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5975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x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龙岩市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教育改革发展承前启后的至关重要阶段。

为了推进我县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上杭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本《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南,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的实施意见,落实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体现国家、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主要阐述政府对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明确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力求做到规划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在未来五年全县教育工作中的宏观调控、政府管理和资源配置作用。

本《规划》的基期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一)发展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县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教育投入不断增长,办学条件得到较好改善,学校布局合理优化,教育改革逐步深化,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教育“双高普九”高水平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走在全市前列,胜利完成了“十一五”制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校布局合理优化。

2009—2010学年,全县共有学校174所,其中小学完小56所,初小7所,教学点85个,在校小学生23826人;独立初中16所(含民办初中1所),在校初中生19701人;完(高)中8所,在校高中生12001人;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数248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52人;全县幼儿园101所,其中公办园24所,社会力量办园(班)77所(其中有证43所、无证34所),在园幼儿12278人。

五年来,共撤并完小40所,独立初中6所。

高中教育稳步发展。

达标高中在校生数9788人,万人口高中生数244.7人。

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0.0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三类残儿入学率99.45%,小学生学年巩固率为100%,小学毕业升初中入学率100%,初中学生年巩固率98.98%。

上杭电大工作站现有本科、专科和中专学历班30个,学生663人;福师大网络学院上杭学习中心学员有110人;自学考试2010年报考人数达513人;各乡镇农技校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共培训38328人次。

  

  办学条件得到较好改善。

“十一五”期间,共筹措资金约18000万元,新建校舍20余万平方米。

一是全面完成2007-2008年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37个,2009年4月接受市级验收并获全市一等奖;全面完成2008、2009年中央新增投资项目9个,总建筑面积10393㎡,总投资1002万元,多次接受中央、省、市级检查组的检查,受到充分肯定;认真实施校舍抗震安全改造项目4个,建筑面积4700㎡,总投资470万元;认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1个,建筑面积17901㎡,总投资1588万元;认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69个,建筑面积14180㎡,总投资1121.4万元。

二是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序有效推进。

根据国务院、省、市总体部署,2009年7月份,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组成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实施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工程有序有效推进:

完成了全县所有180个校点的校舍选址和校舍场址防洪安全排查任务,完成了827幢中小学校舍的排查鉴定工作;完成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单机版信息的数字录入工作;完成2009-2011年三年度不达标校舍的重建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2009年校舍安全工程规划安排的17个项目全部开工实施;完成了校舍档案建设和网络版校舍信息采集。

  

  基本完善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全县中小学按“双高普九”标准配齐配足教学仪器、体音美卫劳器材、图书资料和信息技术设施设备,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2003年秋季,全县初中、小学起始年级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

制订出台了《上杭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省、市、县、校四级师资培训网络,设立17所课改基地校(园),在校本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探索、评价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实践与探索。

全县初中、小学分别于2006年、2009年完成一个循环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2006年秋季,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拉开了序幕,我县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闽政办[2006]85号)认真制订了《上杭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杭政综[2006]243号)。

县、校两级均成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至2009年顺利完成第一轮为期三年的实验工作。

  

  2009年9月1日起,县教育局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将以下事项集中受理,方便办事群众,提高办事效率。

1、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学生转学;2、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学生休学;3、小学、初中学生借读;4、进城农民工子女要求在城区就读小学、初中;5、申请筹设民办学校;6、申请设立民办学校。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十一五”期间,我县教师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全县实有教师4663人,其中专任教师4200人。

小学教师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1037人,占59%;中学(含职业中专)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2451,占89.32%。

全县共有省市县骨干教师866人(其中小学513人,初中171人,高中149人,职业中专33人),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1%;共有4131名教师获得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证书,占98%。

全县教师具备中级教师职务1801人,具备高级教师职务370人,有4084名教师取得合格的普通话等级证书。

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小学校长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78人,占79%;中学(含职业中专)校长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95人,占89.62%。

中小学校长均参加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参训率100%。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远程网络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转岗培训、班主任培训成效显著。

  

  “双高普九”高水平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2006年,上杭县作为省对县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县,被评为优秀等级,并被省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同时连续三年以优秀等级通过市教育督导评估;2009年5月上旬,省“双高普九”评估验收组深入我县乡镇、学校和财政等县直有关部门,通过听取汇报、召集座谈、实地察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我县实施“双高普九”工作情况。

经省评估验收组认定,我县教育“双高普九”工作总体达到认定标准,并且水平较高,我县“双高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是全省第一个按原定规划提前通过省级评估验收的县。

  

  全面实施教育惠民政策。

“十一五”期间,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免费上学,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和城乡低保家庭高中学生助学金政策先后实施。

2009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45897名中小学生免除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2013.62万元,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734.6万元,受益学生21524人;实施城乡低保家庭高中学生补助金政策,共补助61.05万元,受益学生814人;下拨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寄宿制学校住宿费补助377.71万元,受益学生20555人;继续做好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上杭职专上半年每月受助人数1199人,下半年每月受助人数905人,全年共发放助学金157.8万元,确保每个符合助学的学生都得到资助。

认真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紫金矿业、李新炎慈善基金会和黄仲咸助学基金会资助高中生429人,累计资助金37.1万元;加大大学贫困生助学金资助工作力度,确定大学新生资助对象237人,累计资助金87.5万元。

积极做好化解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2009年完成全县义务教育中小学化债820笔,占总量的99.81%,化债金额5803.04万元,占总化债金额的100%,化解“普九”债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受省级通报表扬。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推进。

目前,我县实施《2001—2010年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杭政[2002]41号)已近尾声,农村中小学布局已趋稳定态势,全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的重点是扎实实施好《2009—2020年上杭县城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实施意见》(杭委[2009]18号)。

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至2010年共有18所中小学顺利通过“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我县高考、高中会考连年获得好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县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共16660人,每年各项重要比较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体育艺术教育硕果累累,共有975人次获市级以上奖。

中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也频频获奖,共有763人次在市级以上获奖,其中初中420人次,高中343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个别学校办学思想还不够端正,还没完全按上级有关要求规范办学,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急需改进,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增强。

二是教师队伍学科、年龄结构不合理,老化严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爱岗敬业精神有待进一步弘扬。

三是学校综治安全工作形势仍不容乐观,特别是农村周末学生乘车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四是公办幼儿园和幼儿教师不足,民办园办园行为还不够规范,城区小学布局不够合理,学位不足,择校现象严重。

五是城乡之间和城区校际之间教育均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我县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委孙春兰书记给上杭实验小学全体少先队员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县,努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力、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的、有上杭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实现把我县建设成为生态型工贸强县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优先原则。

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更多精力和更大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在各项规划中优先谋划教育发展、在财政分配中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在资源配置中优先满足教育需求。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办学以教师为本,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激励教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3.坚持教育公平原则。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缩小教育差距。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4.坚持质量首位原则。

正确处理教育发展规模和质量的关系,保持规模适度增长,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5.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发展目标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根据终身教育“实验县”标准,基本形成终身教育运行机制,全民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居全市前列,实现教育强县。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巩固。

6一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5%。

  

  

(2)中小学布局更趋合理。

农村学校布点合理,办学容量适应需要,提高办学效益。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按计划推进,学生在校学习和食宿条件全面改善。

实施《2009—2020年上杭县城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实施意见》(杭委[2009]18号)和城镇中小学扩容工程,“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

城区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3)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

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着力缩小区域内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距,认真实施《上杭县关于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与评估的实施意见》(杭教[2009]542号),2013年基本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实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配置,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均衡。

  

  (4)关注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政策落实。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完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资助体系健全。

  

  (5)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县财安排专项资金,2012年前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洗热水澡和喝开水问题,巩固提升“免费营养早餐工程”,努力创造条件,解决路途较远的农村住宿生的交通服务问题,切实改善农村就学环境。

  

  2、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十二五”期末,我县要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全县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以上。

初中毕业生升入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比例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2%。

  

  

(1)职业教育战略地位落实。

制定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并将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建立职业教育统筹协调机制,职能部门责任落实。

在政策导向、资源配置等方面重点保证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宣传机制完善,中职学生资助政策落实。

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良好。

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

  

  

(2)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得到增强。

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功能定位明确,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完善。

中职学校具有与专业设置相配套,满足要求的校内实训设施设备,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专业教师中“双师型”的比例达60%以上。

  

  (3)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双证书”率达95%。

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对接企业用工需求,调整优化学校专业结构,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强。

重视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中职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96%以上。

  

  (4)普通高中教育基本实现高质量。

适当控制招生规模,统筹普通高中布局结构,实现教育资源优质配置。

教育教学适应新课程需要,学校内涵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3、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水平提高

  

  

(1)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学前教育布点和容量满足幼儿入园需要,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重点实施意见》精神,统筹规划学前教育发展,按城区服务人口1万人、农村服务人口3-6千人设置1所幼儿园。

落实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的要求,每个县(区)至少1所县级公办实验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1所公办标准化中心幼儿园。

要充分利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闲置的校舍举办幼儿园或学前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

落实扶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符合办园条件民办园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严格实施办园许可证制度,严格规范社会力量办园,杜绝无证民办园的产生。

农村幼教管理体制完善,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达到省定标准。

办园行为规范。

  

  

(2)学前教育得到充分发展。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

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3)特殊教育满足残疾人受教育需求。

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完善,保障机制健全。

6~14岁三类残疾人口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达93%以上。

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

  

  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到2012年,特殊教育学校全面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加大对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对特教学校(班)所有在校生实行免学费、免教科书费、免住宿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4、终身教育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1)终身教育保障机制形成。

终身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构健全,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形成有效协调、指导、推动终身教育的运行机制,为终身教育提供政策、经费支持和组织保障。

  

  

(2)终身教育计划落实。

制定终身教育发展规划,明确终身教育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将终身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评估内容,认真实施,整合教育资源,为社会成员提供灵活多样的终身学习形式,社区教育学习场所和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有成效。

  

  (3)终身教育活动形式丰富。

制订终身教育活动管理办法,积极拓展社区教育活动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等各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

开展终身教育表彰活动。

  

  (4)积极发展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机构、中职学校广泛开展面向城乡劳动力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办好办活上杭电大。

重视扫盲教育,15~50岁青壮年人口文盲率控制在1%以下,成人文盲率控制在6%以下。

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13.3年。

  

  5、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1)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2)素质教育社会环境优化。

政府加强素质教育的政策、经费保障与社会引导,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3)德育工作机制落实。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

重视以班主任为主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全员负责制,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加强养成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建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常规落实。

加强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教研制度健全,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实质性的措施和效果,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5)学校办学行为规范。

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各级各类学校均不发生违规招生,违规补课,乱收费和教育秩序混乱等现象。

  

  (6)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健全。

中小学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工程,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学生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0%以上。

  

  (7)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探索建立、逐步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各个阶段教育都有一批办学特色鲜明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优秀成果,能在当地起到辐射示范、优化整体作用的学校。

  

  6、实现“教育强县”

  

  要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0]13号),认真制订创建“教育强县”专项规划,确保在2014年实现“教育强县”目标。

  

  三、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1、教育经费保持法定增长。

落实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建立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

年初预算以及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严格按照省核定的比例落实安排县财政教育经费,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且足额安排校舍维修、新(扩)建学校和“教育强县”专项经费以及幼儿园补助经费,确保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教职工年度工资总额的1.5%以上拨付,并逐年增长。

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学校债务化解和风险控制机制。

2014年前,化解高中阶段学校债务。

  

  2、教师待遇落实。

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落实,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落实绩效工资。

建立完善农村学校教师补贴制度,教师特殊岗位津贴落实。

  

  3、教育经费合理配置。

保障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所需的教育经费。

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高于省定标准。

建立完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和教育技术装备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教育技术装备投入资金落实。

每年县财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公办幼儿园办园经费不足部分。

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30%以上投入职业教育。

  

  4、实现办学条件整体优化。

  

  

(1)教育用地政策落实。

学校用地划拨体现教育公益性原则,优先纳入县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旧城改造、新区开发规划。

各类学校布局结构趋向合理。

  

  

(2)校园校舍基本实现标准化。

以学校为单位,80%以上的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校园面积分别达到规定标准。

70%以上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生活服务用房面积达到规定标准。

  

  (3)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基本实现标准化。

普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和教学仪器(含图书)配备达到省颁标准,其中80%以上的学校教学仪器配备和图书馆(室)装备达省颁一类标准。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50%以上教室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实施多媒体教学。

中职学校具有与专业设置相配套,满足要求的校内实训设施设备和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仪器、康复设备配备达到国家标准。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玩具按省颁配备目录配备。

  

  (4)学校运动场地基本实现标准化。

以学校为单位,85%以上的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运动场、跑道、球场等设施和幼儿园活动场地分别达到省颁标准。

  

  (5)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顺利推进。

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选址符合防灾避险安全要求,中小学校舍符合建设标准和抗震设防分类标准,D级危房及时消除。

学生宿舍、食堂等符合卫生规范。

  

  5、教育经费规范使用。

县级财政及时足额拨付经县级人大批准安排的各项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和上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