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956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docx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教案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学生能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及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学生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能记住常见电压值;学生能认识电压表,了解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并会正确使用用电压表测电压(包括连接、读数、选择量程)。

2、学生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的特点及应用。

3、学生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能够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的关系。

4、了解变阻器的构造,理解它的工作原理,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5、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去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等。

【重点、难点】:

1.【重点】:

(1).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解题;

(3).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2.【难点】:

(1).电路的连接;

(2).变阻器的使用,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

(3).识别电压表测的是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进行电路故障分析。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案

【前置准备】

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u=ui-m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2.【设疑】:

众说周知:

不高于36V电压为安全电压。

“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

’为什么视频中220伏电压穿胸,灯泡竟然亮了起来,人却安然无恙?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电人的烦恼》------现实版的“霹雳贝贝”片段,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专题复习•画龙点睛

(1)、考点一:

电压及电压表的使用

1.【回眸要点•夯实基础】

(1).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要有,所以的作用是使电路中产

生电流。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是,1V=mV,1mV=口V。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个蓄电池的电压.对入体的安全电压家庭照

明电路电压.动力电压.

(4).正确使用电压表要注意:

1.电流只能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2.电压表应该联在电路中;

3.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读数时,应该认清所用量程及其对应的分度值,如果选用0〜15V的量程,则其分

度值为;

5•如果把电压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则测量的是两端的电压。

【答案】:

(1)•电压、电压、电源

(2).V、1000、1000

(3).1.5V、2V、不超过36V、220V、380V(4).正、负、并、不、0.5V、电源

2.【典题探究•提炼方法】

3.

ABCD

【答案】:

选D

(2).【教师点拨】:

1.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可简记为:

“两要一不”。

2.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采用“滑移法”。

即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可以在电路中的导线上自由滑动,直到找到与它直接并联的用电器或电源。

3.特别注意,电压表决不能测量用电器与电源的电压之和

(3).【小试身手】:

如图所示电路,两个灯泡完全相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是3V•关于

电源电压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V、3VB.1.5V、3VC.3V、1.5VD.6V、3V【答案】:

选D

(设计意图:

例题考察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仪表,使用时与被测量的用电器或者电路并联,并且注意“+”、“-”接线柱的连接,必须是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能够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和“+”、“-”接线柱接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小试身手”体现的是小循环的思想。

(2)、考点二: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1.【回眸要点•夯实基础】

(1).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数学表达式:

U=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数学表达式:

U=。

【答案】

(1).和,uz

(2).相等,U=U

2.【典题探究•提炼方法】

(1).【例2】:

在左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的角度均为右图所示,则电阻R和R两端的电压分别为_V和—V

【答案】:

7.2、1.8

(2).【教师点拨】:

首先应判断出此电路是串联电路,再采用“滑移法(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可以在电路中的导线上自由滑动,直到找到与它直接并联的用电器或电源。

)”判断出电压表是测总电压,电压表是测R2两端的电压,则两电压表的读数应不同,且电压表的读数大于电压表的读数,即电压表接接的是小量程;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求出R和艮两端的电压。

(3).【牛刀小试】如图是用电压表测电压的电路图,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但电压表V1、V2、V3的指针位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其电压分别为—V、V_V,此时灯La两端电压为—V。

【答案】:

1.7、2.5、5.5、1.3

(设计意图:

例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学生思考的难点是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

一样。

首先学生应判断出此电路是串联电路,再采用“滑移法”判断出电压表是测总电压,

电压表是测R2两端的电压,则两电压表的读数应不同,且电压表的读数大于电压表的读数,即电压表接接的是小量程;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求出Ri和R两端的电压。

“小试身

手”让学生学以致用,体现的是小循环的思想。

(3)、考点三: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回眸要点•夯实基础】

(1).导体对电流的作用叫做电阻,单位是,它的符号是。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和。

【答案】:

(1).阻碍、欧姆、Q

(2).性质、无关(3).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2.【典题探究•提炼方法】

(1).【例3】:

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实验中所用导体的相关物理量的记录,

导体编号

A

B

C

D

长度/m

1.0

1.0

1.0

0.5

横截面积/mm2

1.2

1.2

2.4

1.2

材料

镍铬丝

锰铜丝

镍铬丝

镍铬丝

1要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两根导体。

2要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用—两根导体。

【答案】:

①A和D②A和C

(2).【教师点拨】:

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的思路是,要研究其中一个因素是否影响导体的电阻,就需要保持其他因素相同,只改变这个因素,看电阻是否随之发生变化,以此来判断这个因素是否影响导体的电阻。

(3).【小荷才露尖尖角】:

关于铜导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导线是导电能力最好的导线B•铜导线均匀拉长后,电阻变小

C•铜导线截成两段后并成一根使用,电阻变小D•铜导线的温度升到足够高时,电阻为零

【答案】:

C

(设计意图:

例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及应用,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荷才露尖尖角”加深了学生对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的理解。

(4)、考点四: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回眸要点•夯实基础】

(1).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线接入电路中的来改变电阻大小的,它在电路图

中的符号。

电位器也是一种。

(2).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使用时,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一上一下”。

若错接

在上方的两个接线柱上,此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值最;若错接在下方的两个接线柱上,

此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值最,两种接法移动滑片P时,都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值的

大小。

(3).滑动变阻器上的铭牌所标数字的意义•如“50Q,1A”表示滑动变阻器

的50Q,允许通过的为1A.

【答案】:

(1).长度、亠、变阻器

(2).0、最大阻值(3).最大阻值、最大电流

2.【典题探究•提炼方法】

(1).【例3】如图所示,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灯泡L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左滑动时灯泡

逐渐变亮,则下列接法中正确的是()

M/V

A.M接C,N接DB.M接A,N接B

*AOIoff

C.M接C,N接BD.M接A,N接D

【答案】:

C

(2).【教师点拨】:

1滑动变阻器的接法首先看题的要求确定接哪个下接线柱;

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

“一上一下”,利用“电流流向法”判断接入的是哪一段电阻线。

3滑片远离所接下接线柱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大;靠近下接线柱时阻值变小。

(3).【学以致用】:

如图所示,是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未完成电路,请用

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

灯Li和L2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灯,滑动变阻器只控制Li的亮度,导线不能交叉.

【答案】:

(设计意图:

例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

“一上一下,以及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学以致用”考查了连接电路时,首先要通过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明确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的,开关在支路还是干路上,电表测量谁的电压和电流,滑动变阻器控制哪个用电器。

(五)、考点五:

分析电路故障

1.【回眸要点•夯实基础】

电路出现故障,一般有两种情况:

(1)发生路;

(2)发生路

【答案】:

(1)断路

(2)短路

2.

【典题探究•提炼方法】

(1).【例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发现灯Li和L2都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约等于电源电压。

试根据上述现象,判断出电路中出现的故障。

【答案】:

灯L1处断路。

(2).【教师点拨】:

1若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可能处于断路状态或电流表被短路;

2若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电压表处于断路状态或被短路;

3若电压表的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则可能是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或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

(3).【考考你】:

如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按如图连接好了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为检测出电路故障,他将电压表接到灯L1两端,来测量电压,发现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灯L1短路B.灯L2断路C•电流表内部烧断了D.灯L1断路

【答案】:

D

(设计意图:

例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的分析能力,掌握灯短路或开路对电路的影响,多积累这方面的经验,提高分析能力。

“考考你”考查了学生用电压表检验电路故

障时,将电压表与用电器并联,电压表有较大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此处用电器断路或与之串联的用电器短路;电压表无示数,此处用电器短路或与之串联的用电器断路。

(六)、引题反馈?

原来如此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人体也存在电阻,一般人电阻较小,当220伏的电压进入人体时,会

产生强大的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

他的手和电之间存在非常大的电阻,甚至是普通人的上百倍,产生的电流小于安全电流为10mA,他的手和电

之间接触的时间较短,因而他可以手持220伏电压也不用担心伤害。

三、当堂测试•诊断达标

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5V;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此时灯Li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只有一盏灯亮,且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故障只发生

在灯上,则判断正确的是()

A.若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则Ll断路B•若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灯Ll短路

C.若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则灯L2断路

D.若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L2短路

4.在进行某实验中,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注:

电压表本身无故障),

(1)若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其原因

(2)若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不变化。

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导线分别接在如图丙所示的接线柱或接线柱。

5.在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某同学做了三个猜想

猜想一: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二: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探究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他采取了控制变量法,即每次选两根合适的导体测出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所用导体的具体数据见下表。

导体编号

A

B

C

D

E

F

G

长度/m

1.0

0.5

1.5

1.0

1.2

1.5

0.5

横截面积mm

3.0

0.6

1.8

0.6

1.8

1.8

1.8

材料

锰铜

镍铬

锰铜

锰铜

镍铬

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

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

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

(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选填“a”、“b”或“c”)。

(2)这个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我们所学的实验中,很多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请举一例: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认为用电流表代替小灯泡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选填“可行”

或“不可行”),理由是。

(4)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进行探究验证。

1实验步骤:

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2你怎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关。

(5)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猜想:

溶液的导电性能可能还与

五、板书设计与课堂小结

豁IB:

齣魏觀廊

J8^-=擁她庇叢檢用f

一丄

六、【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

《电人的烦恼》------现实版的“霹雳贝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大脑中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

学生能够利用导学案这个载体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内学习每个考点,

通过小循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组长对每位组员做出小组评价:

A、B、C、D等级。

激励了组员认真对待每个考点,争取做到最好。

老师对每个小组做出小组评价:

A、B、C、D等级。

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到主导的作用。

2、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电压表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学生能采用“滑移法”准确地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的因素。

学生能够熟练地正确使用变阻器,并准确地分析简单电路中的故障问题。

3、学案设计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贯穿整个复习专题。

避免学生题海战术,事倍功半,让学生真正快乐学习,让学生真正学习快乐。

让学生多做有效学习,少做无用功。

4、从“当堂测试?

诊断达标”的效果上看,学生基本上都能落实所复习的内容。

5、“综合拓展?

升华能力”可以作为学生的课下作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在课上完成。

这样让差生学懂,让中等生学会,让优秀生学好。

附件1、当堂测试•诊断达标【答案】:

1.解析:

A、电流表并联在电源两端,会烧坏电流表•此选项错误;B、电压表与灯泡串联,

无法测量灯泡两端电压•此选项错误;C电流没有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

线柱流出•此选项错误;D、电表连接方法及电流方向正确•此选项正确•故选D.

2.解析:

解析:

当S闭合时,灯L2短路,只有灯L1接在电路中,电压表此时测的是灯L1两端电压,也就是电源电压,即U=4.5V。

当S断开时,两灯串联,电压表测的是灯L1两端电压,即U=3V电源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求出灯L2两端电压U2=U-W=4.5V-3V=1.5V。

答案:

C

3.解析:

A、电流表均无示数,说明灯Li断路;则L2完好,那么电压表应该有示数;故A错误.BC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灯Li完好;则灯L2断路,电压表测量Li两端电压,故应该有示数;故B错误,C正确.D电流表均无示数,说明灯L断路;则L2完好,那么电压表应该有示数;故C错误•故选C.

4.解析:

电压表本身无故障,而表的指针向左偏,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不变化,说明滑动变阻器没起作用,接线柱不是一上一下,而是同上或同下了,故可能是接到AB或CD上了

答案:

(1)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ABCD

5.解析:

要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应控制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的大小,故应选CG导体;要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应控制长度、横截面积相同,

改变材料,故应选C、F导体;要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控制材料、长度

相同,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故应选A、D导体。

答案:

(1)C、G

(2)C、F(3)A、D

附件2、综合拓展升华能力【答案】:

1.C(解析:

第一个电路图相当于家里的调光台灯,滑片右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泡变暗;第二个电路图中L2的亮度不变。

2.

(1)a

(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合理即可)。

(3)可行;电流表能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可反映出溶液的导电性能。

(4)②如果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说明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的温度有关,否则无关。

(5)金属片插入溶液中的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