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5405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docx

99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

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

(县级医疗机构版)

一、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缺铁性贫血(ICD-10:

D50.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和《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存在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I,孕妇低于100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小于27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10g/L,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2)血清铁蛋白(SF)低于12μg/l。

(3)血清铁(SI)<8.95μmol/L(50μg/dl),总铁结合力(TIBC)>64.44μmol/L(360μg/dl),转铁蛋白饱和度(TS)低于15%。

(4)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或块团中可染铁(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少于15%。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期为:

1缺铁期(贮存铁缺乏):

仅有2或4项。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

具备2、3或4项。

3缺铁性贫血期:

具备1、2、3或4项。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邓家栋临床血液学》(邓家栋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和《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去除病因应予营养知识教育和治疗基础疾病。

2.补充铁剂

(1)口服铁剂;

(2)注射铁剂。

3.输血(必要时)。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天内。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D50.902缺铁性贫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天(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涂片、网织细胞计数、网织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2)尿、大便常规+隐血

(3)肝肾功能

(4)血清铁、铁蛋白、叶酸、VitB12

(5)骨穿、骨髓涂片+铁染色

(6)电解质

(7)心电图

2.病因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消化系统内镜,妇科超声。

3.需输血患者:

血型及乙肝三系统+丙肝抗体+艾滋病梅毒抗体。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

(八)治疗选择。

(1)口服铁剂:

宜选用二价铁盐,治疗剂量为元素铁100150mg/d。

常用的有:

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及富马酸亚铁。

疗程一般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服2-3月。

如有条件可测定血清铁蛋白,在血清铁蛋白>30μg/l(女性)或>50μg/l(男性)后停药。

(2)注射铁剂:

如患者不能口服和不能忍受口服铁剂的胃肠道反应,或持续失血一时不易控制时,可用肌内或静脉注射铁剂。

用前应计算所需注射的总剂量(mg)=[150一患者血红蛋白(g/I)]×体重(kg)×0.3,分次使用。

3.输血缺铁性贫血一般不需要输血,仅在患者出现严重贫血(血红蛋白<60g/I)同时有不易控制的出血或组织明显缺氧时应用。

(九)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病因或合并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有需要住院处理的病因退出该路径。

 

二、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缺铁性贫血(ICD-10:

D50.9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内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化验单

□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

□对症支持治疗

□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签署骨髓穿刺知情同意书

□患者家属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上级医师查房

□骨髓穿刺,可第1天同时进行

□检查结果追踪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血液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均衡饮食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血常规+网织红细胞、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

□血清铁、铁蛋白、叶酸、VitB12

□心电图

□输注红细胞(有指征时)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骨髓细胞形态学+铁染色,可第1天同时进行

□其他医嘱

主要护理

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病情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6天

出院日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并判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开始治疗

□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完成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病情,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

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长期医嘱(视情况可第2天起开始治疗):

□病因处理:

均衡饮食

□补充铁剂:

首选口服铁剂,如口服铁剂不良反应不能耐受,减少剂量或改为肌注或静脉注射铁剂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

□其他医嘱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定期门诊随访

□监测血常规、网织红细胞、铁蛋白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路径

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ICD-10:

D52.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和《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存在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大细胞性贫血,MCV大于100fl,血涂片中多数呈大卵圆形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常减少,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者超过5%,6叶者超过1%。

(2)骨髓象:

呈典型的巨幼改变,以红细胞系统为主,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亦可见。

(3)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测定:

血清叶酸低于6.8nmol/l(3ng/ml),红细胞叶酸测定低于226.6nmol/l(100ng/ml);血清维生素B12低于74.0-103.6pmol/l(100-140pg/ml)。

(4)如有条件做血清或胃液内因子检查(正常人应为阴性)或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ingtest,24小时尿中57Co维生素B12的含量,正常人应>8%,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及维生素B12吸收不良者<7%,恶性贫血患者<5%),可帮助诊断恶性贫血。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邓家栋临床血液学》(邓家栋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和《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治疗基础疾病,去除病因。

2.增加营养,纠正偏食及不良的过度烹调习惯。

3.补充叶酸和(或)维生素B12。

4.输血(必要时)。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天内。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D52.002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天(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涂片、网织细胞计数

(2)尿、大便常规+隐血

(3)肝肾功能

(4)血清铁、铁蛋白、叶酸、VitB12

(5)骨髓细胞学

(6)电解质

(7)心电图

2.病因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消化系统内镜,血清或胃液内因子检查或维生素B12吸收试验,自身免疫性疾病筛查、溶血筛查等。

3.需输血患者:

血型及乙肝三系统+丙肝抗体+艾滋病梅毒抗体。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

(八)治疗选择。

1.治疗基础疾病,去除病因。

2.增加营养,纠正偏食及不良的过度烹调习惯。

3.补充叶酸和(或)维生素B12:

叶酸缺乏可口服叶酸,每次5-10mg,每日3次,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一般不需维持治疗。

维生素B12缺乏可用维生素B12500μg/d。

恶性贫血及全胃切除者,要终身维持治疗。

4.输血一般不需要输血,仅在患者出现严重贫血(血红蛋白<60g/I)同时有不易控制的出血或组织明显缺氧时应用。

(九)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病因或合并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有需要住院处理的病因退出该路径。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ICD-10:

D52.0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内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化验单

□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

□对症支持治疗

□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签署骨髓穿刺知情同意书

□患者家属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上级医师查房

□骨髓穿刺,可第1天同时进行

□检查结果追踪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血液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均衡饮食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血常规+网织红细胞、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

□血清铁、铁蛋白、叶酸、VitB12

□心电图

□输注红细胞(有指征时)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骨髓细胞形态学+铁染色,可第1天同时进行

□其他医嘱

主要护理

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病情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6天

出院日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并判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开始治疗

□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完成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病情,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

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长期医嘱(视情况可第2天起开始治疗):

□病因处理:

均衡饮食

□补充叶酸和(或)维生素B12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

□其他医嘱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定期门诊随访

□监测血常规、网织红细胞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