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1070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docx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

题型:

【文言现象: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

目录:

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

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

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

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文言知识积累:

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百废具兴:

③越明年,政通人和:

④增其旧制:

⑤薄暮冥冥:

⑥气象万千:

⑦微斯人:

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⑨横无际涯:

⑩予观夫巴陵胜状:

⑪前人之述备矣:

⑫嘱予作文以记之:

⑬则有去国怀乡:

⑭则有去国怀乡:

⑮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⑯宠辱偕忘:

⑰沙鸥翔集:

⑱春和景明:

⑲进亦忧,退亦忧:

⑳先天下之忧而忧:

㉑后天下之乐而乐:

㉒忧谗畏讥:

㉓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㉔而或长烟一空:

㉕或异二者之为:

㉖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㉗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㉘百废具兴:

2、一词多义:

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不以物喜:

或:

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而或长烟一空:

极:

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②饮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明:

①越明年:

②至若春和景明:

夫: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嗟夫:

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

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②此乐何极:

③感极而悲者矣:

空:

①浊浪排空:

②长烟一空:

通:

①政通人和:

②北通巫峡:

和:

①政通人和:

②春和景明:

一:

①一碧万顷:

②长烟一空:

③在洞庭一湖:

则: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归: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云归而岩穴暝:

3、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①属子作文以记之: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吾谁与归:

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⑤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⑥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翻译:

3、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翻译:

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

7、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翻译:

8、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

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

10、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翻译: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翻译:

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

15、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

三、理解性默写:

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

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3、《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

4、《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欢乐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

5、《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6、《岳阳楼记》中2.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

7、《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8、《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9、《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1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①而泣。

师曰:

“童子何泣?

”原曰: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

“欲书可耳!

”原曰:

“无钱资。

”师曰: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注释】①书舍:

书塾。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童子苟有志/苟全性命于乱世

B.凡得学者/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C.于是遂就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过书舍而泣/及鲁肃过寻阳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原则并希望他不孤独,另一个就是羡慕他能够学。

B.一个就希望他们不孤独,第二个就是羡慕他能学。

C.第一个愿望是不孤单,第二个是羡慕他们学得好。

D.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

4.我们从邴原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

5.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参考答案

一、文言知识积累:

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假字,“属”同“嘱”,嘱咐。

②百废具兴:

通假字,“具”同“俱”,全、皆。

③越明年,政通人和:

古今异义,古义:

于、到;今:

越过。

④增其旧制:

古今异义,古义:

规模。

今:

制度

⑤薄暮冥冥:

古今异义,古义:

迫近。

⑥气象万千:

古今异义,古义:

景色和事物;今义:

天气变化。

⑦微斯人:

古今异义,古义:

(如果)没有;今义:

微小。

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今异义,古:

景象;今:

看。

⑨横无际涯:

古今异义,古:

广远;今:

与“竖”相对。

⑩予观夫巴陵胜状:

古今异义,古:

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

丈夫,夫人。

⑪前人之述备矣:

古今异义,古:

详尽今:

准备。

⑫嘱予作文以记之:

古今异义,古:

写文章今:

作文。

⑬则有去国怀乡:

古今异义,古:

国都;今:

国家。

⑭则有去国怀乡:

古今异义,古:

离开;今:

前往。

⑮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今异义,古:

曾经;今:

品尝。

⑯宠辱偕忘:

古今异义,古:

荣耀;今:

恩宠。

⑰沙鸥翔集:

古今异义,古:

群鸟停息在树上;今:

集体,集中。

⑱春和景明:

古今异义,古义:

日光。

⑲进亦忧,退亦忧:

古今异义,古义:

在朝廷上做官。

⑳先天下之忧而忧: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㉑后天下之乐而乐: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㉒忧谗畏讥: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㉓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㉔而或长烟一空:

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㉕或异二者之为:

词类活用,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㉖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守”,做州郡的太守。

㉗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词类活用,方位名词作状语,“北”“南”,向北、向南。

㉘百废具兴:

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名词,“废”,荒废了的事业。

2、一词多义:

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连词,来。

②不以物喜:

介词,因为。

或:

①或异二者之为:

副词,或许、也许。

②而或长烟一空:

副词,有时。

极:

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动词,至、到达。

②饮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名词,尽头。

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动词,看。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名词,景象。

明:

①越明年:

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

②至若春和景明:

明媚

夫: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嗟夫:

表句尾感叹

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极:

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直到

②此乐何极:

穷尽,尽头

③感极而悲者矣:

表示程度深

空:

①浊浪排空:

天空

②长烟一空:

消散

通:

①政通人和:

顺利

②北通巫峡:

通向

和:

①政通人和:

和乐

②春和景明:

和煦

一:

①一碧万顷:

一片

②长烟一空:

③在洞庭一湖:

全部

则: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那么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是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归: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

②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3、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①属子作文以记之:

省略句,省略主语“滕子京”。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③吾谁与归:

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吾与谁归”。

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倒装句,状语后置。

⑤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倒装句,状语后置。

⑥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倒装句,定语后置。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了。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翻译:

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3、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

(滕子京)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翻译:

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

或早或晚(一天里)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

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

虽然如此,那么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7、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翻译:

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有时连着整个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8、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

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

(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10、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翻译: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翻译:

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

 

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

(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

15、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三、理解性默写:

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欢乐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岳阳楼记》中2.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9、《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①而泣。

师曰:

“童子何泣?

”原曰: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

“欲书可耳!

”原曰:

“无钱资。

”师曰: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注释】①书舍:

书塾。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童子苟有志/苟全性命于乱世

B.凡得学者/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C.于是遂就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过书舍而泣/及鲁肃过寻阳

【解析】A如果;苟且。

B能够;“得”通“德”,是“感激”的意思。

C从事;完成。

D都是“经过”的意思。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D)

A.一个原则并希望他不孤独,另一个就是羡慕他能够学。

B.一个就希望他们不孤独,第二个就是羡慕他能学。

C.第一个愿望是不孤单,第二个是羡慕他们学得好。

D.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解析】D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

答:

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4.我们从邴原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

答:

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5.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参考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

书塾的老师问他:

“小孩子哭什么?

”邴原答道:

“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

那些读书的人,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内心感伤,因此哭泣。

”老师同情地说:

“你想读书就来吧!

”邴原说:

“我没有钱。

”老师说:

“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免费教你,不收学费。

”于是邴原就开始学习。

只过了一个冬天,就能背诵《孝经》和《论语》。

 

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野芳发而幽香。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山间之四时也。

⑤射者中,弈者胜。

⑥非丝非竹。

⑦四时之景不同:

⑧颓然乎其间者:

⑨山行六七里。

⑩杂然而前陈者。

⑪名之者谁。

⑫太守宴也。

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⑮至于负者歌于途:

2、一词多义:

而: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②临溪而渔:

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而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⑤朝而往,暮而归。

⑥而不知人之乐。

⑦蔚然而深秀者:

⑧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⑨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

⑪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⑫水落而石出者:

⑬往来而不绝者:

⑭溪深而鱼肥:

⑮泉香而酒洌:

⑯杂然而前陈者:

⑰起坐而喧哗者:

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之: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③名之者谁: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⑤山水之乐:

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⑦山间之朝暮也:

⑧宴酣之乐:

⑨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归:

①太守归而宾客从: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暮而归:

谓:

①太守谓谁:

②太守自谓也:

临: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临溪而渔:

秀: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佳木秀而繁阴:

乐:

①山水之乐: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判断文言句式: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环滁皆山也。

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

④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⑤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⑥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⑦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⑧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⑨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⑩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⑪庐陵欧阳修也。

⑫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⑬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⑭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翻译: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

4、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翻译:

5、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翻译: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

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9、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

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翻译:

1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

1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

三、理解性默写:

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3、《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

4、《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

5、《醉翁亭记》中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6、《醉翁亭记》中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观 月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今余之游金沙堆①,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

余系船其下,尽却②童隶③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④,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

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注释】①金沙堆:

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

②尽却:

全部退去。

③童隶:

书童仆役。

④正黄:

纯黄。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临水之观,宜独往  宜:

(2)其具是四美者与  是: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天色没有小云,月亮如同白昼。

B.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C.天上没有云彩,月亮是白昼。

D.天上没有细云,月光白白的。

3.第2段中的哪句话是具体描写中秋金沙堆的景色的?

4.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参考答案

一、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今异义;古义:

意趣,情趣。

今义:

愿望,心愿。

②野芳发而幽香。

古今异义;古义:

香花。

今义:

散发。

③佳木秀而繁阴。

古今异义;古义:

茂盛。

④山间之四时也。

古今异义;古义:

季节。

⑤射者中,弈者胜。

古今异义;古义:

文中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⑥非丝非竹。

古今异义;古义:

弦乐器。

⑦四时之景不同:

古今异义;古义:

季节;今义:

时间。

⑧颓然乎其间者:

古今异义;古义:

醉醺醺的样子;今义:

颓废的样子。

⑨山行六七里。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解释:

沿着山路。

⑩杂然而前陈者。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解释:

在面前。

⑪名之者谁。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

解释:

取名、命名。

⑫太守宴也。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

解释:

设宴。

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解释: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词类活用,形容词意动用法。

解释:

以…为快乐。

⑮至于负者歌于途: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2、一词多义:

而: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递进。

②临溪而渔:

【有争议】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承;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表顺承。

④而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表顺承。

⑤朝而往,暮而归。

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⑥而不知人之乐。

表转折,却,可是。

⑦蔚然而深秀者:

表并列

⑧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表顺承

⑨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表递进

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

表顺承

⑪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表顺承

⑫水落而石出者:

表顺承

⑬往来而不绝者:

表修饰

⑭溪深而鱼肥:

表并列

⑮泉香而酒洌:

表并列

⑯杂然而前陈者:

表修饰

⑰起坐而喧哗者:

表并列

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顺承

之: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②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助词,的

③名之者谁:

代词,指醉翁亭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助词,的

⑤山水之乐:

助词,的

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词,指代“山水之乐”

⑦山间之朝暮也:

助词,的

⑧宴酣之乐:

助词,的

⑨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归:

①太守归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