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593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

届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与金属材料

考点一:

金属的保护和利用

1下列属于冶铁过程中发生的还原反应的是(  )

A.C+O2

CO2B.CO2+C

2CO

C.2CO+O2

2CO2D.Fe3O4+4CO

3Fe+4CO2

2.下列变化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Ba(OH)2→BaCl2B.Fe2O3→Fe

C.BaCl2→BaSO4D.CuO→Cu(OH)2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2CuO

2Cu+CO2↑B.4P+5O2

2P2O5

C.CaCO3+2HCl=CaCl2+H2O+CO2↑D.H2CO3=H2O+CO2↑

4.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

36

C.表中“待测”值为5

D.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5.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

A.AB.B

C.CD.D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溶液时,在蒸发皿下必须垫石棉网B.用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D.CO还原CuO结束时,先停气、后熄酒精灯

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CO2溶液(CO)—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C.KCl溶液(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D.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盐酸至中性

8.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乙物质属于单质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a

9.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按要求填空.

(1)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SiO2

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

A.CaSiO4B.Ca2SiO3C.CaSi2O3D.CaSiO3

(2)恩施被誉为世界硒都,具有丰富的硒资源.硒(Se)是人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周期表中与硫同族、化学性质相似.A、B、C、D表示4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物质A和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有机化学中的最简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比的式子.某有机物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

1:

8,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按C、H、O顺序).

10.小乐和小明同学对实验室中剩余的金属进行探究:

(1)小乐观察到打磨后的铝箔在空气中逐渐变暗,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剩余四种金属粉末少许:

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1.8g。

小明将全部粉末混合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观察到有气泡生成。

反应停止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g。

写出生成气体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分析6g剩余固体的组成,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

11.

(1)我们需要清洁、高效的能源。

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_、天然气等。

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碳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

12.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E,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D组成元素不同,F、G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邻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间的关系未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五种物质,D是一种红色固体,B→D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B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中“﹣”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

①A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B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②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时要先_________(选填“通入气体”或“点燃酒精喷灯”)。

目的是___________。

15.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请你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___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实验中玻璃管里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实验前先通入CO,后再开始加热,实验后先停止加热,后再停止通入CO的原因而是(答一点)_________。

(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_________。

考点二:

金属的性质

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气体分子变大D.生铁、白铜都是合金

2.将适量的铜粉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一定是蓝色的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C.滤渣可能是黑色的D.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还有铜

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4.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①用H2O2溶液与MnO2制取O2

②用KMnO4固体制取O2

③用金属Zn和稀H2SO4制取H2

④用石灰石与稀HCl制取CO2.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Cu→CuOB.CaCO3→CO2C.H2SO4→Fe2(SO4)3D.Mg(NO3)2→MgCl2

7.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8.某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将废铁屑(表面生锈)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烧杯中有固体。

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没有现象。

资料:

Fe+Fe2(SO4)3=3FeSO4Cu+Fe2(SO4)3=2FeSO4+CuSO4

(1)滤液中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

(2)自选一种试剂,检验滤液中溶质组成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

9.将金属锰(Mn)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0.6.5g锌与100g稀硫酸怡好完全反应。

(1)100g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其质量为__g;溶剂的化学式是___,其质量为______g。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g。

其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其质量为____g;溶剂的化学式是______,其质量为______g。

11.现有黄铜(Cu﹣Zn合金)26g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5.8g

求: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黄铜中铜的质量为______克。

 

参考答案

考点一:

金属的保护和利用

1下列属于冶铁过程中发生的还原反应的是(  )

A.C+O2

CO2B.CO2+C

2CO

C.2CO+O2

2CO2D.Fe3O4+4CO

3Fe+4CO2

【答案】D

2.下列变化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Ba(OH)2→BaCl2B.Fe2O3→Fe

C.BaCl2→BaSO4D.CuO→Cu(OH)2

【答案】D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2CuO

2Cu+CO2↑B.4P+5O2

2P2O5

C.CaCO3+2HCl=CaCl2+H2O+CO2↑D.H2CO3=H2O+CO2↑

【答案】A

4.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

36

C.表中“待测”值为5

D.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答案】D

5.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

A.AB.B

C.CD.D

【答案】D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溶液时,在蒸发皿下必须垫石棉网B.用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D.CO还原CuO结束时,先停气、后熄酒精灯

【答案】C

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CO2溶液(CO)—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C.KCl溶液(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D.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盐酸至中性

【答案】C

8.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乙物质属于单质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a

【答案】A

9.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按要求填空.

(1)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SiO2

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

A.CaSiO4B.Ca2SiO3C.CaSi2O3D.CaSiO3

(2)恩施被誉为世界硒都,具有丰富的硒资源.硒(Se)是人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周期表中与硫同族、化学性质相似.A、B、C、D表示4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物质A和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有机化学中的最简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比的式子.某有机物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

1:

8,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按C、H、O顺序).

【答案】D2H2Se+O2

2Se+2H2O置换反应CH2O

10.小乐和小明同学对实验室中剩余的金属进行探究:

(1)小乐观察到打磨后的铝箔在空气中逐渐变暗,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剩余四种金属粉末少许:

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1.8g。

小明将全部粉末混合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观察到有气泡生成。

反应停止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g。

写出生成气体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分析6g剩余固体的组成,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

【答案】4Al+3O2═2Al2O3Zn+H2SO4==ZnSO4+H2↑金属活动性顺序:

铝Al〉锌Zn〉铁Fe〉(H)〉铜Cu,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如果金属同时参与反应,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与酸反应,所以剩余的6g固体是活动性较小的金属,则剩余的6g固体是铜3.2g、铁2.8g。

11.

(1)我们需要清洁、高效的能源。

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_、天然气等。

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碳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

【答案】石油

D

12.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E,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D组成元素不同,F、G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邻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间的关系未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CaCO3+2HCl=CaCl2+H2O+CO2↑灭火(合理即可)置换反应

13.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五种物质,D是一种红色固体,B→D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B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中“﹣”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2O3(或Fe2O3•xH2O);

(2)CuSO4+2NaOH═Cu(OH)2↓+Na2SO4。

14.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

①A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B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②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时要先_________(选填“通入气体”或“点燃酒精喷灯”)。

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环境通入气体防止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点燃发生爆炸

15.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请你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给玻璃管加热的仪器叫酒精喷灯,要用其___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实验中玻璃管里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实验前先通入CO,后再开始加热,实验后先停止加热,后再停止通入CO的原因而是(答一点)_________。

(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外焰固体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3CO+Fe2O3

2Fe+3CO2除去装置中的空气,以免加热时装置发生爆炸(或作保护气,以免生成的铁在高温下被氧化)除去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以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考点二:

金属的性质

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气体分子变大D.生铁、白铜都是合金

【答案】C

2.将适量的铜粉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一定是蓝色的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C.滤渣可能是黑色的D.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还有铜

【答案】B

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4.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①用H2O2溶液与MnO2制取O2

②用KMnO4固体制取O2

③用金属Zn和稀H2SO4制取H2

④用石灰石与稀HCl制取CO2.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答案】A

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Cu→CuOB.CaCO3→CO2C.H2SO4→Fe2(SO4)3D.Mg(NO3)2→MgCl2

【答案】D

7.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答案】A

8.某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将废铁屑(表面生锈)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烧杯中有固体。

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没有现象。

资料:

Fe+Fe2(SO4)3=3FeSO4Cu+Fe2(SO4)3=2FeSO4+CuSO4

(1)滤液中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

(2)自选一种试剂,检验滤液中溶质组成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

【答案】硫酸亚铁将铁丝伸入盛有滤液的试管中,若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证明有硫酸铜;反之,没有

9.将金属锰(Mn)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答案】Mg>Mn>Cu

10.6.5g锌与100g稀硫酸怡好完全反应。

(1)100g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其质量为__g;溶剂的化学式是___,其质量为______g。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g。

其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其质量为____g;溶剂的化学式是______,其质量为______g。

【答案】H2SO49.8H2O90.2106.3ZnSO416.1H2O90.2

11.现有黄铜(Cu﹣Zn合金)26g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5.8g

求: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黄铜中铜的质量为______克。

【答案】0.23.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