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0321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 第3课.docx

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七第3课

第3课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和向“距离”挑战

课程标准

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学习要求

1.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应用的史实。

2.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了解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的情况。

4.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一、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1.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

(1)代表成就

①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

②1765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③1769年:

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④1779年:

克隆普顿发明“骡机”,提高了纱的产量和质量。

⑤1785年:

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2)意义: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英国的棉纺织业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2.“万能的原动机”

(1)蒸汽机的发明

①原因:

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②过程

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

1705年,纽可门蒸汽机问世。

1782年,瓦特设计出双向汽缸的蒸汽机。

瓦特设计出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使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③意义

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万能的原动机”。

它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

工厂大量出现,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问题思考

材料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 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交通工具的改进

①1803年:

美国人富尔顿制成汽船。

②1814年:

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成蒸汽机车,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3)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

①标志:

1794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车床,使刀具的制作实现了机械化。

②意义:

19世纪初,新工业部门——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

3.“科”“技”结合的典范

(1)电的发明和应用

①理论创新: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②技术创新

1838年,俄国物理学家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了电动机。

③意义: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辨析比较

“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发明的区别

“蒸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技含量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中在英国。

“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科技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①发明

19世纪80年代前期,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1887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

②应用:

19世纪末,汽车诞生了。

此后,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远洋轮船、飞机等也陆续出现。

③意义

内燃机的发明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汽车工业建立起来。

内燃机的发明也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3)化学工业的建立

①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②诺贝尔还设立了诺贝尔奖,奖励世界各国对物理、化学、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

二、向“距离”挑战

1.立体交通的诞生

(1)背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

②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高效率的内燃机进入推广使用阶段。

(2)成就

①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分别独立制成了最早的汽车。

②1887年,人们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③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用一台活塞汽油发动机为动力设计制成一架飞机。

(3)影响:

全世界交通运输业有了迅猛发展,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易混易错

近现代交通工具的改进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而兴起的;但水、陆、空立体式交通的出现,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2.穿越大洋的电波

(1)电报

①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

②1851年,横跨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③1866年,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不久形成遍布全球的电报网。

(2)电话: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机,在通信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3)无线电通信

①发明:

马可尼首先将电磁波理论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

②发展

1902年,马可尼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成功。

1916年,马可尼完成短波试验,奠定了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技术基础。

判断正误

(1)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机,在通信领域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

( √ )

(2)1902年马可尼利用电磁波理论发明了无线电报,奠定了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技术基础。

( × )

3.改变世界的网络

(1)计算机技术

①发明: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②发展:

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第五代新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③作用

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部分代替人类的智力活动(即“人工智能”)。

(2)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①条件:

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②影响

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使全人类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

使信息迅速到达各个计算机用户终端,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正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归纳总结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及“信息时代”的区别

时期

动力(能源)

信息传播方式

蒸汽时代

蒸汽机

蒸汽机车、轮船

电气时代

电力、石油

电话、留声机、飞机、汽车

信息时代

原子能(核能)

互联网

1.印证教材观点

材料一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赞:

“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应用1 材料表明火车等交通工具发明后,出现贵族和平民共同挤火车的现象,这印证了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应用2 材料表明马克思看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会更深刻地改变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这印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电气时代的到来。

2.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 1967年,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在《媒介即信息》一书中首次提出: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团结就是力量》

应用 列举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

提示 科技发明:

火车、汽船等;电话、汽车、飞机等;互联网。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瓦特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而蒸汽动力驱动的轮船和火车又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

(2)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强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同时,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科学技术使社会财富大大增加,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更加繁荣而且日益重要;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针对练 下列图片反映了(  )

法拉第电磁感西门子创制20世纪初的

应现象实验的发电机电缆与电车

A.近代科技研究方法形成B.蒸汽时代的终结

C.科技结合推动文明发展D.实验促进科学进步

答案 C

解析 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创制奠定基础,发电机的创制为电缆和电车的发明奠定基础,三幅图的结合说明科技结合推动文明发展,故C项正确。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飞跃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得益于“蒸汽时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这次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完成;得益于“电气时代”的巨大生产力推动,垄断组织出现,使世界经济的集中化、垄断化、整体化趋势大大加强,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大发展。

针对练 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说明工厂的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说明工厂的布局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由分散走向集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1.(2018·扬州高二期末)英国科学史家德萨格利斯在其著作《实验哲学》中认为:

他们(蒸汽机的发明者)既不像哲学家那样能够了解原因和理由,也不像数学家那样能够算出各部分的比例,他们十分幸运地能够碰巧找到了他所索求的东西。

这说明蒸汽机的发明(  )

A.基于实践经验的积累

B.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C.借鉴自然科学新成果

D.凸显发明者的哲学思辨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不“了解原因和理由”、不“能够算出各部分的比例”“十分幸运地能够碰巧找到了”,可知蒸汽机的发明不是严谨科学的产物,是经验使然,故A项正确。

2.瓦特研究蒸汽机用了20多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总共获得4项技术专利,1773年英国下议院批准将瓦特的前两项专利有效期延长至1800年。

马克思也说:

“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说明书中。

”由此说明推动当时技术革新的直接动力源于英国(  )

A.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B.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

C.较早形成的专利制度D.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

答案 C

解析 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他总共获得4项技术专利,1773年英国下议院批准将瓦特的前两项专利有效期延长至1800年。

马克思也说:

‘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说明书中’”表明技术革新的直接动力是专利制度,故C项正确。

3.(2018·连云港学业水平模拟)“他的发现,为制造发电机提供了基本原理,从此,打开了电能宝库的大门。

”这里的“他”是指(  )

A.法拉第B.西门子C.马可尼D.爱迪生

答案 A

解析 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制造提供了基本原理,奠定了电气时代的理论基础,故正确答案为A项。

4.(2018·无锡高二期末)1769年,蒸汽机作为一项实用的发明已进入到应用阶段,后来才得到科学原理的改进和发展。

而电报通信的发明是(  )

A.垄断组织推动的结果B.科学理论研究的结果

C.传统工业发展的结果D.经验技术积累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 电报通信与垄断组织的发展不存在直接的关联,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电报通信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科学实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电报通信是全新的领域,不是传统工业发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经验积累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D项错误。

5.(2018·宿迁高二期末)据腾讯2018年4月9日消息,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表示,由于担心与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分享的个人信息无法受到安全保障,他正退出Facebook。

此前,花花公子网站也于当地时间周二发布消息,宣布退出Facebook。

这反映了互联网(  )

A.对人们的生活没有积极意义

B.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C.以经营社交软件为主要内容

D.产生的消极影响应引起重视

答案 D

解析 “没有积极意义”表述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互联网的负面作用,故B项错误;“以经营社交软件为主要内容”与互联网现状不符,故C项错误。

6.(2018·徐州高二期末)1956年,在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资助之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

此后数十年,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

这反映出(  )

A.科技的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需要

B.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

C.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

D.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在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资助之下,科学家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此后数十年,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说明了资本和科技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故D项正确。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1~9题基础达标,10~14题能力提升)

1.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

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答案 B

解析 蒸汽机需要焚烧煤炭给水加热产生蒸汽来驱动机器,故B选项正确。

2.“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使机器的构件发生了本质变化。

比如珍妮纺纱机原来是木质的,如果用蒸汽机带动的时候,木头就不行了,它就需要用铁来制造,这样对铁的需要就非常大了。

”从中可得出蒸汽机的使用(  )

A.促进了英国冶铁业的发展

B.使木制材料退出英国市场

C.利于欧洲钢铁冶炼技术兴起

D.淘汰了山区棉纺织工业

答案 A

解析 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展开,“蒸汽时代”的到来导致英国对铁的需求增大,推动了冶铁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

3.下图显示了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图①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  )

A.铁器时代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

答案 B

解析 从图示中①时间是“1700年至1800年”可知为蒸汽时代,故选B。

4.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

A.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D.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答案 D

解析 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故D项正确。

5.贝尔纳认为:

“在每个(科学进展的)事例里,当时的社会流动性总是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

”以下事例与此说法相符的是(  )

A.达尔文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B.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出发电机

C.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汽船

D.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答案 B

解析 “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其含义是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这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6.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

“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

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

”贝尔纳旨在说明(  )

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表明了开始转化阶段周期长的原因,以后随着该原因的改善转化周期就越来越短,故A项错误;先有“法拉第发现”即科学理论的突破,但“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与材料“旨在说明”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分析法拉第的发现“应用”的滞后,没有涉及法拉第的发现“源于”什么,故D项错误。

7.(2018·常州高二期末)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项新的科技发明都有可能影响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列生活方式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报祝福——火车旅行——天空翱翔——网络聊天

B.火车旅行——电报祝福——天空翱翔——电脑游戏

C.电报祝福——天空翱翔——火车旅行——网络聊天

D.天空翱翔——电报祝福——火车旅行——电脑游戏

答案 B

解析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69年美国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选择B项符合题意。

8.下表是历史上的部分经济要素变动表。

这说明(  )

时间

经济要素的变动

公元前4世纪

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18世纪末

工厂出现

19世纪末

集团公司日益增多

20世纪中叶

自动控制系统问世

A.劳动工具革新改变经济调控机制

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

C.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D.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

答案 C

解析 “劳动工具革新”“生产的社会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项;由“小农经济”“工厂”“集团”可知,材料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故C项正确;“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无法由材料得出,排除D项。

9.(2018·南通高二期末)(加)麦克卢汉(首次提出“地球村”一词)认为,“地球村”的主要含义不是指发达的传媒使地球变小了,而是指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据此,下列最有利于“地球村”出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互联网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有利于“地球村”的出现,故D项正确。

10.蒸汽机刚出现时工艺水平很差,制造和维修存在很大问题,到处找不到合格的机械师,就连瓦特也不是每次都能修好机器。

因此到1830年,1/3的棉纺织厂还以水为动力,直到机械学科出现,这一状况才有所缓解。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瓦特蒸汽机的效率较低

B.科技理论发展较为滞后

C.工人阶级对机器的抵制

D.科学研究缺乏社会认同

答案 B

解析 蒸汽机刚出现时工艺水平很差是由于发明者瓦特是一位熟练的工匠而不是科学家,此时科技理论发展较为滞后,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故B项正确。

11.(2018·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高三期中)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19世纪末,瑞典科学家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这些科学理论(  )

A.解释了改良蒸汽机的工作过程

B.应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而产生

C.证明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D.有利于全面认识工业化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科学家提出工业革命产生的二氧化碳大量排放会造成环境恶化,说明认识到工业化带来的问题,故D项正确。

12.(2018·苏州高二期末)“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

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据此推知,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应是(  )

A.机械化、网络化、电气化

B.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

C.工业化、电气化、网络化

D.技术化、科学化、信息化

答案 B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蒸汽技术带动的大机器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为主要成就,开始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入信息化时代,故B项正确。

13.(2018·镇江高二期末)对以下三次工业革命进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没有突破

B.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

C.三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未发生根本变化

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铁路、钢铁属于重工业的范畴,故A项错误;新经济指代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导、创意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智慧经济形态,故B项错误;三次产业革命都大幅度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C项错误;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以蒸汽机、电力、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推动经济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

14.曾国屏在《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一书中绘制了下图:

该图显示的科学中心的第四次转移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②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谋求世界霸权奠定了基础 ③促使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国兴起 ④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图片中科学中心的转移情况可知,第四次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应该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核能的应用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故①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美国的科技力量领先全球,因而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谋求世界霸权奠定了基础,故②正确;第四次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中大量的科学家来到美国,为美国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故③正确;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无关,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5.(2018·泰州高二检测)英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  )

答案 B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改良蒸汽机只是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故题目说法错误。

16.(2018·无锡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冷战”的进行,推动美国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  )

答案 A

解析 美国因为担心苏联的卫星会破坏其军事通讯,所以将计算机连通,从而建立了最初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故题目说法正确。

三、材料题

17.(2018·镇江高二期末)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

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金属、化学、电力领域里,导致新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