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150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案

《陶罐和铁罐》

教材分析

《陶罐与铁罐》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持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篇寓言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说明道理。

“陶罐子”“懦弱的东西”“你算什么东西”“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等语言,表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而“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把,有什么可吵的呢?

”,则体现了陶罐谦和、友善、克制的性格特点。

此外,文中还有很多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如“傲慢”“轻蔑”“恼怒”等词语,就直接展现了铁罐的蛮横无礼,而“谦虚”“不再理会”等则表现了陶罐的谦和友善。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

第一幅插图描绘的是陶罐和铁罐对话的场景,展现了两个角色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一副傲慢的表情,闭着眼,叉着腰,鼻子高高地翘着,满脸的不屑。

陶罐则是一幅谦和友善的模样。

第二幅插图画的是许多年以后的场景,画面上只有一个陶罐,仍完好如初,而铁罐缺无影无踪了,暗示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结局。

两幅插图将故事的主要情节直观的展现了出来,图文对照,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2.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其中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大家都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呢?

跟我们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吧。

看来下面这四个童话故事最受大家喜爱。

2.出示四大童话故事: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快乐王子》《一千零一夜》。

3.出示陶罐和铁罐图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篇既有趣又藏着一个小道理的童话故事——《陶罐和铁罐》(板书读题)

4.那在陶罐和铁罐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国王的御厨里,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四大童话故事入手,然后导出铁罐和陶罐的图片,理解本节课的故事和陶罐和铁罐有关,进而导入新课。

2、初读疏通,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jiāoàoqiānxūnuòruò

骄傲谦虚懦弱

héchényōdàijià

何尘哟代价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古文识字。

骄,甲骨文

(馬,力畜)

(喬,高),表示马匹高大。

何,甲骨文

(伸手的人)

(戈戟),表示士卒肩扛戈戟。

造字本义:

动词,守关的士卒肩扛戈戟,盘问过往行人。

尘,甲骨文

(鹿,扬蹄飞奔的动物)

(土,土灰)。

造字本义:

鹿群奔跑引起的飞扬土灰。

(4)出示认读生字(课件出示)。

táoguànjiāoqiānxū

陶罐骄谦虚

nuòruòhédàijià

懦弱何代价

(5)理解词意(可以用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1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奚落:

指用尖酸刻薄的话揭人短处,使人难堪。

2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懦弱:

软弱,不坚强。

轻蔑:

轻视;不放在眼里。

3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相提并论:

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

【设计意图】本环节识字解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解词方法,结合古文识字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在理解了生字词后,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宝宝请进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

黄瑞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诗词学会理事、中国寓言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屈原研究会名誉理事、湖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黄石市作协名誉主席。

黄瑞云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也钻研哲学和训诂学,业余从事文学创作。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4.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陶罐和铁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2)《陶罐和铁罐》这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借助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整体感悟

《陶罐与铁罐》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持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

 

《陶罐和铁罐》

教材分析

《陶罐与铁罐》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持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篇寓言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说明道理。

“陶罐子”“懦弱的东西”“你算什么东西”“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等语言,表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而“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把,有什么可吵的呢?

”,则提现了陶罐谦和、友善、克制的性格特点。

此外,文中还有很多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如“傲慢”“轻蔑”“恼怒”等词语,就直接展现了铁罐的蛮横无礼,而“谦虚”“不再理会”等则表现了陶罐的谦和友善。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

第一幅插图描绘的是陶罐和铁罐对话的场景,展现了两个角色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一副傲慢的表情,闭着眼,叉着腰,鼻子高高地翘着,满脸的不屑。

陶罐则是一幅谦和友善的模样。

第二幅插图画的是许多年以后的场景,画面上只有一个陶罐,仍完好如初,而铁罐缺无影无踪了,暗示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结局。

两幅插图将故事的主要情节直观的展现了出来,图文对照,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其中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巩固生字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朗读词语,并将注音的词语默写在本子上。

陶罐御厨奚落jiāoào(骄傲)

轻蔑争辩恼怒nuòruò(懦弱)

hébì(何必)chéntǔ(尘土)qiānxū(谦虚)

羞耻流逝dàijià(代价)掘开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翻来覆去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陶罐和铁罐》。

板书:

陶罐和铁罐

【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字词,进而导入新课。

承上启下。

2、品读感悟

学习课文第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骄傲的铁罐为什么会常常奚落铁罐呢?

2.出示第一自然段: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罐,一只是铁罐。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

3.骄傲的铁罐为什么会常常奚落铁罐呢?

因为铁罐觉得自己很坚硬,看不起容易破碎的陶罐。

(二)学习铁罐的“傲慢无礼”。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9自然段,思考:

(1)用“——”在文中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语。

(2)用“△”标出表示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2.出示课文中铁罐说的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语气。

“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3.读读铁罐的话,看看铁罐是个什么样的人?

铁罐很傲慢,自以为是。

4.出示铁罐的对话:

标出表示标出表示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语气。

“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5.出示: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1)“傲慢”是什么意思?

骄傲。

(2)傲慢是这句话的关键词,通过“傲慢”,我们能知道说话人当时的神态,还能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情。

(3)指导朗读,读出傲慢的语气。

(语调上扬)

6.出示: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语气。

(1)为什么铁罐敢骂陶罐是“懦弱”呢?

因为它觉得陶罐易碎,不敢碰自己。

(2)指导朗读。

语调下沉,突出懦弱。

7.出示句子:

“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为什么铁罐觉得陶罐不能跟自己相提并论呢?

因为他只看到陶罐的短处:

易碎,觉得陶罐会破成碎片,而自己坚硬永远不会消失。

(2)指导朗读:

声高气粗。

8.出示句子: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填一填。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的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2)指导朗读。

读出他的火冒三丈。

9.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铁罐的什么呢?

傲慢、无理取闹。

过渡:

铁罐如此傲慢无理地奚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对待他的呢?

我们按照学习铁罐的方法,来找找。

(三)学习陶罐的“谦虚”。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9自然段,思考:

(1)用“﹏﹏”在文中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2)用“O”标出表示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2.出示陶罐回答的话:

标出表示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3.出示句子: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1)相对于傲慢无礼的铁罐,陶罐怎样啊?

很谦虚。

(2)指导朗读。

读出谦虚的语气,加上表情动作。

4.出示句子: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

(1)这只陶罐不止谦虚,还很友善(克制)呢,当铁罐骂他懦弱时,他并没有以凶还凶。

(2)他为什么会争辩呢?

因为他觉得自己有长处,可以盛东西,虽然自己的缺点是比较容易破碎。

(3)省略号说明什么啊?

他还想说下去。

(4)想象说话:

陶罐还会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5)指导朗读,读出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5.出示句子: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1)填一填。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的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心平气和、好言好语。

(2)指导朗读,读出陶罐的宽容。

6.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得到陶罐的什么呢?

谦虚有礼,不懦弱。

(4)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1.出示。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的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

“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2.思考:

(1)铁罐那么傲慢,究竟为什么?

生:

因为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很骄傲。

(2)陶罐那么谦虚,他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

生:

因为陶罐很容易破碎。

3.小结:

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

过渡:

难道陶罐一点长处也没有了吗?

(五)学习第10-17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按课文内容填一填。

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了。

2.完成填空。

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朴素)、(美观)、(有价值),而铁罐(什么也没有了)。

3.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古董,坚硬无比的铁罐却变得无影无踪。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

不能光看到别人的短处,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4.师小结:

对呀,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

5.想象说话:

童话故事学完了,铁罐的结局让人感到悲哀,试着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很多年以后,受了伤的铁罐也被人挖出来了,他()对陶罐说:

“对不起,我只看到了你的缺点,没看到你的优点。

陶罐()说:

“人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有优点,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6.写法指导。

表示人物神态、动作的关键词都来源于生活,只要善于观察,你的写作就会变得非常生动。

抓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不光可以帮助我们把人物说的话读好,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以及人物的性格、品质等。

(六)拓展延伸。

1.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2.小结:

是啊,我们要像陶罐一样做个谦虚的人,跟同学们要和谐相处。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想象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

重点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

北风和太阳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

《北风和太阳》说明了什么道理?

待人处事不是给人压力、给人逼迫,就能成功,疾言厉色或者使用暴力,是无法令人心服口服的,反而是要给人温暖、安详、以尊重、爱语,让人心生欢喜、心悦诚服,才是胜利者。

4.师小结。

融化了满河冰冻的是温柔的春风,拂绿了遍野荒原的是无声的春雨,解去心中愁绪的是善意的微笑。

强硬和暴力换来的是敌对与仇视,唯有爱的暖阳,才可以融化人心中的寒冰。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读了关于陶罐与铁罐的故事,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希望大家今后要向陶罐学习,谦逊有礼,而不要像铁罐一样傲慢自大。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2.像陶罐和铁罐这样的故事我们以前在课内课外都读到过,试着自己也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