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校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67603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学校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学校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学校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学校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学校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0学校工作总结.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0学校工作总结.doc

《2010学校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学校工作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0学校工作总结.doc

2012年度工作总结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充实而难忘的2012年度工作渐进尾声,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013年已经来临。

回顾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收获的一年,抚今追昔,倍感时光易逝,时间宝贵,更坚定了今后努力奋斗的信念,为使新学期工作有序开展,现将上年度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建设“学习型”班子,提升决策和管理能力。

学校发展中始终坚持民主、团结、公正、诚恳的思想,发扬民主,加强协调,学校发展中的事务和重大决策,我们都要集体研讨,共同决定。

学习和交流,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在工作中,促使班子成员加强学习,相互推荐先进办学经验文章,每一次学习,我们都结合我校实际认真讨论,吸取精华,加以借鉴。

正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创新,我们探索,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更趋成熟。

在探索中,我们还积极尝试,积累经验,分别完成了省、郑州市“关于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探究”两个课题研究。

今年,新郑职教中心、新密职教中心、沈丘职业中专、永城职业教育考察团、郑州国防科技学校等先后到我校学习交流,对我们“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做法倍加赞许。

二、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面对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要求,我们从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入手,尽力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和环境,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本年度带领大家学习了《校企合作三个追问》、《洋思中学模式》、《我们怀着信心和期待前行》等十余篇有关职业教育的文章。

联系知名企业,派出李二娟同志到郑州隆庆祥服饰公司顶岗学习,为服装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积累经验;派畅亚妮老师到纺织工学院参加服装专业培训1个月,实现了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教师的转型。

李俊亚、高文彬等2位教师参加了河南省职业学校新教材培训,张继敏、郝代见、薛炎霞等7位教师参加了本专业的河南省对口升学教材培训。

张延峰、樊新娜2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朱德明、张朋等6名教师参加了河南省骨干教师培训。

另有23人次参加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参加了初级教育技术水平考试,都取得了合格证书。

通过培训、进修,更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年来,我校有26人次参加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有12人获得省、市、县优质课奖励。

积极贯彻《巩义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推进高效课堂实施意见的通知》的精神,大力推进“导学自主——三段五环”的课堂教学模式。

组织教师观摩“自主课堂”教学模式13节,教师临摹教学92节。

根据职业学校的实际,结合“导学自主——三段五环”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制订了“三段五环节”实训课教学模式流程,规范了实训课教学。

三、办出特色,打造品牌

一年来,我们秉承“开放、创新、合作、服务”的办学理念,在这八个字上下功夫,着力打造职教品牌,创建品牌学校。

在“开放”方面:

1、为使社会、家长、初中老师更加认可职业教育,了解我们办学成就,2010年5月份,我校成功举办了“技能展示周活动”,邀请到的初中校长和老师,看着昔日他们所谓的“差生”制作的一件件作品和精彩的表演,赞不绝口,对我校“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2、为扩大职业教育影响,我们走出去,派出专业课教师义务授课,与第五高中联合开办了种植班,招收学生58名,与第八高中联办的养殖班正在筹备之中。

打破了家长和学生认为只有上普高才能成才的神话。

3、积极承担社会培训,分别与水利局、劳动局联合,培训学员280人次。

在“创新”方面:

1、在实训基地运行中,我们集思广益,出主意,定政策,激发教师积极参与到实训基地发展中来,数控、服装实训基地教师自筹资金,引进项目,联系加工产品,不但解决了学生实习材料不足的难题,也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我们秉承“让学生动起来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让学生活起来的改革才是真改革”的创新思路,积极为学生、教师搭建展示平台。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动员有特长的教师积极参与,开办了11个社团。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从无目标到有事做,大大降低了违纪行为的发生,提高了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

3、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结合恒星科技公司正在筹建的光伏产业基地,我们与恒星合作成立了“恒星科技光伏班”,并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研究开设的课程,需要培养的素质,真正达到了为企业“量身定作”培训人才的目的。

在“合作”方面:

数控实训基地与郑州金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郑州众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巩义市亨通供水材料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引进企业的设备、生产的项目,加工的产品,企业的技术人员。

服装实训基地与郑州隆庆祥服装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深层次合作正在洽谈之中。

12月22日“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正式挂牌。

在“服务”方面:

我们一直坚持“学校为社会服务,领导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在服务中求认可,求合作,求发展。

免费为郑州白云公司加工曲轴,使他们认可了我们实训基地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义务与众诚汽车配件公司研发军工产品,加工工艺,引进了企业入校。

与恒星公司的订单培养,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实施两种模式,校企合作迈上新台阶

2012年,是我校“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的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校企合作这条主线,分别与三家企业开展了生产性校企合作,与恒星科技公司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合作。

在生产性校企合作方面,引进企业的铣床、钻床、台钻等设备8台,补充了实训基地设施;引进加工项目6个,加工产品一万五千余件,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材料,也提高了学生技能;企业提供合作资金14.5万元,不但解决了实训基地消耗,也增加了学校的经济收入;在校企合作中实行车间化管理,定产品,定质量,定任务,产教结合模式逐步形成,以往的纯消耗性实训转变为效益性生产性实习,推进了专业实训的项目教学,既完成企业产品的生产任务,又使学校师生更快、更直接地接触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新工艺,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生产性模式的校企合作,不但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也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将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和我校的影响力。

五、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1、毕业生有102人升入大学,上线率96%,其余全部就业。

2、暑假期间,成功组织了348人参加富士康顶岗实习。

3、服装、数控、艺术专业参加河南省技能竞赛获得优异成绩。

4、学生宿舍全部安装吊扇,改善了住宿环境。

5、开展安全教育,安装监控设施,加强安全防范,确保师生安全。

六、存在的关键问题:

1、招生难度较大

(1)生源减少,2012年初中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601人,比2011年减少100余人,其中一部分志愿还是那些流失的学生为了拿到毕业证而随意填的,导致学校完不成招生计划。

(2)受普通高中的冲击,近几年,高校普遍扩招,学生考大学已经不是一件难事,有限的初中毕业生都一窝蜂地涌进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招生就更加困难了。

(3)受外来中职学校的干扰,一些外地学校采取付高额介绍费的办法,不但抢走了生源,还给本地的职业学校造成很坏的影响。

2、教师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名师带徒,严师执教”的教学体制还没形成,打造专业课名师,我们仍需努力。

 文化课教师比例偏大,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要求不相适应,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七、2013年学校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强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特别是为特大型企业服务,扩展“订单培养”班级建设规模,在与恒星这一上市企业深入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力争再与3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为保障订单培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顺利完成人才培训及储备,具体措施方法是:

(1)、学校领导、教师必须真正深入企业,认真开展好教师三进工程(教师进车间、教师进企业、教师进社会),教师每学年不低于1个月的实习期;

(2)、充分与企业合作,建立深入持久的校企合作战略伙伴关系,使企业真正参加到教材的研发,课程的设置,使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教学过程,确保学生的实习和见习质量。

使学校与企业,车间与教室,理论与实践实现真正的无缝对接,为企业更好的服务。

(3)、广泛与各类高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突出定向培养和高层人才的培养。

(4)、加强“班级企业文化”的引进,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

使学生从入门开始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企业责任心,不断提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2、招生规模

加大学校招生宣传力度,2013年招生力争突破600人,具体措施如下:

(1)、强化组织领导。

在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包镇领导具体负责、包校教师具体开展工作;招办负责相关的组织、协调及其它工作。

(2)依靠企业宣传,依靠初中宣传,依靠家长宣传,依靠学生宣传,多方位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3)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添加高新技术专业,增加专业学校的吸引力。

总之,三中专的今天,是我们瞄准目标,勒紧腰带,不停奔跑的结果。

我们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只有拼搏创新,我们才有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有辉煌,让我们继续发扬“团结实干、无私奉献、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三中专精神,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013年,谱写出一曲更新更美的职业教育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