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2072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docx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

 

(原创,可修改)

 

20XX年度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

现存党校是20XX年5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领导下重新分设的,三年来,党校人本着“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基本思路,从零开始,励精图治,围绕中心,狠抓落实,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市委党校是正局级建制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3人,现有教职工19人,退休人员14人,内设办公室、教务科(并挂函授科牌子)、教研科(并挂培训科牌子)、行政科和工会5个科室。

党校校长现为市委副书记张育林同志兼任,下设常务副校长1人,主持党校日常工作,另外设副校长2人。

党组织设置为1个党总支、2个支部,共有党员29名。

二、主要工作

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校情打基础,顺应形势抓改革,谋划工作形机制,务求实效促提升,有效推进了干部培训、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20XX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一助一”扶优先进单位。

连续三年被表彰为泰州市党校系统综合考核评比优秀单位。

20XX年被表彰为全省党校系统行政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今年6月份老干部党支部又被市委组织部和市委老干部局表彰为全市“五好”老干部党支部。

1、干部培训工作扎实推进。

立足党校分设后的实际情况,围绕党的十七大及之后的中央历次全会精神,把科学发展观和我市市情教育纳入主体班培训内容,突出干部能力培训这个重点,配合组织、宣传等相关部门,抓好培训计划制定、组织施训、学员考核等方面工作。

并注重改进培训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发挥了党校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三年来主要承办了乡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大学生村官培训班、新录用公务员培训班等34个班次,参训人数5780多人次。

同时在函授工作上完成了省委党校函授教育经济管理、法律两个专业总计110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共毕业大专、本科学员600多人,为提升干部思想和文化素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科研工作进展良好。

坚持“教学、课题、成果”三位一体,着力在科研协作、教研队伍建设、调研成果进课堂、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上做文章。

三年来,科研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内生活力逐步增强、成果逐步显现。

完成省市各项调研课题20多项,《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成功申报2011年省社科联应用课题。

撰写的《发展高效农业和富庶兴化的思考》、《紧扣和谐社会主题,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情况》等调研文章受到市领导的肯定。

《弘扬板桥精神,建设廉政文化》一文获得2009-2010年度全市优秀纪检监察调研成果三等奖。

注重课题的拓展和延伸,于2010年6月设立了大地蓝绢纺有限公司教学科研基地。

共在大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论文55篇,其中省级20篇,有3篇在省级获奖。

退休老师朱妙宽撰写的《马克思两大发现新探》专著广受好评。

成立义务讲师团,组织教员到乡镇、部门、社区、企业、学校宣讲党的十七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共155场次,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3、队伍建设力度加大。

一是领导班子建设。

立足于党校分设后新调整的领导班子实际,通过谈心交心、召开座谈会、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征求群众对班子建设和党校发展的建议。

建立健全了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周例会制度、分工负责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

二是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严格按照组织选拔程序,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选拔了9名同志担任中层职务,培养了一支坚强的中层干部队伍。

三是教员队伍建设。

加大对现有教学人员的培养力度,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提高。

实施理论学习制度,打造学习型教员队伍;实施业务培训制度,促进了教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实施全体教员集体备课和试讲制度,所有授课的教员,都必须经过先试讲再评议,合格后才能进课堂,为提高理论宣讲的效果提供了保证。

实施实践锻炼制度。

先后选派教员到西郊镇北沙村、市科学发展观教育办公室和兴化市华兴电子有限公司挂职或任职,极大地提高了教员认识市情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党建工作富有特色。

校党组织在机关党工委的直接领导下,扎实开展以“五好五带头”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了“五个建设”。

一是政治建设。

坚持先学一步、先研一步、先行一步,坚持星期三学习日制度,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打造学习型党组织。

二是组织建设。

2008年分设后按照《党章》有关规定及时改选了党总支和所辖两个支部。

三是制度建设。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监督和管理。

四是能力建设。

积极参加市级机关组织的公文写作、演讲、唱红歌等项目的比赛,定期到挂钩社区和贫困村走访慰问,每年全体党员捐资8400元帮助14户困难户,筹资3000元帮助垛田镇三洋村修建危桥,筹资5000元帮助西郊镇丁沙村进行村庄建设。

五是作风建设。

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入手,以提升机关执行力为重点,以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从市级机关作风办反馈意见看,我校在参加考评的市级机关部门排名是稳中有升,社会观感不断趋向利好。

三、制约因素

三年来,党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通过回顾和反思,在自身建设和发展中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制约因素。

主要表现在:

1、党校没有独立的校园制约了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

中发„2008‟13号文件和苏发„2009‟9号文件都规定,要重视党校教学设施建设,加大基本建设经费投入,以满足于党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党校分设后,由于没有自己的培训阵地和设施,仅有的9间办公用房是向教师进修学校借用的,虽然市政府行政会议纪要明确党校与教师进修学校在培训资源上共享,但随着景范学校的进驻,在培训资源的使用上与进修学校经常出现冲突或相互影响,客观上削弱了党校的培训功能,且进修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是以普高或职高教育为主要目的设置的,大多设施陈旧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新需求。

由于缺乏独立的培训阵地,带来几个衍生的问题:

一是培训覆盖不够全面。

中央要求大规模地培训干部,大幅度地提高干部素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干部培训的覆盖面不宽。

屈指可数的都是一些“老面孔”的培训班,面广量大的副乡局级领导干部轮训、公务员培训、机关中层干部普训及农村两委会组成人员培训、党外干部培训都难见踪影,这种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没有独立的培训场所和必要的培训设施是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培训管理不够规范。

干部培训宏观管理的约束机制不强,管理难以到位。

苏办发„2011‟22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干部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机制,规定对干部进行任职考察,要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但实际上执行不严,甚至流于形式。

三是培训针对性不够强。

内容设计不够科学,理论与实际结合得不紧,尤其是市情教育和干部能力教育还需要加强。

受培训场地的限制,培训方式手段单一,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难以组织开展小组交流,案例拓展,教学互动等现代教学方式。

四是学习氛围不够浓。

没有独立的校园就难以通过校园网、橱窗、板报、公示栏等有效载体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在校学员也就不能通过形象的宣传得到理想信念教育,校园的学习氛围难以形成,直接影响到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2、科研工作的质量和层次有待提高。

一是缺人才。

从目前科研队伍的状况来说,科研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科研人员总量偏少,科研人员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是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是缺经费。

缺少专项科研经费,直接影响到科研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缺成果。

近几年来虽然在各类杂志上发表50多篇科研论文,但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的比例不大,调查报告的影响力不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功能不强,缺乏支撑科研良性发展的源动力。

3、教师队伍亟待加强。

从教师队伍现状看,主要存在五个突出问题:

一是教员年龄结构老化,缺少专职教员。

现有教员7人,均为兼职教员。

其中35岁—40岁2人,40—50岁3人,50岁以上2人。

二是教员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受长期的函授教学的影响,教员的专业知识大都和函授专业科目的教学相关,与现代的党员干部教育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就主体培训科目的版块来看,骨干教师大多集中在传统学科,如哲学、党史、党建理论等,难以适应现代党员干部学习理论、开拓眼界、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把握规律、驾驭全局的综合要求。

三是教学方式较单一。

受习惯和硬件条件的制约,大多数教员尚不能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现场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四是教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有的教员工作背景单一,知识体系更新不及时,摸不透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思想状况,贴不近党员干部的心理,造成教与学之间脱节。

五是教员业务培训投入的力度不大,缺少学科带头人,尤其是主体班教学缺乏“品牌”教员。

4、办公经费有待保障。

中发„2008‟13号文件、苏发„2009‟9号文件和泰发„2010‟10号文件,都明确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确保党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行政后勤等各方面工作的需要。

党校分设以后,其经费参照市级机关的标准编制年度预算。

2011年度,市财政预算内安排的拨款除工资福利等人员经费外,主要有以下两项:

(1)定额公务费全年9.5万元(按在职人员每人每年5000元计算)。

(2)市内公务交通费包干总额9.32万元。

根据省委党校的通知精神,自2008年起,停办党校系统本科、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党校原有的此项预算外收入逐年降低,到今年下半年完全消失。

按照市财政的有关规定,党校学历教育按300元/生.年的标准,从该项预算外收入中安排专项业务费,2009年安排14.85万元,2010年安排12.06万元,2011年安排

5.28万元。

由于预算内没有解决教科研经费,有关费用缺口即从此项预算外收入中得到弥补。

但随着预算外收入的消失,教科研经费失去了列支的渠道。

债务方面,两校分设时,历年滚动拖欠泰州市委党校学杂费上缴款项57万元,经过三年的逐步偿还,现仍有8万元的欠款没有偿还。

四、主要思路和建议

市委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

为使党校的运行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利,下一步我们将作如下规划和建议:

1、在找准办学定位上下功夫,着力强化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一是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参照周边县(市)的做法在市委党校(市行政学校、社会主义学校、妇女干部学校)增挂“兴化市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牌子,在市干部培训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将全市各类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家人才队伍等列入党校教育培训范围,各类干部培训班都在党校举办,这不仅能高效利用全市的培训资源,更能有效提高培训的质量。

二是合理设置课程。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继续抓好全市各级各类干部的政治理论、党性教育、党和国家重大部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内容的培训。

三是改进培训方法。

根据党校实际,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采取集中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专题讲座与理论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撰写论文相结合、校内培训和异地培训相结合、校内教师授课与校外专家、领导授课相结合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以教师与学员互动为主线,以推进案例式教学为重点,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同时,发挥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党建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全市干部在线学习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

四是建立完善师资库。

立足党员干部的受教需求和版块教学的基本特点,建立完善由市领导、部门乡镇负责人、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本校教员三个层面力量组成的师资库。

五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建立述学、评学、考学、督学制度,考核通报制度,培训档案制度,把干部的培训和使用结合起来。

建立和完善市管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训档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并把培训情况作为组织部门提拔任用,轮岗和评优推先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严格学员管理,从思想政治教育、党性锻炼、学习管理、组织管理和生活管理等方面,全面加强学员管理,努力把党校打造成正规化的干部培训基地。

2、在加强科研工作上下功夫,着力推进科研上水平。

围绕我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人文兴市”战略,加强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受关注问题的研究,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决策服务,努力出成果。

一是进一步强化科研协作。

立足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新定位,切实转变科研发展方式,加强与市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学员个体的科研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理论与实践优势,努力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新的贡献。

二是正确功能定位。

积极组织教科研人员参与市委、市政府的重大调研活动和战略课题研究,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应用研究,着力推进科研工作的“本土化”“特色化”。

多渠道、多途径促进应用研究成果向政策性文件的转化,努力在发挥党委政府思想库作用上有新的作为。

三是促进三研合一。

努力做到调研、教研、科研三研合一,试讲、评讲、宣讲三讲统一。

从而达到科研课题、科研项目、教研方向的有机联系,调查报告、课题讲稿、学术论文的相互转化,形成“大脑联网、资源共享”的科研氛围,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咨询进决策”,努力在教研咨的相互转化上有新的进展。

四是完善保障机制。

争取市委市政府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加强科研工作的物质保障,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努力在队伍建设机制、经费投入机制、政策激励机制、教学科研双向互动机制、科研合作机制等方面有新的起色。

3、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要立足党校师资队伍现状,通过送培、引进、实践锻炼、外聘、现代教育技能培训、“313三期工程”人才培养、调研等措施,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师由注重理论教学向理论联系实际的转变,努力造成一支政治上清醒坚定、业务上博学多能、作风上治学严谨、工作上求真务实的高素质党校教师队伍,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近期急需招聘2-3名大学生作为专职教员,专业上倾向于经济学和计算机专业方向。

到2013年---2015年再陆续引进6名本科以上学历人才。

二是加大人才使用和激励力度。

建立健全党校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把考核情况与教师职称评定、科研经费安排、干部提拔使用结合起来。

三是加大教员对外交流力度。

通过交流、挂职等手段有计划的安排教员到基层和重要部门锻炼,增强教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是加大教员培训力度。

要依托上级党校、高校开展的有关培训,积极派送教员进修,形成“送培”;要通过指定教员进行主体班教学跟班管理,形成“跟培”;要通过选送教员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形成“选培”。

4、要在推进管理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充满活力、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

党校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党校基本建设,确保党校与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把硬件建设作为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在手上。

着眼于党校十二五发展需要,明确党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有:

独立的校园;培训用房:

梯形会议室(约300座)、多媒体教室(约100座)、小会议室(约100座)各一处,标准教室4—8间;行政办公用房;图书阅览室一处;可容纳300人住宿的学员宿舍楼;可容纳500人就餐的食堂;文体活动场所。

要达到这个基本的标准,我们建议一是新建一座校区;二是回王家塘老校区;三是在市区调整改造一座校区。

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党校工作的文件规定:

对党校因预算外收入减少所形成的人员和公用经费缺口,由各级财政补足,保证党校的正常运转。

结合党校发展实际,请求市政府研究解决党校以下几项经费:

一是设备添置费。

党校分设以后,办公用房租用教师进修学校的房产,办公场所除办公桌椅、电脑、电话外,几乎没有其他的设备。

为保证党校培训及教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须添置必要的图书资料、课桌椅、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

二是教学和科研经费。

三是水电费。

目前,该项费用由市教师进修学校代为支付。

市政府2008年6月10日专题会议纪要(第36号)中明确:

对党校租借的教师进修学校办公用房所产生的水电费要纳入预算,年终一次性付予教师进修学校。

四是校园绿化、维护、保安费。

拥有独立的校园后,校园环境的绿化、教学设备及后勤服务设施的保养和维护,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

5、要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上下功夫,着力建设一支坚强的战斗核心。

结合党校实际,当前要提高领导干部“五个能力”。

即学习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教学能力、领导教科研工作的能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为实现这五个能力,我们将立足自身,主动进位,加以提高和解决;对自身无力解决的特作如下建议:

一是恢复和加强党校工作职能。

增挂“兴化市行政学校”及“社会主义学校”两块牌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套班子,三块牌子”的运作机制。

必要时可在明确市领导兼任行政学校和社会主义学校校长的前提下,各配备一名副校长。

二是及时调整党校领导班子成员。

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优先在党校内部推荐选拔一名中层正职干部担任党校领导班子成员,充实加强领导班子力量,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积极性。

按照苏发„2009‟9号文件“关于党校实现校务委员会领导体制”的要求,参照全省有关县市实行校委会的做法,建议使用一名中层正职担任校委,解决党校中层正职职级及待遇问题。

三是配齐工会领导成员。

我校工会与2008年8月进行了改选,原任工会主席2007年到龄退居二线而一直空缺,工会领导层领导力量薄弱,急需补充。

建议选配新的工会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