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工信系统主要工作安排谋划.docx
《2022年7工信系统主要工作安排谋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7工信系统主要工作安排谋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2年7工信系统主要工作安排谋划
抓好“十二大工程”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全口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主要目标任务是: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和“三基”建设年活动,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十二大工程”,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确保“十四五”规划迈好第一步、呈现新气象。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计划。
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服务制造业企业3000家以上。
聚焦设计助力产品创新,推进400项设计服务项目尽快转化为商品上市。
加强设计产业载体建设,新增工业设计企业100家。
培育口级工业设计中心20家。
高水平举办第四届口国际工业设计周和第二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
实施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行动。
加快口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标培育,深入推进“百校千企”产学研用合作对接活动,引导企业研发机构逐步升级,新增口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家。
开展制造业质量品牌“双提升”活动,争创国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10家,培树口工业企业质量标杆10家以上。
充分发挥“工业诊所”服务功能。
依托中科院资源,利用“口口企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平台”,创建工业诊所40家以上,对企业开展分行业分领域“问诊”“巡诊”活动,开展诊断服务2000次以上。
加强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攻关和认定,落实保险补偿机制,实现进口替代。
统筹推进锻长板和补短板,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实施“千项技改”和“百项示范”工程。
持续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和绿色制造,滚动实施1000项口级重点技改项目,支持100个产业链优化升级、产品结构调整重点项目。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聚焦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基础技术及工业基础软件等方面的瓶颈和短板,以钢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为重点,支持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
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
聚焦12大主导产业,依托24条产业链,培育100家产业生态龙头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行动,培育100家口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争创一批国家级单项冠军。
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
推进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口级以上绿色工厂50家、绿色园区5个,培育5个以上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开展100家以上企业节能监察和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
创建节水型企业100家。
推动高端再制造产业发展。
扎实推进工业企业进园入区。
制定工业园区建设指南,“一企一策”启动实施淘汰关停、搬迁进园入区、就地改造提升、做优做强等“四个一批”工作,推进工业企业集聚集约发展。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工程。
加快口、口钢铁产业集群及口口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扶优扶强、推进兼并重组,提升骨干企业管理和创新水平,全面优化品种质量,打造万亿级钢铁产业集群。
组织开展化工园区认定,规范园区建设和管理。
坚持创意设计提升和品牌引领,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设计、制造、品牌”三位一体转型发展。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工程。
巩固提升SUV、皮卡等传统优势汽车整车产品地位,打造2个整车、3个关键零部件、3个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集群。
加大高速动车和城轨列车整机产品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
推动组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行业协会,制发技术和产品导向目录,支持保定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链。
围绕构建“2620”应急产业格局,打造8-10个具有区域特色和应急保障能力的口级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基地(集群),实施百个重点项目。
加快培育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培育形成一批口级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园区和一批智能化高端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
加快推动口口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冰场和雪场设施、个人运动器材、冰雪休闲产品等项目。
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工程。
聚焦100个龙头企业、100个重点项目和100个特色产品,集中整合资源,开展精准服务,一业一策,产业集群逐个明确发展目标、路径、载体,不断提升特色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
组织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特制胜”、骨干企业“制胜有道”和特色产品“口精品”等三个层次推介活动,叫响“口有特色”产业名片。
扎实落实口市县政府领导包联机制,加大督导考核力度,新增6个超50亿元、4个超100亿元产业集群。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着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
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攻坚行动。
加快推动口云计算、口大数据、口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建设,全口数据中心在线运营服务器突破300万台。
加快推进第6代AMOLED面板模组升级改造、碳化硅单晶衬底及外延片产业化等一批数字产业化重点项目。
培育10家口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争创1-2个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0%以上。
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加快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培育“制造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新应用,打造50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新增上云企业1万家。
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口级工业信息安全通报平台,构建工控系统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在15家重点企业开展工控安全试点。
培育智能制造集成商,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着力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
狠抓政策落实、环境和服务优化。
发挥口民营办综合协调作用,推动国家和我口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提高政策“直达性”。
强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培育小型微型企业双创基地10家,开展“百场万家”公益服务活动和中小企业志愿服务活动。
持续抓好职业经理人培育,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1万人以上。
加强融资服务和权益保护。
持续推进产融合作,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超万亿元,加强中小企业上市培育。
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防范新增拖欠。
实施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
建立完善入库培育一批、组织认定一批、选拔示范一批、推荐入选一批国家“巨人”企业等“四个一批”工作体系。
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争创一批国家“小巨人”企业。
精准承接,着力加快口口产业协同发展
打造口口产业转移协同发展新格局。
落实《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备忘录》,完善口口三地工信部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43个合作平台优势,一业一策、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引导口产业有序疏解、精准承接。
积极争取口口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支持,优化口内基金投向,优先支持协同合作的重点项目。
强化运行监测调度,着力促进全口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强化统筹调度。
继续发挥口工业经济发展协调组、工业生产服务组办公室协调职责,紧盯关键时间节点和全年目标,定期召开全口工业运行分析调度会,调度工作进展。
上下协同联动。
围绕全年任务目标,发挥口工业经济监测平台信息化调度优势,加大预测预警工作力度,完善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提高运行分析实效性、精准性,形成部门、市县、企业齐抓工业运行的“一盘棋”格局。
做好新增培育。
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培育库,逐企建档立卡,实行靶向培育,强化跟踪服务,督促各市按时间节点指导拟入统企业做好申报工作,实现临规企业应统尽统。
发挥财政资金对工业企业升规入统的激励作用,每月通报各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
精准包联帮扶。
健全企业特派员、县区联络员、包联责任人“三个机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联服务全覆盖。
建立企业问题台账,用好交办单制度,督导各地因地制宜、“一企一策”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零距离开展精准包联服务。
用好口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提高问题办结率和企业满意度。
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升行业管理能力
强化法治工信建设。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深入推行三项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
扩大国际交流合作,高标准办好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口)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等活动,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一批“大好高优”项目。
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深化国际产能和第三方市场合作,加快钢铁、建材等优势产能和装备走出去,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巩固去产能成果。
统筹无线电频率资源,保障5G、车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用频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食盐供应安全。
高质量编制“十四五”专项规划,着力描绘制造业发展蓝图
加快编制专项规划。
突出抓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等3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力争上半年报审。
加快重大课题研究。
认真抓好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培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16项“十四五”重大课题研究,切实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坚持开门编制规划。
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创新规划工作方法和机制,深入开展线上线下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征集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的意见建议,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加强“五型机关”建设
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积极培树“五好红旗党支部”,开展争做“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全面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
持续办好“工信早读会”,强化专业思维、提高专业素养、用好专业方法,全面提升“七种能力”。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