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677444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4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36级科学实验报告.doc

科学实验报告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3

实验二:

砖和陶瓷………………………………………………………………………………4

实验三:

谁流的更快些…………………………………………………………………………5

实验四:

空气占据空间吗………………………………………………………………………6

实验五:

空气有重量吗?

………………………………………………………………………7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

水结冰了………………………………………………………………………………8

实验二:

冰融化了………………………………………………………………………………9

实验三:

磁铁有磁性……………………………………………………………………………10

实验四:

磁铁的两极……………………………………………………………………………11

实验五:

磁极的相互作用………………………………………………………………………12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3

实验二:

溶解的快和慢…………………………………………………………………………14

实验三:

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15

实验四: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6

实验五: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7

实验六:

声音是怎样传播………………………………………………………………………18

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

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19

实验二:

导体和绝缘体…………………………………………………………………………20

实验三:

比较两种电路连接……………………………………………………………………21

实验四:

食物中的营养…………………………………………………………………………22

实验五:

面包发霉了……………………………………………………………………………23

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

种子发芽实验…………………………………………………………………………24

实验二:

光与热…………………………………………………………………………………25

实验三: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26

实验四:

我们的小车……………………………………………………………………………27

实验五:

用橡皮筋作动力………………………………………………………………………28

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29

实验二: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30

实验三:

浮力……………………………………………………………………………………31

实验四:

液体的热胀冷缩………………………………………………………………………32

实验五:

空气的热胀冷缩………………………………………………………………………33

实验六:

金属的热胀冷缩………………………………………………………………………34

实验七:

摆的研究………………………………………………………………………………35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

杠杆的科学……………………………………………………………………………36

实验二:

轮轴的秘密……………………………………………………………………………37

实验三:

动滑轮和定滑轮………………………………………………………………………38

实验四:

斜面的作用……………………………………………………………………………39

实验五:

抵抗弯曲………………………………………………………………………………40

实验六: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41

实验七: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2

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

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

(一)……………………………………………………43

实验二: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44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观察材料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实验仪器及材料

水槽、各种形状铁质、木质、塑料制品

1、准备好实验物品

2、在水槽中装一半的水

3、依次将各种形状的物品用手拿着放在水中间,然后放手。

4、记录各种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实验结论

铁质物品沉入水底,木质物品浮在水面上,塑料物品有的沉入水底,有的浮在水面上。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

砖和陶瓷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砖和陶瓷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砖瓦、陶器和瓷器有哪些性质

实验仪器及材料

砖瓦和陶器、瓷器实物、铁钉、水、滴管、镊子、毛巾

1、用铁钉分别刻一刻。

2、用力弯折它们。

3、用滴管吸水分别滴入它们的表面,观察吸水情况。

4、分别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

砖、瓦、陶器较硬,瓷器很硬;砖很容易吸水,瓦和陶器比较容易吸水,瓷器不容易吸水;它们在水中都是沉的,都不容易折弯。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三:

谁流的更快些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谁流的更快些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哪种液体流动的较快

实验仪器及材料

洗洁精、食用油、水或其他材料

1、将玻璃板平放桌面,用吸管分别滴同样多的液体于玻璃上。

2、将玻璃支撑成斜坡,观察它们流动情况。

3、用手试一试它们的黏度。

实验结论

水没有黏度,水流动得最快,液体流动快慢主要与它们的黏度有关。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四:

空气占据空间吗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空气占据空间吗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知道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实验仪器及材料

水槽、玻璃杯、纸团等

1、用水槽装好水。

2、将纸团塞紧在玻璃杯底。

3、然后将其倒扣于水中一会儿。

4、竖直取出玻璃杯,擦干杯沿,取出纸团观察,发现纸团没有湿。

实验结论

空气是占据空间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五:

空气有重量吗?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空气有重量吗?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空气是否有重量

实验仪器及材料

自制小天平、棉线、气球

1、两端分别挂一未吹气的气球,调试使之平衡。

2、吹一端气球再挂上。

3、你发现了什么?

4、多挂几个气球。

5、把气球吹大一些

6、用托盘天平称皮球的重量。

7、学生说现象。

实验结论

空气是有重量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实验一:

水结冰了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水结冰了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仪器及材料

1支试管、纯净水、1只保温杯(普通塑料杯则需要毛巾)、盐、1支温度计。

碎冰一袋。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实验结论

当环境温度低于0℃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

冰融化了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冰融化了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探究冰在什么温度下会融化,怎样加快冰的融化

实验仪器及材料

烧杯、冰块、温度计、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表、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同时测量离烧杯较远的空气的温度并记录;

2、让冰块自行融化。

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同时记录离烧杯近、远的空气的温度;

4、比较记录结果。

实验结论

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温度会常时间保持在0℃,直至冰完全融化成水。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三:

磁铁有磁性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磁铁有磁性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研究磁铁的性质:

能吸铁及隔着物体吸铁

实验仪器及材料

条形磁铁1块、蹄形磁铁1块、环形磁铁1块、钉子、铁屑、1元钱硬币、纸、橡皮、大头针、塑料尺、棉花。

1、分别指认三种磁铁的名称。

2、用三种磁铁分别去吸所给材料。

3、把能被磁铁吸和不能被磁铁吸的物体一一分出。

实验结论

磁铁能吸铁制的东西。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四:

磁铁的两极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磁铁的两极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认识磁铁的两极

实验仪器及材料

大条形磁铁、大头针,标识笔,记录表。

1、取点

2、悬挂大头针(记录数量)

3、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磁铁的两极磁力最大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五:

磁极的相互作用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磁极的相互作用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知道磁铁的两极及相互作用

实验仪器及材料

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上节课使用的无标识的磁铁,其他形状的没的磁铁。

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或放在磁铁座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悬挂的磁铁远离铁制物体。

实验结论

磁铁的两极相互吸引,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一: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食盐、面粉、沙、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仪器及材料

食盐、沙、面粉、烧杯、筷子、玻棒、水槽、漏斗、滤纸、铁架台

1、食盐+水、沙+水

2、用筷子轻轻搅拌,观察,盐和沙分别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同时什么也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生:

水。

师:

对,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面粉+水

实验结论

有些物质在水中溶解了,有些物质没有溶解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

溶解的快和慢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溶解的快和慢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食盐在什么条件下溶解的快

实验仪器及材料

烧杯2个、搅拌棒1根、热水、冷水、相同克数的食盐4份.

1、将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的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

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2、将剩余的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盛有相同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实验结论

搅拌能加速物质的溶解,温度高也能加速物质的溶解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三:

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实验仪器及材料

烧杯1个、搅拌棒1根、水、每份2克食盐20包

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

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

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2、记录一共放入了多少份食盐。

3、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实验结论

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四: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实验仪器及材料

饱和盐水、食盐、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1、在蒸发皿中倒入10毫升的浓盐水,放在三角架下加热。

2、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并与做溶解实验用的食盐颗粒进行比较。

3、蒸发皿中的白色结晶是盐吗?

能溶于水吗?

实验结论

烧杯中的水慢慢蒸发了,杯底留下了白色的痕迹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五: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实验仪器及材料

锣、鼓、钢尺、皮筋。

1、用力按压锣、鼓,锣、鼓并不发声;轻轻击打却能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能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

3、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并不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能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

4、观察发声的鼓面、钢尺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实验结论

鼓面、钢尺和橡皮筋发声时都在振动。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六:

声音是怎样传播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声音是怎样传播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知道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实验仪器及材料

音叉一个、音叉锤一个、水槽、水、土电话

1、再仔细观察,振动的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

2、拉直土电话“电线”,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一端对着话筒小声说话,另外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另一端用听筒听。

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论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水时,会使水产生振动。

声音通过“电话线”,从一端传播到另一端。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一:

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学会组装简单电路

实验仪器及材料

导线1根、电池1节、小灯泡1个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小灯泡亮了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

导体和绝缘体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导体和绝缘体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实验仪器及材料

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

1个电路检测器。

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

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在我们选取的材料中,铜片、钥匙是导体、纸条、塑料片、木片、橡皮是绝缘体。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三:

比较两种电路连接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比较两种电路连接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探究电池和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法及其特点

实验仪器及材料

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

比较电池的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3、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

比较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

灯泡并联不亮,串联亮。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四:

食物中的营养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食物中的营养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辨别食物中脂肪、淀粉、蛋白质的方法

实验仪器及材料

花生、小麦、鸡蛋,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稀碘液、镊子,试管

1、用烘烤法检测小麦中的水分。

2、用燃烧法检测花生,小麦中的无机盐。

3、在白纸上挤压法检测脂肪。

4、用稀碘液检测淀粉

实验结论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

水、无机盐、脂肪、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五:

面包发霉了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面包发霉了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使学生知道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

实验仪器及材料

发霉的面包、放大镜

1、用肉眼观察面包,认识霉菌的颜色、形态。

2、用显微镜观察霉菌,认识霉菌的形态结构

实验结论

面包的发霉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的照射等条件有关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实验一:

种子发芽实验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种子发芽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仪器及材料

培养皿2只、滴管1只、标签纸3张、绿豆种子10粒、放大镜1个、清水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二:

光与热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光与热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实验仪器及材料

平面镜5个,放大镜1个,凹面镜1个,温度计1支

1、在阳光下,将一面平面镜的反射光射向墙壁,用温度计测量光斑处的温度;2、同时,和另几个同学,把多个平面镜的反射光反射向墙壁的一个点,也用温度计测量光斑处的温度,记录下照射相同时间后的温度;

3、用一张纸平铺在阳光下,测出此时温度,用放大镜在纸面上形成一个光点,测量光点处的温度;

4、把凹面镜放在阳光下,用温度计测量凹面镜上方,会聚的光点处的温度。

5、比较这几处强光与弱光温度的不同

实验结论

光的强度与温度有关: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三: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物体的吸热情况与它的表面颜色是否有关系

实验仪器及材料

白色纸、粉红色纸、黑色无光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各一张,温度计5支

1、把5种颜色的纸,对折,做成相同大小的纸袋;

2、在每个纸袋中,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到阳光下;

3、记录下刚开始各个纸袋的温度,然后,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总共记录5次。

4、比较在阳光下晒相同的时间后,各个纸袋温度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相同颜色而表面不反光的升温快。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四:

我们的小车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我们的小车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实验仪器及材料

小车、线、小塑料袋、玻璃珠、秒表1只

1、将小车安放在桌子上,用线的一端栓住小车,另一端拴上一个小塑料袋,小塑料袋悬空.

2、将玻璃珠逐颗放入袋中

3、记下每次起止距离的时间

实验结论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损坏或丢失仪器

处理意见

批改人

批改评语

得分

实验五:

用橡皮筋作动力

指导教师

年级

年月日

实验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