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6465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1单元新人教版选修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脊髓(shuǐ)   瞥见(piē)   啮心肝(niè)

B.淘汲(jí)屏弃(bǐng)杜运燮(xiè)

C.虔诚(qián)摇曳(zhuài)邹荻帆(dí)

D.蛊惑(gǔ)船桨(jiāng)蔡其矫(jiǎo)

【答案】 B(A.髓:

suǐ,C.曳:

yè,D.桨:

jiǎ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利比亚反对派攻入的黎波里,宣告卡扎菲政权结束。

8月22日,利比亚驻华大使馆门前的国旗也改弦易辙,换成了反对派的国旗。

B.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C.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D.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要让其他国家来替它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僵。

【答案】 B(A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此处不合语境:

C推波助澜:

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发展,使扩大影响。

D李代桃僵:

比喻兄弟互爱互助,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日常市场监管巡查中,不少工商人员虽然发现了疑点,但苦于取证、调查难度大,往往不了了之。

B.往日只知埋头钻研、不善言谈的理工科大学生们,现在却多落落大方、口若悬河,敢于在各种应聘场合“推销”自己。

C.从专家到校长,再从校长到专家,这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转换,而是他本性的一种回归。

D.该公司生产的餐盒,以玉米为原料,克服了蒸发残渣超标,有异味、渗漏、负重性能差等方面的缺陷问题。

【答案】 B(A语序不当,应为“调查、取证”、“往往不了了之”的主语应是“事情”,不是工商人员。

C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是“不仅是……更是”。

D赘余,“等方面的缺陷问题”重复,应改为“等缺陷”)

4.下列对本单元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狗》这首诗在中国诗坛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

在新文化运动中激情四射的郭沫若,曾经被压抑的思想得到充分释放,他的诗作反映了那个时代强烈的反封建意识,表达了追求自由人格的心声。

B.《井》这首诗以“井”喻人,写出了一种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

与《天狗》里的“狂飙突进”式的生命律动不同,这首诗里的生命律动是内敛的、“静默”的,表现了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内心的哀怨,流露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那种被侮辱、被践踏而无处伸张的怨愤之情。

C.《春》是一首写春天的诗篇。

全诗只有两节,第一节写大自然的春天,第二节写生命的春天。

既写出了大自然春天的迷人,也写出了生命春天的焦虑与迷惘。

D.《川江号子》这首诗采用了自由诗体,句式十分灵活,也没有严格的押韵,但读来给人一种强烈的节奏感。

这主要是因为诗人进行了巧妙的人称变换和运用词语的复沓与对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答案】 B

二、(9分)

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啊,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A.“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这里运用比喻的方法,把小草的欲望即洋溢着的春意写成一片绿色的火焰,并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小草勃勃的生机。

B.“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这里运用倒装的句式说春来了,带来万物苏醒。

一个“伸”字,形象地说尽了花朵无穷的欢乐。

C.“你们被点燃”以下三行诗写“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从压抑到释放过程的情景,展示了青春在灵魂深处的跃动与诱惑,使人们更感受到春的撼动力量。

D.这首诗第一节主要写客观的春意,第二节主要写主观的感受,全诗将官能的感知与理性的思维交织成为生命的交响乐章,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

【答案】 B

阅读徐志摩的《黄鹂》(1931年),完成6~7题。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

”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

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有——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选自《猛虎集》)

6.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一项(  )

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鹂,画出了色彩,更画出了动感。

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这一句只画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这是以瞬间之形画其瞬间之静。

C.“有人说”一句只用“看,一只黄鹂”,即鲜活地点染出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

D.第一节最后两句,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欢欣、愉悦和希冀。

【答案】 C(“惊慌忙乱”应为“惊喜雀跃”)

7.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A.诗的第一节写黄鹂飞来,极生动地刻画了黄鹂疾飞而来默立于树的神采,并表现了诗人久蛰性灵的瞬间解脱的欢乐。

B.最后复叠的一句“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与前一节结句词语相同而情怀迥异。

前面一句是写充实感,而这一句却是写幻想。

C.这首诗写的是黄鹂,匆匆飞来飞走的黄鹂是诗人的眼前所见,而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情怀却是诗人胸中所藏之情。

D.此诗所表现的就是对那么一种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去过自由轻快生活的渴求,但诗人流露出来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

【答案】 B(不是“幻想”,而是失落感)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刘超,字世瑜,琅邪临沂人,汉城阳景王章之后也。

(1)章七世孙封临沂县慈乡侯,子孙因家焉。

父和,为琅琊国上军将军。

超少有志尚,为县小吏,稍迁琅琊国记室掾。

以忠谨清慎为元帝所拔,恒亲侍左右,遂从渡江,转安东府舍人,专掌文檄。

相府建,又为舍人。

于时天下扰乱,伐叛讨贰,超自以职在近密,而书迹与帝手笔相类,乃绝不与人交书。

时出休沐,闭门不通宾客,由是渐得亲密。

以左右勤劳,赐爵原乡亭侯,食邑七百户,转行参军。

中兴建,为中书舍人,拜骑都尉、奉朝请。

时台阁初建,庶绩来康,超职典文翰,而畏慎静密,弥见亲待。

加以处身清苦,衣不重帛,家无儋石之储。

每帝所赐,皆固辞曰:

“凡陋小臣,横窃赏赐,无德而禄,殃咎足惧。

”帝嘉之,不夺其志。

寻出补句容令,推诚于物,为百姓所怀。

常年赋税,主者常自四出诘评百姓家赀。

至超,但作大函,村别付之,使各自书家产,投函中讫,送还县。

百姓依实投上,课输所入,有逾常年。

入为中书通事郎。

咸和初,遭母忧去官,衰服不离身。

(2)朝夕号泣,朔望辄步至墓所,哀感路人。

及苏峻谋逆,超代赵胤为左卫将军。

时京邑大乱,朝士多遣家人入东避难。

义兴故吏欲迎超家,而超不听,尽以妻孥入处宫内。

及王师败绩,王导以超为右卫将军,亲侍成帝。

帝时年八岁,虽幽厄之中,超犹启授《孝经》、《论语》。

温峤等至,峻猜忌朝士,而超为帝所亲遇,疑之尤甚。

后王导出奔,超与怀德令匡术、建康令管旆等密谋,将欲奉帝而出。

未及期,事泄,峻使任让将兵入收超及钟雅。

帝抱持悲泣曰:

“还我侍中、右卫!

”任让不奉诏,因害之。

(3)及峻平,任让与陶侃有旧,侃欲特不诛之,乃请于帝。

帝曰:

“让是杀我侍中、右卫者,不可宥。

”由是遂诛让。

及超将改葬,帝痛念之不已,诏迁高显近地葬之,使出入得瞻望其墓。

追赠卫尉,谥曰忠。

超天性谦慎,历事三帝,恒在机密,并蒙亲遇,而不敢因宠骄谄,故士人皆安而敬之。

(节选自《晋书》)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时天下扰乱,伐叛讨贰

贰:

离心,背叛,这里用作名词。

B.时出休沐,闭门不通宾客,由是渐得亲密

渐:

逐渐,慢慢地

C.寻出补句容令,推诚于物,为百姓所怀

寻:

不久

D.而超为帝所亲遇,疑之尤甚

遇:

遇到

【答案】 D(遇:

对待,待遇)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刘超“忠谨清慎”的一组是(  )

①超自以职在近密,而书迹与帝手笔相类,乃绝不与人交书

②时出休沐,闭门不通宾客

③凡陋小臣,横窃赏赐,无德而禄,殃咎足惧。

④百姓依实投上,课输所入,有逾常年

⑤虽幽厄之中,超犹启授《孝经》、《论语》

⑥让是杀我侍中、右卫者,不可宥。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⑥

【答案】 A(④是刘超做句容县令的政绩。

⑥是帝不原谅任让的原因。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超在做舍人时,因为自己的笔迹与皇帝的相似,所以从来不与别人有书信往来,每逢休假时也闭门不出,不接待宾客。

B.刘超家里非常清苦,可每逢皇帝赐与他东西,他都坚决推辞。

皇帝对他大加赞赏,但却不改变自己的做法,仍然赏赐给他。

C.刘超在句容任上时,改变以前主者亲自估评百姓家财的做法,让百姓自报家产,这样所征收的赋税反而比往年多。

D.苏峻叛乱时,刘超和匡术、管旆等秘密商议带着皇帝逃跑,没到日子,事情泄漏,被苏峻的部将任让捉去杀害了。

【答案】 B(“不改变自己的做法,仍然赏赐给他”错,应是“不改变其志向”。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章七世孙封临沂县慈乡侯,子孙因家焉。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夕号泣,朔望辄步至墓所,哀感路人。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峻平,任让与陶侃有旧,侃欲特不诛之,乃请于帝。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刘章的七世孙被封为临沂县慈乡侯,他的子孙们于是在这里安家。

(2)从早到晚大哭,初一十五就步行到墓地,哀伤感动了过路的人。

(3)等到苏峻叛乱被平定,因为任让和陶侃有老交情,陶侃特别想不杀他,于是向皇帝请求(赦免任让)。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桂州腊夜

戎昱①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②。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释]①戎昱在唐广德至大历年间,先后在荆南卫伯玉、湖南崔瑾幕下任职,大历后期宦游到桂州(州治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夔的幕宾。

此诗是他到了桂州第二年的岁暮写的。

②赊,长、远。

(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主旨作简要赏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按什么过程来叙写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孤”用得好。

“分”是从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说明了诗人梦断以后直到听见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其凄苦之情可知。

“孤灯落碎花”写所见,“孤”字既实写诗人环境的冷清,又传达出了他主观感受上的寂寞。

此联通过一闻一见,将诗人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意在言外。

(2)这首诗叙写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13.补写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

(自选五空)(5分)

“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________,著有《归去来兮辞》《饮酒》等。

他写的《归园田居》中有“________,池鱼思故渊”。

用鸟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情;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道:

“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

”表达了蜀道艰难、行程孤独之情;杜甫在《登高》中抒写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

”寄寓了漂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李密在《陈情表》中有“________,愿乞终养”。

用乌鸦反哺表现自己对祖母的孝顺之情;________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在作品中也常以鸟喻人。

【答案】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但见悲鸟号古木;渚清沙白鸟飞回;乌鸟私情;莎士比亚。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重视新诗的语言形式

没有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富有形式感。

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

衡量诗人的造诣,首先要看他对①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

诗人的人格魅力,只有通过②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才具有诗的价值。

我们不能认同抹煞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

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包含于语言形式之中。

新诗应是诗意本体与③形式本体的真正融合。

新诗的形式要素,包括内形式(隐喻结构、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与外形式(词语、体式、音节、韵律、色彩等)。

实际上,诗的外形式与内形式是不可分的。

“外形式”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素养的显影,形成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没有“外形式”,“内形式”就失去了依托。

同样,“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没有“内形式”,“外形式”也成了空壳。

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内形式”的建构,而对“外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也造成了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因缺乏内形式(也有诗情虚假的原因),导致诗意肤浅或空乏。

一首优秀的诗歌,总是内外形式健全完美,高度融合的。

新诗语言形式的生命力,在于发挥现代汉语的特色。

既要顺应中国人的现代生活节奏,从大人口语和民歌民谣中汲取活力,又要善于从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汲取艺术营养,接通新旧诗之间的血脉联系;既要从寻根探源中发掘汉语诗意(诗性)的闪光点,在打破和摆脱诗体语言的束缚中建立新的诗体格式,又要将汉语诗歌艺术置于世界诗歌艺术的潮流中,从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诗歌语言艺术的对话中显示出新异感和光色。

新诗语言的规则性与心灵抒发的自由性,是一组矛盾。

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能够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获取诗歌创造的自由。

亦如跳舞,一旦谙熟舞步,即可从别扭进入自由的状态。

确立诗的形式本体意识,就是要实现新诗创作从“走路”进入“跳舞”的艺术转变。

14.在第一段作者写到“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一句,①这句话的含义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联系全文看,这句话的作用是(3分)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诗体语言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语言形式 ②提出中心论点

15.在第二段指出了新诗形式要素间的关系,它们的正确关系具体是什么?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外形式与内形式不可分。

②无外形式,内形式失去依托;无内形式,外形式变成空壳。

16.第二段里“空壳”一词具体指的是什么?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指缺少“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的语言形式。

17.根据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忽略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就是抹煞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

B.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词语、体式、音乐、韵律、色彩等方面。

C.从古典诗歌中寻根探源,不只是指向古典诗歌学习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

D.诗人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是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素养的显现;诗人的造诣就在于既能熟练掌握新诗语言的规则性,又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怀。

E.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是诗人在创作实践中,认识由模糊到逐步清晰的过程。

【答案】 AE(A项把可能性说成了现实性。

E项,文章没有涉及对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的认识过程,而主要谈了“确立新诗形式本体意识”的重要性)

六、(15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概话说明语段中对作家富豪榜的态度。

(不超过40个字)

郭敬明再次赫然排在富豪榜NO.1的位置上,看上去十分怪异。

放下入榜的那些网络写手不说,郭敬明压过一批文坛大腕和实力作家成为首富,让人怀疑中国文学的论价原则。

购买日常消费品还有“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难道文学是特殊商品,可以随意脱离合乎常理的定价体系?

当然,去年余秋雨待在这个位置,看上去也不是很合情合理,余本人对这个“首富”的不置可否,舆论的诸多质疑,证明作家富豪榜只不过为速生速朽的中国榜单文化又增加了一个例证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富豪榜属于速生速朽的中国榜单文化,其排列让人怀疑中国文学的论价原则。

19.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段的观点,不超过25个字。

灾祸与“冷漠围观”结伴而行,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

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

“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

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

“彭宇案”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

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

社会价值观的坍塌与法律的助推,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早在2001年,即有32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建议设立“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发挥向善的引导作用。

这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类似现象,另一方面,法律毕竟不是道德。

法律应该站在社会的底线,而道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却是一个社会凝聚的软实力之一。

怎样让整个社会都鼓励善良、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

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鼓励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问题。

20.下面两个句子写出了人与人之间应具备的关系,请你仿用这种方式写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具有的联系。

(6分)

示例:

理解、信任是填平鸿沟的基石;怀疑、疏远是割开感情的利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热爱、保护是播种绿色的种子;践踏、破坏是制造沙尘的机器。

(2)亲近、敬畏是浇灌花卉的清泉;远离、亵渎是摧残草木的风霜。

(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七、(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成功人士在晚年曾感慨:

“回首昔日,留在我记忆中的并不是那成功的喜悦;倒是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

一位登山者说:

“我登山是因为想看到山顶的雪。

”山顶的雪,牵引着每一个上山的人,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选定的路径和方式。

追求产生于一种人生定位,追求的意义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

请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向】 

一、着眼于“为什么追求”,即“追求的意义”、“追求的价值”,可以谈生命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永恒不变的追求。

平庸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可以联想到语文课本上的素材,如屈原、信陵君等人物的事迹,表现追求的高尚与伟大,追求对人生的影响等。

二、立足于追求的目标,谈在现实生活中应该追求什么。

生活中,有人追求金钱,有人追求享乐,也有人追求挑战和卓越。

不同的追求,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参考《我的空中楼阁》《我有一个梦想》等篇目。

三、从追求的过程、结果入手,表达如何去追求和追求的感受。

可以通过记叙亲身经历,或者虚构一个故事,想象并展现追求理想的艰难过程和美妙结果。

联系教材素材:

勾践十年生聚,十年发展,终于换来了三千越甲吞吴的成功;史铁生以超出常人的毅力书写不平凡的人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根据自己确立的思路不同,可以把话题的范围缩小,使写作的对象更明确,更集中。

标题也要具体明确:

追求奠定人生,人生需要追求;追求自我,追求沧桑,美在过程;追求并幸福着;追求是永不放弃的奔跑等。

【佳作赏读】

追求奠定人生

耿达

《论语·先进》中,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一番对话,体现了各人不同的志向。

的确,正所谓人各有志,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志向。

有一点也是不争的事实:

什么追求便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岳飞追求“精忠报国”,终使其成为一代名将,名垂青史。

苏轼“立志识遍天下字”,终使其成为一代文豪,文耀千秋。

加加林从小便立志“我要跳到月亮上去”,才成就了他宇航第一人的传奇。

而希特勒妄图征服世界,使他成了千古罪人,永为后世唾弃。

追求是人生的塑形剂,渴望得到什么,希望拥有什么,往往成为人前进的最直接动力。

以大济天下苍生为己任,自然会“先天下之忧而忧”。

若是“性本爱丘山”,那么“采菊东篱下”便自然成了心之向往。

即便只是立志做一名小丑,却也同样怀着“把欢乐传向世界”的希望。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曾经是一个性格内向、其貌不扬的颓废青年。

但抱着一个“让三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英文,让三亿外国人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宏大心愿,他更是强迫自己迈出了第一步,并坚定地走了出去。

疯狂英语的国际品牌便是他不懈追求的最好证明。

日本的传奇人物松下幸之助,当他还只是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时,便已立下50年甚至200年的目标。

尽管他自己也只活了90几岁,但他鸿篇巨制式的目标已使松下电器登上了国际舞台。

不同的追求的确会塑造出不一样的人生,关键只在于追求什么。

只要是积极而有意义的,便只管认定目标持续走下去,人生注定是精彩的!

还记得那位在二十几岁便异想天开似的写下120多个宏伟的人生目标,而后最终奇迹般地完成了其中的100余个愿望的传奇探险家吗?

只要你也追求,奇迹同样会发生在你身上。

追求决定人生的方向,不管是志存高远,还是隐居田园,只要坚持走下去,都是精彩人生。

扬起追求的帆,人生的航船会驶得更快;点起追求的灯,人生的路途将不再茫然。

及早地立下自己的志愿吧,用追求去奠定自己精彩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