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经验做法.docx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7687119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2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经验做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2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经验做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2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经验做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2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经验做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2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经验做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2年2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经验做法.docx

《2022年2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经验做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经验做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2年2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经验做法.docx

2022年2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经验做法

口口镇于2019年入列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全镇马铃薯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是国家级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核心区,特色农牧是该镇支柱型产业。

202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的有2个村、20万元的有3个村、50万元的有4个村。

近年来,口镇扎扎实实抓牢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以党建建强组织、统领产业、做优服务、聚集人才,让乡村振兴有梯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为奋力建设“产业强镇、美丽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筑牢战斗堡垒搭建乡村振兴梯度

近年来,该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强化“领头雁”工程建设。

着力提升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抓发展、抓治理的能力,锻造一支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

当前,村“两委”大专及以上学历12人、平均年龄下降8岁。

在全镇上下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工作大局中,形成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浓重氛围,尤其是各位村支书,“遇事必谈项目、凡事必有产业”已蔚然成风,“比学赶超”已成为常态。

同时,聚力打造标准化示范党支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入开展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切实把农村党组织打造成引领群众发展致富的“主心骨”和“桥头堡”。

打造服务型党支部。

初步建成了以基层党建为“核”,村两委为“翼”,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立体发展的服务型党支部,镇村393名党员、干部共联系全镇3117户群众,实现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的“五个全覆盖”。

通过纵深实施“群众吹哨、党员报到”的工作机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成效更加明显,党员干部为群众解难题、谋实事的能力素质和作风态度明显提升和转变。

开启党建新模式。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的四级网格责任制,依托网格化管理,将党建工作延伸至最基层角落,形成了“支部就在家门口、党员沉到群众中”的生动党建新局面。

党建统领产业振兴延伸乡村振兴深度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近年来,该镇按照“一村一品、一村多业”的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放大党建“定海神针”的作用,相继实施了“共建联建”系列党建新模式,加快调优传统产业结构,增强村级组织自我“造血”功能。

支部挺在产业链上,取得了“支部强、产业精、农民富”的“三赢”战果。

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招引项目的思路,引导党员群众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旅则旅。

比如:

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产业”模式,培育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体,建设“人庄园”,每年可为该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6.5万元,基本形成了“原生态种植-精细化加工-线上线下销售”完整产业链条,这一“小而特、小而品、小而优”的产业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效益,目前正在全镇进行推广复制,前景十分光明。

支部强强联合,收到了党建“1+1大于2”的成果。

新建口中心村是“空心村”治理口村和口村的集中联建村。

该村建成后,根据新的发展任务需要,打破以前“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2村村委会抱团组建成立了“口村-口村联合党总支”。

该党总支成立后,采取“党总支+产业+群众”的模式,积极争取上级补贴资金375.5万元,准备高标准建成2个马铃薯贮藏窖和恒温库,预计年内投入使用。

仅此一项,就直接为村民户均增收500多元。

再如:

“村联合党总支”,采取“党支部+平台+传统种养业”的发展模式,依托目前配套建成的养殖园区,鼓励村民发展肉羊、肉牛、生猪产业,目前实现肉牛奶牛肉羊各存栏上千头(只)、生猪存栏400多头,实现西葫芦、菜花等蔬菜种植面积近4000亩。

支部联企结对,实现了“留住乡愁”的效果。

坚持把发展产业与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发展田园体验、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推动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和农村竞争力。

比如,口洞村党支部联合口农业打造“口-口洞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线”;口村党支部联系口乳品,打造“口乳品-口村现代工业观光旅游线”;口村党支部积极联系桃源山庄,大力发展口“康养福地”产业;口村、口村、口村等党支部,积极联系口乳品,建成1.2万亩优质饲草种植基地,打造草原生态产业;口村、口村等党支部倾力联系

等企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同时,各村党支部与驻村工作组连心结对,先后谋划和实施了口村“庭院微经济”、口洞村“美丽庭院”、口村特色民宿等家庭经济,基本形成了支柱产业顶天立地、特色农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党建做优公共服务传递乡村振兴温度

走好乡村振兴路,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是核心。

近年来,该镇始终把民需民盼作为党建工作的“风向标”,从老百姓养老、出门办事等民生小事入手,强化阵地保障,坚持建用并举。

建设服务“硬件”,提升服务功能。

先后建成功能齐全的一个镇级行政服务中心、4个村级便民服务站,全面实行一窗式办理、一站式审核、一门式办公的便民服务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健全服务体系,精细基层社会治理。

通过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部署,构建权责清晰、高效联动的治理格局。

目前已配备网格长24名、网格员76名,确保“定格、定人、定责”三到位,形成“一个格服务、一张网治理”精细化基层治理格局,以“小社区”体现了“大党建”,以“小网格”实施了大服务。

打造文明村居,弘扬新风正气。

结合“空心村”治理,统筹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了4个文化活动广场,新建了2个室内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

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开展孝心敬老活动,评选出“十佳文明户”“好媳妇儿”“好女婿”等好典型,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推动了全镇精神文明建设上档升级。

党建聚集人才矩阵加大乡村振兴力度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

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党建+人才”聚集行动,培养“能人”,让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投身于农村这片创业热土。

鼓励能人返乡和本乡能人创业。

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实现“人才回流”,把在城市里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造福乡梓。

比如:

回乡创业的李鹏飞、本土农民致富能手班继亮等人为产业振兴、产业富民树立了标杆。

鼓励大学生扎根基层。

建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比如:

该镇原来的村官口、口等同志均得到了提拔重用、省委选调生口同志已扎根基层工作近4年、先后有口、口等10多名大学生积极来基层工作。

开展专门技术培训。

加强与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联系,常态开展以镇村群众为主体的专门技术培训,先后开展涵盖创新创业、电商培育、家政服务、农业作物管护、畜牧养殖等方面技能技术培训10余次、300余人次。

通过“联系企业、拓宽就业”的形式,先后向口农业、口乳业、现代牧业、口工业园区等输送务工,解决100多人的就业。

同时,完善供需对接,及时调整培训方向,着力培养一批本地“土专家”“田秀才”人才队伍,为全镇发展注入长久不懈的新鲜活力。

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做好特色产业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百姓富。

7月10日,走进口县口乡,处处可以看到乡村振兴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座座箱包厂内人头攒动、村头小公园设施齐全、干净的街道、淳朴的民风……处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口乡地处口上游、口脚下,全乡6000余人,耕地570亩。

近年来,口乡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整合乡村振兴、乡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资源,唱响“融合曲”,打出“组合拳”,绘就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出彩画卷。

凝心聚力加强党建领航

口村71岁的口怎么都想不到,活了大半辈了,居然靠卖苦菜收入了1万多元,而且还是坐在家里就有人来收。

口村位于口乡中部,独特的地理位置适合生麻种植。

2010年,全村开始种植升麻(苦菜)。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升麻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80亩,今年仅销售升麻,全村共收入42万元。

今后,我们准备再扩种100亩升麻,并进行升麻育种,让更多村民及周边群众受益。

该村村民经济生活的变化得益于一个有远见、团结一心的好支部,在区“优秀党支部书记”口的带领下,村党支部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口、富裕口”。

这只是口乡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口乡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共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把一批党性强、有本事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中,为村党组织注入青春血液;将有志于乡村振兴的优秀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乡村振兴骨干;充分利用全县第一个党支部的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听党史学党课,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政治觉悟,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

在口村的箱包加工微工厂的加工车间,口见到39岁的口,她正坐在缝纫机前,麻利地将两片布料放在机器上,只两秒缝制箱包的一道工序就完成了。

像这样的包,有着5年经验的口一天能制作二百来个,生产的产品远销国外。

既能照顾老人孩子,每月还有2000多元收入,比在外打工强。

箱包加工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上手快,门槛较低,对于文化不高的留守妇女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如今,全乡共建成7个箱包加工微工厂,年加工箱包70万个,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280人,年人均增收超过2万元。

不仅是发展箱包加工产业。

今年,口乡依托“三村连片、一村一品、资源整合”规划,因地制宜,融合资源,发展文玩核桃产业、林下经济和特色养殖产业,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带动产业发展。

下一步,口乡将以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区为主导,重点发展口村鹿文化经济、口村箱包加工厂原材料集聚点、口村基础设施建设及241省道沿线经济为内容的“三点一线”经济带,为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提供新思路新方案,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畅听民意提升人居环境

漫步在口村村口小公园,口看到,园内绿树成行,小桥亭子错落有致,新铺就的石子路一直蔓延至小山包,清澈的山泉水绕园而过,小广场内几位大妈有节拍地跳着广场舞,一派欢声笑语的景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

如何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口乡领导班子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为此,他们立足本地实情,广开思路,多次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外出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力争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今年以来,在常态化清扫垃圾的同时,口乡确定了每月8日、24日为集中清扫日,组织动员全部公益岗人员对村庄周边及村内连村道路进行集中清扫,累计清理垃圾500余吨;沿241省道种植了20余万棵银杏树,提高了村民出行体验;以口村、口村、口村、四村为“村头园林化”建设试点村,打造村头小公园,成为村民闲聊休憩的好去处。

另外,口乡持续加快推进移风易俗,加大公共文化供给,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文化振兴,真正让乡村“活”起来。

如今的口,乡村美了,村民富了,生态更优,老百姓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