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686234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选择题.ppt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2010江苏连云港,3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进民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2010江苏宿迁,20)“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A.郑国渠B.白渠C.大运河D.都江堰(2010山东威海,5)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010江苏无锡3)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011泰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A黄河B大运河C淮河D长江2011扬州唐朝一位范阳(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2011桂林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2011泉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B有千里之长C起到防洪作用D发挥灌溉作用2011梅州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B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C创立了科举制D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2011深圳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的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都出现了盛世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2011茂名班里组织讲故事活动,老师要求每位同学讲一个发生在隋朝的故事。

虽然大家的故事都很精彩,但有一位同学讲的故事却不符合要求,他(她)是谁呢()A开业大运河的故事B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C修筑赵州桥的故事D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2010年浙江台州,12)“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2010年浙江台州,13)“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启示我们,需要。

A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B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C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D完全听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2010四川重庆,1)“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2010年四川成都,4)“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一位最高统治者的评价?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2011嘉兴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A.虚心纳谏B轻徭薄赋C科举选才D微服私访2011天津开创了“贞观之治”社会局面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011鸡西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B文景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2011南平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

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第2课,2011广东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

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治世”史实()A.秦始皇B.唐太宗C.唐玄宗D.明太祖2011长沙“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A国号B庙号C谥号D年号2011丽水温总理说:

“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3课“开元盛世”(2010年江苏淮安,14)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

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010广东东莞,8)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留心理道”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中宗D唐玄宗(2010江苏盐城,5)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已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C.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2010山东聊城,7)“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靖难之役,(2010福建龙岩,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如右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2010山东日照,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2011泰安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B兴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2011桂林中国古代帝王除有姓名之外,还有庙号、谥号和年号。

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

请你判断下列属于年号的是()A太祖B.开元C.高宗D.文帝,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2010湖北十堰,22)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科举制D.推举制(2010湖北黄冈,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科举制逐渐完善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2010山西省,2)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

这种变化说明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2010湖南邵阳,3)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B.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度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2010江苏南京,5)一位唐朝官员说:

“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010山东聊城,5)“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2010四川重庆,2)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朝B康朝C明朝D清朝(2010年重庆江津区,2)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是A.辛勤耕作B.作战立功C.经商致富D.参加科举考试,2011怀化孙中山说过: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2011内江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2011盐城大雁塔进士题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内阁六部制2011汕头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011东营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011青岛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ABCD,第5课“和同为一家”(2010湖北宜昌,5)玉树文成公主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A唐与吐蕃的关系B唐与回纥的关系C唐与渤海的关系D唐与南诏的关系(2010四川重庆,3)今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

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

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的A玄奘B文成公主C郑和D戚继光(2010湖南邵阳,4)藏族的祖先是()A.吐蕃B.契丹C.女真D.党项(2010山东青岛,8)“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

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擒赞普”。

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A回纥B南诏C靺鞨D吐蕃,(2010四川宜宾,3)关于文成公主表述,正确的是()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文成公主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罗些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B.C.D.2011成都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2011天津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是在()A汉朝B隋朝C唐朝D清朝2011连云港唐陇西行写道: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A西夏B辽C金D吐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2010广东省,3)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

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A鉴真B张骞C玄奘D郑和(2010广东汕头,26)唐朝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潮汕文化发展迅速,作为一泓涓涓清流汇入了中华民族滔滔不息的文化长河。

潮汕古代文化发展进入高峰期是在()A.宋朝B.元朝C.清朝D.明朝(2010广东汕头27)唐宋时期,潮汕手工业发展较快,门类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A.纺织、刺绣B.陶瓷、刺绣C.制盐、冶铁D.冶铁、陶瓷(2010山东济宁,14)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郑和下西洋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ABCD(2010福建三明,3)下列事件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最恰当的应是张骞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A.祖国统一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D.抵抗侵略,(2010江苏泰州,2)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A鉴真B玄奘C晁衡D郑和(2010福建莆田,5)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A李冰B李春C鉴真D玄奘(2010年重庆江津区,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下列选项与“唐宗”有关的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2010湖南长沙,2)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

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2010年重庆江津区,3)隋唐时期,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节到我国访问。

他们当中不少人为日中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突出的代表有A.鉴真B.玄奘C.空海D.徐福,2011潍坊中外交往源远流长。

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张骞玄奘鉴真郑和ABCD2011黄石“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A朝鲜B印度C日本D越南2011莱芜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2011东营如果给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政启开元,请宏贞观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2011青岛“东瀛有多远?

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

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A玄奘B鉴真C戒贤D戒日王,2011岳阳2011年5月,温家宝总理对震后面临严重核泄漏危机的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

下列历史事件,与温家保总理此行有着相同意义的中日交往大事是()A张骞通西域B.鉴真东渡C.玄奘西游D.戚继光抗倭2011肇庆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大食金币波斯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2011株洲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2010山东威海,6)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A到赵州桥上散步B阅读金刚经C看阎立本作画D到东京城内的“勾栏”看演出(2010湖北黄冈,8)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

利用高新技术使画中的景物动起来,再现北宋首都汴京的繁华景象。

其作品原作者是A赵孟頫B吴道子C阎立本D张择端(2010广东佛山,2)从通行的便利性看,隋朝赵州桥在造桥技术上的创新设计采用A单孔石拱B平拱C多索斜拉D多孔曲拱2011恩施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A标有年代的活字印刷品B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C隋代初年留存的印刷品D北宋时期的佛经印刷品,2011扬州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藏有30万片古书雕版,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印刷的()A大唐西域记B丹经C金刚经D全唐诗2011龙东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金刚经B古兰经C圣经D易经2011宜宾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其中,雕版印刷术发明于()A.秦朝B.汉朝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2011菏泽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A“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将上下而求索”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011湛江白居易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下列关于他生活场景的描述,最有可能的是()A钻研八股文准备参加科举考试B元宵节去瓦舍欣赏各种表演C津津有味地吃着朋友送的石榴D向郑和了解西洋的风土人情,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2010广东深圳,14)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这一时期,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是A诗歌B散文C史学D戏曲(2010四川重庆,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那时,诗人辈出。

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苏轼(2010湖北襄樊,13)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化,最为光彩夺目的是A.词B.小说C.诗歌D.戏剧(2010广东湛江,27)有一首歌这样唱道:

“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A李白B杜甫C自居易D苏轼(2010重庆江津区,5)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李白B.李商隐C.白居易D.杜甫(2010四川成都,5)唐朝诗歌繁盛,诗人众多。

下列哪一位诗人赞美成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薛涛,2011泰安被后世称为“画圣”的唐朝著名画家是()A颜真卿B阎立本C吴道子D关汉卿2011宿迁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光彩熠熠,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张仲景诗圣B王羲之医圣C吴道子画圣D杜甫书圣2011郴州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王羲之、吴道子、杜甫C.张旭、顾恺之、李白D.张旭、顾恺之、杜甫2011潍坊在学习完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相关内容后,某历史兴趣小组设置了以下课外拓展主题。

其中不正确的是()A都江堰的修筑者李冰B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者李春C孔子与“仁”的思想D“画圣”阎立本与写意画2011乌鲁木齐汉、唐时期,西域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下列内容中,属于唐朝时期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是()马绢贸易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中原的冶铁、铸造技术开始传到西域胡旋舞在中原流行开辟丝绸之路ABCD,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2011桂林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2011郴州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回纥D.匈奴、回纥、吐蕃2011深圳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

郭靖和杨康。

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

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A金灭北宋B辽灭北宋C西夏灭北宋D蒙古灭南宋,2011六盘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国古代史上实现国家统一的几个王朝的历史不能进行类比的是()A秦朝B.唐朝C北宋D元朝2011莱芜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ABCD2011海南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D和平共处,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2010广东湛江,24)据报道:

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A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2010安徽芜湖,1)据考证,“南海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A.越窑的青瓷B.邢窑的白瓷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D.景德镇的青花瓷(2010福建福州,3)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于A东晋B隋朝C南宋D明朝(2010江苏盐城,7)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这最能说明南方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B.地理位置重要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交通十分发达(2010湖南邵阳,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B.汉朝时,我国就有了纸币交子C.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D.我国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010山东青岛,9)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最终完成。

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010四川重庆,7)宋代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梯田的大量修建B蔬菜的广泛种植C茶叶的生产地区扩大D粮食作物的种类更加丰富(2010广东佛山,3)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BCD(2010山东日照,2)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拾东南”的说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

A.隋朝B.南宋C.元朝D.明朝,第11课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2010广东汕头,5)北宋统治者衣饰由开国初期的简约朴素,转变为后来的精美华丽。

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B.奢侈之风的盛行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D.大众审美观的变化(2010山东聊城,8)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A民族政权并立B宋代商业繁荣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2010福建三明,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唐朝关中地区B.北宋四川地区C.南宋江南地区D.元朝中原地区,2011佛山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官政治。

在崇文抑武的国策背景下,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A伎(艺)人B军人C商人D士人2011连云港东京梦华录记载:

“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A社会分工完成B市民生活丰富C民间艺术精湛D边境贸易繁荣2011淮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穿越时空,来到下图所反映的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做到的是()A.游夜市,吃冷饮B.坐牛车,住邸店C.挂年画,贴“桃符”D.逛“瓦子”,看电影,12课一、选择题1.右下图中人物的主要贡献是()A.建立元朝B统一蒙古C占领临安D.灭亡金朝2下列哪一朝代的疆域最为辽()A朝B.汉朝C.唐朝D.元朝3我国省级行政区开始于()A.秦B.唐C.隋D.元4依据元朝的行政区划,现在的西藏隶属于A.中书省B.行中书省C.宣政院D.自治区5下列属于元世祖的政绩的有灭南宋,统一中国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派使节出访世界各地,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A.B.C.D.6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A.流求B.夷洲C.琉球D.大都7元朝政府中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行中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尚书省8元世祖开凿两段新运河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政治统治B.灌溉大片农田C.疏通水道以防洪灌溉D.解决粮运困难,1.B2.D3.D4.C5.A6.C7.B8.D,9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A.苗族B.回族C.傣族D.彝族10元朝是我国历史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项不反映其进步性()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B.推行了行省制度C.实行民族分化政策D.加强了民族融合,9.B10.C,13课一、选择题:

2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制成的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A.指南针B.司南C.罗盘针D.指南仪3.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火药纸活字印刷术司南A.B.C.D.4(2002年菏泽市考题)下列内容属于宋元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是:

A.造纸术的发明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C.火药开始用于军事D.发明了雕版印刷5我国古代“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了世界面貌”的科技成就是()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郭守敬编成授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