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6869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3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docx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讲义

一、紧扣时代,知人论世

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可以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古代诗人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名作,往往还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

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旨趣,最好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志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否则,就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误解作品的精神,错误地过分拔高或贬低作品的思想境界。

全国卷高考古诗歌的选材集中于唐宋诗歌,作者以名家为主,非名家为辅。

本书针对唐宋诗歌进行分时代解读整体风格,旨在帮助考生从宏观上把握诗歌创作的大时代背景,从而快速准确地定位诗歌的情感基调,确保思考方向不跑偏。

(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歌

初唐,是指唐高祖武德元年至睿宗延和元年,前后约九十四年。

1.时代特征:

初唐百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太宗的威武神勇和文治武功,武后(武则天)的雄姿英发和精明干练,宫廷剧烈的斗争,关陇与山东及东南等集团之间的利益纷争,南北文化观念的急剧碰撞交融,都引起诗人心灵的急剧波动和人生价值的多元发展。

2.代表诗人: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沈佺期(宫廷诗人)、宋之问(宫廷诗人)、杜审言等。

3.作品风格

初唐前期,宫廷诗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初唐后期,随着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诗人力反齐梁宫廷诗风,主张诗歌要有风骨兴寄,抒情刚健有力。

代表人物

作品风格

典型作品

思想内容

王勃

强调作诗要有“刚健”“骨气”。

意境开阔,清新质朴。

是新旧诗风过渡的标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诗歌中透露出一种非常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这主要反映在他的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

(2)送别诗,于伤别之外,尚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使诗的格调变得壮大起来。

杜审言

五言律诗的奠基人,诗作以浑厚见长。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入朝做官时写的那些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之类的“台阁体”诗,在内容上与以前的宫廷诗人的作品无太大差别。

(2)他在诗律和诗艺研练方面有很大进展,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使五言律诗的创作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宋之问

词采绮丽,对仗工整。

《度大庾岭》

(1)其诗多为应制之作,内容比较贫乏,但流放途中作的一些诗有较充实的内容;

(2)在艺术形式上,宋之问的诗以属对精密、音韵协调见长,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陈子昂

倡导“汉魏风骨”,主张“兴寄”,推尊“风雅”,重视“比兴”。

内容充实,风格沉着刚健。

《登幽州台歌》

(1)其边塞诗表现洞察国家安危的远见,关怀人民疾苦的热情。

既有对将帅无能、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愤慨,又有对边塞将士的爱国热情遭到压抑的深切同情。

(2)感怀诗多表现生不逢时、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沉苦闷。

现实主义的作品,有的叙事慷慨沉痛,有的还兼有政论锋芒。

那些偏于抒发理想之作,有的寄兴幽婉,有的又激情奔放。

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训练1.(2019·湖南株洲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③,流落在丰城。

 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③《晋书·张华传》:

“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豫章雷焕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1)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联直起直落,抒写自如。

写出作者卧病在家,社会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那更是惆怅倍增。

B.第四句写作者想象送别情景:

友人去远了,而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历时既久而难以逝去。

C.结尾用典,作者在此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表现自身的怀才不遇,同时也发展了上联的思想:

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那么自己也终将再得起用,暗含了对个人美好未来的热切期望。

D.“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既暗点友人的贬谪,交代其行踪,更是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解析 C项应该是喻友人的怀才不遇。

相信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2)首联中“嗟”字用得极好,请结合全诗分析,“嗟”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 “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蕴藉:

一是颔联“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句借江树含情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颈联用孙楚、屈原的典故表达伤怀之情,为故人被贬而感伤。

(二)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歌

盛唐,是指玄宗开元元年到代宗永泰元年,前后五十二年左右。

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顶峰。

诗坛上百花吐艳,名家如林。

1.时代特征:

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

2.代表诗人: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

3.作品风格

盛唐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高昂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之音成为诗歌的主流。

代表人物

作品风格

典型作品

思想内容

岑参(2017·山东,2015·全国卷Ⅰ)

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深切的感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逢入京使》

(1)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诗人印象中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异域风情,全都变得神奇瑰丽起来,并热情地加以歌颂。

(2)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王昌龄(2005·重庆、2008·湖南、2010·江苏)

(1)善于融合情景,意境雄浑开阔,情调激越悲凉。

(2)善于捕捉典型情景,善于概括和想象。

(3)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和谐婉转,民歌气息很浓。

(4)讲究立意构思,其作品除豪爽俊丽之外,还有“绪密思清”的特点,以七绝见长。

《出塞二首(其一)》

(1)因出身孤寒和受道教虚玄思想的影响,他身上有种一般豪侠之人缺乏的深沉,观察问题较为敏锐,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

(2)王昌龄后来创作的送别诗和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诗风偏于清逸明丽,但仍有一种清刚爽朗的基调。

无论写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感情,格调或高昂开朗,或清刚苍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刚健之美。

高适

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燕歌行》

(1)其作品有许多同情人民生活、体现强烈的报国愿望和建功立业的思想。

(2)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大大丰富了边塞诗的题材。

孟浩然

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写山水田园、隐逸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其山水田园诗,主要反映隐居生活,描写山水田园风景。

内容并不丰富。

王维(2007·辽宁、全国,2008·天津,2016·天津,2018·上海、北京)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描写景物优美,精工刻画;意境动人,浑然完整,语言高度清新洗练,朴素中有润泽华采。

《使至塞上》、《观猎》、《送元二使安西》、《竹里馆》、《山居秋暝》、《鸟鸣涧》

(1)山水田园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如《鸟鸣涧》等。

(2)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如《观猎》《使至塞上》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

(3)咏史诗,如《西施咏》等,悲惋深沉,讽喻时事。

(4)赠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等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

前期诗歌表现出一种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精神。

后期着意表现大自然之美。

李白(2005·上海、福建,2008·湖南、江苏,2010·北京,2013·北京,2016·全国Ⅰ,2017·上海)

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飘逸,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将进酒》、《蜀道难》、《峨眉山月歌》、《行路难》、《春夜洛城闻笛》、《渡荆门送别》

(1)深刻尖锐地揭露朝廷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荒淫,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痛苦。

(2)表现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刚正不屈的斗争精神。

充满火一样的热情和美好的理想,主观感情强烈,个性特征鲜明,向往人生自由,追求个性解放。

杜甫(2016·全国Ⅱ、上海,2015·安徽,2014·北京,2013·全国,2011·江苏,2010·安徽,2009·天津,2008·福建)

(1)善于从生活中选择和提炼典型事件,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深刻地揭示生活本质;

(2)善于把个人和家庭的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现实而深刻;(3)描写事物体察事物特征非常细致,能鲜明地展示事物特征。

(4)语言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善于学习前人和民间语言而锤炼出优美的诗歌语言,自然而平易。

风格沉郁顿挫。

《兵车行》、《登高》、《旅夜书怀》、《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蜀相》、《客至》、《登岳阳楼》、《阁夜》

(1)真实反映人民疾苦,表达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2)揭露批判统治集团的腐败、昏暗;

(3)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4)描写和表现个人亲情以及朋友情谊,往往和自己的忧时伤世之感紧紧结合在一起;

(5)描写祖国河山和自然景物;

(6)表现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一些寄情写景诗,有的渗透着诗人的爱国之情,是内在情感的折射。

训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对 雪①

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黜免》载:

“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得非常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尾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解析 C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问中,抓住“乱云”“急雪”两个景物,将之串连概述即可。

第二问中,就“用意”的分析,应从写作手法入手,分析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由于“雪”在此联中是第一次出现,又要考虑与标题的对应问题。

答案 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

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三)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歌

唐代宗大历初至唐文宗大和末,共六十四年,是为中唐。

1.时代特征: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由盛转衰,诗坛上也失去了盛唐的蓬勃气象。

2.代表诗人:

刘长卿、卢纶、李益、白居易、元稹、韦应物、李绅、韩愈、柳宗元、孟郊、李贺、贾岛、刘禹锡等。

3.作品风格

情感基调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审美情趣由外拓趋向内敛,由自然趋向锻炼,由昂扬趋向低沉,由浓郁趋向高秀。

这一时期诗人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异常突出。

代表人物

作品风格

典型作品

思想内容

刘长卿

精致秀润,孤独凄清。

《逢雪宿芙蓉

山主人》

他的诗多写幽寒孤寂之境,又善于描写荒村水乡。

白居易(2017·全国Ⅲ、浙江,2013·浙江,2009·上海,2007·重庆)

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主题专一明确,运用外貌和心理等细节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叙事和议论结合。

语言通俗、平易。

《卖炭翁》、《琵琶行》、《钱塘湖春行》、《长恨歌》

自己将作品分为四类:

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以讽喻诗价值最高。

讽喻诗多揭露统治者的奢侈生活,表现尖锐的社会对立和社会矛盾,反映繁重的赋税和人民的痛苦生活。

韩愈

前期表现了雄才博学、好发议论、格调拗折。

后期向奇崛险怪的方面发展。

语言古朴苍劲,奇崛险怪。

《调张籍》、《早春》《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其诗歌前期对现实有一定的关怀,反映藩镇兵将叛乱的历史事件,对人民疾苦也有所接触。

许多咏怀诗、赠答诗抒发了自己和朋友们怀才不遇或遭受贬谪的牢骚愤懑。

韦应物(2014·江苏,2013·安徽)

(1)清雅闲淡:

真挚深婉,落笔自然清妙。

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语言风格,韦诗均与陶诗相近。

(2)伤感哀怨:

仕途的坎坷与波折,也注定了韦应物壮志难酬的悲剧命运。

《滁州西涧》

田园山水诗人。

不仅仅是寄托洁身自好、乐天知命的思想,而且还流露出对农民劳苦的关怀。

韦应物的隐逸诗继承了前人,但又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其作品中流露出了浓郁的写实倾向。

其代表作《观田家》中描绘的春耕场面,颇有生活气息,而“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流露出对劳苦农民的关怀。

元稹

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

《连昌宫词》

元稹的乐府诗是针对现实政治而写的,他所涉及的面很广,内容庞杂,既有对安史之乱以来社会变迁的反思,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也有儒家礼乐治国思想和大汉族主义。

它反映了士大夫对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

柳宗元

(1)山水诗情致深沉委婉,描绘细致简洁,尽管情景各有不同,但处处显示出他清峻高洁的性格,同时也往往流露出被贬远荒的幽愤。

(2)善用比喻,语言淡泊,幽峭明净。

《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

多抒发自己悲愤抑郁和离乡去国的情思。

(2)他是一位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诗人,诗作体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憎恨,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李贺

(2018·全国Ⅰ)

(1)用奇特的想象、浓重的色彩、富于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他“哀愤孤寂之思”,使他的诗歌形成一种奇崛峻峭、秾丽凄清的浪漫主义风格。

(2)语言富有象征性,精彩绝艳。

《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南园》

(1)发泄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牢骚,表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和无情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

(2)他的一些非现实的幻想诗,则是在憎恨现实、无力改变现实,转而厌弃现实的情绪支配下创造出来的。

他的边塞诗积极健康。

刘禹锡(2015·江苏,2007·浙江)

作品中表现他的朴素唯物论思想。

意境优美,韵律和谐。

语言含蓄隽永,有的颇具口语特色。

《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抒发自己身世遭遇的愤懑和痛苦,有的直接讽刺了当朝的权贵。

(2)乐府诗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地方风物。

训练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②。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①五铢钱:

汉武帝时货币,为王莽废止,光武帝时恢复。

②象贤:

学习先祖的贤才。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全诗前一半写盛德,后一半写业衰,在盛衰对比中,道出一个古今兴亡的教训。

诗人咏古抒怀,借此警策开元盛世之后昏庸无能的唐朝统治者。

B.颔联咏功业,对仗难度大,却自成巧思。

上句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表现刘备的英雄气概;下句化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表现刘备的雄心壮志。

C.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

这一联嘲讽刘备长于择相,短于教子,从而导致嗣子不肖,后业不继。

两句词意互相抗衡、声情顿挫美妙。

D.尾联感叹后主不肖。

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一次司马昭赐宴,命原蜀宫歌伎现场歌舞,而刘禅对此嬉笑自若。

尾联化用此意,表现刘禅不惜先业。

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于刘备死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

解析

C.无“嘲讽”之意。

颈联意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叹惜刘备功业不能卒成。

(2)这首诗首联写得“突兀劲挺”,请仔细揣摩分析,说说其有何妙处?

答案 ①境界雄阔绝伦。

“天下”“千秋”等字眼写出了“英雄气”至大无垠,万古长存。

这样遣词用语显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的胸臆。

②用典不着痕迹。

“天下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说过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诗仅添一“气”字。

③意在言外,旨意深远。

“尚凛然”写出千秋之后先主之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凸显其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气,寄托了诗人敬仰之情。

(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四)感时伤怀的晚唐诗歌

晚唐,是从敬宗宝历元年至唐末,前后长达八十余年。

1.时代特征:

唐王朝的国势趋于全面衰落,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种种矛盾日益激化,兵连祸结,社会动荡。

晚唐士人对国事日非深感忧虑,对唐王朝的中兴无望深感失落,这种衰世之象对晚唐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代表诗人:

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韦庄、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韩偓等。

3.作品风格

晚唐诗感时伤怀,个性鲜明,散发出秋华的晚香。

情感内涵上,转入日常生活;艺术内涵上,追求语言与构思的雕琢与锻炼。

代表人物

作品风格

典型作品

思想内容

杜牧(2009·山东,2005·浙江)

(1)风格上雄姿英发,清丽明快中含有感伤。

(2)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语言清丽。

《九日齐山登高》、《泊秦淮》、《赤壁》

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表现爱国忧民的思想,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荒淫,表现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

李商隐(2014·江苏,2006·福建)

(1)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善用神话点染意境。

(2)语言绮丽精工,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贾生》、《锦瑟》、《马嵬》、《夜雨寄北》

(1)前期表现政治抱负和揭露社会现实,借咏史曲折地对政治问题发表意见。

(2)后期更多地用忧郁感伤的调子,感叹个人的沦落、世运的衰微。

(3)他的爱情诗交织着对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的种种复杂心情。

韦庄(2014·全国Ⅱ,2007·江西)

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

《菩萨蛮》

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

温庭筠(2012·江苏)

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上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

《商山早行》、《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诗不只限于写情爱。

他的近体诗情爱题材所占比重较小,往往格韵清拔,不同他乐府诗的艳丽。

其中不乏抒情寄愤、感慨深切之作。

训练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1)~

(2)题。

荔枝叹(节选)

苏 轼

十里一置①飞尘灰,五里一堠②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③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①置:

古代的驿站,差官歇脚换马的地方。

②堠(hòu):

古代计里程的土堆,这里也指驿站。

③鹘(gǔ):

海鸟的一种,古代船上刻鹘作为装饰,这里指海船。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苏诗开篇四句描写了皇家传送荔枝刻不容缓的情景,含蓄精深,造语雄浑。

B.杜诗开篇第一句描写华清宫所在的骊山:

林木葱茏,花团锦簇,如团团锦绣。

C.苏诗五六两句写皇家为让荔枝保持新鲜,传递急似军情,流露作者讽喻之意。

D.杜诗第二句写山顶行宫紧闭的宫门依次打开,为后文“一骑红尘”留下铺垫。

解析 苏诗描写直接,并不含蓄。

(2)比较苏诗“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与杜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上的异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同:

两首诗手法上都运用了对比、讽刺,都将“妃子的笑容”和“运输者的艰辛”作对比,以讽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不同:

苏诗对比强烈,直抒己见,气象雄浑。

“美人破颜”的喜,快马疾驰的“惊”,特别是人马因此“溅血”而亡的悲,对比鲜明,突出了唐代进贡荔枝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

杜诗对比精巧,寓意含蓄而有不尽之意。

专使驿马的“红尘”与深宫“妃子”的嫣然一“笑”,以“荔枝”巧妙关合似不相干的两个镜头,委婉地揭示谜底,鞭挞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讽刺精妙。

(五)格高韵远的北宋诗歌

1.时代特征:

北宋重文轻武,文化空前繁荣,军事上对外偏弱。

社会比较稳定,没有较大规模的动乱,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

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城市规模大,市民阶层出现。

2.代表诗(词)人:

柳永、王禹偁、钱惟演、林逋、欧阳修、范仲淹、梅尧臣、晏殊、晏几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

3.作品风格

继承与创新并存,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趋于通俗化。

代表人物

作品风格

典型作品

思想内容

晏殊

词的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语言一洗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变得清丽淡雅,温润秀洁。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绝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

他往往略去对女性容貌色相的描写,而着重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恋情。

欧阳修(2017·全国Ⅰ,2015·湖北,2013·湖北,2011·安徽,2010·全国,2009·辽宁)

吸收韩愈诗歌的散文化、议论化的特点。

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新而不流于柔靡。

《戏答元珍》

《渔家傲》

部分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现实意义较强。

诗中较多的是抒写个人生活情绪以及亲朋间题赠应和的作品,思想内容较贫弱。

林逋

偏重苦吟,在狭小的格局中描绘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象。

《山园小梅》

诗歌语言孤峭浃澹,自写胸意,多奇句。

风格澄澈淡远,多写西湖的优美景色,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

柳永

大力创作慢词,变雅为俗,写市井生活,多用铺叙白描等表现手法。

《雨霖铃》《望海潮》

其词多描绘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