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5215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ocx

高考生物考点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4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共30小题,满分60分)

一、基础小题

1.下列关于脱氧核苷酸各成分间连接关系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B.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C.磷酸—含氮碱基—脱氧核糖

D.磷酸—核糖—含氮碱基

答案 A

解析 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组成,磷酸与含氮碱基不相连,它们都连在脱氧核糖上。

2.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

B.2为脱氧核糖

C.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5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答案 D

解析 根据碱基种类可以判断,该核苷酸长链为脱氧核苷酸(含胸腺嘧啶T)长链。

所以,2为脱氧核糖,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5(脱氧核苷酸长链)主要位于细胞核中,但在细胞质中也能找到,所以选D。

3.组成DNA分子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

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⑥

答案 C

解析 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其含氮碱基有四种,分别是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核糖和尿嘧啶是组成RNA分子结构的基本成分。

4.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只储存在DNA分子中

B.HIV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分子中

C.所有生物的DNA都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D.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所以连成长链时,其排列顺序是有限的

答案 B

解析 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内;有一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内,如HIV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分子中;不同生物的核酸分子核苷酸排列的顺序不同;核苷酸连成长链时如果数量不限,排列顺序就是极其多样的。

5.真核生物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  )

A.只有染色体

B.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

C.只有细胞核

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答案 D

解析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遗传物质是DNA,DNA绝大部分在细胞中的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

另外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所以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6.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

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水解DNA

答案 D

解析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7.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符合实验原理的描述是(  )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细胞核由DNA构成,细胞质由RNA构成

C.该实验的结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真核细胞中的主要分布状态

D.苏丹Ⅲ能使脂肪染成橘黄色颗粒状

答案 D

解析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用于鉴定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A错误;真核细胞内,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以染色质形态存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如核糖体RNA(在细胞核的核仁中也有少量的RNA),不属于实验原理,B错误;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状态,但不属于实验原理,C错误;苏丹Ⅲ是染色剂,依据是苏丹Ⅲ能使脂肪呈现橘黄色,属于实验原理,D正确。

8.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

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主要的目的是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答案 B

解析 A中在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时应混合一起使用;B中盐酸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以便于更好的染色,即使DNA与甲基绿的亲和度更好;C用酒精灯烘干的目的是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此实验中使用盐酸时已使DNA和蛋白质分离,甲基绿染液只能使DNA分子着色,所以观察不到呈绿色的染色体。

二、高考小题

9.[2016·上海高考]下列病毒的构成组合中错误的是(  )

①DNA ②RNA ③蛋白质 ④磷脂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D.②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为DNA或RNA。

脂质存在于包膜中,包膜是病毒成熟时从细胞质膜或核膜芽生获得的,所以病毒脂质常具有宿主细胞脂质的特征。

10.[2016·上海高考]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①核酸→核苷酸 ②葡萄糖→丙酮酸 ③ATP→ADP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代谢。

核酸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葡萄糖经过呼吸作用第一阶段转变为丙酮酸;ATP通过水解,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能量。

11.[2015·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都是水溶性物质

C.都含C、H、O、N这4种元素

D.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答案 A

解析 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可分别被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和核酸酶催化水解;淀粉不易溶于水、脂肪通常不溶于水;淀粉、脂肪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核酸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12.[2015·北京高考]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答案 B

解析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肌细胞为真核细胞,有成型的细胞核,真核细胞转录形成mRNA的主要场所为细胞核,B正确;T2噬菌体为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其在细菌中完成自身DNA的复制,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细胞核,C错误;光合作用场所为叶绿体,光反应场所为类囊体薄膜,合成ATP、[H],暗反应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合成有机物(如淀粉),D错误。

13.[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答案 A

解析 tRNA分子为“三叶草”型,单链RNA在某些区域折叠形成局部双链,通过氢键相连,A正确;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蛋白质分子不同肽链之间以二硫键相连,C错误;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以氢键相连,D错误。

三、模拟小题

14.[2017·大连模拟]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核酸的结构、种类和存在部位。

DNA为双链,两条链间以氢键连接,RNA为单链,但也有双链区域,如tRNA为三叶草构象,双链区域也含氢键;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含有DNA和RNA;线粒体、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DNA,核糖体含rRNA和蛋白质。

15.[2017·营口模拟]如图中a、b和c构成了化合物m。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c为腺嘌呤,则m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禽流感病原体和幽门螺杆菌体内的m都为4种

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m中的一种

D.b和c交替连接,构成遗传物质的基本骨架

答案 C

解析 题图为核苷酸模式图,a表示磷酸,b表示五碳糖,c表示含氮碱基,m表示核苷酸;若c表示腺嘌呤,b表示脱氧核糖,则m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若b表示核糖,则m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禽流感病原体的核酸只有一种,而幽门螺杆菌体内的核酸有DNA和RNA两种,因此后者的m有8种;a和b交替连接,构成核酸的基本骨架。

16.[2017·石家庄测试]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

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可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物质乙

D.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答案 D

解析 综合分析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磷脂。

构成物质甲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对于细胞生物而言,DNA就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不能描述为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鉴定蛋白质采用双缩脲试剂,C错误。

17.[2017·衡水一中月考]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

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E→G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B.B的多种重要功能只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E中e的排列顺序决定了B中b的排列顺序

D.如果观察细胞中E和G的分布,需要用盐酸处理

答案 B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b是氨基酸,B是蛋白质,e是核苷酸,E是DNA,G是mRNA;B的功能还与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18.[2017·哈尔滨调研]如图是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NA的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RNA的基本单位:

核糖核苷酸

A.所有生物中都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构成

C.某种病毒中也有上述两种核苷酸

D.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答案 D

解析 细胞生物中通常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中的一种,只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A、C错误;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有4种碱基,B错误;脱氧核糖是组成DNA的成分,核糖是组成RNA的成分,D正确。

19.[2017·东北三省四市三模]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分子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发挥功能

B.核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

C.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镁和氮

D.DNA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答案 C

解析 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葡萄糖,核糖是细胞内构成RNA、ATP的糖类,不能作为供能物质;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0.[2017·潍坊模拟]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磷脂是所有细胞中不可缺少的脂质

B.组成淀粉、脱氧核糖、脂肪的元素种类相同

C.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合成离不开镁

D.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答案 D

解析 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A项叙述正确;淀粉和脱氧核糖都是糖类,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B项叙述正确;构成蛋白质、核酸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具有多样性,淀粉是由葡萄糖构成的,在排列顺序上不具有多样性,D项叙述错误。

21.[2016·温州模拟]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胸腺嘧啶“T”的是(  )

A.蓝藻B.烟草花叶病毒

C.ATPD.DNA聚合酶

答案 A

解析 胸腺嘧啶“T”是DNA的特有碱基,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含有DNA;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是RNA;ATP中碱基是腺嘌呤“A”;DNA聚合酶本质是蛋白质。

22.[2016·深圳一模]不能发生如下图所示水解反应的化合物是(  )

A.核苷酸B.胰高血糖素

C.唾液淀粉酶D.糖原

答案 A

解析 胰高血糖素、唾液淀粉酶属于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

糖原属于多糖,组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

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单体,不是生物大分子。

23.[2016·合肥质检]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与多肽一样,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单体的糖相连。

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糖—磷酸主链(如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C、H、O、N

B.在合成该图所示化合物时,需脱去5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90

C.在该图所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一个磷酸基团往往和两个五碳糖相连

D.图中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即DNA解旋酶作用的位点

答案 C

解析 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P等;由图可知,该图所示化合物是由5个核苷酸脱水形成的,需脱去4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72;该图所示化合物分子结构为DNA的一条单链,两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则一个磷酸基团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只是在一条链的一端有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脱氧核糖相连;连接两个脱氧核苷酸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的位点是氢键,而非磷酸二酯键。

24.[2016·哈尔滨调研]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

①蓝藻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②人体细胞中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③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④组成核酸的含氮碱基共有5种 ⑤禽流感病毒体内的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A.②④⑤B.①③⑤

C.②③⑤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人体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其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组成核酸的含氮碱基有A、G、C、T、U5种;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5.[2016·辽宁抚顺一模]图中①②表示的是生物体内两种有机分子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

B.蓝藻细胞中含有①物质

C.②为tRNA,其不含氢键

D.②的一端有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它与密码子种类数相同,都是64

答案 B

解析 图中①为叶绿素,叶绿素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中,根部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不含叶绿体,A错误;蓝藻细胞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②为tRNA,碱基配对的双链部位存在氢键,故C错误;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配对,反密码子只有61种,D错误。

26.[2017·北京四中模拟]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组成核酸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

T2噬菌体

B

烟草叶肉细胞

C

烟草花叶病毒

D

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五碳糖

1种

2种

2种

2种

答案 B

解析 T2噬菌体和烟草花叶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故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和1种五碳糖;烟草叶肉细胞和豌豆根毛细胞均含有两种核酸,故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和2种五碳糖,B正确。

27.[2017·成都诊断]下列关于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组成元素与磷脂分子相同

B.在真核细胞内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C.某些RNA有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

D.某些RNA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 B

解析 RNA和磷脂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真核细胞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存在少量RNA;tRNA的某些部分有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本质为RNA的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8.[2017·山东枣庄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和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中构成B的元素只有图示5种,构成A的元素除图示外还有Fe、S等

B.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B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B彻底水解产生的单糖,可与半乳糖脱水缩合成乳糖

D.由a形成A、b形成B的过程中均有水生成

答案 C

解析 图中A、B分别代表蛋白质和RNA,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有的含有P、S、Fe等元素,A正确;ATP脱去2个磷酸是一磷酸腺苷,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正确;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各一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RNA彻底水解产生的单糖是核糖,C错误;蛋白质和RNA分别是由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的,D正确。

29.[2016·福建龙海一模]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是DNA和RNA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D.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答案 A

解析 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也是DNA,A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含有少量的DNA,能发生DNA复制、转录和翻译,B正确;DNA的两条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一定数量的氢键,维持DNA结构的稳定性,C正确;tRNA由单链RNA折叠形成,具有三叶草结构,折叠后配对的碱基之间形成氢键,D正确。

30.[2016·合肥一模]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下列有关核酸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合成只能在细胞核中进行

B.DNA和ATP含有的化学元素不相同

C.艾滋病病毒的核酸由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只存在于拟核的DNA上

答案 C

解析 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能进行DNA的复制,A错误;DNA和ATP的构成元素相同,都含有C、H、O、N、P,B错误;艾滋病病毒是RNA病毒,其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正确;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拟核的DNA上,在细胞质中还含有少量的环状DNA分子,称为质粒,其上也含有部分基因,比如基因工程中用作标记基因的抗性基因,D错误。

(共5小题,满分40分)

一、基础题

31.(4分)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将盛有盐酸和载玻片的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保温5min。

(1)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保温时间过短则________________,过长则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DNA、RNA分布的状况,某同学得出的结论是“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你认为这正确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促进盐酸与蛋白质的反应(利于DNA与蛋白质分离)反应不彻底,影响染色反应过度,影响观察

(2)不正确,仅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做实验得出结论不带有普遍性,不能说明真核细胞中DNA、RNA的分布

解析 

(1)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促进盐酸与蛋白质的反应,使DNA与蛋白质分离;若保温时间过短,反应不彻底,若保温时间过长,由于盐酸有腐蚀作用,将影响实验的观察。

(2)由于真核细胞的范围很广,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仅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做实验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不能说明真核细胞中DNA、RNA的分布,因此该结论不正确。

二、高考题:

近三年高考未涉及此考点

三、模拟题

32.[2017·大庆模拟](10分)下图A、B、C、D表示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次写出上图中X、Y所指的元素:

________。

(2)大分子物质A的中文名称及其彻底水解产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若要观察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可选用试剂________。

(3)B具有多样性,从b分析是由于________。

(4)物质D为________,其在细胞膜中的分布部位是________。

(5)通常情况下,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中A相同吗?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P,N

(2)脱氧核糖核酸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甲基绿染液

(3)b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4)糖蛋白 细胞膜的外侧

(5)相同 因为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都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A为DNA,B为蛋白质,C为多糖,D为糖蛋白。

X元素为N、P,Y元素为N。

(2)D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为脱氧核糖、磷酸和4种碱基,观察DNA在细胞中的分布,选用的试剂是甲基绿染液。

(3)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多肽的空间结构有关。

(4)糖蛋白一般位于细胞膜外侧,具有保护、润滑、识别等功能。

(5)人体不同的体细胞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它们的遗传物质DNA相同。

33.[2016·河南八校第一次质检](9分)如图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图解(1~5),请据图探讨相关问题。

(1)物质1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与RNA的基本单位相比,两者成分方面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形成图2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是________。

(3)图3和图4中的氢键用于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________(填“G-C”或“A-T”)碱基对的比例越高。

(4)RNA病毒相比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请结合图5和有关RNA的结构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物质1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的基本单位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碱基是U 

(2)DNA聚合酶 (3)G-C (4)DNA的双螺旋结构较RNA单链结构更稳定

解析 

(1)DNA的基本单位与RNA的基本单位相比,主要区别是DNA的基本单位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的基本单位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碱基是U。

(2)图2是由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脱氧核苷酸链,由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脱氧核苷酸链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催化。

(3)DNA分子中氢键越多,DNA分子越稳定,C-G之间有3个氢键,A-T之间有2个氢键。

(4)RNA分子是单链结构,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其结构稳定性较强,而单链RNA更容易发生变异。

34.[2016·衡水调研](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T2噬菌体的物质组成,其实验方案如下:

(1)实验原理:

DNA溶液遇甲基绿染液呈绿色,RNA溶液遇吡罗红染液呈红色。

需要补充的另一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用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等量含T2噬菌体的溶液,编号为A、B、C。

②向A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甲基绿染液,向B试管中滴加适量的吡罗红染液,向C试管中滴加适量的________,振荡均匀。

③比较三支试管的颜色变化。

(4)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