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4912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docx

发展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

【关键字】发展

案例材料

 

案例材料一:

创新支持光伏扶贫精准施策服务脱贫攻坚

黑龙江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域,贫困人口大多都是老弱病残、没有劳动能力,通过开展光伏产业促进贫困人口稳收增收,符合黑龙江实际,是省委、省政府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金融机构支持光伏扶贫缺少抓手,政府开展光伏扶贫缺少抵押担保资源,融资存在“难、贵”困难面前,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大胆创新,努力破解融资难题,推动全省光伏扶贫项目快速推进。

2017年8月21日,首批1.99亿元光伏扶贫存款在佳木斯市落地,从项目对接到存款投放仅用时19天,走出了一条依托光伏扶贫助力全省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一、快速出台配套政策,大力推进项目对接。

2017年8月3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推动光伏扶贫电站建设。

8月4日下午,该行获悉文件主要精神后,立即研究出台配套措施。

当晚就起草了《关于加大力度支持我省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的通知》。

8月5日,组织6个处室共同完善信贷政策,上午10点就下发正式文件。

利用周六、周日两天,各贫困县支行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宣介农发行扶贫政策,对接具体光伏扶贫项目。

二、创新运作模式,确保扶贫优惠政策落地。

按现行政策,光伏扶贫存款必须由担保公司担保或提供资产抵押。

为降低融资成本,大胆创新,不要求由专业担保公司保证担保,降低政府融资成本。

按照这种方式,每亿元存款年减少抵押担保费用120万元以上。

同时,对光伏扶贫项目实行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优惠政策,存款期限5至20年,最大程度减轻贫困地区融资成本和还贷压力。

三、选定试点实现突破,支持光伏扶贫全面铺开。

以抚远为试点,制定存款业务操作模板,统一操作标准,推动光伏扶贫存款业务快速开展。

2017年8月,该行与省发改委进行了对接,商定由农发行作为光伏扶贫存款主办行,双方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政策性金融合作加快推进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的通知》,合力推进光伏扶贫工作进度。

截至到2018年2月22日,全省28个贫困县中有17个县与该行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另有3个非贫困县建设的服务脱贫人口的光伏扶贫项目也已完成审批,累计审批完成各类光伏扶贫项目21个,存款17.2亿元,投放到位7.66亿元,惠及贫困人口12.22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近四分之一。

案例材料二:

黑龙江省联社全力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联社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主线,着重在支持全省农业供给侧改革上发力,特别在支持各类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龙头企业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为实施龙江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贡献。

截至2017年末,全省农信社支持各类农民合作社31611户(个),余额达到48.15亿元,为全省“三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一是存款余额稳步提升,有力支持了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2017年,全省农信社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存款余额达到48.15亿元,既保持了稳步增长,又予以细化支持,其中具体支持种植专业合作社34.09亿元,养殖专业合作社6.53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7.51亿元,促进了各领域、各类型专业合作社协调发展。

二是切实提升了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各类合作社通过农信社信贷支持迅速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通过新的组织形式将原来分散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有机组织起来,通过自愿入社的形式扎堆抱团,有效解决了生产、经营、服务等一系列问题。

三是有力提高了资金使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通过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加速规模化进程,农信社的信贷资金既发挥了较高的使用效率,也切实推动了合作社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升,更实现了合作社内各农户的收入迅速提高,加快致富,现实了多方合作、多面共赢的格局。

通过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信社持续支持合作社发展,奠定了全省农业转型的规模基础,提高了全省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触动了广大农民跟着市场走,树立了“因需而变、因市而变”的理念,统筹协调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同时全面提升了科学技术在全省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有效提升了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极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全省农业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案例材料三:

推广产业链金融业务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

哈尔滨银行多年来重点挖掘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依托龙头企业,为其上下游农户及新型农业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推广农业产业链新模式,促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不断创新丰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满足产业链客户多样化融资需求。

一是以农资企业为核心,对其下游农户授信。

选择当地规模较大的农资经销商合作,对农资经销商推荐的农户进行筛选,以所购农资款项一定比例进行授信,并对存款直接受托支付,要求农资经销商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如该行佳木斯分行采用“银担+银保+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层层担保”的存款方式,为加盟佳木斯大学科技园的优质农资生产商、销售商及农户提供存款;同时其与万丰德农资合作,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同时,提供10%保证金,截至2017年12月末,哈尔滨银行通过万丰德农资公司筛选授信客户283户,投放存款2404万元。

二是以粮食加工、贸易企业为核心,对其上游农户授信。

筛选当地优质粮食加工及贸易企业,金融支持与其签订指定品种和规模种植合同的订单类农户。

以该行大庆分行、鸡西分行和牡丹江分行为例,其中大庆分行与当地杜蒙县胡吉吐莫粮库为与其合作创新推出了“庆丰贷”产品;鸡西分行鸡东支行与当地的鸡西市故乡米业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及5%保证金,截至目前该行通过故乡米业有限公司授信优质农户30户,投放存款502万元;牡丹江分行利用当地绥阳木耳大市场建立了各村菌类种植等高收益品种种植大户台账,对台账内名单客户进行专项授信,2017年新增农户存款达1亿元。

案例材料四:

惠农利企,合力推进农机现代化进程

哈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是一家立足于服务“三农”,走农业特色化经营和差异化发展之路的金融租赁公司。

成立以来,坚持“农字当头、聚焦农机、立足龙江、面向全国”的战略定位,积极发挥行业和地缘优势,围绕“三农”所需,从供给侧统筹提升服务品质。

特别是农业农机租赁业务,无论是资产规模、累计投放、涉足领域,还是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确立了在涉农租赁领域国内领先的行业地位。

为满足黑龙江省千万级规模的150余家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购机需求,哈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农机公司”)合作开展农机直租业务,针对《农机合作社采购合同》的补贴款,采用农机先行采购并交付使用、补贴款账户监管、补贴资金定向还租的方式,投放金额2亿元,撬动资金超过3.5亿元,涵盖耕、种、收三大类、上千台(套)农机具,有效解决了农机合作社过渡性资金需求,打开了服务新兴农业主体的广阔空间。

同时,利用“批量下单、包销直租”租赁模式,针对最受用户欢迎的Y210型玉米收获机,与省农机公司合作,一次性批量采购576台,通过农机经销商包销并直租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户,涉及金额9700万元,将该机型由原出厂价28万元/台降至22万元~23万元/台,直接让利18%给农户,累计节省购机费用约3000万元,业务期限由2年缩短至6个月。

在农机快速销售和资金快速回笼的同时,不仅实现了该机型在黑龙江省的全覆盖,推进了农机现代化进程,更形成了惠农利企、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案例材料五:

“地押贷”实现“政银企农”多方共赢

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抓住全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及国务院全面启动农村“两权”抵押存款试点工作的宝贵机遇,创新推出了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为担保方式的“地押贷”业务,将龙江“沉睡的土地”变成了农民珍贵的“流动资产”,有效缓解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取得了“政银企农”多方共赢、产业生态健康发展的社会效益。

2014年以来,建行主动对接庆安县政府相关部门,持续推进土地抵押登记流转平台建设,全力破解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不能抵押这一瓶颈。

确定了“引入农业服务公司来规范合作社组织”的创新思路,采取“建行+服务公司+合作社+农民”的模式,有效整合了市场资源,提升目标客群的整体风险控制能力。

项目运行以来,从最初的绥化庆安县单一试点到齐齐哈尔讷河、克东、克山,黑河孙吴的局部推广,业务市场反响良好,现已支持服务近40多家农民合作社,累计投放农村土地经营抵押存款2.4亿元。

今年1月制定了《关于推进黑龙江分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存款工作实施意见》,继续深入推进“地押贷”试点工作,目前已与全省23个县政府和2个地级市政府签订了《三农战略合作协议》,累计签约金额达370亿元。

案例材料六:

“金穗惠农通”工程推进村村通金融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不断推进“互联网+三农”金融服务,完善农村线上线下渠道全方位金融服务,将互联网金融服务作为“金穗惠农通”工程普惠金融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利用网络渠道全天候、多载体、无差异、广覆盖优势持续推进工程整体跨越式升级,积极满足黑龙江省广大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和网络服务需求,2017年共办理金融交易503.54万笔,点月均实现交易笔数44.01笔,不断推进村村通基础金融服务建设。

一是加大服务点终端上线力度。

逐步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线下服务点上线升级工作,依托惠农e商平台,为“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上线终端商户6094个,实现了线下渠道向线上渠道的有效转化,从PC端、手机端、机具端等多个渠道实现了便民综合金融服务的便利化和实时化。

二是加大县域电商服务推进力度。

为小超市、农家店等农村商品流通领域的“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提供网络电商渠道,在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同时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深层次需求。

三是加大县域服务渠道营销力度。

指导有意愿的客户开通掌上银行渠道功能,稳步提升了客户对网络金融支付手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效培育了客户的现代支付习惯和支付意识,为开展村村通服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依托“金穗惠农通”工程,重点围绕粮食直补、社保资金、扶贫资金等源头性代理项目,做好贫困地区涉农项目的代理服务,为百姓提供快捷便利的补贴领取渠道。

目前已在全省农村地区发放新农保金融IC卡456.15万张,有效服务全省参保百姓,为日常生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

案例材料七:

佳木斯农合机构以绿色产业带动

精准扶贫初见成效

2017年,佳木斯银监分局积极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政府《关于扶持标准化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鼓励辖内农合机构积极适应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转型调整步伐,探索将绿色产业项目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融合,先试先行开展“北菜南销”战略工程,就融资瓶颈、融资成本、风控措施等问题与地方政府密切磋商,项目推进初见成效,切实做到“三个确保”。

一是确保项目资金充足。

项目自年中开展以来,辖内农合机构在桦川县、汤原县两地试点完成10笔、8376万元绿色蔬菜产业项目存款审批工作。

目前,存款全部投放到位,有效满足了10家农村专业合作社绿色果蔬产业项目资金需求,较好地确保了各项目按预期稳步实施。

二是确保扶贫挂钩。

为发挥产业扶贫的规模化带动作用,积极鼓励农合机构将扶持绿色产业与金融扶贫工作有机融合,扩大扶贫覆盖面和成果效能,以绿色产业带动脱贫攻坚。

初步统计,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带动贫困户1100余户。

以桦川联社投放的4000万元果蔬产业项目存款为例,将带动贫困户年增收3195元。

三是确保风险可控。

指导农合机构要保证存款管理合规、风险控制到位,推动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

采取“用款主体+担保公司+政府补偿金”组合担保方式,切实降低风险。

果蔬产业项目存款由省财政厅下设农业担保公司全额担保,试点县政府合计存入3200万元保证金作为存款风险补偿金,银行信贷放大倍数保持在260%,有效了落实风险可控的基本要求。

案例材料八:

双鸭山银行业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信贷投放力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全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

双鸭山辖内银行业机构积极落实国家政策,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一、支持农村土地收储和棚户区改造,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

银行业机构通过加强与农垦、财政局、住建局、棚改办等部门沟通联系,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全面排查摸底,了解客户基本经营状况,收集整理项目库资料,认真筛选和分类排队,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支持新农村土地收储项目,助力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

如辖内农发行积极推进集贤、宝清、饶河和友谊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惠及居民1809户,投放存款2.21亿元;为棚户区改造配套设施建设投放存款0.78亿元。

上述存款的投放,大大改善了低收入居民居住条件和周边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满足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融资需求,解决农业发展交通瓶颈。

辖内银行业支持公路项目7个,投放相关存款6.2亿元。

其中:

修建农村公路141条,长度819.1公里;城市郊区公路7.4公里。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出行难的问题,降低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成本,积极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支持农副产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实体产业发展。

辖内银行业支持建设园区项目2个,投放贷款3.07亿元。

其中:

双鸭山市经济开发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2.5亿元;宝清县农副产品园区建设工程贷款0.57亿元。

双鸭山市经济开发区已入住企业(在建项目)10个以上;宝清园区现已入住农业龙头加工企业10余户,一方面繁荣了地方经济和增加了地方财税收入,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富余人员就业。

四、将农村重点项目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助力实现脱贫攻坚。

辖内饶河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农发行在涉农资金整合方案的基础上,协助制定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具体办法,帮助建立项目储备库、融资方案,做好项目申报辅导和融资融智服务。

目前初步整合饶河县涉农资金4000万元,专户已存入1000万元,为其放大10倍统一授信额度4亿元,支持饶河县城乡路网建设、供热管网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饮水安全工程等6个扶贫项目筹建。

案例材料九:

“畜牧加邮”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

活体抵押开创全省先河

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启动“畜牧加邮”活动,通过结合各地畜牧业发展的差异情况,在打造标准化产品的同时,化解畜牧业固有疫病和品质不一等难题,初步形成了金融支持畜牧产业的产品体系。

以活体抵押贷款,开创全省畜牧抵押先河。

活体抵押贷款通过“奶牛活体抵押登记+奶牛保险+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模式,以奶资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保险公司、牧业公司、银行机构三方签订保险转让协议、畜禽存栏监管协议及应收账款质押合同,从而解决了农村抵押担保物不足、农民贷款难的突出问题,开创了黑龙江省动物活体抵押贷款的先河,形成了政府、银行、企业、牧场和农户多方互利互赢的新局面。

累计放款实现4800多万元,帮助养殖牧场近60家。

以标准化示范养殖牧场贷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与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引导银行资金与畜牧产业扶持政策相结合。

多年来,共累计投放标准化示范养殖牧场贷款7000多万元。

以乳业产业基地小额贷款,服务乳业产业链。

形成以“企业+专业牧场”模式下的产业链金融贷款业务,通过企业与牧场间销售资金建立应收账款的质押担保模式,有效解决了担保物不规范或不足值的问题,多年来累计实现乳业产业基地小额贷款投放4000多万元。

案例材料十:

打造“倍丰模式”,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业务

建三江地区是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每到春季备耕生产阶段都是当地水稻种植农户资金紧张之时,农户在购买种子、化肥以及支付劳务等方面存在大量的融资需求,但却往往因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而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根据农户的实际需求,交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与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合作开展“倍丰农资贷”项目。

依托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的销售连锁体系,以倍丰集团作为核心企业,引入其在建三江地区倍丰测土配方肥的主要经销商作为链属企业,由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提供担保,向购买其农业生产资料的农户提供短期经营性贷款,金额最高可达3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支付劳务。

项目实施两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进一步加深了与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的合作,项目模式在全行复制推广,由最初的一个子项目扩大到六个子项目,业务范围覆盖到三江垦区、九三垦区、北安垦区等多个农业生产重点区域。

项目下累计投放贷款4.69亿元,帮助1059户农户解决了备耕生产的燃眉之急。

通过与倍丰集团的合作,使农户信用等级得到提升,获得了更为方便快捷的融资服务,降低了融资成本,农户收入大幅提高。

案例材料十一:

零售贷款批量做

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大力支持乡村振兴

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创新开发“批量授信”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培育农业主体,为农业生产企业、收购企业、深加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

通过“批量授信”模式满足小型涉农企业的融资需求。

针对具有相同商业模式、经营特点和风险特征的集群客户,在明确可接受准入标准的前提下,采取集群开发和批量授信方式,实现授信业务的批量处理,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

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通过对双城雀巢有限公司上游直供牧场经营模式及企业融资需求,制定了双城雀巢有限公司上游直供牧场客群升级改造贷款批量授信方案,并给予3亿元的批量授信额度。

针对哈尔滨市所辖五常等地区大米加工行业,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成功开发了“哈尔滨周边地区大米加工小微企业联保贷”业务品种,受理业务手续简便,仅需提供缴电费票子与企业经营银行流水;节约融资成本,为优质客户提供随借随还功能,贷款用一天付一天利息;提供上门服务,客户经理亲自到客户经营地点现场办公,减少了客户在银行的往来。

截至2018年1月末,满足五常、方正、延寿等近212户大米加工小微业主4.4亿多元的融资需求。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