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002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5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docx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

Documentnumber:

BGCG-0857-BTDO-0089-2022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方案

烟花爆竹

理化性质、危险特性、职业危害、

防范措施和突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标识

中文名称烟花爆竹

英文名称Fireworks

危害信息

燃烧与爆炸危险性以烟为主要原料制成,引燃后通过燃烧或爆炸。

产生光、声、色、型、烟雾等效果,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品。

理化特性与用途

主要用途烟花是燃放时能形成色彩、图案、产生音响效果,以视觉效果为主的产品。

用于观赏。

包装与储运

包装标志易燃易爆物品

安全储运运载的车、船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安全和运输规定的安全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并显示危险品标志或信号。

货物包装应当牢固、严密。

烟花爆竹与性质相抵触的物品不准混装。

运输、装卸、押运人员必须掌握烟花爆竹安全常识,装卸时严禁拖拉、挤压、撞击、抛摔。

紧急处置信息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

水、二氧化碳、干式化学灭火剂、沙土。

 

天然气

理化性质、危险特性、职业危害、

防范措施和突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标识

中文名称天然气

英文名称Naturalgas

别名沼泽气

CAS号8006-14-2

WGH号21007[压缩气体];21008[液体气体]

UN号1971[压缩气体];1972[冷冻液体]

危害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类易燃气体

燃烧与爆炸危险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液化天然气由液体蒸发为冷的气体时,其密度与常温下的天然气不同,约比空气重倍,其气体不会立即上升,而是沿着液面或地面扩散,形成白色云团。

当冷气温度逐渐升高,就变得比空气轻,开始向上升。

如果易燃混合物扩散遇到火源,会着火回燃。

液化天然气比水轻,遇水生成白色冰块。

冰块只能在低温下保存,温度升高即迅速蒸发,若急剧扰动能猛烈爆喷。

若遇高热,储罐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活性反应与硝酸、浓硫酸、高锰酸钾、重铬盐酸等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燃烧爆炸。

黄色氧化汞存在时,室温下接触氯气即会发生爆炸。

与氯气的混合物中,氯气含量超过20%(体积)即有爆炸性。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卤素等。

毒性天然气的毒性因其化学组成的不同而异。

以甲烷为主者仅起窒息作用;如含有硫化氢等气体时,则毒性依其含量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所引起的中毒表现也有所不同,可表现为甲烷中毒、硫化氢中毒,或两者的混合中毒。

原料天然气中含硫化物,对呼吸道和肺泡有较强的刺激性。

中毒表现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时有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和乏力等。

严重中毒时发热、血压高、昏迷、抽搐、脑水肿、阵发性肌痉挛或偏瘫等。

部分患者出现类神经症和精神症状。

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呼吸系统表现为咳嗽、胸痛、发钳、呼吸困难、肺水肿和肺炎。

皮肤接触液化气体可引起冻伤。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天然气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

侵入途径吸入。

理化特性与用途

理化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乙烷、丙烷、丁烷、戊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不溶于水。

沸点–161~–88℃,熔点–℃,相对密度(水=1)~,相对气体密度(空气=1)~,蒸气压(25℃),闪点-180℃(开杯),爆炸极限%~17%,引燃温度482~632℃。

主要用途天然气用途非常广泛,除了用作燃料外,还用作制造炭黑、合成氨、合成石油、甲醇和其他许多有机化合物的原料。

包装与储运

包装标志易燃气体

安全储运液化天然气一般在温度稍高于其沸点下用绝热槽车或槽式驳船运输。

用大型保温气柜在常压和相应的低温条件下储存,应远离火种、热源。

并备有防泄漏的专门仪器。

钢瓶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库房内,储存温度不超过30℃。

与液氧、氯气、二氧化氯、五氟化溴、三氟化氮、二氟化氧等氧化剂隔离储运。

紧急处置信息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皮肤接触:

如发生冻伤,用温水(38~42℃)复温,忌用热水或辐射热,不要揉搓。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

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蚀、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废水。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乙炔

理化性质、危险特性、职业危害、

防范措施和突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标识

中文名称乙炔

英文名称Acetylene;Ethyne;Ethine

别名电石气

分子式C2H2

CAS号74-86-2

WGH号21024

UN号1001

危害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类易燃气体

燃烧与爆炸危险性极易燃烧爆炸。

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范围非常宽,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活性反应强还原剂。

与次氯酸钙、硝酸、氧化氮、臭氧等氧化剂剧烈反应。

与银、铜、铅、汞等反应生成撞击敏感的乙炔化物,极易爆炸。

与碱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与溴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流过硝酸汞的水溶液时,会生成摩擦和撞击敏感的乙炔汞,极易爆炸。

禁忌物强氧化剂、碱金属、碱土金属、重金属、卤素等。

毒性人吸入LCL0:

500000ppm(5min);人吸入TCL0:

200000ppm。

乙炔具有弱麻醉作用,麻醉恢复快,无后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中毒表现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停止吸入,症状可很快消失。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侵入途径吸入

理化特性与用途

理化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氯仿、苯,混溶于乙醚。

熔点℃(119kPa),沸点℃(升华),相对密度(水=1)(-82℃),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临界压力,临界温度℃,燃烧热-1298kj/mol,蒸气压4460kPa(20℃),辛醇/水分配系数,闪点(闭杯),爆炸极限%~82%,引燃温度305℃。

主要用途用作金属焊接、切断的燃料气;大量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制造聚氯乙烯、氯丁橡胶、乙酸、乙酸乙烯酯等。

包装与储运

包装标志易燃气体

安全储运乙炔通常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中。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

远离火种、火源。

储存温度不超过30℃。

装有溶解乙炔的钢瓶小心操作,防止震动,暴露在热源附近或粗鲁的装卸操作及受热都有潜在的爆炸危险。

钢瓶应竖直存放。

防雷和静电引火,远离可燃物和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隔离储运。

平时用肥皂水检查是否漏气。

紧急处置信息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应注意有否混合气体中毒,尤其是磷化氢中毒的可能性,以便及时抢救。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

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废水。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液化石油气

理化性质、危险特性、职业危害、

防范措施和突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标识

中文名称液化石油气

英文名称Liquefiedpetroleumgas;Petroleumgas(liquefied);Liquefiedrefinerygas

别名LPG;LRG

CAS号68476-85-7

WGH号21053

UN号1075

危害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类易燃气体

燃烧与爆炸危险性极易燃。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闪爆)。

活性反应与硝酸、浓硫酸、高锰酸钾、重铬盐酸等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导致燃烧爆炸。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卤素等。

毒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都具有亲脂性。

中枢神经系统脂质含量高,故液化石油气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先引起兴奋,后演变到抑制。

中毒表现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皮肤接触液态本品,可引起冻伤。

侵入途径吸入

职业接触极限中国:

PC-TWA:

1000mg/m3;PC-STEL:

1500mg/m3。

美国(ACGIH):

TLV-TWA:

1000ppm。

理化特性与用途

理化性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主要组分为丙烷、丁烷、丙烯、丁烯,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氢杂质。

不溶于水。

相对密度(水=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约~,蒸气压≤1380kPa(℃),闪点-80~-60℃,爆炸极限%~%,引燃温度426~537℃。

主要用途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亦用作乙烯或制氢原料、化工原料。

包装与储运

包装标志易燃气体

安全储运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及相应的压力下输送。

充装容器时必须考虑留有必要的蒸汽空间。

温差达40℃时,充装液化石油气的压力储槽的液箱最大装量为85%,在温差更大时其装量应更低。

钢瓶应储存在阴凉、通风的仓间里,远离火种。

储存温度不超过30℃。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与卤素、液氧等隔离储运。

紧急处置信息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皮肤接触:

如发生冻伤,用温水(38~42℃)复温,忌用热水或辐射热,不要揉搓。

肾上腺素类药可诱发室性心律不齐,忌用。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燃烧罐和临近罐,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储罐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

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寒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限制空间扩散。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甲醚

理化性质、危险特性、职业危害、

防范措施和突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标识

中文名称甲醚

英文名称Methylether;Dimethylether;Oxybismethane

别名二甲醚

分子式C2H6O

CAS号115-10-6

WGH号21040

UN号1033

危害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类易燃气体

燃烧与爆炸危险性易燃。

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闪爆)。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或储罐由于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活性反应与氢化铝、氢化铝锂剧烈反应。

与氧化剂剧烈反应。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

毒性大鼠吸入LC50:

08g/m3;小鼠吸入LC50:

93000mg/m3(15min)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

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发红、水肿、起疱。

皮肤直接与液体本品接触,可引起冻伤。

侵入途径吸入

理化特性与用途

理化性质无色气体,易液化。

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和苯等。

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液体),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饱和蒸汽压(20℃),临界温度127℃,临界压力,爆炸极限%~27%,闪点-41℃(闭杯),引燃温度350℃,燃烧热1453kj/mol,辛醇/水分配系数。

主要用途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也用作溶剂、气雾剂、制冷剂和麻醉剂。

包装与储运

包装标志易燃气体

安全储运储存在阴凉通风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储存温度不超过30℃。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类等隔离储运。

搬运时钢瓶必须戴好安全帽及防震橡皮圈。

紧急处置信息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皮肤接触:

如发生冻伤,用温水(38~42℃)复温,忌用热水或辐射热,不要揉搓。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限制空间扩散。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氧气

理化性质、危险特性、职业危害、

防范措施和突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标识

中文名称氧气

英文名称Oxygen

别名氧

分子式O2

CAS号7782-44-7

WGH号22001[压缩气体];22002[液化气体]

UN号1072[压缩气体];1073[冷冻液体]

危害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类不燃气体

燃烧与爆炸危险性本品不燃,能助燃,是易燃物和可燃物燃烧爆炸的要素之一。

在火场中,由于内压增大,受热的容器或储罐有爆炸的危险。

活性反应强氧化剂,与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等可燃物或易燃物、还原剂反应,导致燃烧或爆炸。

液氧接触油品、油脂、氢气等易燃物或可燃物会发生爆炸。

禁忌物还原剂、可燃物、易燃物、活性金属粉末。

毒性大鼠吸入TCL0:

80%;小鼠吸入LCL0;100%(24h)

中毒表现氧压的高低不同对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影响也不同:

肺型:

见于在氧分压100~200kPa条件下,时间超过6~12h。

开始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脑型:

见于氧分压超过3000kPa连续2~3h时,先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眼型:

长期处于氧分压60~1000kPa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皮肤接触液态氧可引起冻伤。

侵入途径吸入

理化特性与用途

理化性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能被液化和固化,液态氧呈天蓝色,固态氧是蓝色晶体。

微溶于水和乙醇。

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183℃),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临界压力,临界温度℃,蒸气压(-164℃),辛醇/水分配系数。

主要用途用于切割、焊接金属;石油化工生产中用于烃类的氧化,制造环氧乙烷,乙二醇等;医疗上用于氧气疗法,以治疗肺炎、煤气中毒等症状;液态氧可制液氧炸药。

包装与储运

包装标志不燃气体,氧化剂。

安全储运储存在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内。

远离火种、热源。

储存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应与易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隔离储运。

搬运时要佩戴好钢瓶安全帽及防震橡皮圈,避免滚动和撞击,防止容器受损。

液氧存放在特殊的绝热容器中,依靠液化气体的蒸发来保持低温,故不宜长期储存。

紧急处置信息

急救措施

吸入:

立即脱离现场,及时呼吸新鲜空气,安静休息。

就医。

皮肤接触:

如发生冻伤,用温水(38~42℃)复温,忌用热水或辐射热,不要揉搓。

抽搐用抗癫痫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等。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源。

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由于火场中可能发生容器爆破的情况,消防人员需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

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喷雾状水抑制蒸汽或改变蒸汽云流向。

漏出气允许排入大气中。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氩气

理化性质、危险特性、职业危害、

防范措施和突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标识

中文名称氩气

英文名称Argon

别名氩

分子式Ar

CAS号7440-37-1

WGH号22011[压缩气体];22012[液化气体]

UN号1006[压缩气体];1951[冷冻液体]

危害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类不燃气体

燃烧与爆炸危险性不燃。

若遇高热、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活性反应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发生反应。

毒性常温下无毒。

高浓度时,使氧分解降低而发生窒息。

中毒表现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

可在数min内死亡。

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

继之出现疲惫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

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侵入途径吸入

理化特性与用途

理化性质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

微溶于水。

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18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临界压力,临界温度℃,蒸气压(-179℃),辛醇/水分配系数。

主要用途广泛用于灯泡的填充气体;在电弧焊接不锈钢、镁、铝等时用作保护气体,即“氩弧焊”。

包装与储运

包装标志不燃气体

安全储运储存在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内。

搬运时要佩戴好钢瓶安全帽及防震橡皮圈,避免滚动和撞击,防止容器受损。

液氩存放在特殊的绝热容器中,依靠液化气的蒸发来保持低温,故不宜长期储运。

储存温度不宜超过30℃。

紧急处置信息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时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

泄漏应急处置大量泄漏:

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液化气体泄漏时穿防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漏出气允许排入大气中。

泄漏场所保持通风。

 

氮气

理化性质、危险特性、职业危害、

防范措施和突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中文名称氮气

英文名称Nitrogen;Nitrogengas

别名氮

分子式N2

CAS号7727-37-9

WGH号22005[压缩气体];22006[液化气体]

UN号1066[压缩气体];1977[冷冻液体]

危害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类不燃气体

燃烧与爆炸危险性本品不燃。

压缩气体若遇高热、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活性反应液氮能与镁粉发生反应,生成氮化镁。

毒性常温下氮气无毒。

当作业环境中氮气浓度增高、氧气相对减少时,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

如吸入气中氮分压越过了时可产生氮麻醉。

中毒表现氮在空气中有排挤氧的作用。

当浓度大于84%时,可出现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呕吐、呼吸加快、脉率增加、血压升高、胸部压迫感,甚至失去知觉,出现阵发性痉挛、紫绀、瞳孔缩小等缺氧症状,如不及时脱离环境,可致死亡。

氮麻醉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及共济失调,严重时出现昏迷。

高压下氮气可引起减压病。

液态氮具有低温作用,皮肤接触时可引起严重冻伤。

侵入途径吸入

理化特性与用途

理化性质无色、无味的压缩气体。

微溶于水和乙醇。

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19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临界压力,临界温度℃,蒸气压(-173℃),辛醇/水分配系数。

主要用途是合成氨的原料,也是一种制冷剂;石油化工生产中可作为一种安全气体,用于氮封、气密、置换、输送等;也可作为液压蓄能器的高压源。

包装与储运

包装标志不燃气体

安全储运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学品等混装混运。

应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钢瓶装压缩氮气,平时用肥皂水检查钢瓶是否漏气。

搬运时要佩戴好钢瓶安全帽及防震橡皮圈,避免滚动和撞击,防止容器受损。

液氮存放在特殊的绝热容器中,依靠液化气体的蒸发来保持低温,故不宜长期储存。

紧急处置信息

急救措施

迅速将病人移离事故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若设备密闭或出口太小,一时难以救出时,应迅速向设备内输送空气。

紧急给予吸氧,包括人工呼吸机的应用,有条件时,立即送高压氧气仓治疗。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

有呼吸抑制时投用呼吸兴奋剂;积极防治缺氧性脑水肿,如投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人工冬眠等。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由于火场中可能发生容器爆破的情况,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

灭火剂:

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的灭火剂。

泄漏应急处置大量泄漏:

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液化气体泄漏时穿防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漏出气允许排入大气中。

泄漏场所保持通风。

 

二氧化碳

理化性质、危险特性、职业危害、

防范措施和突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标识

中文名称二氧化碳

英文名称Carbondioxide;Carbonicanhydride

别名碳酸酐;碳酸气;碳酐

分子式CO2

CAS号124-38-9

WGH号22019[压缩气体];22020[液化气体];92001[固体]

UN号1013[气体];2187[冷冻液体];1845[固体]

危害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类不燃气体

燃烧与爆炸危险性不燃。

受热后,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活性反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接触过氧化物、硝酸、浓硫酸等强氧化剂能导致燃烧或爆炸。

悬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镁、锆、钛、铝、铬、锰等金属的粉末遇明火会燃烧,甚至爆炸。

禁忌物强氧化剂、水。

毒性小鼠吸入TCLO:

20%;大鼠吸入TCLO:

21%(1h);家兔吸入TCLO:

5%(5h);人吸入TCLO:

9(5min)。

中毒表现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出现头晕、头痛、疲乏、恶心等,脱离接触后较快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