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6864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docx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

专题九地图与宇宙中的地球

感悟高考

(2015年全国卷)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B.经济

C.地形D.人口

5.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6.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66.5°NB.60°N

C.53°ND.40°N

【答案】4、A5、D6、C

(2015年全国二卷)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图2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6~8题。

6.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B

A.满足我国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C.提高技术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

7.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的D

A.美国B.日本C.澳大利亚D.法国

8.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

00~12:

00和14:

00~18:

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D

A.8:

00~9:

00B.11:

00~12:

00C.14:

00~15:

00D.17:

00~18:

00

(2015年北京卷卷)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

据此,回答第6~8题。

6.该优惠政策有助于A

A.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B.提升当地旅游资源价值

C.降低游客交通与游览用时的比值D.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

7.下述景区组合中,旅游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是B

A.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园、禹王台、铁塔公园

B.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殷墟、马氏庄园

C.老君山、鸡冠洞、龙峪湾、抱犊寨

D.八里沟、万仙山、秋沟、齐王寨

8.放假期间,

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2014年全国卷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图1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C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D

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1D.冬至日P>1

2014年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

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D.

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

2014年全国二卷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家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3-5题

3.甲国位于(C)

A.欧洲B.非洲

C.北美洲D.南美洲

4.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5.该批产品运往甲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C)

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

2014年广东卷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D

A.1/2B.1/3

C.1/6D.1/9

2011年天津卷第2题:

为了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常以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

30-21:

30熄灯一小时。

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C)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自查基础知识

1.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是宇宙运动特征的体现,是因相互吸引导致的、由相邻天体组成的绕转运动系统。

不是所有的天体间都会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如八大行星之间。

2.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运动通称为太阳活动。

人类在地球上通过观察太阳光球层黑子的多少与色球层耀斑的多少,可以判定太阳活动的强弱。

一般来说,两者增多则太阳活动强烈。

通过统计,人们发现黑子和耀斑增多的间隔大约是11年,这说明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1年。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自 转

公 转

轨道与绕转中心

①轨道为赤道;②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夹角

①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②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

自转360°,23时56分4秒,是真正的周期太阳日:

自转360°59′,24小时,是昼夜更替的周期

恒星年:

公转360°,365日6时9分10秒,是真正的周期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

速度

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相等,均为15°/小时线速度——赤道最大,越往两极越小,极点为0

平均角速度——1°/日,平均线速度——30千米/秒

近日点附近快,远日点附近慢

地理意义

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③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移;④使地球形成一个旋转椭球体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②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四季更替;④五带的划分;⑤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4.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即看太阳的仰角。

正午太阳高度:

一天中太阳最高时的太阳高度,即当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

任一瞬间,全球各地的昼夜状态,都可用太阳高度来表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从日出开始由0°增大,至正午时分达到最大;之后,又开始减小,直至日落时又变为0°;夜晚的太阳高度为负值。

同一纬线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同一时刻,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

5.人为日界线两侧的特征

位置

时区

经度

时刻

日期

日期变更

日界线西侧

东十二区

东经度

相同

早一天

到此区加一天

日界线东侧

西十二区

西经度

相同

晚一天

到此区减一天

6.两种日界线的特征比较

人为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界线

180°经线,是固定不变的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

钟点

钟点不固定,从0点→24点

钟点固定,0点或24点

日期

日界线的东侧,为旧的一天

日界线的西侧,为新的一天

日界线的东侧,为新的一天

日界线的西侧,为旧的一天

重温基本原理

1.距离计算

(1)原理:

纬度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km;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为111cosφkm(φ为该纬线度数)。

(2)运用:

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然后确定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案例:

我国的黄河站(78°55′N,11°56′E)距离北极点有多远?

研析:

计算:

111km/1°×(90°-78°55′)≈1221km。

案例:

当120°E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

研析:

计算过程:

确定经度差(120°+60°=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E位于60°W以东);代入公式计算(12-180°/15°=0)。

2.时间计算

(1)地方时计算。

①计算公式。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1时)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

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

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②计算地方时的步骤:

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2)区时计算。

①计算公式。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

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

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差为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时区差为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的计算:

所在地经度÷15°,若余数>7.5,则商+1为时区数;若余数<7.5,则商为时区数。

②计算区时的步骤:

确定两地的时区;确定两地的时区数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案例:

某人乘坐的飞机于当地时间5月8日14时从北京起飞,此时纽约(74°W)的区时是多少?

研析:

飞机起飞时东八区为14时,纽约的时区为西五区;两地时区差是8+5=13;东八区在西五区的东面;计算:

14-13=1,即纽约的区时为1时。

(3)日期计算。

①日期变化原因。

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由于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且每隔15个经度就相差1小时,全球有360个经度,共24个小时。

为消除日期上的差异,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为日界线。

子夜线:

地方时为24时或0时的经线,是今天和昨天的自然分界线,是昼夜更替引起的。

②注意的问题。

a.日界线两侧的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不同,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24个小时,即早1天。

b.为了避免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使用两个日期,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而是绕过了一些岛屿和海峡。

c.子夜线两侧的时刻相同,但日期不同,东侧的日期比西侧的日期早1天。

d.子夜线是自然存在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③两个日期所占比例的计算。

在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线共有两条:

一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简称日界线;另一条则是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

(3)日期计算。

①日期变化原因。

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由于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且每隔15个经度就相差1小时,全球有360个经度,共24个小时。

为消除日期上的差异,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为日界线。

子夜线:

地方时为24时或0时的经线,是今天和昨天的自然分界线,是昼夜更替引起的。

②注意的问题。

a.日界线两侧的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不同,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24个小时,即早1天。

b.为了避免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使用两个日期,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而是绕过了一些岛屿和海峡。

当地球上只存在一个日期时,两条分界线重合。

因为日界线是新的一天的起点,所以180°经线的地方时就等于新的一天已经转过的时间,也就是说,从180°经线向西到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之间的范围为新的一天,其余的就是旧的一天。

因此,已知地球上某点的地方时,可以计算此刻今日与昨日的地区范围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

如果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则此时在地球上今日与昨日的地区范围各占一半。

假若直射经线不是180°而是120°E,那么可以推出180°经线地方时为16时,则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大于旧的一天的范围。

规律:

a.180°经线向西到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之间是新的一天的范围;

b.若180°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则全球属于同一天;

c.若180°经线地方时为12时,则全球新旧日期各占一半;

d.若180°经线地方时为n时,则全球新的一天的比例为n/24。

案例:

若120°E刚好是t日和(t+1)日的分界线,则(t+1)日占全球的范围是________。

研析:

根据题意知:

120°E地方时是0时,此时,180°经线地方时为4时。

(t+1)日是新的一天,其所占范围相当于全球范围的1/6。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有利条件

成 因

宇宙环境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的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变化,使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繁衍、演化

自身条件

表面温度适宜

日地距离适中

大气层的存在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地表温度日变化

和季节变化较小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4.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

(1)规律:

日地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距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

(2)公转速度变化图示:

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即太阳直射点)是变化的。

时间

太阳直射点位置

节气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春分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夏至

9月23日前后

赤道

秋分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冬至

6.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同一天,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变化。

当太阳直射点在某地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最大;当太阳直射点向某地靠近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大;反之,则减小。

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计算公式:

H=90°-纬度差。

纬度差指该地与直射点间的纬度之差;该地与直射点位于同半球时等于两地纬度之差,位于不同半球时等于两地纬度之和。

(2)计算步骤:

直射点的纬度和当地纬度是决定正午太阳高度的两个变量。

根据公式,知道或间接知道其中的两个变量,可以求出另一个变量。

案例:

已知北京位于40°N,冬至日和夏至日其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

研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

则两个日期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90°-(40°+23°26′)=26°34′、90°-(40°-23°26′)=73°26′。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计算楼间距。

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

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公式:

L=hcotθ

L为楼间距;h为前一楼高;θ为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

②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公式:

α=90°-H

α为太阳能集热板与地平面的夹角;H为正午太阳高度。

案例:

30°N某地,要在60米高的楼北面建一新楼,若要全年都能受到阳光照射,最小的楼间距是________。

9月23日安装在楼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应该调节为________。

研析:

θ=90°-(30+23°26′)=36°34′;

L=hcotθ=60cot36°34′=60×1.4=84(米)

H=90°-(0°+30°)=60°

α=90°-H=30°

8.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纬度分布规律。

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状况相反,时间长短相同。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

(3)极圈内的昼与夜。

①极圈内因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并不都是24小时,纬度越高,昼夜更替的周期越长,极点为一年。

②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附近较慢,在近日点附近较快,所以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比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要多;相反,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比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要多。

9.昼夜长短的计算

计算公式

①昼(夜)长=昼(夜)弧经度数/15°(小时)=昼(夜)弧经度数×4(分钟)

②昼长=(12∶00-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00)×2=日落时-日出时

③夜长=日出时间×2=(24∶00-日落时间)×2

④某纬度的昼长=另一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

案例:

某地北京时间6∶40日出,19∶40日落,求该地的昼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与经度。

研析:

昼长:

19∶40-6∶40=13小时。

日出:

13=(12∶00-日出时)×2;日出时=12-6.5=5.5,即日出时间为5∶30。

日落:

13=日落时-日出时;日落时间=13+5.5=18.5,即日落时间为18∶30。

经度:

6∶40-5∶30=1小时10分钟;则两地经度差为17°30′,120°E-17°30′=102°30′E。

 

状态保持训练

一、选择题

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于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启程,到达南极大陆后于2014年2月8日建成了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并于当地时间8点正式开站运行。

泰山站距昆仑站(80o25’S,77o06’E)约715千米,与昆仑站的经度接近,位置偏北。

回答l~2题。

1.根据提供信息可知,关于泰山站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泰山站的自转角速度大于昆仑站B.泰山站大约位于73o51’S

C.泰山站一年中出现极昼的天数多于昆仑站D.泰山站开站时,北京太阳位于正南方

2.科考队从启程到泰山站建成开站,住在上海的科考队员家属小李发现C

A.上海的日出方位从东南方向变成了东北方向

B.上海的昼越来越长

C.启程和开站之日,上海的日出时间基本相同

D.上海正午物体的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3.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下图中的A

图1中AB为昏线,C为AB的中点,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读图回答1~3题.

 

4.C点的经度是A

A.90°EB.150°EC.165°ED.90°W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此日为二分日中的一天

B.此日C点昼短夜长

C.此时A、C、B三点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点的经线圈平面间的夹角(锐角)为20°

D.AB的长度与赤道等长

6.若上题中的AB为某纬线圈上的昼弧,C为AB的中点,则北京时间可能为D

A.6时B.8时C.20时D.8时或20时

右图为某日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当地地方时)。

读图回答1~2题。

7.图示月份可能是(D  )

A.3月、4月    B.7月、8月

C.9月、10月D.12月、1月

8.太阳直射海口(约20°N)时,北京的昼长最接近( B )

A.9小时B.15小时

C.18小时D.22小时

下图分别是我国四个城市6月1日~12月1日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38~40题。

9.4月15日这一天,最先看到日出的是D

A.①城市B.②城市C.③城市D.④城市

10.②城市的纬度最接近A

A.20°NB.30°NC.40°ND.50°N

11.①城市位于③城市的B

A.东北面B.西北面C.西南面D.东南面

二、综合题

12.(2013年山东潍坊高三模拟)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11年9月29日电 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今日21时16分成功发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正式开始实施。

据悉,“天宫一号”将分别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材料二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当天某时的光照图。

(1)在下图(地球公转轨道图)中绘出赤道平面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2)在地球公转轨道中,顺着公转方向从____________(字母)到____________(字母),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北半球处于____________半年。

(3)根据材料一,判断材料二光照图的自转方向为____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

(4)北京时间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那么此时的格林尼治时间是____________。

解析:

(1)题,图中画出了地轴,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天宫一号”在9月29日发射成功,此时已过秋分日一周多一点的时间,图中D位置为秋分日,因而画在靠近D且在DA段的大约1/12处。

(2)题,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

第(3)题,“天宫一号”升空时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图示为南半球。

第(4)题,格林尼治位于0时区,据此进行区时的计算即可。

答案:

(1)画图略。

(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画在靠近D且在DA段的大约1/12处)

(2)B D 夏

(3)顺时针

(4)29日13时16分

13.读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乙图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哪段是晨线,哪段是昏线。

在乙图右上角粗线上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该日,Q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日落时直立物体的影子指向________。

(3)当地球公转到甲图中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画出M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

解析:

(1)题,此刻,对着太阳的部分为白天,因此晨昏线左侧的部分为白昼,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由甲、乙两图可知,此刻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故乙图所示半球为北半球,所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为晨线,

为昏线。

(2)题,Q地所在纬线的昼弧跨270°,故昼长为18小时;地方时为3时时日出于东北方向。

第(3)题,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

第(4)题,M点位于北极圈上,该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达46°52′,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0°。

答案:

(1)图略(PM为晨线,MN为昏线;逆时针方向自转)

(2)18 3 东南

(3)北半球昼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