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4753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5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曾在葵丘会盟诸侯,并订立盟约第一条指出:

“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其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制

B.维护宗法制传统

C.企图取代周天子

D.规范诸侯的行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无以妾为妻”表明在妻妾严格划分,说明其目的是要恢复严格的等级,而严格的等级关系是宗法制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一夫一妻制,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维护宗法制度,没有体现出对周天子的态度和诸侯行为的规范,故CD项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无以妾为妻”。

2.学者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

“汉初,取周秦之制而兼用”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行政体制。

这种“体制”

A.是对秦制的否定

B.巩固了汉政权的统治

C.暂时适应了时代要求

D.是指“推恩令”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取周秦之制而兼用”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巩固了汉朝初年的统治,故B项正确;郡国并行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还进行了分封,故A项排除;分封制不符合时代要求,故C项错误;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郡国并行制的弊端而采取的政策,故D项排除。

【点睛】“取周秦之制而兼用”是解题的关键。

3.《资治通鉴唐记》记载:

“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说明了

A.唐朝矛盾错综复杂——难以决断

B.政治制度弊端严重——决策艰难

C.决策程序过于死板——制约皇权

D.权力部门相互掣肘——效率较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体现了各部门之间过度牵制导致效率低下,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下议事制度的弊端,不能反映出唐朝矛盾复杂,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决策的艰难,故B项排除;三省的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故C项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是“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

4.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中四段材料并不能说明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故A项错误;材料“遣御史监三辅郡……刺史,掌奉诏条察州”也不能说明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故B项错误;四段材料都反映了秦汉时派官对地方监察,说明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也不能表明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表格内容,注意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四段材料的共同信息,排除表述过于片面的或史实错误的选项,即可从“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的角度得出正确答案。

5.钱穆说:

“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

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可知,科举制选拔标准的公平公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势力,故D项正确;钱穆提及科举制的选拔标准和原则,未提及对君主集权的作用,故A项错误;德行和学识成为科举的主要依据,但并未体现出思想文化的控制,故B项错误;德行和学识只是官员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

6.摘抄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后摘抄的两句话

“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

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

——摘自《元史·百官志》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世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外……后名军机处……。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

A.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

B.后者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

C.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

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后名军机处”可知,两段材料分别对应的是行省和军机处;从材料“有征伐之役”“用兵西北”中可以看出两者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故C项正确;A项是只符合元朝的行省,排除;军机处不是中央的常设机构,故B项排除;D项符合军机处,排除。

7.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

这种会审制度

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

B.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

C.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

D.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租界的会审制度,该制度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领事裁判权有关,是一种畸形的审判制度,标志了中国司法主权的进一步沦丧,因此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故B选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司法主权的进一步沦丧,说明了中国司法受到了严重的践踏,并不是走向近代化,故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畸形的审判制度,与列强在中国取得的领事裁判权有关,实质是对中国司法的践踏,并不能体现传播自由平等思想,故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领事裁判权,体现了列强对中国司法的严重践踏,导致了中国司法主权的逐步丧失,并不属于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故D选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联系所学近代西方国家获得的领事裁判权分析解答。

8.遂宁某学生在参观学校的《百年中国》主题活动中看到一句名言:

“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该学生对此作了如下理解:

①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②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需要

③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④后一个“不公正”主要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你认为理解合理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古代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将其他国家视为“蛮夷”,故①正确;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对华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逼签多份不平等条约,故②错误,③正确;后一个“不公正”主要是西方列强为满足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造成的,和前一个“不公正”没有因果关系,故④错误;所以答案选C。

9.1895年春,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宣统帝,要求拒签条约,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史称公车上书。

以上表述中需要更正的地方有几处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答案】C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的时间是1895年,康有为等人联络的不是官员是举人,上书时候的皇帝是光绪帝,康有为主张进行维新变法,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有四处错误,选择C项正确。

10.近代某条约签订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

不久,清帝下《罪己诏》:

“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

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

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

”该条约

A.最早规定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通航

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通过该条约割占了香港九龙司一处

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反映出战争包括陆地战场和海上战场,因此判断是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故B项正确;A项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排除;C项是《北京条约》的内容,排除;D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

【点睛】“水陆交绥,战无一胜”是解题的重要信息。

11.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下列对相关史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应准英人一体均沾”可知英国人通过《南京条约》附件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夺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以援例享有,这样就使各国侵略者结成共同的侵华伙伴关系,故A项排除;根据“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可知英国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的确立是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操纵中国司法的重要手段,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B项排除;根据材料“……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知这出自《马关条约》,日本人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历史解释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根据“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可知这出自《辛丑条约》,严禁人民反帝,意味着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项排除。

12.美国记者伊斯雷尔·爱发斯坦指出,“对日本人来说,上海事件是卢沟桥事变和日本以前的全部政策的必然结果,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

据此可知

①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加速了“上海事件”的爆发

②日本借发动“上海事件”打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③“上海事件”的爆发使蒋介石抗日态度更坚决

④“上海事件”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上海事件是卢沟桥事变和日本以前的全部政策的必然结果,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借发动“上海事件”打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但“上海事件”的爆发使蒋介石抗日态度更坚决,故②③正确;第二次国共合作是1937年9月形成的,故①排除;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④排除;所以答案选B。

【点睛】关键信息是“上海事件是卢沟桥事变和日本以前的全部政策的必然结果,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

13.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

义和团时期揭帖称: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

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

”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是阶级矛盾,而义和团运动时期是民族矛盾,由此出现材料中对待西方文明不同的态度,故A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和对待西方文明的不同态度无关,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体现不出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和保守性,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已经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

14.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置银数(单位:

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

D.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1851这个时间来看国内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个农民起义不得不支出更多的银数,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小农经济的问题,故A项排除;户部银库数置银数的变化是由于镇压农民起义而非偿还债款,故B项排除;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六十年代,故C项错误。

15.民国初年,茶楼一角。

一位读书先生正在向群众宣读自己的见闻日记(如下),日记反映该先生:

A.认识到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C.该先生对辛亥革命有抵触

D.该先生对辛亥革命支持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乡村知识分子在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的情况下,没有采用最新的公历,而沿用农历,仍使用清朝末帝宣统的年号,并称辛亥革命为“变乱”,都反映出作者对辛亥革命持抵触态度,故C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无法反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和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故AB项排除。

16.“现代政治就是一个妥协的协商过程,辛亥革命留给中国,留给人类最大的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赢、多赢,大家都没有输。

”下列理解最符合论者本意的是

A.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的目标

B.优待皇室是尊重清王朝,南方这种妥协是为国家为未来作出的牺牲

C.清朝的妥协是清廷牺牲了自己的江山,放弃了“万世一系,皇权永固”

D.各方的妥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重建秩序与和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赢”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启示是妥协,现代政治就是一个妥协的协商过程,各方的妥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重建秩序与和平,故D项正确;辛亥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但民主政治没有真正实现,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启示,故BC项排除。

17.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另)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一事件使近代中国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取得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C.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D.革命的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说的是由于国民大革命促使国民党成为执政党,“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说的是共产党经过国民大革命迅速成长,国民大革命促使中国革命中心发生了转移,故D项正确;A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C是五四运动的意义。

点睛:

关于国民大革命的几点认识

(1)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

(2)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

18.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

据此推断,该项制度可能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

【解析】

“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草根”政治家反映了基层群众民主参政的特色,符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故B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制度,不符合材料,故A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草根”政治家无关,故C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民族平等,共同繁荣,不符合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草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基层群众民主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下面四个民族自治区中将在今年(2018年)迎来“逢十”周年大庆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宁夏回族自治区设立是1958年,今年是60周年,C正确;A是西藏;B是内蒙古;D是新疆。

20.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的时候,表述了“一条线”的思想,他说:

“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说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

”由此推知,“一条线”外交战略的核心就是

A.联美抗苏

B.和平共处

C.一边倒

D.不结盟

【答案】A

【解析】

【详解】1973年,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改善,由材料“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可知为联美抗苏,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4年,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C项错误;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D项错误。

【点睛】中美关系的演变:

敌视对抗、关系断绝→抓住契机、逐渐缓和→关系正常化、正式建交。

21.“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A.“一边倒”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多边外交战略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中“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的表述可知,处理的是与邻国的关系进而发展成处理与亚非国家的关系准则,可知B正确,A是针对苏联而言的;C是在万隆会议上,不符合“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D选项是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新内容。

22.阅读下边《1969—197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统计简表》,结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有关史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外交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②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③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明显在不断的增加,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是中美关系的缓和,故②③正确;①是指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排除;中美两国建交在1979年,故排除④;所以答案选B。

23.丛书“我们的年代”对建国以来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流行词汇进行了记录。

下列四组流行词汇中,属于70年代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知识可知,“造反有理;红宝书;斗、批、改”主要是在“文革”前期,应该是20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的是建国初期土改,赶超英美反映的是1958年大跃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是在1953年,故B项错误;“个体户;迪斯科;民工潮”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故C项错误;样板戏是在“文革”期间即1966年-1976年,“平反、昭雪;恢复高考”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D项正确。

24.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了以下四篇文章(书籍):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B.农耕文明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C.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D.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项内容均在探讨古希腊文明形成的各种条件,所以综合起来论文题目应该定为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历史条件,故C项正确;A项概括过于片面,无法包含①②③④项的所以信息,排除;古希腊是海洋文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

25.亚里士多德曾很巧妙地指出过,在民主政体下,应该怎样通过多次地召开公民大会,使那些较远地区务农的公民不能够常常出席,而在事实上剥夺他们的公民权。

这表明亚里士多德

A.寻求规避直接民主弊端的途径

B.主张改变城邦民主的运作模式

C.开始萌生现代民主模式的思考

D.坚决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形式,每个公民都要参加公民大会,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说寻求一种让远方不能参加公民方法,这显然是回避雅典直接民主方式弊端的有效方法,故A项正确;公民大会定期召开,并不是改变这种民主运作方式,故B项错误;现代民主最大的特点是代议制,材料仍然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是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故D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0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

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

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

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

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

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

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的,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材料三罗马原来只是一个城市。

罗马的政府是只适合于城墙之内的居民的市政机构。

在罗马四周看到的除了城市没有别的。

当时称为民族的只是诸城市的联盟。

拉丁民族便是拉丁诸城市的一个联盟。

没有乡下土地的业主是城市里的居民。

当罗马扩张时,征服的也只是城市。

像罗马这样的城市能够征服世界,但要管理这个世界就不容易了。

必须有一种能使凝聚力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