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4374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docx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彩色的中国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在演唱和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理解其深厚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能够准确的把握歌曲的三拍子节拍特点及旋律中的休止,能按照歌唱的基本要求用轻松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听赏歌曲《歌唱祖国》,能够认识并分辨齐唱、合唱演唱形式,结合练习三拍指挥,感受、体验节拍特点。

二、教学重点:

用真挚感情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在多种教学活动中激发爱国情感。

四、教具准备:

CAI课件、钢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展示2013年6月11日神州十号载人飞船被顺利送入太空的画面。

让同学们想象:

假如当时飞船里的三位航天员是在座的同学们,你们在飞船上遥望地球,当你们看到我们中国的版图时会有怎样的感受。

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标出北京、台湾和自己所在的省份,以及黄河、长江的位置(播放背景音乐《彩色的中国》)。

(二)感受音乐:

1、欣赏歌曲,体会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与歌词。

2、学唱歌曲的齐唱部分。

(1)大家看到地图上碧绿的是什么?

金黄的是什么?

长长的是什么?

弯弯的是什么?

像一只小船一样的岛又是哪里呢?

1

(2)聆听歌曲的齐唱部分,边听边引导学生用声势动作来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3)用真挚感情,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体会休止符带来的韵律感。

3、学唱歌曲的合唱部分。

(1)了解台湾。

(2)聆听合唱部分。

(课件出示合唱部分乐谱)

(3)用la跟琴视唱合唱部分的旋律。

要求:

准确地表现出休止符,声音要优美和谐。

4、歌曲处理。

(1)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样的?

(介绍反复跳跃记号)

(2)练习难点“那里住着台湾的小哥哥”这一句。

5、整体学唱歌曲。

(特别注意连音线和休止符)

6、歌曲感情处理,师生共同讨论。

7、完整演唱歌曲。

8、学生讨论,用多种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三)情感升华,听赏《歌唱祖国》

一、导入

二、听赏《歌唱祖国》

1、播放《歌唱祖国》,学生随乐拍手、踏步,体验歌曲磅礴雄壮的气势及行进感的旋律。

2、用语言表达听赏《歌唱祖国》后的感受。

3、跟唱《歌唱祖国》。

4、想一想,用独唱的形式演唱这首歌还会有气势磅礴的感觉吗?

为什么?

(了解齐唱与独唱两种歌曲演唱形式)

5、交流讨论:

作为中国人,你最引以为骄傲的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2

第二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读谱的方式学习歌曲《可爱的羊群》,能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表现歌曲,并积极参与音乐表现。

2、能认真听赏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并记住音乐主题,能了解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学跳简单地筷子舞。

教学重点:

从听赏---读谱唱歌---学跳筷子舞中感受草原美丽景象。

教学难点:

学跳筷子舞

教学过程:

一、听赏《森吉德玛》

1、初听全曲(感受基本情绪和意境,知道主题旋律共出现了几次,整体把握作品的风格和结构)。

2、复听全曲

A随乐哼唱主旋律

B说一说各乐段之间的变化,并根据感受填空。

P11

C学习音乐知识:

常见的速度用语

3、再听全曲,感受力度、速度在乐曲中所起到的情绪作用。

二、读谱唱歌《可爱的羊群》

A模唱

听旋律用“噜”模唱。

B识读乐谱(课件出示乐谱)

唱乐谱,找出每句的重拍。

三、学跳筷子舞

A教师随乐示范筷子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B介绍筷子舞和其他蒙古族舞蹈。

C师随《可爱的羊群》示范筷子舞。

D师生同跳筷子舞。

E随乐表现。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风情,学唱《达古拉》

2、通过学唱歌曲《拉古拉》,让学生领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学唱歌曲,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二、唱好附点节奏及一音多词的小节。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节奏卡片、节奏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三、学唱歌曲《达古拉》:

1、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位小朋友,看看哪位同学认识她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

(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课件或相关课件)。

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

2、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特色。

3、听歌曲范唱《达古拉》,提问:

通过歌曲我们听到他们都唱了什么

呢?

请学生说说歌曲内容。

4、学唱歌曲,师生合作,教师弹伴奏,学生跟唱。

5、处理歌曲的难点,重点练唱歌曲的附点节奏,和一音多词的地方

4

6、表演:

学蒙古舞的扭肩膀、挤奶、骑马等动作,配合歌曲音乐进行表演。

请舞蹈队的同学上来表演,其他同学拍手唱歌。

7、游戏:

拼节奏卡片,一部分同学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敲击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8、加入乐器,为歌曲伴奏

9、完整表现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

第一课时《春晓》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5

师:

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

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

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

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

“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

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

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6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感受春的音乐形象,

体验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三部轮唱歌曲《杜鹃》,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能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和诗歌,并积极参与活动《春天歌会》,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三声部轮唱歌曲《杜鹃》。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找春天

7

1、春景图

导语:

当严寒的冬天离开我们,银装素裹的世界悄悄换上绿装。

看,冰雪消融,柳树的枝条吐着嫩芽,轻轻摇摆,花朵含苞待放,小草也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小鸟正舒展着翅膀,高兴地在天空翱翔。

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呀!

在这充满朝气的春天里,我们的春天歌会正式拉开帷幕!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展示: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课件展示:

春天的歌、春天的诗

导语:

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歌曲?

来,唱一唱。

3、唱一唱

4、读一读

 小组朗诵后,学生自由朗读。

二、听赏感受---听春天

1、初听《春》

(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导语:

许多歌曲和诗歌都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下面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到春天的声音吗?

(感受乐曲情绪,并展开想象。

2、了解乐曲背景与作者生平

A、诗歌

(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

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

天空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

B、教师结合课件介绍作者及小提琴套曲《四季》

3、复听《春》

讨论:

乐曲中用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模仿了什么的叫声?

4、随乐哼唱

三、歌曲表现---杜鹃

1、学习歌曲1、2乐句

8

2、学一学(杜鹃的叫声)体会杜鹃愉快歌唱的美好心情。

3、唱一唱(学生完整演唱)

4、师生合作二部轮唱。

说一说演唱的要求:

注意控制音量、两声部相互倾听、两声部声音和谐统一等等。

5、尝试三声部轮唱。

6、师生合作完整演唱。

四、小结

教学后记:

 

第四课

第一课时《花蛤蟆》

教学目标:

1、能有节奏地模仿蛤蟆的叫声。

能跟随老师的手势,完成简单地二声部演唱。

2、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演唱《花蛤蟆》。

3、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认识乐器笛子,感知笛子的音色,用语言描述感受到的“顶嘴”。

教学重点:

1、即兴多声部(“花蛤蟆闹塘”的场景)的演唱。

2、感知笛子的音色,用语言描述感受到的“顶嘴”。

教学难点:

1、“6”和“5”两个音程的音效。

2、旋律部分的乐句衔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花蛤蟆闹塘”---即兴多声部表现

9

1、情景导入:

夏夜池塘

(1)夏夜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能模仿它们的声音吗?

(学生回答并模仿,师组织多声部音效活动)

(2)猜谜导入

2、情境导入:

小蛤蟆的歌(节奏片段----旋律片段)

(1)引导学生用四分节奏念“呱呱”

(2)引导学生用八分节奏念“呱呱”

(3)加音高完成歌曲前四小节(简单地二声部)

3、“花蛤蟆闹塘”:

即兴多声部(分角色----多声部)

(二)学唱《花蛤蟆》

1、读童谣。

2、唱童谣。

(三)情境表演唱:

分角色,二声部演唱。

(四)听赏《顶嘴》

1、播放趣味音乐小剧《顶嘴》。

你听后的感受是什么?

2、引导听赏。

讨论交流:

这首乐曲为什么取名为《顶嘴》?

3、小结简介笛子二重奏《顶嘴》。

4、认识乐器:

笛子

5、复听。

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乐曲的内容。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对花》

教学目标:

能分角色演唱歌曲《对花》,表现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为《对花》即兴编创歌词,能用简单地手绢舞动作进行表演唱。

教学重点:

分角色演唱。

10

教学难点:

编创歌词。

教具准备:

手绢、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与体验

1、听音乐

聆听《对花》,老师拿手绢扭秧歌

师:

同学们,你们看我手上的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一样吗?

我是怎么拿这块手绢的?

河北的民间舞蹈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手绢

2、看歌舞

师:

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舞蹈,请你们仔细看清楚,有些什么样的动作?

师:

你看到了哪些动作?

我们来学一学

二、了解与认识

1、看

师:

刚才我们学了秧歌的一些动作,老师和我们班里的同学也编了一段小舞蹈,你们看(播放《对花》的音乐)

2、听

师:

刚才那首歌里唱了什么?

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对唱)

三、学唱《对花》

1、教师范唱

以季节为题问答花名是歌中常见的内容,歌唱者一问答的形式对猜花名。

2、曲谱学习

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

3、歌词学习

对唱

四、创编与表现

11

师:

同学们,一年中的四季花开,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绚丽多彩。

你们知道春季还有什么花开?

夏季呢?

你能编段歌词吗?

五、评价总结,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第五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土风舞》,感受外国歌曲的舞蹈韵味。

2.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及借助肢体、表情,从而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3、认识并唱准切分节奏。

教学重点:

体验捷克民歌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有表情的演唱《土风舞》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切分节奏“×××”的体验----童谣与游戏

1、有节奏的读童谣。

小青蛙呱呱呱呱,小鸭子嘎嘎嘎嘎,

小羊儿咩咩咩咩,小狗儿汪汪汪汪,

小公鸡喔喔喔喔,小猫咪喵喵喵喵,

小猪儿啰啰啰啰,小奶牛哞哞哞哞。

边按节奏拍腿边读童谣。

2、学生边拍边念每句前两拍的切分节奏,后面的放在心里默读,感

12

受并思考手拍八分节奏与口念切分节奏的二声部效果。

3、引导学生用稳定的速度连续念出切分节奏。

(二)切分节奏“×××”的认知与练习

1、出示切分节奏,边拍边用节奏音节念读。

2、随意组合节奏卡片,进行节奏拍读,练习巩固新节奏。

3、师拍击以下节奏,请学生听辨并模击---进入到《土风舞》主要句式节奏。

2/4××︱××︱×××︱×××0‖

4、师弹奏《土风舞》第一段---导入《土风舞》

(三)在歌舞音乐活动中的切分节奏“×××”---《土风舞》

1、介绍《土风舞》。

2、A段学习—律动

3、B段学习——律动

4、A+B的完整律动和演唱。

5、集体舞《土风舞》以及体验捷克民族音乐文化。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摇船调》体会问答式歌曲的特点。

2、了解台湾民歌,并解决歌曲中出现的反复跳跃记号。

3、通过创编歌词,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4、能通过学习本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头饰响板沙锤碰铃三角铁

教学过程:

13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老师出个谜语来考考你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确,听好了哟!

看样子同学们都挺喜欢猜谜语的。

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谜语乐园去玩,好吗?

可是去谜语乐园要过一条河,就让我们一块划船去吧。

(二)歌词

1、学习歌谱:

嗨呀罗的嗨哟,嗨呀罗的嗨哟,嗨罗嗨

2、出示第一个谜语:

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

(有节奏的读)

3、出示其它谜语:

什么圆圆,在河边?

什么圆圆,街呀街上卖呀?

什么圆圆,在眼前哪?

(三)学唱

用唱歌的形式来猜谜语。

老师唱一句,你们答一句。

个别唱,集体唱。

台湾的小朋友非常想和我们做朋友,他们为我们送上一首歌,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演唱,可以用你喜欢的动作为他们伴舞。

(播放音乐,板书课题)

看了题目,我们都已经知道,这是一首摇船调,那么你们认为歌曲中哪部分最能体现摇船的情景呢如果找到了,就请你在唱的过程中用动作表现出来。

(四)简介台湾

台湾小朋友和我恶魔内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家——中国。

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是祖国母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由八十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的第一大岛,它与福建隔海相望。

同学们,你们对台湾还了解多少呢?

谁来说说?

(五)了解反复跳跃记号

接下来,老师再出一个谜语,看谁还能猜出来。

14

谜面:

一对亲兄弟,两个站一起,左边瘦来右边胖,旁边还带个小冒号,如果他们一出现,就得从头跑一遍。

同学们,可以再歌谱中寻找。

(学生找到。

对了,就是这个记号,它的名字叫做反复跳跃记号,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我们就要回头在反复唱一遍,下面我们完整的来试一试。

(学生跟琴唱一遍)

(六)创编

同学们,这些谜语你们来能找出不同的答案吗?

让我们把它放到歌曲中唱一唱。

小歌星唱得不错,相信我们这也有不少的小小舞蹈家,谁上来表演?

个别表演——集体表演。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彩云追月》

教学目标:

1.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2.体会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意韵,及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熟悉音乐主题,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教学难点:

有效的组织好学生参与演奏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三角铁、响板、铃鼓)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

15

对暗号进家门。

游戏的规则很简单:

老师击奏暗号,大家模仿。

我们分组进行。

特别要注意老师的动作和强弱变化。

大家可要仔细听清楚,对上了暗号才能回家哦。

XXXXX‖X.XXX‖X———‖

师击奏学生模击师:

(课件出示节奏),这就是刚才的暗号,让我们

对照着节奏,来一次接龙。

(生接龙)

二、欣赏《彩云追月》

(一)感受音乐

师:

夜幕降临,孩子们也回到家中休息。

你听,不远处传来了音乐。

请大家静静地聆听,边听边想想,这段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给你怎样的感受?

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1、聆听全曲,出示课件谈感受,取名字。

A、师:

这段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生自由说)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

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B、师:

是啊,静谧的夜里,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而宁静。

你能为这段优美的音乐取个名字吗?

2、介绍创作背景

师:

同学说的很不错。

说起这首乐曲的创作,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1932年,年轻的作曲家任光先生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主任时遇见国歌的作曲者聂耳。

两位年轻人都对中国的传统音乐很感兴趣,思索着该为中国传统音乐做些什么呢?

于是他们向百代唱片建议灌制一批民乐合奏曲唱片。

经过几番波折,百代唱片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一批民乐合奏曲孕育而生。

《彩云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它是任光采集润色广东音乐而成,作于1935年。

一首乐曲包含了他们那一代青年人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3、再听全曲,听辨主奏乐器及演奏形式

师:

刚才老师介绍了,这首乐曲是一首民乐合奏曲。

请同学们再次

16

聆听,乐曲中有哪一些乐器是你们所熟悉的?

可以边听边模仿演奏自己听出的乐器。

我要比一比看谁听出的乐器种类最多。

师:

恩,个个都学得有模有样。

谁说说你听出哪些乐器?

师:

真棒!

象这样由各种民族乐器按照不同声部的联合演奏形式称为民乐合奏。

4、熟悉主题

师:

音乐是那么的优美,谁还记得其中一两句。

(生自由唱)大家看,这就是音乐主题(出示音乐主题曲谱)。

让我们跟着音乐用U轻声地哼唱。

边唱边用手势划出旋律的走向。

记得不要惊动了月亮哦。

师:

我们再来听一次,这次不仅要划旋律线,还有注意乐曲中主要是运用哪些音符?

(生说)

师:

是的,象这样由12356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称为民族五声调式,这是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特有的。

师:

真美,我们用唱名再来唱一次好吗?

注意要划拍。

(生唱)同学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发现作曲家有一个节奏型运用得特别多?

(生说,如不行,再唱一次)

师:

而这个典型节奏就是——我们游戏中的暗号。

让我们用这些节奏型随着音乐动一动吧。

我来指挥,大家先分组接龙,再齐奏。

(课件播放音乐主题,师指挥,生律动)

(二)参与表现我还带了3件打击乐器,谁愿意担任打击乐手?

(其他同学分组击掌演奏)(启发学生用唱主旋律,模仿演奏乐器的样子来代替器乐演奏)推荐4个声音好听,又有表现力的同学。

(三)课堂小结

师:

月亮宁静而美丽,寄托着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同学们,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为我们送出这么美好的礼物。

教学反思:

 

第六课

1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能认真听赏钢琴独奏曲《军队进行曲》,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情绪;能在听赏音乐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积极参与表现。

3、能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学会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馨、甜美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

学生随着《军队进行曲》的音乐在教室律动。

师:

在欧洲,有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

维也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1、导入

师:

在维也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众多音乐家中的一个,他就是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学生观看连环画

A、看一看

B、说一说

师:

看了这段连环画后,你了解了舒伯特什么?

受到了什么启发?

小结:

三、听赏乐曲-----《军队进行曲》

1、导入

师:

刚才我们了解到,舒伯特一生创作了998部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

一次,他看到家乡凯旋归来的军队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非常好听的作品。

下面,请大家来听一听其中的一段。

2、听赏第一乐段

18

(课件播放《军队进行曲》第一乐段。

师:

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解放军、士兵等。

师:

大家觉得这段音乐的节奏感和情绪是怎样的?

(课件展示:

节奏鲜明情绪是雄壮有力的)

师:

让我们用“嘣”唱唱主题音乐。

3、听赏第二乐段

师:

让我们接着往下听,听一听这段音乐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课件展示乐曲第二乐段。

师:

你觉得这段音乐与前面那段音乐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课件展示B===音乐情绪===热情的)

师:

请大家一边唱一边随着音乐挥挥手。

(课件展示B段主题乐谱。

4、听赏再现乐段

(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参与表现。

5、听赏全曲,参与表现

师:

下面请大家完整地将整首乐曲听一遍,请你随着音乐的变化选择适当的动作进行表现。

师:

这首乐曲一共有三个乐段,其中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重复,这样的乐曲结构我们称它为带再现的三段体。

6、总结

师:

这首乐曲就是舒伯特创作的《军队进行曲》。

乐曲描写的是士兵在行进中的雄姿和人们在街头欢迎凯旋而归的士兵的热闹场面。

四、学唱歌曲----《摇篮曲》

1、讲述故事

师:

舒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但他的一生在贫穷中度过,他整天吃不饱,穿不暖。

有一天,又冷又饿的舒伯特已身无分文,他不得已走进了一家饭馆,静静地坐在饭桌前,拿起了一份报纸看了起

19

来……他看到了报纸上的一首诗,感动得热泪盈眶。

(老师深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

2、学唱歌曲

A、体会歌词

B、朗读歌词

(课件播放《摇篮曲》伴奏做背景音乐,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

C、教师弹奏范唱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意境。

D、学生哼唱旋律

请大家划拍哼唱旋律。

E、比较演唱,解决难点依音

F、演唱歌曲,体验角色

师:

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五、歌曲之王----舒伯特

1、其他歌曲介绍

师:

大家知道吗?

舒伯特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

他创作的歌曲既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成果,又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所以,人们把舒伯特称为“歌曲之王”。

让我们来听一听他最具代表性的几首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