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2440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docx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试题B卷

北京中医药大学

《金匮要略》试卷

(2010至2011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

考试日期

 

题号

总分

得分

签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年5月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得分:

_________

A型题:

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首次用防己黄芪汤后可能出现的反应是

A.如冒状

B.如虫行皮中

C.身痹

D.如醉状

E.微汗

2.外湿最易侵犯人体部位是

A.皮肤、经脉

B.肌肉、关节

C.皮肤、肌肉

D.经脉、关节

E.筋脉

3.狐惑病按病损部位分为狐与惑,其中惑的病损部位是

A.咽喉

B.前阴

C.后阴

D.眼目

E.鼻

4.鳖甲煎丸治疗疟母,其服用时间宜

A.饭前服

B.饭后服

C.平旦服

D.临睡服

E.午后服

5.患者,男,55岁。

四肢关节肿痛3年余,加重一周。

伴形体消瘦,四肢关节屈伸不利,且有烧灼感,时有头晕目黑,苔微黄,脉弦,治疗应选用()

A.防己地黄汤

B.乌头汤

C.白虎加桂枝汤

D.桂枝芍药知母汤

E.风引汤

6.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的药物,不包括

A.麻黄

B.生姜

C.生附子

D.白术

E.防风

7.《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所述的“缓中补虚”法,其含义是

A.补益中气

B.养血益气

C.化瘀生新

D.缓急止痛

E.缓急补肝

8.肺痈病,症见咳嗽胸满,咽干不渴,时吐腥臭脓痰,方选

A.葶苈大枣泻肺汤

B.桔梗汤

C.小青龙加石膏汤

D.越婢加半夏汤

E.麦门冬汤

9.《金匮要略》中涤痰药力最强的方剂是

A.甘遂半夏汤

B.泽漆汤

C.皂荚丸

D.葶苈大枣泻肺汤

E.十枣汤

10.上气属于阳脱于上,阴竭于下,阴阳离绝之险证的是

A.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B.上气肩息,面浮肿,脉浮大,下利

C.上气,喘而躁者

D.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

E.四肢厥冷

11.奔豚气发于肝的特征性症状是

A.气上冲胸

B.核起而面赤

C.脐下悸

D.往来寒热

E.腹痛

12.奔豚气病的病机,虽然有在肝、在肾的不同,但都与下列哪条经脉有关

A.督脉

B.任脉

C.足阳明胃经

D.冲脉

E.带脉

13.以下各方,其中哪一方无附子

A.桂枝芍药知母汤

B.八味肾气丸

C.乌头赤石脂丸

D.栝蒌瞿麦丸

E.乌头汤

14.下列药物中,枳实薤白桂枝汤中含有的是

A.杏仁

B.麻黄

C.白酒

D.厚朴

E.炙甘草

15.下列病证中,何者不宜用大承气汤治疗

A.阳明里热,化燥成痉

B.产后瘀血内结,兼挟阳明里实

C.宿食病泻利臭秽不爽

D.宿食在上脘,泛恶欲吐

E.上述余邪未尽,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

16.大黄附子汤证的病机是

A.脾胃虚寒

B.寒实结胸

C.寒实内结

D.风寒化热

E.寒湿困脾

17.热在上焦者,因咳为

A.肺痈

B.肺胀

C.肺痿

D.肺痹

E.虚劳

18.小青龙汤可以治疗

A.痰饮+支饮

B.支饮+悬饮

C.溢饮+痰饮

D.溢饮+支饮

E.留饮+伏饮

19.“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此属

A.痰饮

B.水饮

C.伏饮

D.留饮

E.溢饮

20.栝楼瞿麦丸的功效是

A.化气行水

B.滋阴利水

C.化瘀利窍泄热

D.温阳利水,兼以润燥

E.益肾健脾渗湿

21.据原文,风水与皮水的主要鉴别点是

A.脉浮与否

B.骨节疼痛与否

C.汗出与否

D.恶风与否

E.小便通利与否

22.患者手足厥冷,皮肤浮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小便黄短少,苔黄腻,治宜

A.四逆汤

B.防己茯苓汤

C.越婢加术汤

D.麻黄附子汤

E.蒲灰散

23.黄疸病出现目青面黑,虽黑微黄,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心中如噉蒜状,脉浮弱者,为哪种黄疸病?

A.酒疸

B.谷疸

C.虚黄

D.黑疸

E.女劳疸

24.《金匮要略》泻心汤系大黄、黄连、黄芩三味组成,本方的制剂方法

A.三味同入沸汤渍取汁

B.三味同入水中煎煮

C.芩连先煮,大黄后下

D.大黄先煮,芩连后下

E.三味药同煮,去滓再煎

25.下列哪张方剂用法注明“小冷,分四服”?

A.生姜半夏汤

B.半夏泻心汤

C.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D.小半夏汤

E.茱萸汤

26.服用五苓散,见效的表现是

A.口中有津液

B.小便微利

C.汗出

D.虫行皮中感

E.微渴

27.下列方剂中,具有化瘀、利窍、泄热功效的是

A.栝蒌瞿麦丸

B.茯苓戎盐汤

C.五苓散

D.蒲灰散

E.滑石白鱼散

28.越婢加术汤的白术主要作用是

A.除肌表之湿

B.健脾

C.固表

D.益气

E.安胎

29.硝石矾石散的服药方法是

A.以白饮送服

B.以大麦粥汁送服

C.以大枣煎汤送服

D.以水酒各半送服

E.温服

30.黄疸,湿重于热者治用

A.栀子大黄汤

B.硝石矾石散

C.茵陈五苓散

D.茵陈蒿汤

E.柴胡桂姜汤

31.黄土汤

A.用于近血的治疗

B.方中含有黄芩和地黄

C.有清热泄火的作用

D.方中含有黄芪以益气摄血

E.有活血化瘀作用

32.阴狐疝气的病机多见于

A.湿热下注肝经

B.水湿流注筋脉

C.寒凝厥阴肝经

D.下焦阳虚寒盛

E.风痰阻隔,流窜筋脉

33.干姜人参半夏丸中含有

A.生姜汁

B.生姜

C.吴茱萸

D.白蜜

E.大枣

34.竹皮大丸是以下列何种原料和丸

A.蜜

B.面

C.水

D.枣肉

E.生姜汁

35.冲任虚寒兼有瘀血而引起的崩漏,宜选用

A.胶姜汤

B.土瓜根散

C.温经汤

D.红蓝花酒

E.枳实芍药散

B型题:

ABCDE是备选答案,下面两问是两道考题。

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将答案卷相应题号上的A涂黑,以此类推。

每个答案可以选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一次也不选。

A.鼻头色青者

B.鼻头色微黑者

C.面色黄者

D.面色赤者

E.面色白者

36.肝木乘脾之面部见证

37.胸上有寒的面部见证

A.甘草附子汤

B.白术附子汤

C.乌头汤

D.乌头加桂枝汤

E.桂枝附子汤

38.风湿表阳虚,表湿未尽宜用

39.寒湿历节宜用

A.八味肾气丸

B.薯蓣丸

C.酸枣仁汤

D.大黄蟅虫丸

E.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40.虚劳,阴血虚证,偏于内有干血者治用

41.虚劳,阴血虚证,偏于肝血不足者治用

A.甘温建中

B.温中散寒

C.缓中补虚

D.温补脾肾

E.健脾益气

42.大建中汤的功用是

43.大黄蟅虫丸的功用是

A.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B.桔梗汤主之

C.半夏麻黄汤主之

D.小青龙汤主之

E.大青龙汤主之

44.支饮不得息,宜用

45.咳逆倚息不得卧,宜用

X型题:

以下各项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所选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回答。

46.《金匮要略》诊脉部位有

A.少阳脉

B.少阴脉

C.趺阳脉

D.寸口脉

E.人迎脉

47.虚劳病总的脉象是

A.大

B.浮

C.沉

D.极虚

E.芤

48.可用于治疗咳嗽上气属寒饮挟热证的方剂

A.射干麻黄汤

B.厚朴麻黄汤

C.泽漆汤

D.小青龙加石膏汤

E.麦门冬汤

49.《金匮要略》各篇中可见到小半夏汤的有

A.趺蹶篇

B.呕吐下利篇

C.痰饮篇

D.黄疸篇

E.奔豚气篇

50.防己茯苓汤证的病机要点是

A.下焦湿热

B.脾虚阳郁

C.水邪外盛

D.表实挟热

E.水留肌肤

二、填空题(共10分,每题1分)得分:

___________

1.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________________,后乃治其________________。

2.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

________________主之。

3.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________________主之。

4.胸痹之病,________________,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________________主之。

5.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为寒也,以温药下之,宜________________。

6.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________________主之。

7.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之

8.食已即吐者,________________主之。

9.妊娠呕吐不止,________________主之

10.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喜欠伸,________________主之。

三、名词解释题(共10分,每题2分)得分:

_______

1.治未病

 

2.肉极

 

3.魁羸

 

4.失精家

 

5.谷气不行

 

四、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得分:

________

1.简述血痹病的成因、主证及临床治疗思路?

 

2.何为胞阻?

其病机和治疗方剂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10分)得分:

________

1.仲景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提出哪些疾病的治疗原则?

 

六、病例分析题(共10分)得分:

_______

张某,男,56岁,干部,2000年12月5日初诊。

该患者有胸闷憋气,左右上胸阵发性疼痛3年,曾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今因天气寒冷而胸中憋闷加重,左上胸时有疼痛,其痛牵引到背部,短气,喘息咳唾,脉沉迟,舌淡胖,苔白。

请写出中医诊断,辨证,立法,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