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1492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唐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0分)

1.(6分)(2016高二上·嘉峪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植物的附生现象

附生现象是指两种生物虽紧密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之间没有营养物质交流的一种生命现象。

一种植物借住在其他植物种类的生命体上,能自己吸收水分、制造养分,这种包住不包吃的现象,被称为附生,也叫做着生。

附生植物最普遍的特点是附生在寄主植物水平的枝干上及枝干的分叉点上,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堆积尘土,有的低等植物甚至附生在叶片上。

除了叶片附生的植物会对寄主的光照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外,附生植物一般不会对寄主造成损害。

植物的附生现象是热带雨林的主要标志性特征之一,形成这种现象需要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

一是环境的空气湿度大,二是寄主表面有一定的腐殖质存在。

有机物的附生现象存在于植物间,尤其在热带与亚热带的森林中最为常见。

附生植物的种类比较丰富,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都有附生植物。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附生植物65科850属3万种。

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茂密,由于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的竞争比较激烈,附生的植物就更容易获取来之不易的光源。

附生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已形成非常适应的特性,比如鸟巢蕨的形态似鸟巢状,可以截留尽量多的雨水以及枯落物、鸟粪等,海绵状的枯落物可储存水分,并提供营养物质。

附生植物喜住高温多湿的地方,在热带雨林的原始森林里,高大乔木的湿漉漉的树干上几乎都被附生植物覆盖住。

除了南北两极外,世界上各地几乎都能见到附生植物的踪迹,比如生长在墨西哥的空气风梨。

众所周知,在植物界植物种类的分布具有梯度特征,从低纬度的赤道附近到高纬度的温带和两极,由于雨量和温度的逐渐降低,单位面积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附生植物也不例外。

上面所说的热带附生现象,北方也会见到。

且不要说南方森林常会见到植物之间的附生现象,就是我们生活的周围比如公园也会遇到这种现象。

在北方森林,常见到的是地衣或苔藓类植物附生在树干上。

但是木本植物之间的附生现象还不多见,偶尔也会发现。

附生现象主要是指草木植物附在木本植物处,但是乔木附生在乔木植物上也会见到。

比如桑科植物能够附生在其他植物上。

附生现象是植物对大自然的一种进化适应。

植物的生命力很强,其种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能生根发芽。

当种子被风吹起或被鸟类传播,偶然落在符合生存条件的活树或枯萎的树干上就成长为附生植物。

在生态系统中附生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对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维持及养分和水分的循环都有一定的作用,另外附生植物对环境变化还具有指示作用。

人类活动会影响附生现象的存在。

人类活动剧烈的地方,附生现象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1)

不能说明“附生现象是植物对大自然的一种进化适应”的一项是()

A.植物的生命力很强,其种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能生根发芽。

B.鸟巢蕨的形态似鸟巢状,可以截留尽量多的雨水以及枯落物、鸟粪等。

C.在北方森林,木本植物之间的附生现象还不多见,偶尔会发现。

D.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茂密,附生的植物就更容易获取来之不易的光源。

(2)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附生植物借住在其他植物种类的生命体上,能制造养分,但不能自己吸收水分。

B.附生现象发生的主要条件一是腐殖质(土壤),二是水分。

C.有机物的附生现象存在于植物间,尤其在热带和温带的森林最为常见。

D.除了叶片附生的植物会对寄主的光照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外,附生植物一般不会对寄主造成损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海拔的升高,附生现象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B.从赤道向北,附生植物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的趋势。

C.桑科植物生命力强,我们可以在其他乔木植物上发现其附生现象。

D.人类活动会影响附生现象的存在,人类活动剧烈的地方,附生现象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这说明了附生植物对环境质量具有指示作用。

2.(12分)(2017高二上·佛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爱即无忧

阿盛

是一副对联,青花瓷字,镶在两片大板上,显得很突出,字体是草书,约是清朝中叶烧制的。

问价钱,不便宜,心想以后看着办。

过了半年,迁新居,又路过那家艺品店,青花瓷字对联仍置于店中壁边,我再问一次价钱,同样的老板,不同的数目。

还是觉得贵了些,摸摸看看,许久才下决心离开。

将近三个月,没有闲暇,直到休年假,整理家具时忆起那一副对联,我特地到艺品店去。

老地方,我一眼瞧及,对联稍惹尘埃,一边拭一边问价,老板微笑着说出,我实在讶异,顺口又问:

“怎么比第一次开的价钱少一半?

”老板年纪大,缺几颗牙,讲话却不漏风:

“你中意就拿去,不满意可以拿回来。

将对联带回家,挂在客厅壁面,分成左右,中间是大陆画家王鹏飞的达摩祖师画像,右联“有忍乃有济”,左联“无爱即无忧”。

远看近看都庄重,我喜欢,同时以之自惕。

于是与艺品店老板熟稔,见面谈这谈那,有时他教我鉴赏玉珮、木雕、铜器,有时随兴聊天。

整一年,我没买什么,他也从未暗示要卖什么。

有一次,我说:

“古董业有行无市,胡乱开价,不大好吧?

”他说:

“没错,物件买卖总是如此,有人爱就有人抬——告诉你,那一副对联原价比卖给你的多一倍,为什么?

”我摇头,他点头:

“像你这般年纪的人,多半在赌博或玩股票,根本没有心情到这个小店坐一坐谈一谈。

你,看得出来不会跟着流行起狂——78岁了,我见过很多人。

那一副对联很好,清朝青花瓷的字,非常特别——你在教书吗?

他第一次问我的职业,我们不曾提起这方面的事。

我告诉他,我在报社工作。

他把话题拉回到对联:

“对联很好,你觉得如何?

有的商人看准了顾客的心理——一般人都有爱即有忧。

唉,这个时代,爱情都买得到,何况是物件,所以啦,爱而不忍,只得花钱当冤大头;你说的有行无市,正是这样起因的……”

“对不起,”我插话,“我想知道,为什么便宜卖给我对联?

我并不特别,很平凡的一个人。

”老板哈一声:

“就是了,我也是平凡人。

问题是,现在有太多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平凡人反而少见呢。

我一时无语,喝茶。

老板取换茶叶,茶壶空着,眼生,以前没见过;我顺手拿来看,吃了一惊,茶壶是150年前制作的。

我细细玩赏,不会错,出自清朝道光年间名家之手。

老板将一捧茶叶放进茶壶,漫不经心的样子:

“看出来啦?

别玩茶壶,假货多,真货贵,让那些有钱人去玩吧,过几天也许就卖出去了,你不妨多看几眼——你不必问价钱。

我没问价钱,但茶壶确实完美,多看了几眼。

老板倒水入壶:

“我说呢,你做个参考吧,玩古董跟做人一样。

记得,无忍则无济,有爱即有忧,这是倒过来思考,不是大哲理,却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我至今仍记得他说话时的表情。

每每注视家中的那一副青花瓷字对联,就会怀念那个只知姓而不知名的老板。

数月前,我到艺品店去,店已不在,问隔邻人家,说是老板“刚走不久”。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说:

“他啊,怪人啦!

连钱都不爱,乐天乐天的,生前卖掉所有的古董,然后不久就去了。

不太了解他,奇怪——问他做什么?

(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现代卷)》)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作者多次到艺品店询问对联价格,暗扣文题“无爱即无忧”,为下文情节开展做了铺垫。

B.文中“……摸摸看看,许久才下决心离开”这个细节生动地写出了“我”对对联的特别喜欢

C.艺品店老板自信地说那个茶壶“过几天也许就卖出去了”,因为那个茶壶是个假货,价值不高。

D.老板的“无忍则无济”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如果不能够控制贪婪的欲望,就往往做不成事情。

(2)结合文本,请简要概括不懂得“无爱即无忧”道理的人有哪些表现。

(3)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标题“无爱即无忧”的具体内涵。

3.(12分)(2016高三上·河南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马君武评传

唐志敬

马君武初至日本,常写文章投寄各报刊。

1902年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主编《新民丛报》,马君武成为撰稿员。

不久,梁启超赴美游历,他代理主编职务。

但由于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资本主义理论书籍,学习近代科学知识,他的思想逐步发生了变化,这表现在他于《新民丛报》发表的10篇译著中。

他通过歌颂法国爱国女英雄贞德(《女士张竹绮》附诗)和菲律宾的爱国者(《茶余随笔》)及其它文章,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思想。

他初期的“保国”同“保皇”的联系不存在了,“维新”“勤王”“圣君”等字句不再在他的诗文中出现了,相反他推崇反抗专制的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由保皇党转向反对专制与教会的法国大作家雨果。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是马君武从保皇维新到民族革命彻底转变的关键一年。

是年初,浙江人章炳麟再次到达日本,马君武立即受到他强烈革命情绪的感染。

章氏在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马君武即为该会十名发起者之一,在行动上已加入革命的行列。

不久,他参加了兴中会横滨分会。

9月,孙中山自河内抵横滨,马君武经人介绍见到孙中山,听取他的革命主张,对孙佩服之至。

经过比较之后,马君武对人说:

“康、梁者,过去之人物也;孙公,则未来之人物也。

”第二年春节,各省留日学生千余人在东京举行新年团拜,欢迎清廷派赴日本考察的官员。

马君武根据孙中山的事先嘱咐在团拜礼毕后,即登台演讲,声泪俱下,慷慨激昂,满座掌声,清吏失色。

这标志着马君武与维新派及其思想的彻底决裂,也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革命影响。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马君武考取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攻读应用化学,成为广西第一个自费出洋留学的学生。

他除了学习功课外,还博览斯密、李嘉图、穆勒、马歇尔等名家的经济学著作。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孙中山自欧洲来东京,筹建中国同盟会,马君武积极响应,参加草拟章程。

十月二十日(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正式创刊,马君武任主笔之一。

归国后,他应聘为新创办的上海中国公学教务长,兼教化学。

该校为同盟会进行革命活动的据点与联络站,很快就引起了清两江总督端方的注意,准备逮捕马君武。

幸而得到了两广总督岑春煊的帮助,岑春煊打电报和广西巡抚张鸣岐商量,以官费生资格保送马君武去德国留学。

赴德途中,他又写下了《去国辞》《自上海至玛赛途中得诗十首》等诗。

1907年秋,他进柏林工业大学学冶金专业。

虽功课至为紧张,但他利用“夜间余暇”,还翻译了《矿物学》《平面几何学》等书。

1911年夏毕业,得学士学位。

国民党人举行宋教仁追悼大会,马君武代表孙中山致祭并讲话,他说:

宋教仁是死于“官僚派”(指袁世凯)之手,宋死后,民国是否与之俱死,在于能否战胜“官僚派”,他希望国民党人竭尽心力,与“官僚派”斗争,坚持共和政治。

自此马君武追随孙中山,投入到了反对袁世凯、保卫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斗争当中。

二次革命失败后,马君武已感到自己“不宜于政治生活”,便和中华书局签订为期三年的译稿合同,凭着这笔稿费,在1913年冬赴德,翌年入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农业。

1916年以蚕丝7种元素之分析论文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为我国留德学生获此学衔之第一人。

马君武自1922年5月辞去广西省长后,感到“政治生活,真不是我所能过的”,而下定决心“再不从事政治生活了”。

但作为一个真诚爱国者的他,是时刻将祖国的兴亡挂在心头的,他有“本位救国”的思想,但在工农业极端落后、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旧中国,他这个工学博士,实难觅得用武之地。

1924年9月,厦门大学部分因学潮离校的学生,在一些教授的支持下,于上海创办了私立大夏大学,他们仰慕这位曾任过中国公学教务长的人的名望,敬请他担任校长,马君武在该校校董会及师生的热忱欢迎下,于11月24日就职。

自此,他转入了教育界。

后来,他相继担任北京工业大学等大学的校长。

马君武终究是中国、尤其是广西近代史上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周恩来称他为“一代宗师”,《救亡日报》在他逝世后第三天发表的《悼马君武先生》的社论中指出:

“作为一个政治家,马先生可说是纯正而清廉,作为一个学者,他更是沉潜而渊博。

”说他的“亮节高风,可以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文人中一个可贵的典范”。

相关链接:

①马君武原名道凝,字厚山,改名和(又名同),号君武,后以君武行世。

1881年7月13日出生,祖籍湖北蒲圻。

(摘编自华成《马君武传略》)②马君武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力推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与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同享盛名,誉为“北蔡南马”。

(摘编自何岸《教育界马君武》)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到日本后,马君武常写文章投寄各报刊,和梁启超交往后,担任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的撰稿员,内心认同保皇维新。

B.马君武见到孙中山后,听取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极其佩服孙中山,按照孙中山的指示在东京新年团拜时登台演讲,彻底走向民族革命。

C.在自费留学日本时,马君武在学习功课之余,广泛阅读经济学等著作,对孙中山在东京筹建中国同盟会积极响应,起草章程并主办机关报。

D.纵观马君武的一生,他虽抱有救国愿望,而且博学多才,但当时国家政治腐败、战乱不断,导致他不免碰壁而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2)

为什么说1902年是马君武从保皇维新到民族革命彻底转变的关键一年?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

为什么马君武最终选择投身教育?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1分)(2017高一上·汪清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

万历八年进士。

授兖州推官。

征授工科给事中,尝劾戎政尚书郑洛不职。

及出阅甘肃边务,洛方经略西事,主和戎。

汝华疏洛畏敌贻患,且劾诸将吏侵军资,复请尽垦甘肃闲田。

还朝,历吏科都给事中,多所纠擿。

巡抚赣。

诏四方税务尽领于有司,以其半输税监,进内府,半输户部。

独江西潘相勒有司悉由己输。

汝华极论相违诏。

汝华在赣十四年,威惠甚著,召拜户部左侍郎,掌部事。

福王庄田四万顷,诏旨屡趣,不能及额。

汝华数偕廷臣执争,仅减四之一。

及王既之国,诏许自遣使督租,所在驿骚。

内使阎时诣汝州,杖二人死。

汝华请遵祖制隶有司,尽撤还使者,不纳。

畿辅、山东大饥,因汝华言,出仓米平粜,且发银以振。

汝华复奏行救荒数事,两地赖之。

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摄吏部事。

畿辅、陕西大饥,汝华请振,皆不报。

辽东兵事兴,骤增饷三百万。

汝华累请发内帑不得,则借支南京部帑,括天下库藏余积。

当是时,内帑山积,廷臣请发,率不应。

计臣无如何,遂为一切苟且之计,苛敛百姓。

而枢臣征兵,乃远及蛮方,致奢崇明、安邦彦相继反,用师连年。

又割四川、云南等所加之赋以饷之,而辽饷仍不充,天下已不可支矣。

汝华练达勤敏,立朝无党阿。

官户部久,于国计赢缩,边储虚实,与盐漕屯牧诸大政,皆殚心裁剂。

岁比不登,意常主宽恤,独加赋之议不能力持,致万方虚耗,内外交讧。

得疾乞休,加太子太保致仕。

卒,谥恭敏。

(选自《明史李汝华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B.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C.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人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D.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可以称为有司。

B.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税收、科举等,长官为户部尚书。

C.拜:

文中指授予官职。

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辟除征等。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恭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汝华正直敢言。

他弹劾郑洛不称职、怕敌人而留祸害,以及将领侵占军需物质;他上奏议论江西潘相不遵守朝廷命令。

B.李汝华反对弊政。

他反对福王不当做法;有使者到处骚扰,有官员致人死亡,他请求惩处,朝廷没有接纳他的意见。

C.李汝华关心边防。

辽东发生战事,他请求发放军饷,并积极筹措钱财,但是有些官员施政不当,战事不断,导致辽东军饷无法解决。

D.李汝华为政务实。

他勤奋、机敏,在朝中没有秘党;他长期在户部任职,对国家财政、边防储备,以及盐业、漕运等都尽心尽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福王庄田四万顷,诏旨屡趣,不能及额。

②计臣无如何,遂为一切苟且之计,苛敛百姓。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8分)

5.(8分)(2017·深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远怀舍弟颖、观等①

杜甫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②。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③,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注】①舍弟:

对自己弟弟的谦称。

杜甫有四弟:

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②阳翟,今河南禹州;荆南,今湖北荆州。

杜甫安史之乱后曾流落荆州。

③错莫:

纷乱昏暗。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二句“阳翟”对“荆南”,以空间的远隔写出了诗人与弟弟们天各一方。

B.第三句中的“仍”字表现出兄弟分隔时间之久,空间之远,写尽诗人内心的无奈。

C.第五、六句写春风又起,冰霜消融,物候变换中暗寓着时光流逝、老去无为的感慨。

D.第七、八句写云天昏暗,属远景;花萼稀疏,属近景。

两句写出诗人愁情无所不在。

E.全诗诗意蕴藉,真挚感人,虽无一字写思念之情,却处处紧扣题中的“怀”字来写。

(2)

为什么“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这两句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默写(共5题;共20分)

6.(12分)(2020高二上·金华期末)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4小题)

(1)不见复关,________。

既见复关,________。

(《诗经》)

(2)   青泥何盘盘,________。

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3)   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

(李密《陈情表》)

(4)   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

(《论语》)

(5)   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

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听得道一声“去也”,________,遥望见十里长亭,________。

_(王实甫《长亭送别》)

7.(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信息时代催生出了很多网络名人,papi酱、王大锤、王思聪、龙友林等人纷纷涌现,成为了当今网络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②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行业。

③振兴东北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甚至会伴随着阵痛的过程,这就需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严谨的科学规划下逐步提升东北的各项竞争力。

④中国年青-代的接受能力与知识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对新事物的敏感性要超过老一代人,在创新竞争中,只有一批高端、领军人物脱颖而出地涌现出来,才能有实质的希望。

⑤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⑥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⑤⑥    

8.(2分)(2015高二上·大庆期中)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让那一片源于屈陶李杜、飘自王杨卢骆的朗月清风,在新的时代,继续吹拂,照耀今人,给我们的心灵一份充实。

B.十多年来网络音乐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看似产量惊人、覆盖面巨大,却很难赚到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版权保护不力。

C.钢筋好比建筑的筋骨,钢筋不结实,关系到建筑是否安全,如果工地上使用“瘦身”钢筋,会给建筑留下致命的安全隐患。

D.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由于比正常书页小,所以读者在这些设备上浏览漫画时常会产生看不清文字的苦恼。

9.(2分)(2017·营山模拟)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在大型游乐公园里,现场表演是刻意用来引导人群流动的。

午餐时间的表演是为了减轻公园餐馆的压力;傍晚时间的表演则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鼓励参观者留下来吃晚餐。

表面上不同时间的表演有不同的目的,但这背后,却有一个统一的潜在目标,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尽可能地减少各游览点的排队人数    

B.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现场表演,以增加利润    

C.尽可能多地招徕顾客,希望他们再次来公园游览    

D.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馆的作用    

10.(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新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近日叫停的“非诚勿扰”类电视相亲节目,非但有作秀之嫌,更会对青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误导。

B.学历高,收入高,模样好,身条好,这一切条件都使得她感觉处在“熊市”中,在择偶上,左挑右拣,横竖不成,这不年近40了还是孤家寡人。

C.近期各大银行竞相增加储蓄种类,目的就是扩展吸储渠道。

D.电影、电视剧的穿帮镜头屡有所现,这反映了某些电影、电视剧的制作者们急功近利、不负责任的心态。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3分)

11.(3分)(2017高一下·遵义月考)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大约公元前4000年,尼泊尔人发明了自己的“楔形文字”。

这些文字①________,少许几笔即可完成。

泥版是尼泊尔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除此之外,②________。

但是,木板文书不易保存,所以现在③________,即便有些存留下来,也是破损严重;坚固的石料在当地又极为稀少,几乎成为神庙或皇室专用。

相比之下,泥版成了最好的选择。

六、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9高二上·慈溪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敲响。

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一个人的时候,无所谓孤独,细思下来,那是上帝赐予的一个人的安静时光。

享受这份清静,体味这一个人的好天气,原来这寂寞也是能打动人的。

人,生来就是一座孤岛,经历多了,这条道理才体味得越发深刻。

如今不再犹豫,也不再徘徊,拿出直面真相的勇气,奋力经营人生这座孤岛,终于下定决心,过好这一生。

江南女子专栏作家沈三废《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读了上述两则材料后,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