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3051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 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

甘肃省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机遇,加强自主创新,深化应用普及,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走上智能、绿色、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道路,特制定本规划,作为我省信息产业2011年至2015年发展的行动方案。

信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通信业。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省信息产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和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抢抓发展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注重自主创新,加强行业监管,突出政策扶持引导,实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基础。

2010年,全省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59亿元,较“十五”末增长69.14%,年均增长13.83%。

其中,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内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2亿元,较“十五”末增长38.78%,年均增长7.75%;主营业务收入47.91亿元,较“十五”末增长68.11%,年均增长13.62%;增加值13.42亿元,较“十五”末增长101.26%,年均增长20.24%;利税总额7.26亿元,较“十五”末增长233%,年均增长46.6%;“十一五”末从业人员1.74万人,资产总额84.73亿元。

通信业固定、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802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12.2万户。

目前,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内企业共93户(未含通信业),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11户,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共82户;其中国有企业3户,国有独资企业2户,集体企业1户,股份合作企业1户,三资企业2户,其他企业84户。

(二)发展基础与优势

1、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十一五”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调整中发展。

2010年,11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3亿元,较“十五”末增长21%,年均增长4.2%;实现利税总额3.8亿元,较“十五”末增长272%,年均增长54.4%。

软件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

2010年,具有资质的82户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88亿元,较“十五”末增长168.6%,年均增长33.72%;利税总额3.46亿元,较“十五”末增长235.92%,年均增长47.18%;从业人员5215人,资产总额23.13亿元,软件服务业收入占到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的49.84%。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有近千家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服务等相关业务。

通信业通过优化结构、整合资源,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2010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48.16亿元,较“十五”末增长243.1%,年均增长42%;主营业务收入117.68亿元,较“十五”末增长86.79%,年均增长13%。

2、骨干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

华天电子集团公司2007年上市以来,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2亿元、利润1.39亿元、集成电路产量55.03亿块,跻身国内同行业内资企业前三位。

长风信息集团作为最大的军工电子企业,军工生产、科研、项目、质量、保密和安全生产等居行业先进之列,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1亿元,企业改制破产工作有重大进展。

天水铁路电缆公司开发国内急需的信号电缆、综合光电缆,2010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亿元,生产经营创历史最好水平。

软件服务业中收入过千万的企业达到54户,过亿元的企业5户,较“十五”末的18户、2户,实现了量和质的飞跃。

3、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以来,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10户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户企业创建了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每年开发省级以上新技术新产品110多项,新产品年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达到60%以上。

积极抢占市场和技术制高点,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先后有70多个系列和产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国家优质产品银奖等,申请及获得各项专利超过100项,登记软件产品220项、软件著作权215项,2户企业通过了CMMI3级认证评估,93%以上的软件服务企业通过了GB/T19000-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4、产业聚集度进一步增强。

全省微电子行业的生产能力95%以上集中在天水市,其销售收入占全省微电子销售收入的98%以上,已逐步形成以集成电路封装为核心,模拟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等产品为主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随着总投资36亿元的天水华天电子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

软件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兰州市高新区软件园等园区,收入占到软件业总收入的99%以上,排列前10名的软件企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8.32%。

5、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

“十一五”期间,随着全省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行业信息化等成为拉动软件服务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信息技术应用带动了装备制造、微电子、半导体、电信制造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有效深度融合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全省重点企业80%实现了办公自动化,50%以上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90%左右建立了内部网络。

6、通信服务基础能力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全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0亿元,光缆总长度达到20.96万公里,已通达所有市(州)、县(区)及99.8%的乡镇和41.8%的行政村。

宽带网络覆盖全省县级以上城市、98.77%的乡镇和42%的行政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691.61万门,宽带交换机端口容量达到136万个,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866万门,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800万门,3G和“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全省市州县和发达乡镇。

(三)发展前景

未来五年,全球信息产业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渗透、引领作用凸显。

各种技术、知识、机制和市场模式将基于信息技术以更快的速度扩散和创新,国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服务业、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服务的发展、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无线网络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促进整个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信息产业正在引发当今社会的深刻变化。

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国家安全、提升国家竞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

“十二五”期间,我省信息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两化”融合,产业梯度转移加速,为信息产业发展带来旺盛需求,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应用电子、智能装备、嵌入式软件等新兴产业面临新的市场机遇;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具备多种功能的数字整合消费电子产品成为发展趋势;服务于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光伏、绿色照明、新型电池等产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目前,我省信息产业逐步呈现快速集聚发展的态势,未来五年应用电子、消费电子、软件、动漫、信息技术服务、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将成为全省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的信息产业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和条件,但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

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延伸不长,主导产品多数是配套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附加值偏低;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牵引力”,拥有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较少,市场竞争力弱;投融资体系有待健全,企业资金紧缺与融资抵押困难,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大,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差距也在拉大,农村宽带网络只覆盖42%的行政村,城市宽带网络提速与农村宽带进村入户任务艰巨,通信服务业业务收入增速趋缓;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高学历高素质的复合人才较少,企业面临着人才难招、人才难留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省信息产业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思路,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优化发展环境为抓手,以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外向型发展,将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先导产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主导,加强政策引导。

遵循市场规律,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力量促进产业发展;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发展环境,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引导、规范和服务,形成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

2、坚持突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

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产业发展需求,立足比较优势,合理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加大对重点发展领域的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对细分行业和领域的分类指导,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

3、坚持自主创新,加强技术引进。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政府宏观指导、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各方面协同配合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关系,鼓励企业向研发、设计、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

4、坚持自主培育,加强招商引资。

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充分挖掘产业资源潜力,大力培育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品牌,推动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注重吸收外部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要素互换、合作兴办、联合协作等形式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汇聚,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产业园区。

(三)发展目标

主要经济指标:

到“十二五”末,我省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60%以上;软件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亿元,年均增长45%以上;电信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20%。

竞争能力目标:

到“十二五”末,以兰州、天水、平凉为核心,聚集优势资源,进一步扩大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软件等电子信息产品和产业规模,建设天水电子科技产业园、兰州软件产业园、西北云计算中心、兰州光电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天水、敦煌软件及动漫产业园等园区,建成微电子、通信设备、电真空器件、应用电子等4大科研生产基地及2个人才培训基地。

支持兰州市创建国家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示范基地,争创中国软件名城。

培育10个效益突出、收入过10亿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30个收入过亿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通信企业的管理和竞争能力大幅度提升,形成100个具有竞争活力的增值业务运营企业。

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三、发展重点

(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集成电路产业。

提升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改造推进封装测试产业升级,大力推动先进封装工艺和测试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扩大规模和产业升级、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封装研发及产业化、集成电路封装设备模具和集成电路包装材料的扩大规模和产业升级、LED(发光二极管)封装及应用的研发和产业化。

电子元器件及电子专用设备仪器产业。

发挥电真空器件和电子仪表生产研发的相对优势,加快电子元器件及电子专用设备仪器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扩大半导体功率器件、电子研磨抛光设备规模,加快高压电真空产品的设计、试验和产业化,推进波导器件和测量仪器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推动军民两用电子装备器件的发展。

半导体照明应用产业。

发展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制造、封装及集成应用,推进LED(发光二极管)节能显示与照明等产品的开发应用,延伸产业链,引导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

电子原材料产业。

发展稀有金属、半导体材料、新型元器件材料、绿色电池材料,重点扶持锂电池、单晶硅、多晶硅、稀土和化工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研发,壮大产业规模,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材料产业。

通信设备制造业。

以新一代信息网络建设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为契机,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通信信息电缆、数据传输综合光缆、3G移动通信网络配套电缆,支持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备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应用电子产业。

围绕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能源交通、民生等领域,改造和提升应用电子研发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光伏太阳能电池产业,重点支持汽车电子、机床电子、工业控制、金融电子、医疗电子、能源电子、交通电子产品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

围绕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积极研发航空航天机载电子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应用系统。

(二)软件服务业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提高信息系统集成性,实现从提供单项产品向纵向集成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转变,重点研究集成技术,提供面向云计算、SaaS(软件即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综合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开拓省内外市场,打造创新型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企业。

工业软件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围绕“两化”融合重点环节,重点发展工业传感器系统及数控系统、DSC(集散控制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等工业软件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积极推进工业软件在能源、交通、机械、石化、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扶持面向产业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共性应用软件项目,促进优势行业应用软件的升级和产业化。

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

加快安全基础技术和平台、网络安全、安全应用、安全信息管理和监控、安全测试评估与安全服务等方面的重点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研究先进计算及新一代网络体系的安全技术和产品,进一步完善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品体系。

软件服务外包。

大力发展软件服务研发和外包、信息技术及外包、信息系统运营与维护外包的ITO(信息技术外包服务)、BPO(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和KPO(知识流程外包服务)业务,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骨干企业,提升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嵌入式软件与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服务。

支持发展嵌入式软件,提高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和一般机械装备的核心竞争力。

推进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的研发与产业化。

支持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影音、数字媒体、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内容产业,推进敦煌、天水等软件动漫产业园的建设。

(三)通信服务业

网络建设。

加快网络宽带化进程,加速光纤接入网络建设,推进城市光纤到楼、到户、到企业,扩大农村地区光纤宽带网络覆盖范围。

加大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力度,推动网络在城市深度覆盖,向乡镇、行政村延伸,有序推进宽带无线城市建设。

推进网络升级改造,加快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优化互联网网络设施,加强网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保障三网融合的网络信息安全,加强无线资源管理。

物联网。

围绕感知识别、网络通信、智能处理等关键环节,推进物流网产业发展。

大力推动传感技术与有线、无线宽带网及3G网络的融合,建设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能医护与健康、智能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

云计算。

加快云计算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云计算服务等的发展建设,延伸产业链,推进有条件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利用云计算改造内部信息化流程,支持构建商业化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发展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等云服务,在互联网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工业设计、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云计算应用示范。

增值服务。

培育面向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增值服务,发展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手机媒体、网络音乐、网络出版、动漫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支撑网络金融、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宽带及移动软件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发展电子签名与认证服务,推进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和数字农村建设。

信息服务。

全面发展涵盖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技术咨询、信息技术运维、软件部署、信息系统测试、数据处理、系统集成以及IT培训、IT租赁等服务,重点提升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监理和运维服务能力,支持建设应急、政务、农村信息服务三大服务网络。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着力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全省信息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

(一)产业改造提升工程

“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200亿元以上,提升集成电路产业,改造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LED显示照明产业,推进电子原材料、通信电缆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应用电子产业发展,加速基础网络改造,完善应急通信网络,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重点扶持集成电路封装、新型晶园级封装等一批产业提升项目,改造现有集成电路生产线,推进封装测试产业升级。

提高低压真空器件制造水平,研发中高压、高压电真空器件,实现传统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换代。

提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制造、封装及集成水平,大力扶持兰州光电产业园项目,开发SMD型封装、单灯型封装以及功率型封装技术。

加快多晶硅、单晶硅等绿色电子材料、平板显示材料、绿色电池材料和通信信号控制电缆及数据传输综合光缆等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

利用产业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支持民用雷达、车载汽车电子设备、汽车电子元器件产品产业化,大力发展自动控制、信号处理、探测技术等应用电子产业。

加快物联网产业园建设,推进物联网关键产品的产业化。

建设覆盖全省的3G移动网络和重点地区应急指挥中心、企业应急响应中心,形成覆盖各单位和部门的有线网、移动网、卫星网等多位一体的甘肃省应急通信网络,到“十二五”末,在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形成20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农村地区普遍具备2M以上的宽带接入能力。

(二)产业布局优化工程

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决定》的实施为契机,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产业基地,完善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带动形成规模化、集聚化和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加快天水微电子、平凉电真空器件、兰州应用电子、天水通讯设备等科研生产基地的建设,以发展集成电路、电子磁控管、肖特基二极管、移动手机终端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通过外引内联,形成以半导体封装产业为中心的微电子产业集群,提高中、高端集成电路封装水平,发展新型元器件、电力电子器件、LED封装和MEMS传感器封装的技术水平和测试能力,推进集成电路封测设备、材料产业、手机电路芯片制造等产业链的有效延伸。

以兰州、天水、敦煌等三个城市软件园区建设为重心点,优化软件创新资源,孵化吸引软件企业集聚,加快软件园区基地建设,创建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全省中、东、西区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

加快兰州软件园建设,大力推进西北云计算中心、兰州物联网产业园、兰州光电产业园、敦煌软件动漫产业园基地的启动建设。

通过兰州市创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示范基地,引导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资源向产业基地集中,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等的应用推广,建立部、省、市、区、街道联动工作机制,率先在全国实现数字社区标准化、国产化、正版化。

(三)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工程

积极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结构。

支持骨干企业提升已有优势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发展形成规模优势。

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以大项目培育大企业。

组织实施高端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专项、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工艺升级及技术改造、Flip-Chip(晶圆级芯片倒封装)产业化、LED封装及下游应用产品开发及产业化专项、MEMS传感器封装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专项、FRD(超快恢复二极管)产业化等一批技术先进、带动作用明显、投资规模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名牌产品。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引进一批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战略重组、技术转让和协作配套等方式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中间力量。

集中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中小企业区域化集聚发展能力。

(四)信息服务扩容工程

加快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支撑工具研发和服务产品化进程,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咨询、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数据处理与运营服务等领域的业务支撑工具。

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与工业企业开展面向生产经营的信息服务业务示范工作,支持工业企业信息服务机构面向行业和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

面向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公共管理需求,开展智能交通、质量追溯、智能医疗、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以及应急处置领域的物联网信息服务示范,有序推进智能城市建设。

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园,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企业,提升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批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推动数字产业发展,将我省历史文化资源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加快内容制作系统、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内容运行和管理平台开发,支持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影音、数字媒体、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内容产业,推进兰州、天水、敦煌等软件动漫产业的发展。

发展信息安全系统服务,加大信息安全产业引导和支持力度,提高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培育一批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知名品牌。

结合三网融合试点扩大实施,加快网络信息资源和文化内容产品的开发利用,聚合资源,加速我省智能网、短信服务、IPTV、手机电视、统一视讯、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移动定位等业务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

(五)技术创新升级工程

进一步提升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微电子、通信设备、应用电子等科研生产基地建设。

提升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水平,增强关键设备、仪器及材料自主开发能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抓住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应用快速发展的契机,开拓增值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健全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式运营平台、网络服务平台、产品测试认证平台的建设。

支持基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及终端创新,以及基于云计算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企业,年均新增30-60个软件产品、10-30个专利授权,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争取软件企业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业务支撑软件和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进一步提高,培育新增1-2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自主创新项目达到每年30项以上,申报各种专利每年30项以上,基本形成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各类技术和服务的标准、规范得到普遍推广。

(六)人才培养推进工程

建立人力资源培养体系。

加强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合作,采取定向、委培等形式加快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研发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和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人员分层次、分类型的再培训、再教育,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拓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实现优势互补。

吸引国内外软件技术人员在甘创办信息技术企业,对于高等院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