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71658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

《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x

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相遇问题的特点,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用两种方法解答相遇问题中求总路程的应用题。

  2.使学生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并从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

认识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和掌握两种解题方法。

  难点:

理解第二种解法的思路。

  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预习提纲:

  1.把表格填完整。

  2.出发3分后,两人的距离变成了多少?

说明了什么?

  3.两人3分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口答下面应用题:

  ⑴张华每分走60米,走了3分,一共走了多少米?

  ⑵一列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用了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2千米,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师问:

这两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板:

速度×时间=路程

  

(二)引入:

  师:

这两道题都是讲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这节课我准备研究两个人或两个物体运动的情况。

  二.新授:

  

(一)认识相遇问题的特点。

  ⑴多媒体出示鸭子图,让学生观察:

  ①这两个鸭子出发的时间怎样?

  ②走的方向怎样?

  ③最后它们怎样了?

  ⑵多媒体演示后,学生回答刚才老师的问题。

  板:

时间:

同时出发

  方向:

相向而行

  结果:

相遇

  

(二)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⑴师: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就是两个物体同时出发的,相向而行的,最后相遇的这一类应用题,也就是相遇问题。

  ⑵出课题:

相遇问题

  ⑶出学习目标:

  ①理解相遇、速度和的概念。

  ②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三)教学准备题

  ⑴多媒体演示表格,填表,师:

昨天老师布置了3道预习提纲让同学们预习课本P58-59,现在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⑵指名回答提纲①,填表格。

  ⑶指名回答提纲②,出示相遇。

  ⑷指名回答提纲③,出示两家的距离正好是两人3分所走路程的和。

  小结:

这道题他们是同时出发的,相向而行的,最后他们相遇了。

  (四)把准备题改成例题

  ⑴出示例题:

张华和李诚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

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经过3分,两人相遇。

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⑵审题:

  ①师问:

张华和李诚出发的时间怎样?

走的方向怎样?

结果怎样了?

  ②指名回答。

  ③师问:

问题是求什么?

求两家相距多少米也就是求张华和李诚的什么?

  ④指名回答。

  ⑤板:

他们两家相距的米数正好是两人3分所走路程的和。

  ⑶教学第一种解法。

  ①多媒体演示第一种解法的思路。

  ②学生根据演示列式计算,

  板:

60×3+70×3

  =180+210

  =390(米)

  ③学生讲解题思路。

  ④板:

先求两人各自走的路程,再加起来。

  (4)教学第二种解法。

  ①师问:

还有别的解法吗?

让学生试着列出式子。

  ②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种解法的解题思路。

  ③四人小组讨论解题思路。

  ④指名回答解题思路,板:

先求速度和,再求总路程。

  ⑤齐读。

  (5)对比,小结。

  师:

这两种方法都是相遇问题中求总路程的,这两种方法的思路相同吗?

结果相同吗?

  (五)学习例5。

  

(1)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P58例5。

  提纲:

①课本用了几种解题方法?

  ②每一种解题方法的思路是什么?

  

(2)指名回答提纲。

  (3)通过两道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总结出第二种解法的关系式:

速度和×时间=路程,并齐读一次。

  (4)质疑。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59做一做1。

  2、课本P59做一做2。

  3、根据算式补充条件或问题:

(多媒体出示)

  ①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走来,甲每分钟走45米,乙每分钟走54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

(45+54)×4

  ②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站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48×5+52×5

  ③王师傅和李师傅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加工25个,,两人一共加工4小时正好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20)×4

  4.只列式不计算。

(多媒体出示)

  ①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快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②李明和小冬同时从某地出发,背向而行,李明每分走55米,小冬每分走60米,经过4分,两人相距多少米?

(多媒体演示背向而行)

  五.小测:

  ⑴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面对面走来,经过6分相遇,(如图),求两地间的总路程。

  法一:

①相遇时,甲行了多少米?

列式:

  ②52×6表示:

  ③两地间的总路程,列式:

  法二:

④两人的速度和,列式:

  ⑤两地间的总路程,列式:

  ⑵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两辆摩托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方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3千米,2.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

  A(42+53)×2.5B(53-42)×2.5C42+53×2.5

  ②客车和卡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卡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5千米,3.5小时后两车相遇,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

  A(45+5)×3.5B(45-5+45)×3.5C(45+5+45)×3.5

  ⑶列式解答:

  甲、乙两个小组从两地同时相向挖一条水渠,甲组每小时挖42米,乙组每小时挖38米,经过3小时正好挖完。

这条水渠共长多少米?

  多练题:

两地相距10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每小时行14千米,经过4小时与乙相遇。

相遇后再经过2小时,甲、乙两人相隔多少千米?

  六.小比赛

  ⑴两列火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甲列车每小时行50公里,乙列车每小时行40公里,经过4小时相遇。

两个城市间的铁路长多少公里?

()

  A50+40×4B(50+40)×4C50×4+40×4D40+50×4

  ⑵客轮和货轮同时从两个港口对开,16小时相遇。

客轮每小时行28千米,货轮每小时行24千米。

两个港口相距多少千米?

()

  A(28+24)×16B24×16+28C28×16+24D28×24+28×16

  ⑶小刚家在学校南面,志华家在学校北面。

小刚每分走65米,走到学校用8分;志华每分走64米,走到学校用7分。

求小刚家到志华家有多远?

()

  A65×8+64×7B65×7+64×8C(65+64)×(8+7)D(65+64)×7+65

  ⑷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步行每小时走5公里,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走16公里,3小时后两人还相距7.5公里,求两地间相距多少公里?

()

  A(16+5)×3+7.5B(16+5)×3-7.5

  C16×3+5×3+7.5D(16+5+7.5)×3

  ⑸甲乙两人各从所在村相对出发,甲每小时走11公里,乙每小时走10公里,相遇时甲走4小时,乙比甲少用1小时,两个村间有多少公里?

()

  A11×4+10×1B11×4+10×(4-1)C11×4+10×(4+1)

  D(10+11)×4-10E(10+11)×3+11

  七.总结。

师: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这类应用题有几种解法?

  八.作业:

P6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