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1019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6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docx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归纳

一、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①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物质的性质。

②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熔点、沸点、密度、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导电性……)

2、氧气的性质

①支持燃烧:

O2+SSO2

②能供呼吸

3、氢气的性质

①可燃性:

2H2+O22H2O

②还原性:

H2+CuOCu+H2O

③密度最小

4、氮气的性质:

化学性质不活泼。

5、一氧化碳的性质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

③毒性:

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窒息死亡。

6、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一般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③易溶于水:

()

④密度比空气大

7、碳的性质

①金刚石→硬度最大,活性炭→吸附性

②能燃烧:

()

③还原性:

()

8、酸的性质

①遇石蕊变红色,遇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盐+H2↑()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H2O()

④酸+碱→盐+H2O()

⑤酸+盐→新盐+新酸()

⑥特性:

盐酸→挥发性、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油状液体、吸水性和脱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9、碱的性质

①遇石蕊变蓝色,遇酚酞变红色

②碱+非金属氧化物→盐+H2O()

③碱+盐→新盐+新碱()

④酸+碱→盐+H2O()

10、盐的性质

碳酸盐(碳酸氢盐)+酸→新盐+CO2↑+H2O()

二、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①化学变化:

宏观解释: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微观解释:

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②物理变化:

宏观解释: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微观解释: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多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A+B+……→C

②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参加反应生成多种物质。

C→A+B+……

③置换反应:

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④复分解反应:

反应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有气体、沉淀、难电离物物质生成。

AB+CD→AC+BD

三、物质的分类

 

注:

①纯净物不是指干净的物质,而是指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

②单质和化合物都是指的是纯净物。

四、物质的结构

1、原子

①原子结构

 

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③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正电荷数目和负电荷数目一样多;

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⑤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而原子核在原子中占有体积更小(一个原子核与其原子的比较就相当于一只蚂蚁与一个体育场的比较),但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分子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如氧气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③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④分子间是有间隔的,分子间的间隔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到,遇冷时又会缩小;分子的大小不会随着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3、离子

①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次不超过8个,第n层不超过2n2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

②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就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③最外层电子数多余4个,在化学反应中会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在化学反应中会失去电子,趋向稳定结构。

④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后,形成了带电荷的微粒就是离子。

常见的原子团有

……

4、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5、相对原子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③单位为“1”,通常不写;

④相对原子质量与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

6、相对分子质量

①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化学式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②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

7、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一个原子;

③表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8、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一个分子。

②表示一种物质。

③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④表示一个构成物质的分子中各种原子的个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五、化合价

1、常用元素化合价口诀

钾钠银氢正一价;…………………………K、Na、Ag、H为+1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F、Cl、Br、I通常为-1价;

钙镁锌钡正二价;…………………………Ca、Mg、Zn、Ba为+2价;

铜一二,铝正三,铁二三;………………Cu为+1、+2价,Al为+3价,Fe为+2、+3价;

二四六硫二四碳;…………………………S通常为-2、+4、+6价,C通常为+2、+4价;

通常氧为负二价。

…………………………O通常为-2价。

2、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

3、根的化合价:

氢氧根

为-1价,硝酸根

为-1价,硫酸根

为-2价,碳酸根

为-2价,铵根

为+1价。

4、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5、根据已知化合价求化合物中未知元素化合价(具体计算看第九部分)。

6、根据化合价求化学式(具体计算看第九部分)。

六、化学方程式

①质量守恒定律

宏观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解释: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个数发生改变。

②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③配平方法:

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变偶数法……

④意义:

看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七、溶液

1、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的质量注: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

4、

5、溶液的配制步骤

①计算所需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②用天平称取或量筒量取所需溶质或溶剂的质量或体积;

③把溶剂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④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

6、溶液的稀释原理: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7、物质共存

①判断依据:

是否生成难容物或微溶物(如:

CaCO3、BaSO4、Mg(OH)2……),是否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如:

NH3、CO2、NO2……),是否生成难电离物质(如:

弱酸、弱碱、水……)

②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没有有色离子的存在,常见的有色离子有:

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棕色)、MnO4-(紫色)。

③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能与OH-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如Mg2+、NH+4、H+……

④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能与H+离子发生感应的离子,如OH-、CO2-3、HCO-3……

⑤中考题目:

例题1(07,江苏扬州)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KClNaClNa2SO4B.NaClNaNO3AgNO3

C.Na2CO3NaClNaNO3D.HClNaClNa2SO4

分析:

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是酸溶液,固不能存在与H+离子发生的物质,Na2CO3能与H+离子反应产生CO2,排除C选项;B选项中Cl-与Ag+离子结合成为沉淀,固排除B选项。

答案:

AD

八、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①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某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单位:

克)。

②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一是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溶质不同或者溶剂不同,溶解度也不同;二是与温度有关,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部分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还有一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熟石灰的溶解度曲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

①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②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

③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一般不相同;

④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⑤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①定义: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②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一是温度,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二是压强,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九、计算

1、根据已知化合价求未知化合价(利用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总数代数和为0)

例题2: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里硫的化合价。

解:

设硫的化合价为

∵二氧化硫的分子式为SO2,氧为-2价,

∴得出方程为

解之得

答:

硫的化合价为+4价。

2、根据化合价求化学式(利用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总数代数和为0)

例题3:

已知某种氯的氧化物中氯为+7价,氧为-2价,写出这种氯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

①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符号,正价的写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

ClO

②求出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7×2=14

③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Cl:

14÷7=2,O:

14÷2=7

④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右下方,即得化学式:

Cl2O7

⑤检查:

(+7)×2+(-2)×7=0

答:

这种氯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l2O7。

3、化学式的计算

①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或式量

②计算各元素质量比

③计算某元素质量分数

④例题4:

(2010,泰安)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

试计算:

(1)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      ;            

(2)维生素D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

(3)198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分析:

(1)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及构成来分析原子总数;

(2)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及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元素的质量比;

(3)利用质量分数的计算,根据碳元素的质量相等来列式解答。

解:

(1)由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则可知1个分子中含有28个碳原子、4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则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为28+44+1=37,故答案为:

73;

(2)由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则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8∶1×44∶16=84∶11∶4,故答案为:

84∶11∶4;

(3)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得198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答案:

(1)396;

(2)84∶11∶4;(3)168

4、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题5:

(2010,长沙)2010年6月2日23时53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作助燃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H4+N2O4=3N2+4H2O,生成物不污染空气,低碳环保。

请计算3.2KgN2H4完全燃烧后生成N2的质量。

解:

设生成N2的质量为

2N2H4+N2O4=3N2+4H2O

6484

3.2Kg

答:

3.2KgN2H4完全燃烧后生成N2的质量为4.2Kg。

5、溶液的计算

例题6:

(2008,鸡西)某校同学探究附近赤铁矿中Fe2O3的纯度。

他们采集了20g样品,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309g,过滤得到滤渣4g。

(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考虑实验中的损耗)。

计算:

(1)Fe2O3在赤铁矿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

(1)由题意可知20g赤铁矿样品中含Fe2O3的质量为:

20g-4g=16g

则Fe2O3在赤铁矿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2)设反应后生成

的质量为

答:

Fe2O3在赤铁矿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80%;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

十、实验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①药品的取用原则:

a)“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不要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或气体的气味;

不得品尝任何药品。

b)节约原则:

按规定用量取用药品;

若没说明用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

c)处理原则:

用剩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应交还实验室或放入指定容器

②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或小颗粒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③液体取用注意事项:

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入;拿试剂瓶时,标签要向着手心。

④量筒的使用:

放置时要放平;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⑤胶头滴管的使用:

⑥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加热时用外焰加热;用完后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

⑦加热:

加热前必须预热(受热不均匀会爆炸);

加热时,试管外壁必须保持干燥(不干燥会引起食管炸裂);试管口不得对着人(药品会沸腾喷向人);不要让玻璃容器底部接触到灯芯(灯芯处温度低,会引起食管炸裂);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免沸腾是液体溢出);

对烧杯、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以免受热不均而炸裂);加热后的玻璃仪器不能骤冷(以防炸裂)。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试管、蒸发皿等。

加热时要垫石棉网的仪器(不能直接加热):

烧杯、烧瓶等。

不能加热的仪器:

集气瓶、漏斗、量筒等。

⑧仪器洗净干净的标准:

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⑨托盘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左盘物体,右盘放砝码,精确度只能到0.1g。

⑩连接仪器、装置:

玻璃管和胶管、胶塞连接要沾水。

2、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反应原理:

+

+

+

+

②发生、收集装置:

③氧气的性质实验

反应物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注意

硫+氧气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产生蓝紫色火焰。

瓶底要放少量的水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铁+氧气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瓶底要放少量的水或细沙保护集气瓶。

蜡烛+氧气

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出现水雾,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木炭+氧气

发出白光,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①原理:

②制取和收集:

③检验:

往集气瓶里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震荡,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4、氢气的性质及其实验室制取

①原理:

②制取和收集:

启普发生器

③氢气的性质实验:

实验名称

建议装置图

现象及其原因

检验氢气

当听到爆鸣声很越小,则氢气越纯。

燃烧氢气

烧杯上会产生水珠,说明氢气燃烧生成水。

氢气爆炸实验

说明氢气与空气混合遇火会爆炸。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试管中黑色的氧化铜慢慢的变红,说明氢气能把铜从铜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

氢气吹肥皂泡

气泡往上飞,说明氢气的密度很小。

5、粗盐提纯

①装置:

②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过滤时,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且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为了保证过滤速度快,而且避免液体顺着漏斗与滤纸间的夹缝流下。

二低:

a)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否则过滤器内的液体极有可能溢出;b)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否则液体也会顺着漏斗与滤纸间的夹缝流下,这样都会导致过滤失败。

三靠:

a)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嘴口要紧靠玻璃棒,是为了使液体顺着玻璃棒缓缓流下不飞溅;b)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处,以免玻璃棒把滤纸捅破,液体就会顺着漏斗与滤纸间的夹缝流下,影响结果;c)漏斗下端管颈要紧靠烧杯内壁,可以使滤液顺着烧杯内壁流下,避免了滤液从烧杯中溅出。

③过滤后滤液出现浑浊的原因:

滤液高于滤纸边缘;滤纸被玻璃棒捅破;仪器不干净。

④玻璃棒的用途:

溶解:

搅拌加速溶解;过滤:

起引流作用;蒸发:

时加速蒸发,防止药品飞溅;转移固体;切记不能在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