体系方面的研究进行的较少,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但总的来说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思想依然留有较深的印记。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审时度势,高度重视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和支持的力度。

并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显着增强,保障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重大机制基本健全,改革创新实现整体跨越,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吸引力大幅提升,就业贡献率、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的新要求,这就要求各个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从管理上,从教学上,从服务上全方位的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仅仅从教育教学的方式上进行研究和实践不足以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在资金上、师资上以及管理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因此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就个别案例深入分析阻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因素,进行现代中职学校教育体系及运营模式改革的研究就有了较强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

我国中职教育的改革既是市场经济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社会发展逐渐进步,教育领域逐步向国际化靠拢的时代要求,也是我国国情的要求。

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已近有了很大的成效。

在大学生就业难、工资低的情况下,中职教育的服务领域改革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诸多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肯定中职教育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职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

学校的硬件条件和师资无法满足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生源质量不断下降,教学和实际的生产脱节,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质量不高,校企合作不能落到实处等诸多问题上。

本文以昆明铁路机械学校为实例,通过对学校现行体制下的环境分析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学校品牌建设以及学校信息话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找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体系及运营模式改革的思路。

四、基本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体系及运营模式的改革就是要构建实时有效的信息链、完善便捷的服务链,和企业的无缝对接最终形成高效动态的人才供应链,这就要求我们要实时的修订教学计划,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行为素养的教育,建立柔性的教学管理体系。

现阶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们的职业教育活动和人市场需求及企业需求存在着严重脱节的情况,如果没有充分准确的市场信息,一切的职业教育改革活动都是空谈,招生就业工作也无法有效的开展。

所以必须建立规范的信息管理模式,使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尤其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需求信息能够有效地到达学校教学部门,指导各专业实时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形成实时有效的信息链。

其次,要加强服务意识,构建学校行管后勤部门服务学校一线部门,学校一线部门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企业的完善便捷的服务链,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为企业提供更优质人才储备和输送服务,形成为从学生到学校再到企业的高效动态的人才供应链。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学校品牌建设以及学校信息化建设都应该以建设这一条高效人才供应链为核心。

第二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现状分析

一、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体现国家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职业教育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两个方面。

其中学历教育又以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中等职业教育属于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

现阶段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和技工学校。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30余年来在不断变革中尽力了长足的发展。

尤其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在我国劳动者综合素质提高中承担着重要作用,为完成经济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解决三农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为培养技能型中等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就目前而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主要可做如下归纳:

(一)、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中等职业学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在我国近三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事业的不断健全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每年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国务院总理均亲自到会并做重要讲话,通过学习讲话精神我们可以认识到:

努力办好中职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重视教育公平,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发达国家都及其重视职业教育,在西欧,其职业教育的在校学生人数要远高于普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比如德国的普职比为29:

71,奥地利的普职比例更达到了17:

83。

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也是高度重视。

以云南省为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坚持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加强对高中段教育的宏观调控,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由于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使得职业学校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不断回升。

在前几年“高校扩招”“普高热”的冲击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曾经陷入低谷。

学校出现招生困难、就业不景气、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

2002年以来,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的不断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渐渐来开序幕,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普职比不断提高。

到2010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规模达到1.45万所,在校学生规模1600万。

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政府重点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

通过资源整合、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建设了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每所学校中央财政给予了2000万的中央财政支持。

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较快较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中等职业学校坚持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其价值逐渐体现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一线生产技术人才。

这就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是:

服务生产一线,强调实作技能。

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要能够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有敏锐的触角,和企业有密切的接触,使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够的到企业的欢迎。

学生较高的就业质量和较高的就业率必然推动学校获得更大的发展。

现在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带来的效果已经逐步开始展现出来了。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为企业提供恰当的劳动力资源。

企业的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在需要高学历人才的同时更需要大量的在生产一线具有熟练技能的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为了向企业提供高校所不能提供的,服务生产一线的、具备熟练技能的技术人才。

二、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近几年来取得较快较好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其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是广阔的。

但是在发展中依然存在这足多问题影响着学校进一步发展,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诸多制约。

(一)、社会普遍认知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

因为长期以来社会上都存在“重普高、轻职教”的观念,往往把职业教育认为是不入流的教育。

普遍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岗位差,收入低,只有学习成绩差的、中考失败的学生才会进入到职业学校就读。

以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社会地位低,收入较差,无法吸引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

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学校的发展就会逐渐不如恶性循环。

(二)、政府虽然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投入,但教育资金依然存在较大缺口。

职业教育是需要较高投入的,它所需的资金量远远高于普通教育。

其中专业设施、实训设备以及实习实训的场所都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

同时,由于职业类学校的师资培训更强调技能性和实操性,因此专业师资培训的费用投入也非常高。

基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高等教育有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对中等职业学校而言,虽然国家在最近几年加大了支持力度,但是相对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依然远远不足。

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长期以来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对实习实训设备购置乏力,很多职业学校的实践性课程只能依靠简易的设备,甚至在黑板上讲实践,学生动手机会少,不能有效的提升实践技能,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不能体现。

(三)、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教育资源浪费突出

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在运营过程中一般都不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只是年底粗略的进行第二年度的预算并上报,导致学校在资金使用上都是考虑有多少可用,而不是考虑应该用多少。

学校管理者大多缺乏资金的运作理念,最终结果就导致学校一面资金匮乏、一面资源被大量浪费或者闲置。

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致使办学成本不断升高。

(四)、教育教学水平达不到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我们的职业教育活动和人市场需求及企业需求存在着严重脱节的情况。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学校不能及时的从企业获取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在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以后学校也不能及时的从企业的到信息反馈。

这就导致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时候不能切实的以市场为导向,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提高学生技能。

同时,由于现阶段专业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相当的不足,即使能够从企业获得充足的信息,由于师资的问题,教学也不一定能落到实处。

常此以往,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会逐渐丧失社会竞争力,学校的教学也就变成了无根之萍。

(五)、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在区域上、城乡间存在较大差距。

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远超中西部地区,城市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远超农村地区。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在政府资金总体的投入量上相对较为充裕,同时在思想意识和市场观念上的也远超西部地区。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政府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投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投资一直相对不足,结果造成职业教育先天基础不足,历史欠账过多,造成西部地区和农村的职业教育在师资、资金和规模上都存在较大缺口。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国家逐渐开始重视西部地区和农村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各种转向资金基本都偏向了西部和农村。

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职业教育开始快速发展,逐渐缩小了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六)、师资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巨大瓶颈

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存在两个大的问题,其一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职业学校学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二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职业技能和业务素质上都存在较大问题。

最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师生比严重超标的情况相当普遍。

以昆明铁路机械学校为例,2001年中专在校生规模为1500余人,2012年在校生规模增加到6000余人,学校虽然每年都在进行大量招聘,但是受到编制和自然减员的影响,专任教师一直维持在15人左右。

一个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准,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从高等院校获得本科学历或者研究生学历以后进入学校,没有现场工作经验,新进教师在专业实践方面有较大缺陷,同时有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和培训,导致行进教师的培养需要学校在不断加大培养力度的情况下还需要等待较长的培养周期。

同时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实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也必须随时更新以适应市场的不断需求。

但是由于学校较大的教学压力,往往新教师的培训不能到位,老教师的知识技能更新的不到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由于规模扩大,教学压力紧张,师资的不到较好的培训,导致学校的教学和生产一线脱节,最终严重制约学校发展。

第三章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运营环境分析

由前面论述可以知道,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困难。

下面就结合昆明铁路机械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中等职业学校在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进行分析。

一、昆明铁路机械学校简介

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建于1958年,有近50年的铁路职业教育的办学历史,半世纪铁路职业教育办学历史积累了深厚职教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条件。

2003年铁路主辅分离后划归昆明教育局管理,昆明铁路机械学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

近年来,在秉承铁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得到质的提升,形成了良好的职业教育品牌。

学校现为教育部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中专)”(详见附件),云南省“文明学校”(详见附件)和“文明单位”(详见附件)。

2005年和2006年学校连续获昆明市人民政府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

2004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进入国家“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名单;2005年,经过严格评估被铁道部确定为全国机车司机培训考试基地,同时获得云南省4所“省外高校函授站”合格办学资格。

2008年5月20日经省商务厅备案为云南省外派劳务铁道机械专业培训基地。

2009年和昆明地铁签订协议,挂牌为昆明地铁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成立云南省地铁特种行业技能鉴定站。

二、云南省中职学校结构分析及昆明铁路机械学校运营环境分析

从整个社会职业教育来看,可以进行以下划分:

从教育科目上看可分为文科运用型教育、工科运用型教育和文化素质型教育。

在此基础上可按教育目标分为取证型教育、素质型教育和技能型教育。

如果进一步进行划分的话可从受教育动机上分为企业需求型教育和自主需求性教育。

比如工科运用型教育可以进行相应的划分如下:

企业需求型教育

取证型教育

自主需求性教育

企业需求型教育

工科运用型教育技能型教育

自主需求性教育

企业需求型教育

素质型教育

自主需求性教育

在整个云南职业教育的机构来看,在县区的职业学校由于设备和师资的原因往往只能从事服务、管理等文科性质较强的职业教育,没有能力从事成本较高、对师资要求较高的的工科类教育。

同时社会力量办学也往往因为工科类职业教育的成本高回收慢而不愿意投入资金。

工科类的职业教育只能依靠少部分具备相对较强师资和教学资源的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自身解决。

而大部分工科类职业技术学校都主要依靠原有的行业背景,依靠企业计划开展相应的教育,比如昆明铁路机械学校的教育工作大部分也是依托原有的铁路背景。

这样一来就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其一、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社会环境下,农村生源除了涉农专业以外,只能选择技术含量不高的服务类专业。

其二、由于大部分学校已经实施了事企分离,从原有上级企业剥离出来,导致了对企业的信息掌握大不如前。

其三、学校基本是依靠大型国有企业的计划开展教育工作,由于这一部分企业自身就具备相应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能力完成自主教育,这就导致学校对企业的依赖性加强,且教育的可替代性太强,比如昆明铁路机械学校的中、高级工的教育在主辅分离之后大量萎缩就是这个原因。

其四、在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校缺少教育大纲,教育目标不明确,取证类教育又多以题库的背记为主,因此教育效果不明显,不能真正满足企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

其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校多年来教育工作一直是以我为主,并为真正做到以服务宗旨,以学生为中心,不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结合以上分析,我个人认为虽然在整个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是在工科运用性教育市场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缺口,有着较大的市场机会。

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只要市场手段运用得当,真正提高教育质量,我校是可以在整个工科运用型教育中获取较大份额的。

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

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下面我就用该方法对昆明铁路机械学校的运营环境进行分析(如下表)。

内部条件

外部环境

优势(S)

1、多年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教学积累

2、较强的行业背景

3、师资的技术能力较强

4、行业设备数量充足

劣势(W)

1、长时间的计划体制导致市场意识较为单薄,市场运作手段单一。

2、教育质量控制手段缺失

3、师资数量不足

机会(O)

1、昆明市工科人才培养的切实需求

2、巨大的市场缺口

3、工科培训的设备条件和师资条件要求较高,导致市场竞争较小。

4、较强的政府背景和多年从事企业培训形成的良好的人脉关系。

5、学校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S-O组合分析

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外部环境的情况学校应在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的工科职业教育中强调行业特色、以轨道行业为根基,强化其它工科类专业。

力争形成云南普通中职教育的另黄金品牌,成为昆明市工科培训的龙头机构。

 W-0组合分析

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但长时间的计划体制,造成了在市场运作上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增强市场意识,强化专业设置和理顺教学计划,严格控制教育流程。

威胁(T)

1、企业自主培训的竞争

2、来自其他工科院校的竞争

3、国家经济形式的变化

4、地方保护主义

S-T组合分析

在职业教育方面,学校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企业的自主培训和地方保护主义,必须提升教学质量,加大学校品牌建设。

W-T组合分析

学校虽然软硬件相对云南省的中职学校较为突出,内部优势明显,但是劣势和威胁也同样突出,如不采取合理措施,现有学生规模必将逐步萎缩。

第四章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改革的目标模式和运行思路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体系及运营模式的改革就是要构建实时有效的信息链、完善便捷的服务链,和企业的无缝对接最终形成高效动态的人才供应链,这就要求我们要实时的修订教学计划,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行为素养的教育,建立柔性的教学管理体系。

现阶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们的职业教育活动和人市场需求及企业需求存在着严重脱节的情况,如果没有充分准确的市场信息,一切的职业教育改革活动都是空谈,招生就业工作也无法有效的开展。

所以必须建立规范的信息管理模式,使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尤其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需求信息能够有效地到达学校教学部门,指导各专业实时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形成实时有效的信息链。

其次,要加强服务意识,构建学校行管后勤部门服务学校一线部门,学校一线部门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企业的完善便捷的服务链,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为企业提供更优质人才储备和输送服务,形成为从学生到学校再到企业的高效动态的人才供应链。

通过多种渠道有效筹集资金,努力解决发展中的师资问题、实习实训设备及场地问题、教育信息化问题等硬件问题,同时努力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教学监督、优化专业设置,优化教学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学校品牌建设以及学校信息化建设等软硬件建设都应该以建设这一条高效人才供应链为核心。

第五章中等职业学校运营模式的改革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的运营的硬性条件是资金,经营管理思想的转变是软黄金,提升学校内部的管理运营环境是提高办学效益的必要途径。

所以,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对着手,展开对运营改革策略的探究。

从而获得运营模式改革的方法。

一、职业教育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投入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国家虽然大幅度增加了职业教育的财政都入,但是资金不足困扰职教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前几年的“普高热”,使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大大少于普通义务教育的投入。

结果造成职业教育的资金缺口较大,生源的质量严重下滑,数量大大减少的局面。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所培训的是技能技术性人才,对学生技能技术的培养就需要建设实习实训场地和设备设施的购置。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是政府全额拨款型事业单位。

以昆明铁路机械学校为例,仅仅靠政府的财政预算投入资金是不能够满足学校的快速发展。

只有通过多种渠道筹资,才能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些普通教育的学校如民办学校和大学,由于社会的认可,营运资金的来源要比中职学校灵活、充足,就使得这些学校的竞争实力大大增强,办学社会效益大大实现。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是培养实践技能技术型人才、创新性人才,为国家一二三产业输送新生力量建设大军的基础工程;是促进改善民生、提高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目前我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解决劳动力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经过多年的资金积累和运营,职业学校已经调动了社会力量,筹集民营资本参加到了办学过程中,有效的增加了教育投入,扩大了教育供给,但依然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所以,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就成为保证中职教育经费投入重要来源。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通过多元化筹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