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785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docx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26

 

陕西东风车桥传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

人力资源状况综述

1.1前言

为了更好地协助公司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之路,完善管理体制及调动员工积极性,为搬迁南厂区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调整人员结构做准备,2014年6月,我公司人力资源部本着真实性、系统性、直接性原则对公司人力资源人员结构情况做了初步的分析。

1.2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公司现有员工1326人,其中,请长假(再就业中心)人员125人,社区服务中心50人,社区医院30人,正式员工(厂内)876人,临时工75人,协议工170人。

公司人员分布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人员分布图

厂内正式员工876人,临时工75人,协议工170人,包含经营单位(销售公司、电动车事业部)67人,占6%;职能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规划建设部、人力资源部、公司办公室、运营管理部、信息化办公室、精益化办公室、保安部)共72人,占6%;生产单位(桥厂、锻造厂、零件厂、工具厂)共794人,占71%;生产辅助单位(生产部、质量管理部、物资采供部、设备管理部、物流中心、动力厂)共125人,占11%;技术人员(技术管理部、产品开发部、热锻所)共69人,占6%;人员表面结构基本符合公司设计、工艺方面一定程度的科技含量,制造方面劳动密集,以及相应管理需求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生产辅助单位和生产单位二线辅助人员共243人,共占21%,辅助人员偏多,人员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人员结构图

1.2.1中高层管理人员

中高层管理人员是指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共60人。

公司中高层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管理人员大多年富力强,平均年龄41岁,结构缺陷主要是较多人技术出身从事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方面的训练,且学历水平偏低。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分别如图1-3、1-4及1-5所示:

图1-3年龄结构图

图1-4学历结构图

图1-5专业结构图

1.2.2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是指在产品开发部、技术管理部、锻压研究所以及生产分厂技术科从事设计及工艺等技术岗的69人。

公司技术队伍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平均年龄34.8岁,26-35岁的年轻人占55%。

这种年龄结构的优势在于年青人拥有更多新知识、掌握更多新技术、新技能,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劣势是较为缺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的教育层次偏低,三分之一是大专以下学历,无硕士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

职称水平偏低,半数以上的技术人员是助理工程师及以下职称。

技术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结构分别如图1-6、1-7、1-8及1-9所示:

图1-6性别结构图

图1-7年龄结构图

图1-8学历结构图

图1-9内部职称结构图

1.2.3一线生产人员

公司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人员,包括各生产分厂各工序的班长和工人,共计807人。

公司的生产人员在公司所占的比例最大(61%),公司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技能水平。

总体上看,公司的工人队伍比较年轻,35岁以下的青年工人占了一多半(55%),平均年龄32.7岁。

工人的文化水平偏低,37%的工人是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技能水平也较为低下,高级技工及技师的比例仅占到8%。

一线生产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结构分别如图1-10、1-11、1-12及1-13所示:

图1-10性别结构图

图1-11年龄结构图

图1-12学历结构图

图1-13职称结构图

1.2.4生产辅助及保障部门

生产辅助及保障部门,包括生产部、质量管理部、物资采供部、设备管理部物流中心、动力厂,共计125人。

生产辅助单位为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提供服务及生产保障的部门,间接决定公司各生产单位及部门工作效率的高低,生产辅助单位普遍年龄偏大,生产辅助单位36岁以上员工占75%,优势是经验丰富,但缺乏创新意识及科学生产理念,性别、年龄、学历结构分别如图1-14、1-15及1-16所示:

图1-14性别结构图

图1-15年龄结构图

图1-16学历结构图

1.2.5职能管理部门

职能管理部门,包括财务管理部,规划建设部、人力资源部、公司办公室、精益化办公室、运营管理部、信息化办公室、保安部,共计72人。

职能管理部门是为基层指导工作,为上级的决策提供可供参考的具体依据的部门,从一方面讲,职能管理部门决定着公司的发展方向,从分析看,职能管理部门员工普遍年龄偏大,36岁以上员工占69%,虽然经验丰富,但学历较低,管理思想陈旧,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职能管理部门的性别、年龄及学历结构分别如图1-17、1-18及1-19所示:

图1-17性别结构图

图1-18年龄结构图

图1-19学历结构图

1.3结论与建议

公司目前正处在成长阶段,随着公司一步步成长,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越来越广阔,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必将越来越多;基于公司目前人力资源结构现状来看,公司职能部门人员年龄偏大,从一定程度上讲,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及科学的方法;生产辅助单位人员偏多,年龄偏大,直接造成生产成本大,效率低;间接影响员工工资水平;一线生产人员技能水平偏低,学历低,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及整体企业形象的提高。

根据本分析及现场调研提出以下建议:

1.3.1员工整体素质偏低,针对此现象,人力资源部通过提高入职门槛,从源头保证人员基本素质,其次,通过组织多形式的各类培训,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1.3.2加大高素质人才的招聘,改善大学生实习制度,建议按岗实习,制定培养目标与管理制度,通过培养大批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各个基层岗位,形成高素质、年轻化的人才梯队;

1.3.3精减辅助人员,通过划清职能,职责清晰,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激励政策,保证员工工作饱满,提高工作积极性;

1.3.4通过精益化生产,提高员工效率,减少浪费,降低公司成本;调整休假制度,并逐步提高员工待遇;

1.3.5企业文化战略,结合企业任务和总体战略,分析现有企业文化的差距,提出并建立企业文化的目标模式,提高员工凝聚力,保证员工上下一条心,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