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细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1315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桩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钻孔桩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钻孔桩细则.docx

《钻孔桩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桩细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钻孔桩细则.docx

钻孔桩细则

编号:

世纪大道SN1地块(浦东金融广场)工程

钻孔灌注桩工程

 

 

编制人:

批准人:

批准时间: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世纪大道SN1地块(浦东金融广场)项目监理部

 

目录

一、概况2

1.1工程概况2

1.2地基土构成与特征2

1.3主要工作量3

二、工程质量验收依据及规定3

2.1验收依据3

2.2验收规定4

三、监理工作的流程4

3.1钻孔桩施工监理控制总流程4

3.2工序质量监理控制程序5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6

4.1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6

4.2监理进度控制目标10

4.3监理安全施工控制目标10

4.4监理文明施工控制目标10

4.5安全、文明施工监理要点10

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11

5.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11

5.2施工阶段质量监控12

5.3施工竣工阶段质量监控14

5.4灌注桩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15

六、旁站监理工作16

七、 监理检查记录表格17

八、施工安全要求17

 

一、概况

1.1工程概况

工程建设地点:

基地北至世纪大道,南至商城路,东至南泉北路,西至浦东南路。

工程建设规模:

基地南北长约280m,东西长约240m。

本项目用地面积约为48530㎡,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64766㎡,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07349㎡,地下建筑面积为157328㎡。

主要说明如下:

本项目有三幢甲级办公楼、一幢商业楼及一幢公交换乘枢纽站。

整个项目大部分区域设4层地下室,紧邻9号线商城路站区域设3层地下室。

其中:

1号塔楼39层高度为194米,2、3号塔楼20层高度均为100米,商业楼11层高度为74米,公交换乘枢纽站1层高度为7米,1、2、3号塔楼结构形式采用钢弯矩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商业楼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公交换乘枢纽站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本工程施工造价:

369725.58万元。

建设单位: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管理单位:

上海建津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围护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围护桩基施工单位:

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2地基土构成与特征

根据《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自地表至140.0m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土层均属第四纪全新世、上更新世及中更新世沉积物,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及砂土组成。

一般呈水平层理分布,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可划分为11个主要层次,其中②层因填土厚而局部缺失。

场地土层从上至下分布如下:

第①层为杂填土、第②层为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第③层为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第③夹层为灰色砂质粉土、第④层为灰色淤泥质粘土、第⑤1a为灰色粘土,⑤1b为灰色粉质粘土、第⑥层为暗绿色~草黄色粉质粘土、第⑦1为草黄色砂质粉土、第⑦2为灰黄色粉砂、第⑨1层为灰色粉砂、第⑨2为灰黄色中砂。

1.3主要工作量

区域

直径

砼强度

持力层

桩长

(m)

桩数(根)

桩顶标高(相对)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KN)

单桩抗拔承载力设计值(KN)

P1

φ850

C35

9-1

49

561

-21.3

4600

P2

φ850

C35

9-1

52

208

-20.3

4600

φ850

C35

9-1

52

181

-20.3

4600

P3

φ850

C35

9-1

51

282

-19.8

4600

P3a

φ850

C35

9-1

55

56

-16.4

4600

P3b

φ850

C35

9-1

64

7

-7.7

4600

P4

φ600

C30

7-2

27

1640

-19.8

2000

1200

P4a

φ600

C30

7-2

31

161

-16.4

2000

1200

P4b

φ600

C30

7-2

40

6

-7.7

2000

1200

P5

φ750

C30

7-2

40

678

-19.8

3000

2450

二、工程质量验收依据及规定

2.1验收依据

(1)《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

(2)桩基工程施工图纸、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记录及技术变更单。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上海市《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J08-202-92)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4)钻孔灌注桩质量监督核验要点和桩基工程质量监督核验标准化程序。

(5)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

(6)国家政府有关法律、法规。

2.2验收规定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要求及本专业工程特点、本分部工程按每根单桩作为一个检验批。

对每根桩进行实测实量的质量检验。

(1)钻孔灌注桩施工实行严格的全过程监理。

对桩基定位、护筒埋设、成孔(孔深)、第一次清孔、钢筋笼制作和安放、第二次清孔(孔底沉渣)等重要工序实行签证验收制度,对水下砼浇筑全过程进行旁站。

(2)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计划,严格按施工工序进行三级自检,再由监理人员复验;未经施工单位自检的工序,监理不予以验收。

上道工序未经监理人员复验合格并签署验收意见的,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施工单位必须提前向监理提交验收计划,监理在收到正式的验收单后,立即安排工序检查验收,以免影响工程进度。

(4)施工单位对监理权限内所发出的指令,应该遵照执行,如有异议,可在收到指令后及时提出书面申报,否则应在24小时内向监理提交书面整改回复意见,由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查。

三、监理工作的流程

3.1钻孔桩施工监理控制总流程

 

 

3.2工序质量监理控制程序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4.1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质量目标风险分析

本工程采用的钻孔灌注桩桩径较大,深度较深,,施工中成孔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塌孔现象。

施工的工序较为复杂,施工工艺变化较多,其中成孔工艺、泥浆护壁性能及水下砼灌注质量对钻孔灌注桩质量的目标影响较大,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包括桩位偏差、孔斜、断桩、缩径、桩身砼疏松、沉淤超厚及钢筋笼上浮等。

(2)桩位放样控制:

对群桩允许偏差20mm;单排桩10mm。

(3)灌注桩的桩位偏差顺轴线方向≤15cm,垂直轴线方向≤10cm,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2.00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规范的具体要求执行。

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

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

(4)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具体试验由市政设计院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方案。

(5)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检验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试成孔每标段不得少于2根,可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相应增加。

成孔检测按验收标准需做到100%检查,其中10%必须采用经井仪检测。

(6)钻孔灌注桩桩基检测覆盖率须达到100%。

(7)对砼灌注桩除承载力和桩体质量检测两个主控项目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外,其他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均应全部检查。

(8)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和目标值见下表

类型

控制要点

目标值

巡视、旁站控制点

备注

事前控制

设计交底

检查施工图纸的有效性;

督促总、分包单位提出阅图意见;

提出书面监理阅图意见;

参加设计交底会并予签认。

总包单位管理体系审查

质量管理体系;

技术管理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

安保体系。

检查其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员上岗证等。

分包单位资质审查(桩基工程分包)

检查“营业执照”、“建筑专业资格证书”、等、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上岗证。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监理审批。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

结合工程实际,从“人、机、物、法、环”诸要素着手,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人员、组织体系、措施等是否完善。

检查总、分包单位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审查施工顺序和检测手段。

提出书面监理审批意见。

机械设备控制

设备型号、数量应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符;

检查检修记录、合格证、操作证等。

人员控制

检查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上岗证。

场地布置检查

应合理布局,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符;水、电、交通、硬地坪应满足施工要求。

巡视检查

材料质量控制

1、钢筋、焊条质保书应齐全,钢筋见证取样复试;

2、审查商品砼拌站资质(商品砼准用证、营业执照、实验室资质量),搅拌现场进行考察。

见证送检和材料报审

测量监理复核

1、检查专职测量员上岗证和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2、复核控制桩、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专业测量监理复核

开工令审批

1、检查施工许可证;

2、人员、设备、材料到位;

3、场地“三通一平”

4、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手续齐全。

总监签署

第一次工地会议

进行详细的监理交底。

业主主持,监理记录;

类型

控制要点

目标值

巡视、旁站控制点

备注

事中控制

测量定位

1、护筒中心偏差≤10;

2、护筒埋入原状土200~500。

专业测量监理复核

钻机就位

1、机架平稳、垂直;

2、天车、磨盘和护筒中心三点一线,允许偏差≤20;

3、相邻孔施工顺序应满足“相隔36小时或4d间距”;

4、检查钻具长度、机高、理论机余情况。

现场验收

签署开孔通知单填写监理记录表

钻进成孔

1、根据具体地层差异,合理选用不同的转速;

2、根据具体地层差异,合理调整泥浆性能;

3、钻进泥浆比重宜控制在1.10~1.20;

4、应随钻随扫,确保排渣及时和孔径尺寸;

5、控制钻进垂直度,<1%;

6、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0.5~1.0m。

巡视检查

填写监理记录表

一次清孔

1、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0;

2、沉渣厚度≤50(端承桩);≤150mm(摩擦桩)

3、钻头离开孔底200~300,慢速转动,清孔时间不宜小于30分钟,具体应根据排渣情况确定;

4、抽测成孔垂直度、桩径和孔深。

现场验收

验收签字

填写监理记录表

钢筋笼制作

1、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

±10,箍筋间距:

±20,钢筋笼直径:

±10,钢筋笼整体长度:

±100;

2、制定《钢筋笼监理实测检查记录表》,进行100%检查验收;

3、电焊接头100%检查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签字。

巡视检查

验收

填写钢筋笼监理检查实测表

钢筋笼下放

1、严格控制焊接质量。

单面焊≥10d,双面焊≥5d,焊缝宽不小于钢筋φ0.7倍、厚不小于钢筋φ0.3倍,必须饱满、平顺。

2、严格控制钢筋笼安装深度±100

旁站检查

隐蔽验收

必要时填写旁站监理记录表

二次清孔

1、泥浆比重≤1.15;

2、沉渣厚度≤100mm。

现场验收

隐蔽验收、签字

填写监理记录表

混凝土灌注

1、检查砼配合比、发货单;

2、抽查砼坍落度,每桩不少于3次,控制在160-220mm;

3、严格控制初灌量,初灌埋深大于1.20m

4、勤灌勤提,控制埋管深度3~10m,避免“埋管事故”;

5、督促加快灌注进度,杜绝中断时间过久,杜绝“堵管事故”

6、控制桩顶标高和砼充盈系数;

7、控制砼上翻余量不小于2m;

8、成孔至浇砼结束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内完成。

旁站检查

浇砼记录监理签字

填写监理记录表

必要时填写旁站监理记录表

(9)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序号

成孔方法

桩径允许偏差(MM)

垂直度允许偏差(%)

桩位允许偏差(MM)

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

条型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1

泥浆护壁钻孔桩D1000MM

土50

<0.5

D/6,且不大于100

D/4,且不大于150

注:

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2、采用复打、反插法施工,其桩径允许偏差不受上表限制。

3、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10)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主控

项目

1

主筋间距

±10

用钢尺量

2

长度

±100

用钢尺量

 

一般

项目

1

钢筋材质检验

设计要求

抽样送检

2

箍筋间距

±10

用钢尺量

3

直径

±10

用钢尺量

(11)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1

桩位

见本规范表1

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

2

孔深

mm

+300

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嵌岩桩应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

3

桩体质量检查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如钻芯取样,大直径嵌岩桩应钻至桩尖下50cm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4

混凝土强度

设计要求

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

5

承载力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1

垂直度

见本规范表1

测套管或钻杆,或用超声波探测,干施工时吊垂球

2

桩径

见本规范表1

井径仪或超声波检测,施工时用钢尺量,人工挖孔桩不包括内衬厚度

3

泥浆比重(黏土或砂性土中)

1.10~1.15

用比重计测

4

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

m

0.5~1.0

目测

5

沉渣厚度

mm

≤100抗拔

≤50抗压

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

6

混凝土坍落度:

水下灌注

mm

180~200

坍落度仪

7

钢筋笼安装深度

mm

±100

用钢尺量

8

混凝土充盈系数

1.0~1.1

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

9

桩顶标高

mm

+30

-50

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

4.2监理进度控制目标

进度控制目标是总工期个工作日。

4.3监理安全施工控制目标

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

和沪建管[2003]第170号“关于实施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指导意见”开展现场安全监理工作,

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管线事故,杜绝人身伤亡事故。

4.4监理文明施工控制目标

按照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统一标准要求严格

进行督促和检查。

4.5安全、文明施工监理要点

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工作:

1、电气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凡上岗者均应持有操作合格证。

2、进入施工现场应戴安全帽,登高作业超过3m时,应系好安全带,工具应放入安全袋,严防坠落伤人。

3、场地应平整、坚实,松软地段应铺垫碾压平。

4、电器设备要设置漏电开关,并保证接地有效可靠。

5、登高检修与保养的操作人员,必须穿软底鞋。

6、钻杆与钻头的连接件要勤检查,防止松动脱落伤人。

7、采用泥浆护壁时,对泥浆循环系统要认真管理,及时清扫场地上的浆液,做好现场防滑工作。

8、钻孔后,砼浇灌后的顶标高比地面低时,应在孔口加盖板封挡或者及时回填,以免人或工具掉入孔中。

吊置钢筋笼时,要合理选择捆绑吊点(宜在加强箍筋处),并应拉好尾绳,保证平稳起吊,准确入孔,严防伤人。

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5.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

(1)每批钢材使用前必须由施工单位向监理提交《建筑材料报审单》,附上钢材的出厂合格证、质保单和由监理见证取样复试合格的试验报告,经监理审查合格并签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同时,监理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抽验。

(2)审查电焊条的质保书和出厂合格证。

(3)施工单位必须经监理见证,对钢筋焊接接头按300个接头为一批,取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同时,监理按规定进行抽验。

(4)未经监理检查签字确认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提前将质保资料送交监理审查,以免影响工程进度。

(5)审查和考察商品砼供应站的生产能力、质保体系、计量精度以及水泥、砂、石和外加剂等砼原材料的质保资料,严禁使用未经监理认可的搅拌站的商品砼。

(6)审查砼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砼的坍落度应在18~20cm范围,初凝时间不得小于6h(至少为单桩砼正常灌注时间的2倍)。

(7)督促施工单位及时编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其《报审表》,并对其进行仔细审查。

审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A)泥浆池的池壁、隔墙应采用砖砌并能承受一定压力,排浆泥槽坡度合格,泥浆供应量应能满足钻进和清孔的需要。

(B)钻头直径应取桩的设计直径,钻头锥尖角应取120,并检查是否有备用;

(C)复算吊筋强度,以防止钢筋笼上抬。

(D)核查成桩施工顺序和流程图,保证相邻施工桩的间距大于4d或间歇时间隔应不小于36小时。

(E)防止缩径、塌孔和沉渣过厚的技术措施是否可行。

(8)对施工单位投测的基桩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合格后签发《建筑物测量放线报审表》,并对各桩的桩位小样桩进行复测,位移偏差控制在2cm之内。

(9)审查开钻机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设计技术交底清楚,施工方案经各方认可,施工场地表土硬化符合要求,各种原材料检验合格并准备到位,各种检测器具计量检验合格且准备就绪,钻杆和钻机上控制标高的标尺标定清晰,特殊工种上岗证的齐全,测量基准点线明确,钻机试运转良好等,经施工单位提出开工申请,总包复查,总监签发开钻令。

(10)采用一根试桩和一根工程桩进行试成孔,检测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泥浆比重和孔底沉渣等指标,以便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的设备、机具、施工工艺以及技术要求是否适宜。

成孔检测单位的资质事先须经得监理审查认可,当检测指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施工单位应拟定补救措施或重新选择施工工艺。

5.2施工阶段质量监控

(1)成孔用护筒埋设监控:

根据桩位小样桩,由施工单位放置成孔护筒,其内径应比设计桩径大100mm,护筒埋设后的中心与桩位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不大于20mm,并应保证筒垂直,同时护筒底口埋进原土深度不应小于200mm,周围应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

护筒埋设完后,必须经监理复验合格,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2)成孔监控:

(A)成孔时钻机定位应准确、水平、稳固,定位后,监理用水平尺和线锤复测钻机的水平度(2mm)和垂直度(1/200),复查钻机钻头是否有变动(-2mm)(首次开钻前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上报采用钻头的尺寸与草图)和复测钻机钻杆的总长度与根数(钻杆固定并编号备查,钻杆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

(B)施工过程应做好施工原始记录,成桩完毕至灌注砼的间隔时间不应大于24小时。

(C)成孔过程中,孔内泥浆液面应保持稳定,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测注入孔口和排出孔口的泥浆比重,分别应满足1.15和1.30(正循环成孔)。

(D)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监理复测孔深(孔深=钻杆总长度-钻机标高-机上钻杆余长),其允许偏差为-0~+300mm,当检查合格后,监理签署成孔验收记录。

(E)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临近施工桩与已浇砼的桩距离不小于4d或最小间隔时间不小于36小时。

(F)钻进过程发生斜孔、缩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施工单位应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行钻进。

(G)督促和配合施工单位,抽取10%的桩孔进行桩径、垂直度和孔壁形状的检测,核查成孔质量情况,孔径偏差控制在-0~+0.20d范围内。

(3)第一次清孔监控:

当孔深经监理复验合格后,通过提升钻机离孔底20~30后,用钻杆进行第一次清孔,清孔时间一般要清30~40分钟,清孔后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0,用测绳测得的沉渣厚度应不大于100mm(抗拔桩)或50mm(抗压桩)。

当施工单位自检、总包复查后,通知监理进行复验,当监理认可后才允许提升,拆钻杆。

在进行孔深测量时,应防止测锤落在钻头锥尖部位而计算出孔底沉渣为负值的情况。

(4)钢筋笼制作和安放监控:

(A)钢筋的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主筋焊接、箍筋的固定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焊缝长度和外观质量均符合要求。

(B)钢筋笼制作质量必须符合:

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箍筋间距20mm,保护层厚度20mm,钢筋笼直径10mm,整体长度100mm,并由监理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方可下钢筋笼。

(C)施工单位下钢筋笼时必须垂直下放,不碰撞孔壁,当施焊时必须保持垂直状态。

钢筋笼下完后,须经监理人员复验。

(D)钢筋笼全部安装入孔后经监理检查安装位置准确,其允许深度偏差为100mm以内,确认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固定工作,避免灌砼时钢筋笼上拱。

(5)下导管监控:

(A)导管第一节底管长度应大于4米,不得漏水,标准节长度为3米/节,导管连接应平直可靠,密封性较好。

并保证导管位置居中和导管底口离孔底30~50cm左右,满足要求后,督促施工单位固定好导管位置,防止导管跌入孔底内。

(B)导管使用后应及时清除管壁内外粘结的砼残渣;对导管的壁厚、连接部位丝口应定期检查、测定,不符合要求应及时处理。

(6)第二次清孔监控:

导管安装好后,在其顶上装好闷头,用导管开始第二次清孔,第二次清孔时间一般应>30分钟,用泥浆比重计测定泥浆的比重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正循环法为1.10~1.15),当符合规范要求后,监理工程师用测锤实量第二次清孔后的孔深,计算沉渣厚度应小于100mm(抗拔桩)或50mm(抗压桩)时认为合格,此时可拆除闷头,装上浇灌砼的漏斗,并由监理办理清孔质量验收签证手续。

第二次清孔合格后必须在30分钟内浇灌砼,否则应重新清孔。

(7)水下砼浇注质量监控:

(A)检查施工单位送交的商品砼送料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砼灌注用的隔水塞和漏斗的材质、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B)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留置砼试块和测量砼坍落度,监理也按规定进行抽测砼坍落度和砼试块强度。

(C)监控砼的初灌量,保证导管埋入砼深度大于1.2米。

根据计算,砼的初灌量不小于3.0m3,当漏斗内初灌足量后,方可截断隔水塞的系结铁丝,将砼灌至孔底。

(D)跟踪监控水下砼浇筑全过程,严格监控导管的起拔长度和速度,保证导管埋入砼深度始终不小于2m,并做到勤提勤拆,一次提管拆管不得超过6m。

(E)当砼浇筑完后,复测砼的实际灌注高度,保证其高度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2米,并记录好每根桩的砼浇筑方量。

(F)统计每根桩的充盈系数和浇灌时间,充盈系数=实际灌注方量/按设计桩身计算体积+予留长度体系,应大于1,小于1.1。

单根桩砼灌注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并不得超过初盘砼的初凝时间。

(G)督促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