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4758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docx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必备知识三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

一、填空题

1、美术又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2、图案纹样按照组织形式可分为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

3、透视法又称远近法,常见的焦点透视有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种。

4、最早明确提出“以形写神”为中心的传神论的画家是东晋时代的顾恺之,其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

5、"颜筋柳骨"中的"颜"和"柳"是指:

唐朝的颜真卿、柳公权两位大书法家。

6、北京2008年"申奥"标志的颜色有红、绿、黄、黑、蓝,这五种颜色。

7、卡通画综合了漫画、连环画的一些特点,形成了特有的表现手法。

8、中国结象征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基本结和变化结两类。

9、在我国传统画论中对于五官位置:

有三停五眼之说,眼在头高的二分之一处。

10、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是一幅被誉为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11、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石窟云岗、龙门、敦煌、麦积山

12、中国古代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自然风景园林三大类型。

13、文艺复兴“三杰”分别是 :

 拉斐尔 、米开朗基罗 、达芬奇。

14、用来概括八种脸型的汉字是:

田、由、甲、国、申、风、用、目等。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的创意源于中国传统的 篆刻 艺术。

16、美术包括: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等。

17、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北宋兴起,元、明、清朝以后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

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18、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横幅、中堂、扇面、斗方、手卷等。

19、伦勃朗群像画《夜巡》,画面用一种舞台式的光线把众多人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构图,油画颜料的厚与薄的对比使物体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

20、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美术史使我们对画家的个人风格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19世纪的上半叶,享受当时社会最高赞誉的画家是安格尔,他精于以冷静、清晰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古典理想的美,而他的反对者德拉克洛瓦却相信在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比素描法则重要得多,他一改古典派素描的表现手法,强调个性和情感,偏爱幻想的主观世界,追求灿烂的色调。

21、唐代书法艺术以楷书、行书、草书的成就最突出,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

22、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是:

《天王送子图》、阎立本的代表作是《历代帝王图》。

23、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表现原则是:

以形写神。

24、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是:

《日出印象》。

25、抽象派的代表画家是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

26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最著名的壁画是《最后的晚餐》、最著名的肖像画是《蒙娜丽莎》。

27、“文房四宝”泛指中国书法绘画常用四种工具笔、墨、纸、砚。

28、东晋书家辈出,群星灿烂。

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世称“二王”。

29《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

30雕塑按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31、宋代的苏轼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及文艺批评上都有独到的创造。

32、画史上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指的是北齐画家曹仲达和唐朝画家吴道子。

   

33、巴洛克美术是欧洲17世纪的美术样式。

发源于意大利,以其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

34、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由数件钟组成,形状、大小依次不等(排列)。

35、《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整幅作品可分为三段内容,第一段为汴京郊外景色,第二段为虹桥及汴河两岸繁忙景象,第三段为汴京街道的景象。

其中虹桥边的场景为整幅作品的中心和高潮。

作品采用的是散点透视。

36、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有横披、中堂、条幅、斗方、长卷、横幅、册页、扇面等多种,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分别指焦、浓、重、淡、清。

37、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位画家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 《蒙娜莉莎》、《大卫》、《西斯廷圣母》。

38、中国的古典园林的苏州四大园林是指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阁、楼、台、轩、舫、桥等。

39、《加菜义民》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他另外的代表作有《地狱之门》、《思想者》。

40、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在色相环中成150度---180度的色彩为强烈对比,位于60度以内的为柔和对比。

41、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悉尼歌剧院则是澳大利亚国家的建筑,它的造型如莲花、风帆或者贝壳是莱恩乌松设计。

42、雕塑以其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圆雕与浮雕。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是一件圆雕作品。

43、我国古代建筑一般由木料等材料构成,外国建筑主要用石料材料构成,巴黎圣母院属于哥特式建筑样式。

44、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明度可以产生节奏美,提高某一种色彩的明度办法是在该色中添加白色。

45、在色相环中互成150度与180度之间的色,为强烈对比,位于60度以内的为柔和对比,紫色的强烈对比色是黄色。

46、渐变包括形的渐变和色的渐变。

47、《开国大典》的作者是董希文,画面中大量运用了红色颜色以衬托出喜庆的场面,《狼牙山五壮士》的采用三角形构图体现了革命烈士的革命情怀。

48、《冬猎》是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作品,它的表现方法是油画所描画的是冬天猎人狩猎归来即将进入村庄的场景。

49、画好写生画的关键是对写生对象进行认真地观察。

50、构成在形成上分成平面、立体、色彩三方面。

51、平面构成设计中形与地(底)的关系有负形和消失两种。

52、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53、“综合·搜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搜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

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54、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师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的主题地位,倡导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平等关系。

55、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自主性学习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和合作交流。

56、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性和多元性。

57、京剧人物扮演的角色分别叫:

生、旦、净、末、丑。

58、中国著名的“四大名绣”是苏绣、蜀绣、粤绣和湖南的湘绣。

59、太阳光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组成的。

60、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出的颜色叫原色。

61、人物黑白画是运用黑白两色对人物结构、服装和明暗色调进行高度概括,使画面简练而富有韵味。

62、紫色可由蓝色加红色色调合而成。

63、以画虾闻名于世的我国当代国画大师是齐白石。

64、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65、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要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66、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67、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自主性等学习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和合作交流。

68、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性和多元性。

69、《红色的和谐》是法国著名的(马蒂斯)所创。

70、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全图长119.5厘米,高51.5厘米,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71、用笔,中国画技法属于。

在技法上,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勾、皴、点、染)等方法。

72、毕加索是(西班牙)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立体派)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73、《椅中圣母》描绘的是(宗教故事)中的圣母和圣婴。

74、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

75、在色环中,互成(150°——180°)的色,为强烈对比。

位于60°以内的色,为柔和对比。

76、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77、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发展过程)中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78、美术媒材是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粘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

79、“元四家”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80、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81、“六朝三杰”指 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82、“五墨六彩”:

浓、淡、干、湿、黑、白(纸的本色)                    

83、南朝谢赫六法:

① 气韵生动 ②骨法用笔③应物象形 ④随类赋彩⑤经营位置 ⑥传移模写。

84、德拉克罗瓦是浪漫主义画家,列宾是现实主义画家,普桑是古典主义画家,毕家索是立体主义画家,夏加尔是超现实主义画家。

85、常用的美术字体有行楷美术字、隶书美术字、魏碑美术字以及姚体美术字。

86、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87、绘画的种类名称很多,以绘画的工具、材料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水粉、水彩、素描等。

88、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纯度。

89、东汉时佛教开始从印度经新疆传入内地,之后在新疆拜城开凿有石窟;在甘肃敦煌开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开凿有麦积山石窟;在山西大同开凿有云岗石窟;在河南洛阳开凿有龙门石窟。

90、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91、中国历代国画名作中<<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簪花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珍禽图>>的作者是黄荃,<<五马图>>的作者是李公麟,<<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赵佶,<<秋效饮马图>>的作者是赵孟頫。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游春图>>的作者是展子虔。

92、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

八大、石涛、髡残、弘仁。

93、我国向有“瓷国”之称,陶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陶瓷工艺已较为发达,发掘于黄河流域的有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发掘于长江流域的有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彩陶;以及发掘于沿海的龙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黑陶等。

历史上有瓷都之称的城市是景德镇,有陶都之称的城市是宜兴青瓷成熟于魏晋,白瓷成熟于隋唐,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美术中的代表作品。

94、宋代著名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95、写生过程大致可分为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

96、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明部、半明部、明暗交界面、投影、反光五个受光不同的面,总称为明暗五调子。

97、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98、中国传统刺绣品种很多,其中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称为中国传统四大名绣。

14欧洲历代油画名作中,<<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拾穗>>的作者是米勒,<<日出、印象>>的作者是莫奈,<<向日葵>>的作者是凡高。

99、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100、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01、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02、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

03、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04、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05、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06、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

07、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的。

08、“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

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09、《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010、在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教教材,新教材观是用教材

011、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就活动特征而言,前者更倾向于外化,后者更偏重于内化。

012、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国家制订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013、《美术课程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

它们分别阐释美术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内容说明和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

014、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师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教,也重视学生学。

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

015、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

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016、美术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首先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教学思想。

《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八方面的要求。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

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017、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018、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019、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020、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是现代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之一,我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有接受性教学模式、发现——探究性教学模式、自学性教学模式、交往性教学模式、练习性教学模式、情感性教学模式、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群辩法教学模式、课堂讨论模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模式等。

23、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遵照的原则是审美性原则、思想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021、美术学科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中国画?

在世界美术里,中国画自成体系。

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以勾、勒、皴、擦、点、染等技法作画,以线造型为主的画种。

2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2、什么是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

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3、什么是美术教育?

答: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

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美术语言?

答:

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5、什么是透视?

透视是通过透明平面来观察研究物体的形状。

它是观察、研究景物在平面画幅上表现立体空间的基本方法。

6、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

(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

)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

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7、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是一种平面抽象艺术的设计方法,也是对艺术形式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

平面构成通过对抽象造型因素(点、线、面)的研究,通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形象排列方法的研究,进行平面视觉语言的训练,将几个以上单元中心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

多运用于实用艺术领域。

8、什么是新课程教学设计?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师生展开的一种合作、交往的教学。

9、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10、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描述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事例,以生动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的成功或失败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11、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

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对美术的内容和县享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

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

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地反应;能自觉而大胆的运用美术的美才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得的审美趣味。

12、什么是文化情境?

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以及特征。

13、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

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14、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体,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和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

15、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相对于“个体学习”。

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6、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17、《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哪些要求⑴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⑵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⑶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⑷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

⑸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

⑹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⑺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⑻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18、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⑴目标设计在学生需求中生成⑵目标达成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生成。

⑶环节设计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

⑷思维激发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

⑸教师银玲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⑹情感态度在创造中生成。

19、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⑴案例的来源是课堂教学实践。

⑵案例是教师当前教学中面临疑难的典型事件,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⑶案例必须描述真实的教学情境。

⑷案例必须完整叙述一件事例或一个片断,有起因、冲突、结果等。

⑸案例叙述的流畅性。

20、案例在美术教学中的有什么作用?

⑴用于自省⑵用于教研⑶用于教学

21、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

⑴学生本位意识。

⑵学生主体意识。

⑶学生个体意识。

22、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

⑴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⑵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⑴课程的建设者

23、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有哪些变化?

⑴学生解放了⑵教材开放了⑶“过程”开放了⑷“时空”开放了

24、你认为怎样的美术课是一堂好课?

⑴教学目标多元⑵教学内容丰厚⑶教材处理变式⑷教学问题优化⑸教学活动有效⑹教学流程清晰⑺教学姿态平等⑻教学评价恰当⑼教学方法多样⑽媒体运用恰当

25案例应该具备哪些因素和特征?

⑴案例的来源⑵案例的典型性⑶案例的真实性⑷案例的完整性⑸案例的流畅性

26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

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

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

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

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

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

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27、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为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的。

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的活动,可称为“课间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28、什么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评价目标?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9、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⑴教学目标多元⑵教学内容丰厚⑶教材处理变式⑷教学问题优化⑸教学活动有效⑹教学流程清晰⑺教学姿态平等⑻教学评价恰当⑼教学方法多样⑽媒体运用恰当

30、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31一般来说,教学中的提问有哪两种表现形式?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问题的、探究的教学模式设计。

课堂的提问,常用于提问与应答的教学之中。

32、你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有哪些方面?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