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4029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婆媳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婆媳关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婆媳关系.docx

《婆媳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婆媳关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婆媳关系.docx

婆媳关系

葛栋:

如何念好“婆媳经”?

核心提示:

常言道: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经”。

在家庭中,最明显和最常见的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出现在婆媳关系上。

婆媳不合,是不少人提起就摇头叹息的问题。

怎样念好这本“难念的经”,使得婆媳关系和睦呢?

这当然不会有什么“标准答案”。

这里有几点建议,不妨参考一下。

葛栋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

我们都知道,家庭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关系,其中婆媳关系在现代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很复杂。

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婆媳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升级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有一本叫做“婆媳经”。

在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婆媳关系上最明显和最常见。

婆媳不合,是令不少人头疼和叹息的问题。

那么,如何来念好这本“婆媳经”,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婆媳关系问题不单单在中国显而易见,在世界范围内都广泛存在,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当代中国,婆媳关系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关于婆媳关系的问题,生物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和文学等各个领域都给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并且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

2012年的某地方卫视的春晚小品当中有这样的台词。

甲方问:

为什么婆婆不喜欢儿媳妇,但是奶奶却反而喜欢孙媳妇?

乙回答: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嬉笑之余是否能带给我们关于婆媳关系问题的深刻反思?

《麻辣婆媳》、《双面胶》、《婆婆来了》、《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媳大事》等婆媳关系主题电视剧的风靡,也只是偶然现象吗?

实践证明,家庭日常生活中,婆媳关系的矛盾要比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手足关系、姻亲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等其他关系的问题和矛盾要多得多,也严重得多。

婆媳关系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难题。

一、婆媳关系现状调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心理学上关于婆媳关系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

调查地点在上海市的普陀区、卢湾区、黄埔区的六个居委会,共有108位“婆婆”参与调查。

从年龄构成看,50~60岁的老人占30%,60~70岁的老人占46%,70~80岁的老人占18%,80岁以上的老人占6%。

从文化程度来看,29%的老人处于文盲状态,小学文化水平的占30%,中学文化水平占到30%,而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占到11%。

从家庭角色来看,家庭妇女有18人,占到17%,工人角色有60人,占55% ,职员角色有30人,占28%,职员角色构成大体是教师、机关企业科室人员或是老干部。

此项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

婆媳关系现状、婆婆对媳妇个性特征的评价、母子之间感情的自我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婆媳关系一般的占多数,大约是54%;关系融洽的次之,占28%;关系紧张占比最小,为18%。

对于融洽组和紧张组的具体心理分析,有如下结论:

第一,经济状况和婆媳关系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婆媳关系状况也越好,婆媳冲突出现频率越低。

第二,婆婆对于孙辈的照顾,能够显著地改善婆媳关系。

婆婆帮助带孩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婆媳之间的冲突,在另一种程度上促进婆媳关系的和谐。

第三,老人与孩子的原有感情,在某种程度上与婆媳关系存在着正相关。

第四,紧张组的婆媳关系能够明显恶化原来的母子关系。

这一研究表明,婆媳关系恶化也会影响到丈夫与母亲的关系。

据2007年《中国妇女报》1月8日报道,全国妇女发展中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59.81%的婆媳关系良好,婆婆与媳妇之间没有太大意见,从未发生过争执,这一比例大大高于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婆媳关系处理良好状态的媳妇,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80%,婆婆当中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40%。

婆媳关系处理不太好的媳妇当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

由此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婆媳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

二、婆媳关系的特点 

根据婆媳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婆媳关系具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特殊性。

婆媳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家庭关系,它既不像夫妻那样有亲密的姻缘关系,又不像母子那样有着稳定的血缘纽带。

与其他的家庭关系相比,婆媳之间亲情的成分相对较弱,婆与媳是两个完全没有亲情联系的社会个体,因为共同所爱的男性而不得不生活在一起。

因此,婆媳关系,既没有亲子关系所具有的稳定性,也没有婚姻关系所具有的亲密性。

婆媳关系的特殊性是其容易被破坏的根本原因。

第二,强制性。

在越来越主张自由恋爱的当代社会,婆婆往往不能像旧社会那样自主地选择儿媳妇,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儿子,但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被动地等待自己未来儿媳妇出现的状态。

同理,在对未来婆婆知之甚少的情况之下,儿媳妇也几乎没有选择权。

 

第三,爆发性。

虽然在建立婆媳关系之前,婆婆已经知道自己的未来儿媳妇是谁,但是对于儿媳妇的了解往往很薄弱,因此,对婆媳关系还没有实质性的感受。

直到儿子结婚之后,儿媳进了家门,婆媳彼此之间才开始有更为进一步的了解,且这种了解具有儿媳进家门前后对比的一种爆发性。

儿媳在未入门之前可能表现得很孝顺,或者说很顺从,但是在进入家门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不能为婆婆所容忍的习惯暴露出来,久而久之造成婆媳关系紧张的爆发。

第四,中介性。

婆媳关系说到底是母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二者合体的衍生物。

在婆媳关系中,儿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儿子的这种中介作用如果能够发挥得好,可以加强婆媳之间的感情联系,反之,儿子则容易形成矛盾的焦点,出现“两面受敌”的状况。

而这种婆媳关系的紧张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亲子关系,造成儿子与母亲关系的紧张。

从另一个层面讲,儿子与母亲的关系紧张,也会影响到夫妻关系,这对于夫妻家庭幸福和整个大家庭的和睦都是不好的。

三、婆媳关系冲突的原因

婆媳关系这么普遍,婆媳矛盾这么容易出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问题的易显性?

首先,中国“孝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极为重视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之恩,最重孝道,百行孝为先。

孝亲是不分父母的,在一定程度上,在中国古代的“孝文化”环境之下,孝母更重于孝父,更为人们所敬佩和提倡。

婆媳关系问题在中国尤为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孝文化”的影响,一方面赡养父母已然成为中国普通百姓对于孝道的基本共识,与父母同住也成为中国男性履行赡养父母职责最常见的一种手段,而这也是产生婆媳关系问题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中国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完全摆脱了旧社会“三从四德”的束缚,不必隐忍屈从地住在婆婆家。

于是,女方希望与丈夫独居的想法和对女方父母的孝顺是造成当代社会婆媳矛盾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反观国外,父母只有抚养子女成人的义务,而没有子女为老人养老的义务,父母也不会干涉成年后子女与其伴侣的生活,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造成婆媳问题的可能性。

即便如此,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古代的“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仍然有很强的认同,要淡化这一顽固的思想是十分困难的。

因而,“孝文化”对于婆媳关系的影响将会长期存在。

第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婆媳关系紧张。

文化背景的差异有大小之分。

从大的方面来说,婆媳两代人生长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存在根本上的观念差异。

由于当代婆媳处在新中国巨大变迁的两端,有些旧社会旧文化所影响的婆婆依旧保持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媳妇应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将相夫教子放在生活的首位,辛勤劳苦都是应当的。

而新时代的中国女性权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她们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追求和自己的生活,不再只是围绕着家庭琐事转,并且希望得到更大的生活空间。

这和婆婆的想法是相冲突的,造成婆媳关系冲突就不足为奇了。

从小的方面来说,婆媳原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家庭当中,各自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习惯,当婆媳住在一起之后,如果生活习惯适应不了,彼此不能接纳,便会关系紧张、矛盾丛生。

第三,婆媳关系矛盾的原因在于利益冲突。

家庭生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现代家庭在经济上的收入和支出与传统家庭有很大不同。

传统家庭之中的家庭大权、经济大权,一般都掌握在父辈手中,下一代没有独立支配经济权。

但是,在现代家庭当中,两代人即使住在同一个屋檐之下,父母与儿子、儿媳在经济上也是各自独立的。

父母与子女的经济往来是一种资助的形式,青年人对于父母具有赡养和资助的责任和义务,而父母也应在儿子、儿媳经济上刚刚起步时,给予经济上的帮助。

此外,现代家庭当中的经济大权一般是由女性所掌握。

这种经济上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如果处理不慎,极容易造成婆媳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四,情感争夺。

母亲对于儿子,妻子对于丈夫,对于一个共同所爱的男人的关爱,这种情感争夺也会造成婆媳关系的紧张。

作为通过一个男人(婆婆的儿子,儿媳的丈夫)而发生关系的双方,婆婆和媳妇对于这个男性共同的关心,是构成婆媳矛盾的一个重要根源。

在结婚之前,儿子的情感需求大部分是从母亲那里获取的,儿媳妇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母亲与儿子的关系。

母亲不再是儿子的情感需求的主要来源,儿子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由母亲转向儿媳,儿媳取代了母亲在儿子心中的中心地位,使母亲不由得产生一种失落感。

这种失落感如果不能理性地加以控制,便会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发生作用,由对儿子的爱产生出更多的对于儿媳妇的挑剔。

这种情况往往在婆婆丧偶而与儿子儿媳共同生活的不完整的扩大家庭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第五,婆媳关系的特殊性也容易造成婆媳之间的冲突。

家庭的基本关系有两种:

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两者构成了家庭结构的基础。

其他的关系比如说兄弟姐妹关系、姑嫂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都是在这两个关系的基础之上所派生出来的。

婆媳关系既非婚姻关系,也非亲子关系。

因此,这种人际关系没有亲子关系所具有的稳定性,也没有婚姻关系所具有的亲密特性。

它只是由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延伸所形成的,如果处理得当,婆婆和媳妇各自爱屋及乌,婆婆因爱儿子而喜爱自己的儿媳妇,媳妇因为疼爱丈夫而疼爱自己的婆婆,各得其所,关系就会融洽。

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出现裂痕,难以弥补。

第六,婆媳之间相互接纳不了,也容易导致婆媳关系冲突。

婆媳原来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当中,各自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习性。

而现在,婆媳在一个大家庭当中生活,需要有一个逐步了解、相互适应的过程,如果适应不了,彼此看不惯,不能接纳,便会关系紧张、矛盾丛生。

第七,中介失调也是导致婆媳冲突的原因。

作为婆婆的儿子,儿媳的丈夫,儿子(丈夫)在婆媳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

儿子(丈夫)这个中介作用如果发挥得好,可以加强婆婆与媳妇之间的情感联系,反之则容易成为这种矛盾的焦点。

尽管母子情深,但也难以避免结婚以后母子关系变复杂的事实。

因为夫妻之间毕竟在活动、打算、开支、交往等许多方面有着更多的共同点,在这些问题上,夫妻观点的一致性往往要超过母子观点的一致性。

这是因为儿子和母亲相隔一代,在心理上存在着差距,这样就容易造成儿子中介作用的失衡。

如果母亲不理解,就会产生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这样一种错误的心态,误认为儿子对自己的感情被媳妇夺走了,从而迁怒于自己的儿媳。

以上是造成婆媳关系冲突的几点原因。

从心理学分析来看,一些心理学的理论对于婆媳关系也有自己的见解。

(一)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固着理论

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固着理论认为,婆媳关系的矛盾可用固着理论来分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文艺评论学家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孔雀东南飞》的悲剧。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如果深入到孤儿寡母的潜意识,我们不难发现,正是或隐或现的恋子情节,使得婆婆在儿子的婚姻上进退两难,对媳妇产生怨恨或嫉妒之情,并且刁难和折磨媳妇。

软弱儿子的恋母情节,不但使这种矛盾难以调和,反而会有所激化,悲剧也就在所难免。

弗洛伊德认为,儿子把自己的父母当作是最早的恋爱对象,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常的。

但是,他的力比多不会始终固着在这种最初的对象之上,他会仅仅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样板,而等到最后选择对象的时机到来时,就会逐渐从这些对象过渡到那些外界的人物身上。

由此可见,只要一个儿童不面临与社会不相适合的危险,他同自己父母的分离便是不可逃避的,儿子迟早要走出母亲的影子去独立地面对人生,要有爱情、婚姻、家庭,母亲也应当鼓励儿子这样去做。

母子之间这种牢固的俄狄浦斯情结却使他们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儿子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成长当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儿子依恋母亲,母亲对儿子的感情更是深厚的。

儿子结婚之后,与媳妇的关系如胶似漆,对母亲却若即若离,婆婆也切切实实地品尝到了“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滋味。

同时,在生活起居上,儿子不再需要来自于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媳妇已经代替了原先婆婆为儿子所做的一切,婆婆感到儿子对于自己的感情日渐淡薄,甚至疏远了她。

看着自己含辛茹苦培养的爱子,竟然轻而易举地被另外一个女人所拥有,又怎能不产生嫉妒呢?

嫉妒心理和占有心理,导致婆婆将对儿子的怨念转化成为对儿媳的愤恨,甚至由于母性敏感多疑的心理特征,婆婆可能会怀疑媳妇在儿子面前嚼舌头根子。

总之,这些恋子情结的表现是导致婆媳关系不和的心理原因。

母亲对于儿子无私奉献的态度与对儿子自私的占有心理,构成了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心理表现。

(二)发展心理学的二次分离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二次分离理论认为,健康的母子关系要经历两次分离。

第一次分离是孩子的分娩,第一次分离的结果是孩子由纯然地对于母亲的依赖,到孩子独立地探索外部世界,尽可能摆脱母亲的干预而独立自主。

第一次分离如果成果,对母亲和孩子都是双赢的。

如果母亲除了对孩子尽必要的照顾责任之外,把生命的重心放在她自己身上,追寻自己的情感、事业以及成长,孩子则得到自由的发展。

假若第一次分离不成功,就会导致母子的情感依恋以及互相依赖的现象。

尤其是如果母亲本人的心理不成熟,或者说情感遭受挫折,比如说离婚、单亲、背叛、家庭意外事件等,都可能造成母亲把生命的重心放到孩子身上,全神贯注地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动向。

这样的母亲情感失衡,过多地爱自己的孩子,从而对于孩子施加更多的压力和期待,孩子也会很痛苦,面对这样一个完美的严厉的母亲,也容易发展出一些依恋性人格或者说退缩性人格,躺在母亲的怀抱里逃避长大。

母子关系的第二次分离是儿子成家立业,如果第一次的分离不成功,孩子结婚之后(也可以说是从恋爱开始),母亲便有了被孩子遗弃的感觉,孩子也会产生新婚焦虑症,不适应婚姻生活,甚至在潜意识里期待妻子既是太太又是妈妈。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母亲想回到从前儿子只对她一个人依恋的局面,而现实不许可,母亲就会情绪多变、敏感、脆弱。

这种敏感、脆弱进而表现为对媳妇的刁难和怀疑,其实母亲的这种行为退化的心理需要儿子的关注。

(三)交换中介失衡理论

交换中介失衡理论认为,在婆媳关系当中,连接她们之间关系的男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承担着儿子和丈夫的双重身份,扮演着中介的角色。

爱默森提出了交换网络的概念,他认为交换网络是由两个或者多个彼此连接的交换关系所构成的。

以三个人互动为例,假设A代表婆婆,C代表媳妇,而B代表儿子和丈夫(指同一个人),A与C的关系是通过B连接起来的。

如果A与B、B与C之间的关系交换增加会促进A与C之间关系的增强,那么此时B的连接就是正向的和合作性的。

而如果A与B、B与C之间的交换关系的增加反而会降低A与C之间的关系水平,此时B的连接就是一种负向的竞争性的。

假如儿子这个中介作用发挥得好,可以加强婆媳之间的情感联系;反之,则容易使婆媳关系恶化,导致婆媳关系冲突,而且容易使自己变成矛盾的焦点,出现“腹背受敌”的状态。

尽管母子情深,也难以避免结婚以后的母子关系变得复杂的一个事实。

夫妻之间在生活中有更多的共同点,而与母亲的共同点则越来越少。

如果母亲不理解,就会产生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这样一种心态,误认为儿子对自己的感情已经被他的媳妇所夺走,从而迁怒于儿媳。

当儿子特别孝顺,事事听从母亲,儿媳又会怀疑丈夫不把自己当作亲人来看待,会把婆婆当作自己的眼中钉,这样,儿媳可能会在自己的丈夫面前说婆婆的坏话。

一次可能不要紧,次数多了,儿子可能会对自己的母亲产生怀疑,慢慢地倒向自己的妻子这一边。

对于自己的孩子,母亲的感情减弱,连接婆媳的中介失衡,婆媳关系恶化,婆媳冲突发生,从而也会影响到亲子关系。

四、解决婆媳矛盾的途径

针对日渐恶化的婆媳关系,怎样去处理?

有哪些原则需要去把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心理学的处理方法和原则。

第一种方法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在认知心理学中,对学习迁移的态度与认知结构的建立密切相连,媳妇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这种知识和经验便在主体当中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不断地调节她的行为,使媳妇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环境。

媳妇的心理结构是知、情、意的统一,而认知结构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教育的过程实则是学习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接受的知识越多,在常识记忆当中储存的线索就会越多,那么当媳妇面对婆媳矛盾时就越有可能表现出一种理智的行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女性大多数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婆媳矛盾相对比较少。

这说明,媳妇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媳妇处理婆媳的矛盾,所以解决婆媳矛盾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女性的文化程度。

第二种来自心理学的观点是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解决婆媳关系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其一,婆媳相互尊重和谅解,双方都要承认对方有着独立的人格和经济地位,养成民主的家风,互不干涉隐私。

其二,婆媳尽量要避免争吵,不要传播矛盾,家丑不可外扬,不要将婆媳之间的矛盾传播到其他人的耳朵当中,因为通过变相的传播反而会使这种本身具有的矛盾变得更为剧烈。

其三,物质孝敬和情感交流要相结合。

在中国养老机制缺失的情况之下,媳妇要给老年人经济上的赡养。

第四,要发挥好儿子的中介作用,儿子作为双方关系的中介,要学会帮助媳妇进行心理沟通,当婆媳关系出现矛盾的时候,儿子要起到应有的疏导作用。

第五,要促进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这种小型化主要是指夫妻两个独自居住,与父母分开。

因为家庭规模越小型化,家庭中的代际层次越小,家庭关系也越趋于简单化,家庭当中的民主氛围也越浓厚;相反,家庭规模越大,代际层次越多,家庭关系就会变得更复杂,家庭关系越复杂,家庭关系的冲突和处理就更难以进行。

转型时期的中国家庭发生了裂变,家庭结构已经趋向于小型化、核心化,核心家庭成为现代家庭模式的潮流,这种潮流对于处理婆媳关系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说,现在的小年轻们独自成家立业的时候,选择与父母分开居住,这对于避免可能出现的婆媳矛盾和婆媳冲突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来总结一下。

从小的方面来讲,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呢?

婆媳要相互尊重和谅解,尽量避免争吵,不要传播矛盾,儿媳妇要重视物质孝敬与感情交流的相结合。

此外,儿子要在婆媳关系当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的疏导作用。

从大的方面来讲,要提高女性的文化程度,促进家庭结构的小型化。

(一)儿子如何正确念好“婆媳经”

对于婆媳关系紧张的状态,作为儿媳的丈夫和母亲的儿子这样的关键性角色,男人应当如何去做才算合理的呢?

婆婆和媳妇这两个女人,在前几十年可以说是毫无关系的,只因为他们共同爱着同一个男人而成为家人。

所以,婆媳关系并不是婆婆和媳妇两个人的关系,而是比三角关系更为复杂的关系。

在婆媳关系当中,两个女人都是被爱的,两个女人都不愿意退出,而且还得和谐相处。

但中国的婆媳矛盾几千年来却一直存在,这让本应该拥有两个女人之爱的那个男人,却是夹在中间,受尽“夹板气”。

很多男人不懂得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导致婆媳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其实母亲与妻子关系如何,很重要的方面是要看这个男人怎样去做,下面有一些注意事项。

第一,不要轻易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

很多老公们似乎都喜欢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以示他们对父母的尊崇和孝顺。

尤其在老婆受了老妈的委屈之后,这句话出现的频率往往是最高的,明知自己的母亲可能有错,却只敢对老婆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她不对也是我妈,你就忍忍吧”。

于是,老婆们一腔怨气无处宣泄,只能暗自伤心垂泪。

女人们在这种家庭当中,因为得不到老公的保护,对于老公的爱会渐渐消退,甚至对婚姻失望。

有的可能会逃避婚姻,有的可能会从忍让转向反击,最终让处在这种关系当中的每个人都伤痕累累。

第二,男人要学会尽早独立。

每个女人结婚之后都希望自己托付终身的男人能够成熟起来,承担起整个家庭一片天的责任。

可是一些男人却忘记了这种角色的转换,总认为自己仍然是父母的独苗,是母亲的关爱对象。

最明显的一个标志是这些丈夫不愿意与父母分家,不愿意分开父母单独过日子,他们的理由是,我要照顾我的父母。

结婚后还跟父母住在一起的男人,其实和结婚之前并没有多少改变。

因为,他知道跟爸爸妈妈住在一起,自己的母亲仍然是舍不得让自己干家务的,而老婆也不敢当着婆婆的面使唤自己来做家务,这样,还是跟婚前一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第三,主动地帮助老婆来融入自己的家庭。

这一点可能也是一个难题,很多人都会怀疑,自己既然娶了老婆回家,怎么会排斥她呢?

但是,有一些丈夫虽然在主观上没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却在无意当中做了这样的事情,让老婆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是一个外人,没有完全融入进这个家庭当中,感到处处受到排斥。

女人结婚后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环境,难免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感觉,并且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防御性的意识。

在这个家庭里,只有老公是她最亲近的人,婆家其他人的一些行为虽然在主观上可能是没有恶意的,但由于她本身存在着一种防御的紧张状态,会误认为是伤害她的举动。

这时,就需要老公认真地做好沟通的桥梁,而不要一味地指责她敏感多心,小肚鸡肠,器量小。

否则,只会让自己的媳妇跟自己家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将她真的排斥在这个家庭之外,而不能融入这个家庭。

第四,男人不要做“传话筒”。

婆婆和媳妇在前几十年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她们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这些可能是不同的。

婆媳之间可能会因为这些分歧而产生对彼此的不满,但并不是所有的婆媳都能坦诚相待,直接跟对方来讲出自己的观点。

只有对身兼儿子和老公两种角色的这个男人,他们才会道出自己的不满。

俗话说“会做的男人两头瞒,不会做的男人两头传”。

“两头瞒”的男人是极其聪明的,他不光能够巧妙地让这两个女人对于彼此的不满消弥于无形,而且会替两个女人讨好彼此,让两个人之间增进好感,促进婆媳之间关系的和睦。

而“两头传”的人却是非常不聪明的,很多婆媳之间本来没有多大的矛盾,只是一些小的摩擦,但是经过中间这个人的传达之后,这些小的摩擦反而会被擦出大的火花,让婆媳之间小的矛盾变得无比尖锐复杂。

再加上本身有一些女性敏感多疑,气量狭小,会因此结下永远而解不开的梁子,最终的结果便是传话的中间男人处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和婚姻当中。

第五,尽量要做到好人让老婆来做,恶人让自己承担。

在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喜欢承担好人的角色,得到别人的赞赏。

但是,在处理关系时,尤其是在处理婆媳关系的时候,聪明的老公会将做好人的机会让给自己的老婆。

比如说,买东西孝敬父母,或者一些能够讨父母欢心的事,都让老婆出面,自己躲在背后。

即使是自己做的,也会告诉父母这是老婆的心意。

大部分做公婆的会觉得媳妇明事理,没有道理不喜欢媳妇,但是对儿子的爱却不会减少分毫。

一些做父母的喜欢干涉儿子、儿媳妇的独立小家庭,而对于一个妻子来说,这个家就是她和老公的一个共同家园。

遇到外来力量的干涉时,如果是第三者,她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反击,而如果是公婆,她的自卫会受到许多压力和阻力,除了一些来自世俗的观念,还有可能来自老公。

不聪明的男人会躲到老婆的背后,让老婆出头,并且让老婆因此背上悍妇、恶媳的罪名,甚至他会站到老婆的对立面,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来指责老婆。

第六,别当着父母的面使唤老婆,来维持自己男性的尊严。

有一些男人没跟自己老妈住的时候,什么家务活都肯干,但一旦有父母在眼前,他们便开始威风起来,不但不再干家务,而且喜欢对老婆呼来喝去,支配老婆做这个做那个,好像不这样不足以让他在父母面前感觉到他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当然,在父母面前呼喝自己的老婆,表现的盛气凌人,好像是很有面子,但是,这种行为不但让自己的老婆感到很累,也是在暗示父母(或你父母会理解为),你对老婆根本就是不屑一顾,老婆在自己的心目当中根本没有什么分量,所以你才这么不尊重她。

另外需要注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