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6111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docx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

目录

【摘要】I

【关键词】I

【Abstract】II

【Keywords】II

引言1

1、问题的提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现状1

1.3研究意义2

2、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理论2

2.1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结构模型2

2.2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分析3

2.2.1需求系统3

2.2.2引力系统3

2.2.3中介系统3

2.2.4支持系统3

2.2.5各系统与城市旅游发展的关系3

2.3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4

2.3.1城市旅游发展动力因素4

2.3.2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4

3、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分析5

3.1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态势5

3.2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子分析7

3.2.1旅游吸引和资源基础8

3.2.2旅游区位和基础设施9

3.2.3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10

3.2.4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11

3.2.5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13

3.2.6城市经济和城市政府14

3.3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16

3.4启示:

挖掘动力源泉、树立相对优势是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17

4、结语:

挖掘和培育动力机制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

【摘要】:

玉溪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便捷的交通网络。

在旅游的地位日益重要,昆明对全省旅游发展的“大一统”地位和“火车头”作用的带动下,要想加快自己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由此,本文借助城市旅游动力系统结构模型,结合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案例,分析旅游吸引和资源基础、旅游区位和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城市经济和城市政府六大驱动力因子,具体剖析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因素,并就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

玉溪城市旅游驱动力分析

 

 

【Abstract】:

Yuxihasrichtourismresources,strongeconomicstrength,andconvenienttransportationnetwork.Anincreasinglyimportantpositioninthetourism,Kunming,theprovince'stourismdevelopment“universalunity”statusandthe“locomotive”roleofthelead,inordertospeeduptheirdevelopmentwillneedtoaddressthepowerproblem,aresult,thisuseofcitytourismmotivationsystemarchitecturemodel,combinedwiththedevelopmentoftourisminYuxicitycase,analysisandresource-basedtouristattraction,tourism,locationandinfrastructure,urbanenvironmentandcityimage,socialdevelopmentandmarketdemand,industryclustersandurbanclusters,urbaneconomyandurbangovernmentsixthedrivingforcefactor,aspecificanalysisoftourismdevelopmentinYuxicitydrivingforcefactorsandthedevelopmentoftourismonthecityofYuxidynamicmodelputforwardmyownviews.

 

【Keywords】:

YuxiCitytourismDriveAnalysis

 

引言

城市旅游即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旅游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作用愈发显著,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

由于城市旅游在城市复兴、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就业、满足居民游憩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城市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过度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人造景点的建设和整个城市环境的绿化、亮化,而忽视城市特色的塑造和自身优势的挖掘,忽视了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培育,使得城市旅游产品越来越趋于雷同,城市特色不断丧失,缺乏自己独特的个性,导致城市个性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特色丧失。

玉溪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发展旅游的区位良好,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好,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优良,旅游资源丰富,门类全、品种多,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和优势。

但玉溪城市旅游也存在很多问题,旅游体系也还不够完善,笔者认为要让玉溪的旅游有一个新的飞跃,就必须重视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力机制培育。

1.2研究现状

就目前来说,对城市旅游发展驱动力的研究主要包含在对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旅游开发、旅游规划等问题的研究中(范业正等,1998),还缺乏专门、系统的论述。

保继刚、朱竑(1999)是较早探讨城市旅游动力机制的国内学者,1998年他们做珠海城市旅游总体规划时就提出了珠海旅游发展驱动机制模型;保继刚、刘雪梅(2002)对广东海外旅游发展作了定量化分析,这对于探索城市旅游驱动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珀(1990)提出了人的需求+吸引物+信息的旅游吸引系统,把旅游地与旅游者联系起来,使潜在旅游行为变为现实,三者共存,才存在“吸引”这一系统;国内学者彭华借鉴利珀的旅游吸引系统提出了城市旅游动力系统结构模型,他认为,城市旅游发展是有旅游消费牵动和旅游产品吸引构成,并由中介系统和条件支持系统所联系的动力系统所推动的(彭华,2000);2005年龙江智、保继刚运用“推—拉”(Push-PullModel)模型分析深圳、珠海两市旅游发展动力。

近年来,玉溪城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地进行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进一步明确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并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加以培育。

这些举措推动着玉溪的旅游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阶段,只不过对于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力的研究和探讨不是很多,即使有一些学者关注并研究这一问题,还有待更多的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

1.3研究意义

探讨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力,有利于推进和深化对玉溪旅游业发展的理性认识,有利于发现城市管理者因发展旅游业心切而采取的盲目行动,提出城市旅游应塑造特色和个性,从而达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有利于建议城市管理者对玉溪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挖掘和培育;有利于提高玉溪城市旅游的竞争力,力争在旅游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有利于为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使地方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等。

2、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理论

2.1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结构模型

按照“推—拉”模式(Push—PullModel),城市旅游发展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

其一,旅游体验本质所决定的需求结构;其二,旅游城市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城市旅游引力优势)。

同时,要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中介系统和支持系统的作用,形成了由旅游消费牵动和旅游产品吸引构成,并由中介系统和支持系统所联系的动力系统所推动的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图1)。

图1城市旅游动力系统结构模型

2.2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分析

2.2.1需求系统

人对城市旅游的需求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原始推动力,旅游消费的推动,主要是研究需求结构和需求量及其未来趋势,以便制定城市旅游开发战略和促销战略。

2.2.2引力系统

旅游活动具有资源指向性,旅游资源(旅游吸引)是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型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营造性的特点。

城市旅游引力系统主要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部分组成,物质性吸引系统有: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等;非物质性吸引系统有:

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科技信息、旅游服务、综合形象、动态活动等。

2.2.3中介系统

中介系统是一个联络城市产品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它一方面把城市产品推向市场,引导消费,将旅游需求转化为旅游行为;另一方面又将需求信息反馈给城市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指导其制定城市旅游开发和促销战略。

中介系统主要是指由各种传媒、宣传品、旅行社以及旅游交通等要素组成的,沟通城市旅游生产与消费的网络系统。

2.2.4支持系统

支持系统即旅游大环境,它是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大环境是构成旅游形象的重要因素,对旅游吸引的营造具有很强的辅助作用,并对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具有制约作用,同时对旅游决策行为和旅游活动质量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到市场开拓,旅游发展离开大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

旅游大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即支持旅游发展的区域硬件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城市交通、公用设施等。

软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公共服务、城市管理、旅游政策和学术研究等。

城市旅游支持系统是构成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因素,对城市旅游吸引的营造具有很强的辅助作用,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

2.2.5各系统与城市旅游发展的关系

需求系统、引力系统、中介系统和支持系统的每一个子系统固然对城市旅游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城市旅游的发展,关键不在于对各个要素齐头并进的强化,而在于城市旅游相对优势的塑造,在于挖掘和把握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要素,即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开发和培育。

2.3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

由于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城市旅游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和产品供给情况,结合自己实际,抓住动力系统中的主导因素和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旅游发展模式。

2.3.1城市旅游发展动力因素

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由主导因素和辅助因素构成。

主导因素是指在推动城市旅游发展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因子,是实现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

辅助因素是对城市旅游发展起辅助推动作用的因素,它们不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吸引物,但对旅游者的决策和旅游体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城市旅游的主导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城市旅游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时期,其主导因素和辅助因素之间可以发生转化。

2.3.2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

城市旅游动力模型是一种主导动力驱动模型,根据城市旅游主导因素不同,城市旅游动力模型可分成四种类型:

资源驱动型、经济吸引型、需求推动型和综合驱动型(表1)。

表1不同类型城市旅游动力模型

模型类型

城市特点

主导因素

实例

资源驱动型

具有垄断地位的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垄断性和综合品味

苏州、桂林、杭州、

黄山、张家界、泰安

经济吸引型

经济联系广泛,缺乏强引力价值的景点

以大流通为特征的综合经济活力

广州、深圳、汕头

需求推动型

经济发达,旅游需求旺盛,但缺乏旅游景点

休闲度假需求旺盛

上海、深圳、南宁

综合驱动型

经济文化发达,联系广泛,并具有高价值的旅游景点

城市的综合形象和旅游景点持续发展

北京、西安、南京

3、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3.1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态势

旅游业快速发展时期是“黄金十年”:

1998年,出境游开放了;1999年,黄金周制度开始实施,国内旅游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拥有独特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的玉溪在撤地设市后的这“黄金10年”间,特别是近几年来,旅游业更是以跨越式步调迈入一个突飞猛进的时期。

近几年来,玉溪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旅游接待设施日趋完善,旅游环境大为改观,旅游市场开拓初见成效,旅游主要经济指标逐年增长。

1998年,玉溪撤地设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面临着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旅游业更是如此。

1998年,全市对景区景点旅游饭店建设的投资近10亿元,形成有规模的景区26个。

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31万人次、海外游客1146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4181万元,外汇收入27.8万美元。

为了让玉溪尽快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1998年12月,市旅游局邀请了一批专家、学者对玉溪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为全市制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做好前期工作。

之后,经研究形成了包括抚仙湖、帽天山、孤山、青铜文化园、秀山、红塔集团、聂耳纪念区、象鼻温泉、元江热带植物园、哀牢山、磨盘山等景区景点在内的四条旅游线路。

一路走来,玉溪旅游业在最近几年获得了跨越式大发展。

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不断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确立了“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把旅游业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加以培育和发展,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格局,提出了“打基础、创品牌、树形象”的发展战略,成立了市委领导牵头的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制定了《2003—2010年玉溪市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稳步推进玉溪旅游业发展。

2004年,市委、市政府在确立旅游基本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对玉溪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明确提出了打造“五山一村”,建设“红塔山—抚仙湖”滇中旅游线路,带动“哀牢山—红河谷”花腰傣民族风情旅游线的开发思路。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玉溪又提出了生态城市旅游理念,通过出流改道工程、引水入城工程,做足水文章,建设“三湖”生态城市群,按照4A级景区标准,建设玉溪大河及聂耳文化广场等城市生态旅游景区,为玉溪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2001年以来,玉溪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6%和10.6%,高于全省6.38%和9.3%的增长幅度(表2、表3、表4、表5)。

表2玉溪2006-2008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及旅游收入

人数/收入

年份

“五一”接待游客总人数(万人)

旅游总收入

(万元)

“十一”接待游客总人数(万人)

旅游总收入

(万元)

2006

43.61

10456.08

35.85

5408.84

2007

56.56

12385.97

30.73

7090

2008

26.81

5638.23

30.16

6928.1

表3玉溪2000-2007年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

年份

人数/收入

2000

2001

2002

2004

2005

2006

2007

接待海外旅游者(人)

14821

1440

1087

1557

2270

2235

1526

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68.37

47.3

33.5

37.91

50.14

52.15

39.58

表4玉溪2000-2007年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及国内旅游收入

年份

人数/收入

2000

2002

2004

2006

2007

接待国内旅游者(人)

264.1

362.96

458.5

640.53

708.2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5.77

7.13

20.72

22.5

表5玉溪2000-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量及旅游总收入

年份

人数/收入

2000

2001

2002

2004

2005

2006

2007

接待游客总量(万人)

265.5

305

363

458.6

569.7

640.7

708.3

旅游总收入(亿元)

5.83

6

7.16

10.82

15.3

20.72

22

2003年至2007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7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0亿元,接待游客数年均增长13.5%,收入年均增长30%,创汇207.61万美元。

清晰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玉溪旅游业大跨步向前发展。

目前,全市有景区65个,其中国家级标准景区16个,已有3个国家4A级景区和一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禄充景区正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玉溪大河城市生态景区、通海“山—城—湖生态文化特色旅游区”、易门“滇中水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澄江帽天山寒武纪公园、孤山古滇国文化园的项目策划和规划设计工作以更新的思路、更高的水平为玉溪旅游发展蓝图添上精彩的一笔;哀牢山、红河谷的开发正如火如荼……

通过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打牢基础、开发产品、强化促销、政策促进等措施,加之适度超前、重点开发、特色发展、精品名牌和市场多元化五大战略的确立,玉溪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玉溪已经有了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康体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种类齐全的旅游产品,逐渐成为我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从总的情况来看,近几年玉溪市的旅游业有较快的发展,目前已由起步阶段跨入成长阶段,市场发育不断健全,规模、档次不断提高,但仍然需要下大气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旅游业的整体素质,使之与玉溪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状况相一致,并真正发展成为玉溪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3.2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子分析

根据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系统结构,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系统主要有需求系统、引力系统、中介系统和支持系统。

结合这四个系统的主要因素及玉溪的情况分析,笔者认为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子可以概括为六大动力:

旅游吸引和资源基础、旅游区位和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城市经济和城市政府。

本文将据此来分析玉溪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力。

3.2.1旅游吸引和资源基础

旅游吸引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玉溪地处滇中高原,处于中国大陆旅游圈、东南亚旅游圈和南亚旅游圈的交汇地带,又是滇中国际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滇中旅游区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昆明已经成为大西南和云南最重要的游客集散中心,玉溪可以借助昆明旅游发展的成果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玉溪拥有较为独特的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在全国8大主类、31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分类中,玉溪拥有8大主类、29个亚类、105种基本类型,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3.55%、67.74%,而“优良级旅游资源”25个(其中“特品级旅游资源”4个)。

玉溪这个旅游资源类型多,品质高雅、特色突出、结构有序、潜在优势深厚的城市将会形成21世纪现代工业旅游强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富市和度假旅游基地。

玉溪市的旅游资源总量之大、类型之多、品质之良、功能之全、组合之优,即便在云南这样一个旅游资源异常丰富的省份也是不可多得的,理应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同时,这一切也为玉溪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基础和空间,也为把玉溪市建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奠定了丰厚的资源基础,能为云南建成旅游大省做出特殊贡献。

玉溪市旅游资源种类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强势的主打资源,如以抚仙湖为载体的运动休闲型资源、以帽天山为代表的生物进化资源、以红塔集团为代表的烟草文化、以古滇国为代表的古代文明资源,这些资源垄断性强,特色突出,容易形成引力,吸引眼球;第二类是广泛分布的配套资源,这些资源生活气息浓,易于营造旅游氛围,如温泉康体、花腰傣;第三类是其他辅助资源,如元江热带植物、哈尼梯田。

玉溪旅游资源可开发为精品旅游工程者,依次为:

高原湖群水体景观、山地景观旅游资源、地质现象景观、气候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人类文化遗址资源、现代文化景观资源、现代产业旅游地)。

3.2.2旅游区位和基础设施

区位条件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

通常可以将它分为客源区位、资源区位、交通区位和认知区位。

客源区位也可称为市场区位,即从客源地断面看待周围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可进入性;资源区位是从旅游地断面来看待旅游资源及景点对周围游客市场的吸引力和相对价值;交通区位是指从客源地到旅游区的空间距离及可到达程度;认知区位是指客源地游客对旅游区和景物的认同感和观赏心理。

从客源区位看,玉溪市旅游开发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主要客源市场集中在昆明和周边州市及玉溪市本身,游客规模增加相对较快,季节性变化日趋平缓,前景看好,但对省内其他州市和邻近省区的吸引力较弱,较远省份的游客更少,且玉溪市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开拓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外游客人数十分有限,海外客源市场规模总量严重偏小,结构不尽合理,国际游客比例很低。

故应加强区域旅游网络开发,把不同内容的旅游区连在一起,形成旅游产品一条龙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丰富旅游内容,满足旅游者不同需求的选择,既有整体优势,又有局部优势,加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玉溪市以自身的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构成独立旅游目的地,可与周边旅游区相互渗透,达到借景生财的效应,这样一来客观上就为玉溪市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巨大的客源潜力和客源市场。

从交通区位看,地处滇中的玉溪自古便为交通要冲,如唐代以来开辟的通海大道,佛海大道,盐茶道、新驿道等形成了早期的交通网络。

玉溪市是滇中的交通副枢纽,距省会昆明88公里,是通往滇南和东南亚邻国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被称为“省会屏藩”、“滇中重镇”。

玉溪市交通发达,滇越铁路穿过华宁县,昆玉铁路已建成通车。

国道213线、昆玉高速公路、省道102、113、213、114、216、304、306、307线等贯穿东西南北,全市所有的乡镇和98%的村庄已通公路,玉溪市中心城区联结国道和各县以及各县之间的公路干道已实现油路化。

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骨架网。

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10522.4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上有68.8公里,是全省公路密度最高的地市。

从认知区位看,玉溪市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但是整体知名度相对较低,许多外地旅游者到了玉溪,才知道玉溪是聂耳的故乡、才会把中国知名企业红塔集团和玉溪联系起来,抚仙湖、花腰傣、哀牢山-红河谷更是许多人不知道,甚至于玉溪市本身在全国的知名度都比较低。

就连玉溪的城市形象“休闲无季,阳光玉溪”、“多彩和谐的高原水乡”、“美丽的生态城市”、“山水家园,玉溪之旅”、“山水家园,休闲仙境”、“高原明珠,滇中明珠”等,都没有在潜在市场被有效认知。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旅游业重要基础设施的宾馆饭店,其数量的多少,设施档次及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接待能力大小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

住宿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交通设施和娱乐设施。

自1993年以来,玉溪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带动了玉溪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饭店业、餐饮业、娱乐业、邮电业等产业,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投资环境,而且为国内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提供了方便,初步形成了一个旅游的综合产业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玉溪市1998年有高、中、低档饭店及招待所旅馆近270家,总床位24192张,涉外旅游住宿设施32家,客房2986间,总床位6321张,其中星级饭店20家,客房1755间。

有旅行社22个,旅游企业700多户,旅游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现在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景区和公园5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

3.2.3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