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64402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docx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考试总分:

210分考试时长:

12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共计160分)

1、(4分)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

“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

”这主要是为了()

A.全力进行三大战役,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扫清与苏联结盟的障碍,巩固新生革命政权

C.断绝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D.割断旧的外交传统,摆脱半殖民地政治地位

2、(4分)下图是中国军事科学院编写的讲述中国近代战争历史的读本,为读者了解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奠定了基础。

其中一章写道“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得到提高,但西南门户却被打开”。

此战争应为()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4分)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

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4、(4分)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

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

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

5、(4分)“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为此,五四运动提出了()

A.“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

6、(4分)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因为()

A.英国为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在经济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英国

D.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7、(4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下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百年耻辱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改变了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8、(4分)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力。

据此推断修正“组织大纲”意在()

A.树立政府民主形象B.迅速稳定国内局势

C.满足西方列强意愿D.制约袁世凯独裁专制

9、(4分)下表内容摘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0、(4分)下列是对共产党民主革命奋斗历程进行概括性的一组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B.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日出东方

C.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进京赶考

D.日出东方---灯塔指引—力挽狂澜—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11、(4分)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

“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A.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B.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一些权益

C.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D.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南京的序幕

12、(4分)有一首山歌里唱道:

“朱毛红军到(福莛)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

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

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

”这首山歌反映了中共确立了()

A.开展武装斗争,夺取城市的革命目标

B.开展土地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策略

C.实行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方针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心任务

13、(4分)1927年6月30日,有外国驻上海领事报告说:

“近期在上海,每天都有新的受害者被捕,都在捐献了不同数目的现金之后获得释放,这是对有产阶层的恐怖统治。

”这表明当时()

A.北洋军阀统治残暴B.西方阻碍民族企业发展

C.三民主义思潮流行D.南京政府统治秩序尚不稳定

14、(4分)对下图漫画“关起门来打狗”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准确的是()

A.东北抗日联军痛击军取得了大胜B.八路军敌后抗战消灭敌军有生力量

C.解放军在东北与国民党军战略决战D.辽沈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15、(4分)某影视作品中,国民党指挥官杜聿明制定作战计划时说:

“一旦抓住共军一部,即迅速猛攻,将其包围消灭。

……我们可以阻击华野(华东解放军)于微山湖以东,配合黄维部先击破刘伯承部。

”这一场景应发生于()

A.战略反攻时期B.淮海战役时期C.平津战役时期D.渡江战役时期

16、(4分)美国学者普拉提在其著作中说:

“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是协助中国恢复其在19世纪时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

……大清帝国透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

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千丝万缕的纠葛。

”由此可知,该学者()

A.主张以世界史视野研究太平天国B.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内战

C.强调以世界史视野研究武昌起义D.深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17、(4分)胡兰成在《山河岁月》中评述:

“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18、(4分)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

可见当时()

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19、(4分)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军长征②南昌起义③五四运动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②⑤①C.③④⑤①②D.③④①②⑤

20、(4分)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

下列世人评论最接近史实本质的是()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21、(4分)八七会议在《告全体党员书》中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这里所指的“新的道路”是()

A.武装斗争B.寻找革命的同盟军

C.开展土地革命D.工农武装割据

22、(4分)2014年央视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就是歌舞《英雄组歌》,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具有代表性两个历史阶段,分别是反映“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时期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练兵舞》及《万泉河水》,和反映抗美援朝时期的歌曲《英雄赞歌》。

根据材料,下列对这两个阶段的评价正确的一组是()

A.前者推动中共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和胜利;后者是由内战发展为国际局部战争时期

B.前者导致中国新旧民主革命实现成功转变;后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安全

C.前者是中共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后者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安全

D.前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后者保障了亚太地区长时期的和平

23、(4分)某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开幕式那天,165位代表和6位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出席大会。

代表们对号入座,第39号席上,坐着湖南代表毛泽东。

蒋介石也坐在会场里.材料反映的会议()

A.明确中共的奋斗目标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C.决定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24、(4分)下图所示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斗争密切相关()

A.人民群众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B.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反帝斗争

D.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反帝斗争

25、(4分)林毓生在《五四:

多元的反思》中认为:

“‘五四’个性解放思潮所向往的自由说到底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艺家所标榜的‘人格自由’,而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政治自由’。

”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A.未能彻底地变革中国社会B.标榜民主却忽略民族危机

C.激进有余而政治变革不足D.政治主张理想化而忽略实际

26、(4分)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义和团运动

27、(4分)“会议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搞农民暴动,举行秋收起义,号召共产党人拿起枪杆子,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28、(4分)“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

”西柏坡会议决定工作重心转移的背景是()

A.全民族抗日战争胜利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9、(4分)据记载,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布后,李秀成等重要领导人对该书“不屑于看也”,这实质上反映了()

A.天国将领文化素质较低B.天国内部争权夺利激烈

C.战争环境使该书无法推广D.《资政新篇》不符合农民需求

30、(4分)如下图,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下列对于图中阴影部分的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31、(4分)清朝霞林院侍读奎华等一百五十五人联名上书反对某条约,认为该条约中“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2、(4分)《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日本的著作,作者是曾任中国驻日参赞的黄遵宪。

该书早在1887年即写成,但直到1895年才由广州民间书局羊城富文斋印行。

此书出版后立即洛阳纸贵,风行天下。

这一现象说明()

A.民间出版机构善于把握市场B.民族危机推动传统思想松动

C.时代赋予民族资本主义良机D.甲午战争沉重打击清廷统治

33、(4分)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B.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34、(4分)中国近代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史,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开天津为商埠

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

35、(4分)经过了大革命的洗礼,理论水平逐渐成熟的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现实相结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下列历史事件属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实践的是()

①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②打土豪,分田地

③南昌起义④反“围剿”战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6、(4分)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

B.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37、(4分)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1928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①

B.1937年中国军队在②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C.1938年③失守,抗战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D.1949年,国民政府从大陆撤退到④

38、(4分)下表搜集了重要的资产阶级文献首次完整出现在中国的概况。

它表明()

名称

时间

书刊

《美国独立宣言》

1901年

《国民报》第1期

《法国人权宣言》

1903年

与其他文件合成《政治思想之源》一书印行

《英国权利法案》

1907年

《新译界》第6号

A.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首次传入中国B.中国人已关注到西方制度背后的理念

C.清政府开始实践“师夷长技”的主张D.西方民主科学观念通过报刊深入人心

39、(4分)19世纪中期,日本与西方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日本()

①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②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场所

③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

④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0、(4分)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材料主要阐明()

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致性B.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

C.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D.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必然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计5小题,共计50分)

41、(10分)中印两国有着传统友谊,两国关系影响世界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调解英印矛盾,加强中印合作,1942年2月蒋介石密访印度,并与甘地会晤探讨英印、中印的合作问题。

甘地在之后的信里谈到了他对与蒋会面的印象,他认为蒋介石这次是空手来、空手归,而他本人也从这次会面中毫无所获。

甘地深知蒋介石的目的,他也深切地明白自己的目标。

对中国抗战,他可以表示同情与支持,但他认为对英国让步与支持中国是两码事,对印度来讲最重要的是把握时机、获得独立。

而蒋介石认为印度能够帮助中国的就是在战时搁置与英国的矛盾。

蒋把两者看成等同的事情。

这就是两人矛盾之所在。

——摘编自(日)伊原泽周《论太平洋战争期中的中印关系——以蒋介石访问印度为中心》

材料二1953年12月至1954年4月,中印两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在北京举行。

中印谈判开始的第一天,周恩来在接见两国代表团时就提出,“两个大国之间,特别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但只要根据“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这次中印谈判及其所达成和签署的协议,是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第一个成功范例。

——摘编自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蒋介石出访印度的历史背景,并简要指出蒋介石与甘地产生的矛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举行中印会谈的主要意图,并简要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42、(10分)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它不仅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屈辱与沉沦,也见证近代中国人民的奋起与抗争。

1949年4月,南京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也迎来了它的新生。

请你以“屈辱”、“抗争”、“新生”三个主题为线索,分别说明在近代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最少写五个历史事件,包括时间、简要情况)

(1)屈辱与沉沦:

(2)奋起与抗争:

(3)解放与新生:

4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立法。

…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君主既是最高的立法者,又是最高的司法官和行政官。

第二,礼与法合一,自汉代以来贯彻于历代法典中,礼以道德为归,而法则以礼为中心,第三,立法和统治的基础是家和家族,对个人的地位和权利未给予应有的规定。

第四,重视刑事立法,其残酷性十分突出。

中华法系的这些特点取決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

——曹海晶《中外立法制度比较》

材料二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

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

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西塞罗

材料三“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指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约定方式)成立政府。

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企图把人民抑压在绝对专制主义的淫威之下时,人民就有这种权利,人民就有这种义务,来推翻那样的政府,而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

——节选自《独立宣言》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在立法上的主要不同。

(2)据材料二三,概括西方近代在立法理念上有哪些继承和发展。

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近代西方国家并没有运用这些理念内容来保障“未来中国人民的安全。

4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

《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

1953年2月11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选举法保障的选举权。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概括材料一中新中国初期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

(3)综合两则材料,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4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思想观念?

写出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全称,并简析这部宪法对于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2)据材料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制度在新中国的曲折历程。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共计160分)

1、(4分)【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项错误,此时三大战役已经结束了;B项错误,此时新政权还没建立,中苏也没结盟;C项是一边倒政策,此时还没提出来;故本题只能选D项。

2、(4分)【答案】C

【解析】关键字句是“西南门户却被打开”,联系近代主要侵华战争可知是中法战争,中法战争出现了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中法新约》的签订,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这场战争使号称“世界第二”的法国的国际声誉一落千丈,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却得到提高,故C正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果都是中国战败,不可能“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得到提高”,排除ABD。

3、(4分)【答案】C

【解析】材料“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说到中国近代发展海军主要是局限于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本能抵制,西方侵略的程度和频度决定了海军的发展程度,故C项正确,排除AB;依据材料“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说明D项错误。

4、(4分)【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在位的皇帝是咸丰帝,B正确;ACD与时间不符,排除。

所以选B

5、(4分)【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法等大国操纵会议,把原本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因此口号应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故选C。

“将革命进行到底”是毛泽东在1949年的新年献词。

因此A项错误;“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因此B项错误;“公理战胜强权”是一战胜利后的口号,并不符合中国五四的背景。

因此D项错误。

6、(4分)【答案】A

【解析】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世界各地;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

为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对外积极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不是根本原因,不是鸦片战争“不可避免”的理由,排除B、C、D项。

7、(4分)【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耻辱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新中国,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故AB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8、(4分)【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文件颁布于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