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36892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文摘要

石油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石油价格的变动,对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都将产生影响。

近年来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并呈现阶段性、次第攀升的上涨模式,突发事件引发世界石油市场剧烈波动,反季节变化现象增多,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距拉大等特点。

石油价格虽然在近期有所回落,但从长期供需来看石油价格在未来仍将不断增长。

石油价格上涨已给我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对石油的过分依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通过在石油价格的长期走势以及石油价格变化对我国影响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石油价格世界经济中国石油安全

 

Abstract

Nowadays,petroleum,astheimportantfundamentalresource,hasseepedtomanyaspectsofsociety,economy,production,andlife.Therefore,thefluctuationofpetroleumpricewillhaveaninfluencetoeachprofessioninournationaleconomy.Inrecentyears,theconsistentriseofpetroleumpricetookonanewrisepatternofphasingandgradingclimb.Somesuddeneventsbroughtaboutsomenewcharacteristics,suchasthefiercefluctuationoftheworldoilmarket,theincreaseofcounter-seasonalvariationphenomenon,andtheenlargeddisparitybetweenthenominalpriceandtheactualprice.Inalongterm,althoughthepetroleumpricehasrecentlyreceded,itstillseemstogrowcontinuouslyjudgingfromthelong-termsupplyanddemand.Theriseofpetroleumpricehasbroughtmanydisadvantageouseffectstoourcountry.Sincewehavebecomethesecondbiggestpetroleumimportcountryintheworld,theexcessivedependenceonpetroleummustarouseourconcerns.Thethesiswillgivesomecountermeasuresonthebasisoftheanalysisofthelong-termtrendofpetroleumpriceandtheinfluencescausedbythechangeofpetroleumpricetoourcountry.

【KeyWords】PetroleumpriceInternationaleconomySafeofChinesepetroleumresources

目录

1近年国际石油价格变动走势概述2

1.1近期石油价格走势2

1.2近年国际油价变动主要表现特征3

2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3

2.1.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因素分析4

2.2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因素分析5

2.3世界石油市场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分析7

3未来石油价格走势预测8

3.1石油价格未来走势特点8

3.2石油价格预测分析9

4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0

4.1减缓经济增长速度12

4.2加剧通货膨胀压力13

4.3缩小贸易顺差13

4.4企业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13

5我国应对高油价须采取的措施14

5.1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降低对石油的依赖14

5.2努力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14

5.3加快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步伐14

5.4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15

5.5改善石油定价机制15

参考文献16

致谢17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和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被称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黑色黄金”、“经济血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

所以,认真分析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以及油价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出我国的应对措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近年国际石油价格变动走势概述

1.1近期石油价格走势

近年来,从世界石油市场变化的趋势来看,国际原油价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其间,也有间断的油价回落。

但是,几年来,各种国际原油的年均价格都有大幅度的上涨。

即便出现了油价下跌,与上年或上一轮油价周期同比,价格几乎都高于前期水平。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几年的石油价格走势。

2001年国际原油平均价格(WTI平均价格)为25.95美元/桶,2004年上涨到了41.41美元/桶,在这一年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平均价格分别38.21美元/桶和33.63美元/桶,2005年全年,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56.44美元/桶、54.38美元/桶和49.32美元/桶,较2004年上升15.03美元/桶、16.17美元/桶和15.69美元/桶,比2001年增长了一倍还要多。

这一年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的最高值出现在九月,分别为65.52美元/桶,64.12美元/桶和56.60美元/桶。

到2006年8月份WTI期货平均价格已上涨到了68.81美元/桶,并且在8月份创下78美元/桶的历史最高水平。

随后石油价格有所回落,到现在基本维持在60美元/桶(参看图1)。

图1世界原油价格走势图

1.2近年国际油价变动主要表现特征

(1)阶段性、次第攀升的上涨模式。

9.11事件后国际石油价格保持短期稳定后持续上涨,虽然其间会有阶段性短期回落,但是下降幅度都不大,并且上升具有持续性和高增长性的特征。

(2)突发事件引发世界油市剧烈波动。

最为明显的是2003年对伊拉克战争前后油价发生巨大的涨跌幅度,以及2005年两次飓风推动油价高启。

(3)反季节变化现象增多。

按常规,由于第2季度是需求淡季,导致油价下降,一般3、4或5月份原油价格在不同的年份里会降低;冬季则是需求最旺的季节,油价也会最高。

但是近年油价却出现了“淡季不跌”、“旺季不涨”的情况,近几年出现的情况是上半年石油价格上升,而下半年石油价格反而下跌。

说明,除了供需变化外,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在逐渐加强。

(4)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距拉大。

去年9月份的原油名义价格为57.88美元/桶,但是如若扣除通货膨胀和美元汇率因素,该油的实际价格为41.29美元/桶,两种价格相差16.59美元。

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2003年差率不到10%。

这一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美元汇率下降和通货膨胀上升,资金大量从其它金融市场流出,而更多地投入期货市场,利用油价上涨预期,推动油价继续上扬。

2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2.1.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因素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油需求只有约6000万桶/日,而目前已经快速增长到8500万桶/日左右,增长幅度达到38.5%,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高达250万桶/日,远远高于90年代的100万桶/日的水平。

对石油需求量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世界经济近年来保持持续增长。

200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2%,05年为3.25%,06年预计将达到3.3%。

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达5.6%,而转型经济国家平均增长更是高达5.9%。

国际经济整体增长稳定,这必然造成其对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的增加。

西方主要消费国家的石油消费增长速度缓慢。

虽然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石油消费量超过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一总结构并未改变,但有逐年下降趋势。

2000年以来所占比例分别为63.0%、62.0%、61.5%、61.4%、60.2%、59.7%。

其中,美国是世界石油消费最多的国家,基本保持在占世界消费总量1/4的水平。

总体上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放慢,但美国的石油消费绝对增长量较大,这是造成本次世界石油消费增长迅速的重要因素。

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增长不断扩大,占世界石油总消费的比例也逐年上升,从2000年开始依次达到31.6%、32.4%、33.3%、33.2%、34.3%、34.9%。

尤其是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增长比率更快。

中国和印度成为该地区石油消费的重要国家,中国在世界总消费中的比率占6—8%,印度的约为3.1%。

从石油消费增量角度进行比较,发展中国家消费增长迅速较快:

2003、2004.2005年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比例分别达到39%,65%和71%。

正在进行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迅速,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发展中国家,进入了石油高消费期。

同时,发达国家高耗能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转移,也加大了发展中国家对石油消费的依赖程度。

以中国为例,2005年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量占世界消费增量的15.4%。

中国2005年原油需求增长6%,需求量达3.1亿吨,因原油产量为1.8亿吨,供需缺口达1.3亿吨,进口依存度将超过43%。

下面是主要石油消费国的消费量变化表。

 

表12000-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石油消费量变化单位:

亿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世界

35.37

35.55

35.89

36.56

37.99

38.37

美国

8.98

8.96

8.97

9.12

9.49

9.45

中国

2.24

2.28

2.47

2.72

3.19

3.27

日本

2.56

2.48

2.44

2.49

2.41

2.44

俄罗斯

1.34

1.22

1.24

1.25

1.29

1.3

德国

1.3

1.32

1.27

1.25

1.24

1.22

印度

1.06

1.07

1.11

1.13

1.2

1.16

韩国

1.03

1.03

1.05

1.06

1.05

1.06

数据来源:

石油商务网

2.2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因素分析

2.2.1世界石油供应能力提高缓慢

保证石油供应的首要条件是石油储量不断增加。

世界石油探明剩余储量目前达到1750.3亿吨,欧佩克拥有的储量为1212.6亿吨,占总储量的69.3%,并且探明储量也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加。

从数量上看国际石油储备很可观,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石油储备主要集中在证据比较混乱的波斯湾地区,其它地区相对分散,这就为石油供给带来很大不利影响,一旦这一地区发生战乱将对整个石油供应带来巨大损失。

尽管最近两年的石油需求增长比2004年的5%要小,但是一方面由于美国飓风、石油项目延迟以及油田自然减产等因素造成了非OPEC国家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尼日利亚国内石油生产受到袭击而一度中断、委内瑞拉国内石油工人罢工、印尼石油产量快速下降,使得整个OPEC石油生产受到影响。

近两年石油的产量已经远远落后于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特别是2006年第一季度,由于在石油供应方面受到一系列的影响,供给增长只有26万桶/日,而需求则增长到131万桶/日,差距非常明显。

2005年除俄罗斯和沙特在石油产量方面有明显增长外,其它国家表现都不好,2005年全世界石油产量已较2004年降低了近50个百分点(参见表2)。

尽管专家分析OPEC石油产量在2006年和2007年会有所增长,但其剩余产能不足仍将影响人们对石油的预期,并进一步影响石油价格走势,估计OPEC剩余产能目前也只有130万桶/日-180万桶/日左右。

在欧佩克成员国剩余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一旦某个产油国的生产受到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将面临原油供应不足的危险局面。

表22000-2005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石油产量变化单位:

亿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世界

36.14

35.94

35.72

37.06

38.65

38.95

欧佩克

15.2

14.76

13.88

14.81

15.91

16.26

非欧佩克

17

16.94

17.18

17.11

17.16

16.92

美国

3.53

3.49

3.47

3.38

3.29

3.1

墨西哥

1.71

1.77

1.78

1.89

1.91

1.87

俄罗斯

3.23

3.48

3.8

4.21

4.59

4.7

沙特

4.58

4.43

4.27

4.88

5.06

5.26

伊朗

1.89

1.84

1.69

1.98

2.03

2

科威特

1.04

1.02

0.98

1.15

1.23

1.3

阿联酋

1.23

1.18

1.09

1.22

1.25

1.29

伊拉克

1.27

1.17

1

0.66

0.99

0.89

中国

1.63

1.65

1.67

1.7

1.74

1.81

数据来源:

石油商务网

2.2.2世界炼油行业的问题严重

炼油行业运行直接影响成品油的供应。

需求的增长和原油产量变化给炼油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炼油能力的增长突出地显示了对石油的需求程度,上世纪90年代世界炼油能力约7600万桶/日,而今已经上升到8500万桶/日,各大炼厂都抓紧了炼油步伐,全球炼厂紧三年内开工率就提高了10%达到了目前的90%,在一些国家某些石油炼厂甚至超负荷运行。

世界炼厂的产能几乎发展到了极限,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大生产空间。

即便如此2000年以来,世界炼油业产能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2000年至2004年增长率分别为-0.06%、0.6%、0.4%、0.03%和0.8%。

产能增长迟缓,在石油产品需求量逐年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石油的供应。

同时更加严格的环境法规、环保政策,提高了特殊石油产品标准,要求更高的炼油技术和使用更环保的清洁能源,这样一来就提高了炼厂的门槛,使产量进一步受到影响。

无法预测的天气因素对炼油设施和生产作业的破坏导致炼厂产能的不确定因素增多,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和“丽塔”飓风就对墨西哥湾的炼厂造成巨大破坏,使美国此地区的炼厂8个月没有恢复正常生产。

所以,炼油业后劲不足,导致石油产业陷入双重窘境,一方面是世界总体炼油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迅速扩大的需求;另一方面,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各种炼油技术升级和革新项目,使新的炼油能力难以投入使用,尤其是在美国。

预计到2015年石油产品供应短缺将达100万桶/日。

因此,这种严峻的状况对油价走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3世界石油市场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2.3.1政治局势

政治局势从来就是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中东局势,作为最重要的石油产地,中东局势稳定与否对世界石油供应缠身重大影响。

以伊拉克战争为例,战后伊拉克石油生产尚未恢复伊拉克石油生产仍未恢复正常,仍然低于战前水平,其产量从2000年的1.27亿吨下降到2003年的0.66亿吨几乎损失了一半的石油产量。

据设在伦敦的全球能源研究中心计算,自2000年以来,伊拉克战争、尼日利亚战乱、伊朗核问题、俄罗斯政府干预和委内瑞拉、科威特等国局势可能已造成将近每天800万桶石油产量的损失,相当于全球消费量的10%。

2.3.2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发生,在短期内对石油价格的影响较大,如2004年的“伊万”飓风和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和“丽塔”飓风,都对石油生产和石油市场供应带来严重破坏。

仅“卡特里娜”飓风已致使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工业陷入瘫痪,8个月后仍未恢复生产。

飓风灾害给美国的石油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进而影响了石油供应,石油价格因此大幅飙升。

自然灾害成为影响石油价格的重要因素。

2.3.3金融投机资本市场

国际能源机构执行干事克洛德·芒迪最近说:

“油价上涨并非投机活动引起,却也许因为投机活动而加剧”。

无论如何,投机基金仍在促使油价上涨。

法国兴业银行认为,“套利基金”在石油市场上所占份额已达15%,而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不足5%。

随着大量资金涌入石油市场一些从事国际投资的大型投资公司不但投入大量资金进入石油期货市场,而且制造石油价格上涨的舆论来影响石油价格走势。

金融资本利用市场,左右世界石油产业,控制世界市场石油供需的变动预期,从而造成石油价格的混乱与虚高。

3未来石油价格走势预测

受全球经济增长减速、需求预期下降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先涨后落。

预计后期国际市场油价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会处于近几年来的较高水平。

三季度:

油价从高位波动到大幅回落从7月初至8月上旬,国际市场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并屡次创造历史新高。

主要原因是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持续高温天气,电力供应紧张,石油需求增加,黎以冲突愈演愈烈,造成中东地区局势异常紧张,伊朗核问题更为复杂,未来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大西洋飓风天气增多,并可能威胁美国海湾油气生产设施。

从8月中旬至11月份,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回落,并一度降到每桶60美元以下。

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经过连续几年加速增长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受经济增速下降影响,国际能源署、欧佩克等机构和组织均下调了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

06年夏季大西洋飓风没有影响墨西哥湾石油生产,加之美国原油库存处于5年来的高位等因素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石油供应不会出现短缺问题。

但是由于第四季度是用油高峰季节,欧佩克产油国又做出减产120万桶的决定石油价格不会持续大幅降价,国际局势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

3.1石油价格未来走势特点

(1)从国际石油市场总体走势来看,油价仍将有所回落。

石油需求增速有所减缓,这会导致油价在未来短期内持续回落。

受长期高油价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这也导致全球范围内对石油需求增长明显放缓。

主要石油产出国受到前阶段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影响,纷纷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原油产量。

石油供应稳定增长消除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未来供给的担忧,有利于油价的回落。

受8,9月份石油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石油期货市场风险增大,很多投机基金由于亏损,将资金抽出了石油市场,从而有效的消除了价格中的泡沫。

同时,近年主要石油消费国都增加了石油储备,使人们也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石油供给的担忧。

石油价格进入了理性回归时期。

(2)从长期石油供需情况看,油价仍会高位运行。

从近年来石油供需关系看,石油的需求增速仍保持在3%,而供给增速波动还比较大。

OPEC产油国未来增产能力有限,并且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飓风有可能再次光顾墨西哥湾等因素影响有可能对产油国的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石油迅速增产的可能性不大。

各国加强了经济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世界经济走向衰退,石油需求也将保持一定幅度增长。

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经济走出低迷,尤其是以中印为代表的发掌中国家经济增长保持高速,对石油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石油的供应压力依然严峻,油价也很难再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局面。

(3)冬季石油需求高峰期到来,油价会得到一定程度支撑。

冬季是石油需求旺季,驾车高峰,取暖高峰的到来使石油去求量增大,再供应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需求的增加将使价格得到有力的支撑。

(4)OPEC的减产压力将给石油价格下跌带来一定阻力。

由于9月份国际市场油价降幅过大,损害了OPEC成员国的利益。

10月11日,欧佩克成员国集体决定每日削减120万桶石油产量。

短期内减产对石油价格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欧佩克在石油价加的压力下继续削减石油产量,将会对未来油价走势起到较大影响作用。

3.2石油价格预测分析

3.2.1短期分析

随着石油供需形势的改善,人们对石油价格的预期理性回归,但由于朝鲜核问题,黎以冲突,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石油价格在第四季度将维持在55-60美元/桶的价格。

3.2.2长期分析

世界经济不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增长尤为明显,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能耗较大的第二产业,因此其对能源的消耗也更大,并且发展中国家这种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在近期将不会减弱。

因此,石油需求在未来仍将继续增长。

对于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其产量不可能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石油作为一种商品无法摆脱供价值律的作用。

石油价格走势目前正处于波浪状上升曲线的下降通道内,根据近年石油价格规律在明年年初后石油价格将再次反弹,并呈现波浪状上升(见图1)。

随着供需平衡有所缓解明年石油价格增速将明显放缓,预计2007年石油平均价格将达到60美元/桶。

4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石油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因此,石油价格的变动,对国民经济各行业都将产生影响。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的几次世界经济衰退,都与石油价格暴涨有关。

在石油净进口国,由于石油价格提高使生产成本升高,厂商将降低产量;供给减少,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此外,油价上涨将通过进口产品特别是进口石油产品,直接影响消费品价格上涨。

价格上升、收入减少使国内需求下降,导致失业率上升。

遭受真实收入下降损失的消费者希望提高工资,这又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通货膨胀加剧,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消化。

这种恶性循环(见图2)将严重危害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图2恶性循环演示图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进口量大幅度上涨。

1992年之前我国还是石油的进出口国,而92年后我国已成我石油净进口国摒弃进口量逐年怎大。

现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参见图3,图4)。

我国2004年每日石油需求量较2003年同期增加80万桶,增幅为14.5%,2005年比2004年增加8.8%。

2005我国每天消费的石油近694万桶,。

大量的需求,使石油对进口的依赖明显增强。

2002年我国石油净进口7510万吨,而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就已达到7333万吨。

近年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2002年为19.4%,2003年为35%,2004年到40.9%,2005年为42%,逐年递增。

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3.5亿吨,原油产量为2亿吨,原油缺口将达到1.5亿吨,预计到2010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超过50%,2020年超过60%。

在这种形势下,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必然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图31990-2005年我国石油产量-消费图

图4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与供需缺口曲线图

4.1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石油价格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从生产到消费,从成本到价格,从贸易到投资,都会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带来不利影响,因而也就必然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有专家对我国GDP、石油进口数量及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