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929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4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河北省迁安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河北省迁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豆豆和丫丫是一对网上好友,读他们在微信上的一段对话,完成下面小题。

1.豆豆生活在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D.云贵高原

2.丫丫所在的城市是

A.深圳B.上海

C.北京D.天津

读“北京市简图及气候资科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北京市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众多,多自东南流向西北B.北有西北一东南走向的燕山山脉

C.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小

4.下列属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

A.四合院京剧B.窑洞腰鼓

C.高脚屋孔雀舞D.碉房锅庄舞

冷凉蔬菜“家族”有菜花、甘蓝、娃娃菜、西兰花、洋葱、青笋等,它们最适宣的生长温度是17℃~25℃.兰州是我国著名的冷凉蔬莱生产基地.如图为兰州气候统计资料.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兰州的气候统计图,推断兰州最适宜生产冷凉蔬菜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6.近年来兰州冷凉蔬菜畅销南方市场的原因是

A.南方居民喜食冷凉蔬菜

B.南方沿海地区夏季高温,不适合冷凉蔬菜生产

C.兰州靠近南方市场,运输便利

D.南方蔬菜品种少,产量小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7.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B.②地利于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

C.③地的地形最适宜种植苹果树

D.④地应大力发展乳畜业

8.若图示地区位于华北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原地区夏季光热充足,利于棉花生长

B.洪涝、盐碱、台风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

C.城市适宜发展油菜加工工业

D.内河航运是该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mm),完成下面小题。

9.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的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高破碎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021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言“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并充分发挥大连、青岛等沿海核心城市作用,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下图是构想中的环渤海大湾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构想中的环渤海大湾区

A.位于北方地区

B.海岸线较平直

C.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D.涵盖东部沿海各大城市

12.环渤海大湾区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①辽东半岛拥有沿海核心城市青岛

②京津地区科技水平高

③山东半岛矿产资源丰富

④大湾区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3.2021年4月10日0时起,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北京南至青岛北一站直达复兴号动车开通,青岛进入北京3小时交通圈。青岛进入北京3小时交通圈,将

A.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B.更好地开发利用沿线矿产资源

C.促进两地之间的人员流动D.利于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图中阿拉山口是我国著名的大风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与该地大风形成原因相关的因素有

①铁路走向

②地形

③冬季风

④风电场建设

⑤河流、湖泊类型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⑤

15.与该地大风灾害关系密切的灾害是

A.地震、火山B.融雪型滑坡

C.沙尘暴D.冰川退缩

读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圈,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地区

A.河湖稀少

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7.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热量更充足B.降水量更大

C.光照更充足D.土壤更肥沃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图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大气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B.“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C.主要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是三河马、三河牛

D.开垦荒地,种植青程,可有效改善该区生态环境

19.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

A.大地碧绿翠无暇,草原宽阔有人家

B.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

C.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

D.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20.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D.湿地面积缩小

2021年4月初,中国天气网根据未来一段时间的气温和天气现象预报情况,制作了今年“中国部分地区杨柳絮飘飞预警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下图显示

A.最早见到杨柳絮飘飞现象的是豫、晋两省

B.4月初至中旬开始飘絮范围向北推移

C.飘絮地区均分布于平原地区

D.北京最晚进入飘絮阶段

22.对图示地区杨柳絮飘飞时节,描述正确的是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B.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D.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23.影响杨柳絮飘飞时间早晚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温C.降水D.光照

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及该地反坡梯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质疏松

②降水稀少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过度放牧

⑤缓坡地建梯田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③④⑤

25.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建反坡梯田的目的是()

A.修路采矿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D.修筑窑洞

二、解答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老舍诗云:

“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暑自收。

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

黄金季节千山雪,碧玉溪潭五月秋。

消息松涛人语里,良材广厦遍神州。

材料二该山脉两侧自然条件示意图。

(1)根据材料推测该山脉是________;“良材广厦遍神州”表明该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说说甲乙两地的气候有什么区别?

(3)图示山脉是中国地理中重要的界山,试从某一角度说说其地理意义。

27.阅读图片蒙城八中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雅安、康定、都林芝等地,最终到这拉萨,被标作“最难建铁路”。

全线运营长度188公里,新建正线长度1738公里,桥隧总长1413公里,工程投貴预估算约2166亿元。

(1)与成都相比,拉萨()

A.日出早,白昼长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海拔高,日照强D.热量充足

(2)图示区域()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名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3)川藏铁路沿线建了很多高桥和隧道,目的是()

A.增强“过山车”刺激性B.减缓线路的起伏程度

C.尽量避免惊扰野生动物D.便于欣赏沿途的风光

(4)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川藏铁路建设规划中有多处明显弯曲,试分析原因。

28.黄河上游流域面积占全河总量的51.3%,径流量占全河的54%,上游河段年来沙量只占全河年来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黄河的清水来源。2021年3月,“引黄入京”工程已正式投入使用。该工程是从黄河万家寨水库将黄河水输送到永定河流域,再经官厅水库入京,每年输水量约两亿立方米,实现了跨流域生态补水。今年引水时段从3月一直持续到5月底。下图是“引黄入京”工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黄入京”工程从山西万家寨水库经册田水库到北京市与河北省交界处的水库,为北京补水。

(2)万家寨水库处于黄河游河段,选择这里作为“引黄入京”引水源地,与之相关的因素可能有。(多项选择题)

A.地势B.气候C.河流水质D.河流水量E.距离

(3)输水路线利用了河的天然河道,这样做有利于。

(4)选择3月至5月引水,主要是因为此时北京地区降水量较,气温回升较,生态需水量较大。

(5)山西省不仅通过“引黄入京”工程向北京输送了资源,而且利用其丰富的(矿产资源),通过“西电东送”工程将输送到京津唐地区。从这两项工程中任选其一,举例说出其对北京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2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解放前甲、乙两地区是著名的“西大荒”和“北大荒”。

现如今“西大荒”变成棉仓,“北大荒”变成粮仓。

读甲、乙两地区围及气候责料图。

(1)甲、乙两地区都有我国的著名河流,分析两区域河流①与②的主要差异。

河流代号

外(内)流河

含沙量

河水补给形式

流量

河流①

()流河

含沙量较大

()

较小

河流②

()流河

含沙量较小

()

较大

(2)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

“西大荒”变成棉仓,分析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气候条件。

(3)“北大荒”变成粮仓,其大米因质量优良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____________(双项选择,填写序号)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有利于养分的充分积累

②东北地区纬度偏高,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③东北地区气温偏低,病虫害较少,使用农药较少

(4)说明“西大荒”大规模发展格花生产和“北大荒”大规模开党发展种机,可能带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各写一条即可)

30.阅读“中国两大岛的示意图”,结合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1:

我国台湾省的兰屿岛,至今保留着一种传统的“地窖式”民居,房屋主体位于地下1.5-2米处,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用铁皮覆盖,极具特色。

资料2:

海南岛西部昌化,当地每年降雨量只有700-9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形成了我国独一无二的热带滨海沙漠。

(1)阅读资料1,兰屿岛上“地窖式”民居最主要防御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简述台湾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读图简述海南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3)海南岛的热带经济作物比台湾岛产量大、质量优,请结合两大岛的地理位置,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4)阅读资料2,对该片沙漠的治理,有人认为应该保留这片沙漠,只需控制其规模,不使其继续扩大即可。

请你试述这片沙漠的保留价值。

参考答案

1.D

2.C

【解析】

1.由题目可知,豆豆生活的区是石灰岩地区,石漠化现象严重,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是位于南方地区的云贵高原,故选D。

2.丫丫所在的城市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高校,说明丫丫生活的城市是我国的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故选C。

3.C

4.A

【分析】

3.读图可知,北京市河流多自西北向东南流;北部有东西走向的燕山,西靠东北-西南走向的西山,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大。

所以正确的是C。

4.四合院、京剧是北京的传统特色文化;窑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文化特色;高脚屋、孔雀舞是我国傣族的特色文化,碉房、锅庄舞是我国西藏地区的特色文化。

所以选A。

点睛:

该题考查北京的自然环境和文化。

读图分析即可。

5.B

6.B

【解析】

5.读图可知:

兰州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生产冷凉蔬菜的季节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故选B。

6.读材料可知:

冷凉蔬菜最适宣的生长温度是17℃~25℃,而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夏季高温,不适合冷凉蔬菜生产,所以近年来兰州冷凉蔬菜畅销南方市场,故选B。

7.B

8.A

【分析】

7.本题组结合区域地理示意图,综合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各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及各地的种植制度。

难度中等。

结合示意图及题干描述可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①地以种植春小麦为主;②地距离城镇近,也靠近河流,利于发展蔬菜种植;③地靠近公路,交通便捷,最适宜发展乳畜业;④地为温带丘陵地区,应种植苹果树。

故选B。

8.若为华北平原,则其夏季光热充足,利于棉花生长。

春旱是华北平原的主要问题,油菜是南方地区的农作物,陆运是北方地区的运输方式。

故正确的是A。

9.B

10.A

【解析】

【分析】

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热量不足,是我国著名的黑土分布区,是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9.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降水量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这是由于东北地区的降水主要依靠东南季风带来的降水,东南向西北离海越来越远,使该地区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故选B。

10.关于东北三省的叙述,这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河湖分布较少,没有星罗棋布;“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指黄土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指青藏高原,故选A。

11.A

12.C

13.C

【分析】

11.由题目可知,构想中的环渤海大湾区是位于北方地区,该地区的海岸线较曲折,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只涵盖了环渤海沿岸大城市和黄海沿岸的青岛,故选A。

12.环渤海大湾区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有京津地区科技水平高和大湾区的水陆交通便利,辽东半岛拥有核心城市-大连,青岛位于山东半岛上;山东半岛的矿产资源较少,故选C。

13.青岛和北京直达列车不能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将会促进北京和青岛两地之间的人员流动;对于开发利用沿线矿产资源和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没有作用,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环渤海大湾区有关知识,要知道该湾区发展经济有利条件及不足之处。

14.B

15.C

【解析】

14.由题目可知,该地区大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此处南北两侧是山地,中部是阿拉山口,山口的分布与冬季风的走向一致,是我国风力最大的地区,故选B。

15.该地区多大风灾害,直接带来的危害是沙尘暴严重,因为该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与地震、火山;融雪型滑坡和冰川退缩无关,故选C。

16.C

17.A

【解析】

【分析】

青藏地区是我国四大区域中海拔最高的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划分的依据是地形地势,受地势高的影响,该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16.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地区是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故选C。

17.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更高,热量更充足,故选A。

18.B

19.B

20.C

【解析】

18.关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叙述,该地区人烟稀少,工业污染少,但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主要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是藏羚羊;开垦荒地、种植青稞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故选B。

19.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大地碧绿翠无暇,草原宽國有人家”是指西北地区;“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是指北方地区;“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是指南方地区,故选B。

20.近年来,三江源冰川萎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与该地区过度放牧无关,该地区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没有森林,湿地面积缩小是由于冰川萎缩导致的,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有关知识,要知道该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21.B

22.A

23.B

【分析】

21.由图可知,最早见到杨柳絮飘飞现象的是豫、鲁两省;4月初至中旬开始飘絮范围向北推移;飘絮地区大部分分布于平原地区,小部分分布在高原地区;最晚进入飘絮阶段的是天津,故选B。

22.对图示地区杨柳絮飘飞时节是4月中下旬,此时华北地区进入了春季,以上四句话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述正确,其他三句话描述的不是春季景象,故选A。

23.由图可知,图中杨柳絮飘飞的时间自南向北越来越晚,这是由于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影响花开的时间,故选B。

24.A

25.C

【分析】

24.读图可知: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沟壑纵横,夏季多暴雨,过度放牧等毁坏植被的人为原因,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故选A。

2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修建梯田会加剧水土流失,所以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建反坡梯田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水土,与ABD无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土质水土流失的原因等相关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一直是考查的重点,需要重点识记。

26.

(1)大兴安岭林地

(2)甲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3)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之一等(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

【详解】

(1)材料一的诗中“兴安岭”点出了该山脉的名称,材料二的图中显示该山脉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该山脉为大兴安岭;“良材”指好的木材,即该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

(2)由图可知,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的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3)大兴安岭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也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还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之一。

【点睛】

本题考查大兴安岭的相关知识。

27.

(1)C

(2)D

(3)B

(4)成都平原,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谷地。

(任写2个即可)

(5)一是避开不利自然条件,二是带动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拉萨位于第一阶梯,成都位于第二阶梯,与成都相比,拉萨的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故选C。

(2)图示地区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处;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自然景观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故选D。

(3)川藏铁路沿线建了很多高桥和隧道,目的是减缓线路的起伏程度,因为该地区山高谷深,地形陡峭,故选B。

(4)由图可知,川藏铁路沿途经过了成都平原,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地形区。

(5)由图可知,川藏铁路沿途有许多弯处,一是为了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二是尽量经过城镇,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

28.

(1)官厅

(2)中ACDE

(3)永定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4)少快

(5)水煤炭资源电力选择其中一种,理由合理即可。

【详解】

(1)“引黄入京”工程是从山西万家寨水库到册田水库到北京与河北省交界处的官厅水库,为北京补水。

(2)万家寨水库是位于黄河的河口至桃花峪之间的中游河段,选择该地作为“引黄入京”的源地是因为该地地势高、水质好、河流流量较大,离北京距离近,与气候无关。

(3)该输水路线利用了永定河的天然河道,这样可以节省修建输水通道的工程量,减少成本。

(4)选择3月至5月引水,主要是因为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不均匀,春季降水少,而此季节的水分蒸发快,水源严重不足。

(5)山西省不仅利用“引黄入京”向北京输送水资源,而且利用其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西电东送向北京输送能源;通过西电东送向北京输送能源,可以减少对北京的空气污染,有利于改善北京的环境。

29.

(1)内流外流;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雨水)

(2)热量;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

(3)①③

(4)西大荒:

问题荒漠化加剧。

措施:

退耕还林草

北大荒:

问题湿地面积锐减。

措施:

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

【分析】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全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但土壤肥沃,人少地多,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详解】

(1)由图可知,河流①是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补给主要依靠高山冰融水;河流②是松花灌,属于外流河,水源补给主要依靠大气降水。

(2)“北大荒”纬度高,气温低,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西大荒”位于西北内陆,这里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3)东北地区的大米深受欢迎,主要得益于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有利于养分的充分积累和东北地区气温偏低,病虫害较少,使用农药较少。

(4)西大荒大规模的开荒,会造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采取的措施是发退耕还林还草;北大荒大力开垦会造成湿地资源减小,措施是要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点睛】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与新疆地区有关知识,要知道两地区发展农业种植的不利和有利条件。

30.

(1)台风多分布在沿海和西部平原。

原因: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等。

(答对任意2点即可分)

(2)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东多西少)。

原因:

东部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3)因为海南岛所处纬度低,热带气候面积大;热量更丰富。

(4)该片沙漠是我国罕见的热带滨海沙漠,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该片沙漠是海南稀缺的旅游资源,可以发展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

【分析】

台湾岛和海南岛是我国两大岛屿,两岛屿气候都温暖,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但两岛屿平原面积较小;台湾经济发展迅速,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详解】

(1)由材料可知,兰屿岛上“地窖式”民居最主要防御的自然灾害是台风;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和西部平原,因为沿海和西部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

(2)由图可以看出,海南岛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由东向西减少,这是由于东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而西部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3)海南岛全部位于热带,热带气候面积大于台湾,热量比台湾更丰富,所以热带作物质量比台湾的更好。

(4)由题目可知,该片沙漠是我国罕见的热带滨海沙漠,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这片沙漠是海南稀缺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发展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点睛】

本题考查台湾和海南两岛屿有关知识,要学会分析两岛屿的异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